|
很话剧很melodrama,猛扇好莱坞大电影公司耳光,但是看哭了T T 状若莽汉的动作明星并非没有灵魂的玩偶,还能侃侃而谈但已会无法自制地发抖哭泣,身边亲友都从心底爱他只能让悲剧更不忍直视。我特别爱Wendell Corey演的公司笑面虎,一个彻底卖了自己的现实主义者 |
|
好莱坞的血泪,外表壮硕的查理内心却逆来顺受,好莱坞对人的异化,一共也没有几场戏,而且全是室内戏, |
|
un grand navet ridiculisé par une bande de cabotins, quelle horreur!
不过Aldrich的mise en scene功力的确了得,整部片子的空间是封闭的,几个室外镜头屈指可数,镜头基本就没离开主人公家的salon |
|
再重看。看得出对他后面的室内佳作《兰闺艳血》的影响。奥尔德里奇果然还是柔软得多(对比雷,曼和富勒,以及还没有背叛大制片制度的老库),开头男性困境的表现很对劲,不过内景戏的张力不再,平稳的镜头设计让本该张力十足的对峙变得怪异,算是败笔了(对比荒漠怪客的高效率)。后面的问题也有不少。可惜了这么好的文本(奥尔德里奇应该自己玩儿剧本,这样产出质量会高一个台阶。 |
|
As said in the film, half-idealists have it worst |
|
8.6;不可見的二樓 |
|
开场几乎如剧本大纲般的口述,不用离开主角的大宅,不用展示拍摄与浮华,奥尔德里奇在一间房子里便将好莱坞的黑暗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
|
3.5 血溅好莱坞的译名太对,戏场外的刀光血影,封闭空间的灵巧转换,愈演愈烈的忧郁,黑得不见血。Palance演这个角色显然不是最合适,但非常有趣 |
|
傑出的戲劇 深入人心的縯繹 |
|
大刀砍向好莱坞,鬼魅魍魉各现行。悲好汉气短,叹儿女情长。 |
|
很明显的话剧改编,在生活中就特别害怕车轱辘话连环吵电影里更受不了。还好斯蒂格不用争辩,只要威压就行了。其实他那时才满三十,比同台的其他演员都年轻,真好玩啊。 |
|
话剧味道的黑色电影,奥尔德里奇的长处之所在 |
|
戏剧式结构,表演太抓人 |
|
6/10。叽叽磨磨,真是闷到爆啊。影像风格整体平庸,跟随运动主体拍对话戏的推轨镜头和很多景深构图。叙述太拖踏,主角由于自我选择身陷绝境的noir式情节后段才体现。不惜以监听、谋杀操控明星的制片人角色最出彩,尤其他下意识手护脸的动作细节及结尾的心脏病电话讽刺十足,片厂时代敢这样拍确时大胆。 @2014-07-11 22:08:28 |
|
神作啊!这台词,这演技,这调度! |
|
2019105 二星还行 |
|
注意影片进行到46分28秒到46分38秒男主角转身走动的时候,光线的变化 |
|
罗伯特·奥尔德里奇1955年的黑色电影,又名《血洒好莱坞》,改编自同名舞台剧。之前只看过他的一部作品《死吻》。这是一部充满隐喻与反讽的电影,在对好莱坞电影工业做出如此辛辣的抨击之余,还能讲出一段再美好不过、又关乎人性的爱情故事。 看了这么长时间,貌似全片大部分戏都是室内戏 |
|
最被忽视的关于好莱坞的电影之一。也是批判好莱坞权力体系最深刻最犀利的电影,那个年代只有奥尔德里奇这样足够大胆的导演敢碰如此禁忌的题材。整部电影几乎完全在男主家的客厅展开,和十二怒汉一样是一部靠台词表演和导演调度出彩的电影。 |
|
一个房间就是一个世界,封闭的控诉。 |
|
片名《大刀记》我还以为是西部片呢,好莱坞如何毁掉一个演员,以死抵抗感染力爆棚,尼克和妻子多好啊唉 |
|
适合马丁西科塞斯翻拍一轮。 |
|
怎么能直白白的就译成大刀呢 我还真以为有把刀呢 |
|
刻画反派的压迫力,发掘粗犷硬汉式形象的男主角的挣扎面,展现室内剧的纯熟调度,独到的题材选取,皆印证了奥尔德里奇是一位高水平导演,不过故事还是在既定框架下进行发展,可深入的口子不多。 |
|
Hoff的德性还是比李世民、刘彻、石崇高出不少的,强国观众觉着没意思,那的确是因为大巫见小巫 |
|
1.奥尔德里奇执导,剧本扎实,一部容易被忽视的讽刺剧,围绕动作明星是否续约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从而映射出好莱坞电影圈的虚伪肮脏和对人的剥削侵蚀。2.除了男主角之外,诸如艾达卢皮诺、罗伯施泰格、雪莉温特斯等都是奥斯卡级别,其他配角的演技也不错,而且每个人都有发展弧线,有价值观的转变,群像的塑造丰富立体。3.影片以男主的自杀悲剧性收尾很加分。 |
|
有史以来最丑男主角,怎么找这么一个,还全无演技,倒是配角几个都不错。鲍嘉和他比就是天仙。 |
|
了不起的盖茨比,幻灭的苦涩 |
|
Screenplay改编的相当不错,演员绝对一流。话说这个男猪,长的好像亚洲人(蒙古那边的)... 查一查,居然是乌克兰裔,果然差的不远... 演Dixie Evans的那妞亮了。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剧本,角色是个个出彩,最近Broadway在这个production真是糟蹋了好东西... |
|
被片名给误导了,整个就是一舞台剧的味道,全片大多数场景发生在室内,画面传递的重要信息较少,台词密集且多隐喻,看着有点累,几次想弃了还是决定把它看完吧,奥尔德里奇的这部黑片显得文艺得过头了,人物冲突基本都是怒吼加打嘴炮,把好莱坞产业背后的腥风血雨扒得一干二净,杰克帕兰斯是我始终没法完全接受的演员,虽然他演得很卖力,但形象真不在我审美点上,本身资源也蛮好,《惊惧骤起》里跟琼克劳馥搭戏,这一部跟艾达卢皮诺合作,可惜就是火不起来。 |
|
一切或肮脏或悲怆的事都发生在我们视线之外,人物处境与封闭场景契合并在此间相互周旋、作战,两难境地和道德感的不断涌现让人物逐步认清自己,但同时也变得更加坚定。电影使好莱坞的种种丑恶在此不再只是令人愤恨,而是让丑恶自身也变得羞愧起来。奥尔德里奇在单一场景的设定中冲破着限制,尽其可能地呈现出每个人最真实的情感与模样,而一众演员也都是如此出色。 |
|
不好看,但是Ida Lupino列了一个非常有用的Hollywood studio体系内的优秀导演:Stevens, Mankiewicz, Kazan, Huston, Wyler, Wilder, Stanley Kramer. To that we could add Howard Hawks, John Ford, and many others. |
|
表演很赞。霍夫的扮相让人想到大卫林奇电影里那些邪恶的反角,1分30秒左右卡斯特冲向霍夫想要打他时,霍夫的表现设计得很好。 |
|
几乎都是室内对话戏,不过主角遭遇的压力算是有体现出,Jack Palance演绎的好。 |
|
精神崩溃边缘的明星,黑手党制片人,冷血公关,性、犯罪、死亡……总之是好莱坞传奇标配,到这片子的上映年份此题材应该很难再给人什么惊喜了。Palance的声音真是好听。Corey演反角是不会出错的。 |
|
MacBeth式悲剧 |
|
好莱坞人讲好莱坞,他们有自省的“特权”,尤其是从场记做起的奥尔德里奇,“剃刀”更为锋利,几乎在男主豪宅的一处场景,尽显刀光血影。前有明奈利的佳作《玉女奇男》,后有奥特曼的《大玩家》,似乎奥尔德里奇的这部佳作被意外地忽视掉了。 |
|
美国电影人想造出自己的莎士比亚。形式大于了内容。 |
|
隐去的二楼,隐去的外景;罪恶和悲剧都在看不见的地方。 |
|
对话语速快,俨然干脆。但是,内容听来空洞。 |
|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291850/?from=search&seid=998023069588332069 |
|
感觉不少戏都在室内这个特殊场所解决了确实挺考验导演调度和控制力的哈,当然这片最关键赢在一手冷峻感和心理焦虑的外化处置,思路都没问题就是镜头和具体场景的调配上毛躁了些,这点就不如《死吻》做得好,当然值得后世借鉴的圣经原典从这里还是能挖掘到不少的,哪怕原生形态是话剧那套玩意儿 |
|
现实的肮脏被扒的一览无余 |
|
特吕弗最爱之一。室内剧,全靠人物关系和主角情绪撑,虽然男主演技弱,不过剧作张力真的很好,某些情节转折还是有点硬。 |
|
墙上的画 (老男孩) |
|
“可我就是那个孤注一掷的勇士” |
|
全部室内戏的矛盾冲突,台词高能。逆来顺受从来都不是猛兽行径,激烈抗争的查理,大刀向龌龊肮脏的好莱坞黑幕砍去。杰克•帕兰斯对角色多重痛苦纠结的演绎比较出色。此片戏剧张力虽强,然环境局限,终究无法腾挪。 |
|
7.5/10,男主角就如大刀,割裂所有人物 |
|
舞台剧式电影,全片只有几个场景来回切换,全靠剧本对白和演员表演支撑。对好莱坞幕后勾当的揭露十分隐晦,杰克·帕兰斯最后的自杀使电影更显苍白。 |
|
查理和史丹利的表演很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