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漠盛开的手掌,地上矗立的孤坟,鲸鱼在天空哀鸣,尸体于地下腐烂。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
|
独裁的手掌立在文明荒漠骇惶人间,反抗的尸体滞留历史殓房籍籍无名。掘墓人无眼,葬礼上看得见凶手;守墓人无名,材料里写得出姓氏。鲸鱼翱翔天际,寻找滩涂上搁浅的同类;老头举起明灯,探寻被遗忘苦难的典籍。孤身对抗荒谬系统,迟暮撬动集权大门,滚着轮胎的男孩倏忽长大,男孩唤作信念,浇灌记忆。 |
|
#Venice2017# 本届第二个五星!伊朗导演的处女作竟然是智利题材,有着极其精到的对政治话语的把握,遗忘、记忆、历史与现实的主题在少言寡语的守墓人身上完美统一。处理极为节制而且形式感真是到位(超现实的段落多了点)。导演电影语言意识极强,前途绝对不可限量,好好发展成就不会亚于萨金塞夫! |
|
正直的人会忘记自己的姓名,却不会忘记在这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黑暗者会记得自己的姓名,却会忘记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影片很沉闷,语言很少,却是满满溢出的对暴政的控诉,对虚假民主的控诉。没有一滴血,没有一个直接的暴力场景,鲜血却溢出屏幕。 |
|
可能更多的人会留意到大漠中伫立着的“五指山”劫后余生,呻吟的蓝鲸划过天空,空荡的前挡迎着冷风,此类等等,魔幻现实往往就是将现实的一切罪恶化作触手可及的梦,让观者自己选择沉默抑或觉醒,伊朗导演的殇,穿过智利历史的痛,让世界另一头的我们,看到的可能是镜像,也可能是似曾相识恶的平庸 |
|
沙漠盛开的手掌,天空遨游的蓝鲸,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佐杜洛夫斯基,魔幻现实主义后继有人。那些消失在独裁年代的人并没有被遗忘,纵使没有名字,但每个逝者都有一个故事。 |
|
夐绝的诗意!越是非常的时期,越容易看到应景的电影。通片犹如在溺水后海马体缺氧神思混沌,但迷走神经的回路依然本能地向自己暗示着求生的情感信号。前赴后继牺牲身躯护卫巢穴的蜂群、长歌当哭依旧从容搁浅的鲸群……将记忆湮没在无垠宇宙中、蓄意屈服于磅礴暴力的人类,远不如那些向死而生的动物! |
|
#BIFF# 伊朗导演的西班牙语片,生与死、葬礼和婚礼交织,好几个段落有阿巴斯的影子(起初不露脸的掘墓人、滚动的橙子和轮胎)。飞翔的海豚作为唯一的超现实元素感人。『记得忘记不是忘记,忘记忘记才是真正的遗忘。』 |
|
在《遗忘诗行》审慎的如阿巴斯般的若干固定镜头中,魔幻现实主义依然能够微妙地介入。这种对当下、过去、未来的处理构成了它逐渐失语的悲观主义:在近乎“死去”的当下无人不是僵尸。通过这些,影片进入政治意义上之于智利独裁政权历史的回望与表态。并由政治性向阿巴斯式形而上哲思回归。 |
|
B+ / 荒漠中的诗无尽头,海边的鲸鱼马戏团,地下室的幻梦墓园,随风而逝的残影余像。玻璃窗分割复制,低机位掘土镜头,房间与冷柜的双重空间遗忘。一开始觉得堆砌感过甚,之后魔幻现实中的一切在不断呼应连缀中获得了诗意的合法性。80后伊朗导演处女作居然如此克制地拍出了南美奇幻历史气息? |
|
非常抱歉,个人实在是讨厌魔幻现实。从未辣么讨厌鲸鱼声,看到飞天鲸鱼,我内心的白眼都照亮了我全部内脏。 |
|
1.几处魔幻的场景太精彩,伫立沙漠的巨型沙掌和游弋在天空的哀嚎鲸鱼,惊呆我了;2.对于拉美历史的缺失丝毫不影响我对影片的喜爱;3.地下的资料室犹如一个黑洞,想要探知,人就会被吞没消失;4.无论生前如何,死亦永恒;5.结尾搁浅的鲸鱼群,它们寻死。 |
|
🔹Siff2018🔹死亡本是遗忘,而一个被遗忘的入殓师,用尽力气只为让人铭记。每一个柜子,桌椅,摆饰,动物,都以一种诗性的状态呈现。鲸鱼翱翔天际的一幕,大概会是我今年观影的epic moment!去年三号厅看了阿巴斯的随风而逝,今年同场又是伊朗导演的电影,真是排片气质独特的厅 |
|
遗忘尸行【中字度 /s/1c2fFJQ4 码 sipt 小娟】 |
|
3.5;消匿于历史罅隙的微末个体,化身冰冷数字徘徊于尘埃档案,鲸鱼掠过的那抹天空颜色,最终停留于也曾温润鲜活的年轻躯体,符号意象纷繁堆砌;一出民族集体失忆症,如百年孤独中仿若从未发生的屠杀,马孔多四年多的雨意外降临,伊朗导演在南美的文学作品和土地滋养中,也获得神奇的魔力。 |
|
橘子滚落,女尸无名。沙漠生出手掌,室内大雨滂沱。18年上影节没有抢到票的电影,在流媒体上偶然看到在线,被遗忘的电影再次被唤醒,可是片中人的遗忘该如何再记起呢?远方陌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掘墓人铲起的土堆背后是无穷无尽的城市高楼,个体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渺小被镜头放大到无法忽略,即使所有人都遗忘,影像也会记起。(优酷的阉割版完美诠释了五星电影删成三星水平) |
|
如果塔可夫斯基拍《完美的日子》 |
|
部分过于符号先行,不过无论题材还是基本功都要好过一点隔壁毕赣。无名者从旁观自己的生活,到为他人体面死亡而奔波,简洁的主线按捺大量魔幻现实主义的玩味细节。全片最高光的便是女尸突然转头、宛如午憩,那一刻令人明白这部电影背后是心中有着不动声色温柔的创作者。 |
|
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却忘记不了每个存在的故事和精确到细微的数字 影像是伊朗风 可是故事却充满了南美的魔幻主义 存在 死亡 政治 和世间的所有纷扰都在一方墓园中暗淡寂静下来 只有时间不会遗忘 |
|
细腻写实的伊朗导演遭遇拉美魔幻土地,混合的气质是另一番新的气象,成熟的影像风格和沉重的叙述完全不似处女作品。通片是超现实以及符号,殡仪馆的故事串联起家国历史,这部作品真需要导演现身解读,到底什么是超现实下的现实。用通俗故事承载碎片化诉求,鲸鱼搁浅的情感力量又将碎片拧成一股线.[B+] |
|
【8.0】感觉有点太刻意,不过摄影是真的美,随便截一张图都和油画一样,主角都仿佛油画里的人物一样,真是如诗如画。 |
|
7.几乎没有迫害殴打的镜头,却无处在说残暴,有人极力抹去罪行,却抹不去普通人的记忆,而且这种记忆知道什么该遗忘,什么该永远都记得。几处超现实镜头不经意出现,却惊艳。缓慢的人物动作言语让记忆凝固。 |
|
2018电影节@影城,智利乃至拉美残酷历史的悲鸣,淹没在逝去的年代里那些消失的身影,沉默在迷宫般的故纸堆,生如孤独游弋在深海的鲸,沉重悲切的呜咽,带来大洋深处的信息,为逝去的同伴迟迟不愿离去;影片细节讲究,墙上画也是鲸,屋门放的是守护与引导亡灵的阿努比斯之犬,反光镜所见如定格的老照片 |
|
伊朗导演Alireza Khatami的处女座。获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费比西奖-最佳处女作奖 |
|
集句来做无题诗,
樱桃树下掘新坟,
雾中风景五指峰,
静谧生活无所依,
老来去做养蜂人。
诗的结尾是大海,
鲸鱼意象是诗眼 |
|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每個逝者都有一個故事,即使是無名女孩的遺體,也要得到妥善的葬禮。魔幻現實主義的部分與溫情的劇情相得益彰,繼《少年派》后我們再度看到高高躍起的鯨魚。停尸房老人什麼都記得,唯獨不提自己的姓名。電影風格如散文詩一般散漫,也隱含對智利、伊朗政治的批判。三星半 |
|
政治高压的社会环境里,反叛者的故事注定要被掩埋。
|
|
“遗忘里的遗忘,才是真正的遗忘。” 遗忘之尸,遗忘之诗。 |
|
#卢米埃影院# 3.3 分。停尸房的老人拒绝协助遗忘抗议中死去的女孩儿,温情也带有南美的潮湿味。但作为处女作,给人的感觉确实太童话了,时而太直接、时而太隐晦。 |
|
遨游半空的鲸,守护的尸体,老去的皮囊,孤独如谜的呼吸。 |
|
6/10。电影将历史淡化,情节推动的迟滞也让不少观众费神,但许多厉害的魔幻元素还是从无味的故事里暗示了智利独裁时代:暗黑天色茫茫大漠中被枪决的死刑犯,渗水漏雨的邮局,用竞选传单做的葬礼邀请函,一系列报纸上政府镇压游行的讯息,最能体现历史之黑暗血腥的是无底洞般无灯的档案室,入殓房工作的老人得在入口插上线轴,这样在他找到死亡证明后才能摸着线返回,不断滚动的线轴暗示政治死亡人数之多。影片最突出的符号莫过于搁浅的鲸鱼忽然从天空飘过,它是那些被遗忘的无名受害者,个体遭遇的伤痛犹如搁浅求救的鲸鱼,需要反抗者去发现,老人将遇害的年轻女性偷放到入殓房、清理遗容,为女性尸体办理繁琐手续以体面下葬,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但老人的狱友(帮当局掩盖死者的血迹而获减刑)和寻找女儿下落的老太太,都体现了民众想溯源历史的无力。 |
|
先行 |
|
这是一部智利电影,导演却是个伊朗的80后,拍的是道地的魔幻现实主义。天空中的蓝鲸和荒漠中巨手,极富冲击力。 |
|
基本上属于炸裂的处女作级别了,伊朗导演潜在的政治题材敏感在拉美的魔幻气氛下得到奇妙的应和,细节处理非常精准,非常(当然超现实部分有点直白,以及有点多了 |
|
SIFF18,个人觉得是最有老塔气质的片子。震动的水杯那段和结尾太棒! |
|
超現實與詩,漂浮躍起的鯨魚與散文,一次解讀。 |
|
借助拉美讽刺地球另一个角落 |
|
很美的一部片子 |
|
对伤痛的守护。全片多用固定机位镜头,在两处超现实段落用镜头的运动制造了强烈对比(另有几处机位不动的摆动镜头)。遗忘的姓名与牢记的故事,被游行击破而摇摇欲坠的玻璃,政治与死亡的两面。片尾,在与逝去的同伴身旁,与自我对视。形式足够克制,意象需要做减法 |
|
飛躍天際的鯨魚鳴叫聲,也是每個正義人士心中的創傷,老人無意中觸及到國家至暗時刻,而官僚和體制的嘴臉與行為對於天朝觀眾也頗有代入感。 |
|
不能说很好吧,庆幸最后的结局不是太悲伤。一千个亡者之后是第一个婚礼之夜,我不再挖坟,我要讲讲新郎和新娘的故事。 |
|
三星半。鲸游于天的场景插入到这样一部影片中真是太有想象力了。 |
|
鲸行 |
|
3.5 有点过于直白,但情绪控制很好。处女作相当惊艳! |
|
有些段落的使用痕迹明显,比如桌上水杯移动那里。超现实部分贡献了一些诗意,但更多的遗忘还是依靠剧情来。主线是老头的守墓生活,侧线是集权恐怖主义。 |
|
有點阿巴斯的味道。但又不全是。結合了魔幻的東西,增添了幾分神秘。老爺子的眼神很厲害,渾身都是戲。景框十分特別,老照片一樣,在大銀幕觀影體驗特別有趣。★★★☆ |
|
好标准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为了看天上飞的鲸鱼~整体调调还是很稳的,不过不失吧~ |
|
现实主义里的超现实~ |
|
在高度细节化的现实背景之中,嵌入奇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魔幻现实不只是拉丁美洲与晚清的特有艺术形式。 |
|
如果放在疫情前看,我可能评分会更高一些,现在经历了那么多再回头看这部作品,会感觉像很多诗歌一样有佳句但是无佳章。
当然这几句佳句也足够在影史留下一些印痕了:每当有人死,他的内心世界也会跟着一起死。不是随随便便的某个世界,而是,他的世界。相信我,遗忘里的遗忘,这才是真的遗忘。
守墓人一定要给在暴动中丧生的姑娘一个葬礼,一个是让我想到电影《寂静人生》,另一个是让我想到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总的来说,年纪越大越觉得孤独也是正常的,我们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但是还是会希望稍微体面一点地死吧。
让我比较生气的是,我刚看完一个渣画质的版本,然后才发现一个高清画质的,于是重看了几个电影中特别唯美的几个镜头,比如游在天空中的鲸鱼、海边的老者等等,确实美确实浪漫。我也在寻找我自己这个故事的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