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这从头到尾都是宣传。。。记录个屁啊 能不能有点实在的讲如何施工 |
|
不算完美,但是我觉得该有九分。央视拍的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纪录片并不少,这两集片子的内容不多,却与之前的片子有较好的区分度,这一点很棒。前面有人说政治意味太浓,对此我并不敢苟同,这部片子上映的时间决定了它一定是为“一带一路”服务的。此外,现阶段中国需要更多的关注工程师文化的片子。 |
|
更像电视宣传片,不是纪录片,还充满浓浓的zz意味 |
|
特殊时刻上线带有特殊性质的,不应该叫纪录片,叫专题片更合适。
试举一例,海底隧道最后一段沉海接龙前宏扬如此到位,结果给我看几个欢呼的镜头就戛然而止……
作为一个跨度近10年的超级工程,区区2集,拍了4个月,是不是太simple了…… |
|
纪录片本身没到五星水准啦 但应该给这些建设者 这个工程和通过这个工程要达到的目标五星!正如建设者们所说 港珠澳大桥并不仅仅是一个工程 同时也是一个link 引领着技术和方法的传承与革新!明天全线贯通 祝福港珠澳 祝福祖国~ |
|
反复讲几个点,记录大桥建设的设计制造方面讲的太少 |
|
跨!伶!仃!洋!
通!粤!港!澳!
我!港!珠!澳!
跨!海!大!桥! |
|
致敬建设者们 |
|
报看 |
|
挺感动的。 |
|
65块珠海30mins到香港成为可能 |
|
发现频道出品的版本似乎叙事更流畅。中国90年代开始的现代桥梁建设,摆脱过去苏联技术传统,都是在为终极考验——港珠澳大桥做准备,从钢筋材料的制作标准到中华白海豚的保育监测,从机器人焊接系统到海底隧道和人工岛架设,的确是工程学奇迹。然而基于政治考量的工程,其延续性和恒久性其实很值得怀疑,整整一代中国桥梁、高楼、水坝、港口工程都将面临这个问题。 |
|
纪录片来的,好像豆瓣连这种纪录片也不让打分。 最喜欢的还是林鸣最后从黎明跑到天亮。 |
|
5星给祖国的繁荣 |
|
一个纪录片,逻辑混乱,车轱辘话来回说,总是扯到别的事凑时长,完全偏离主题。如同chatgpt写的本子 |
|
偏要進來評一下2019年那部單集70分鐘的紀錄片——淺嘗輒止的橋梁建築史、無甚新意的海上風光片、莫名其妙的剪輯組合、隔靴搔癢的技術說明……,滿篇寫著偉大光榮正確,但就是沒好好地向我這樣感興趣的外行解釋清楚這樣超級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在技術上何以可能、從項目管理到建設過程的挑戰與困難,當然,更談不上對超級工程從規劃立項到整體效益在成功之外有無總結和反思。沉管怎麼安放?直接拉到第54分鐘,你會發現:怎麼放?往下放。 |
|
没有太多内容啊,我看的是20分钟版本,被剪过的? |
|
19年看过,跟厉害了我的国一起看完的,世纪工程的意义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证明。 |
|
伟光正的央视风格,跟discovery合作也就这样么? |
|
39 |
|
只从试卷里见过港珠澳大桥的考题,今天清理网盘的时候发现了2017年的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看了半集,不得不说确实很牛逼[赞][赞]
要克服200天的六级台风,要保护中华白海豚,要不影响飞机和轮船的正常运作,还要克服海洋的强腐蚀。而且早在上个世纪就有这项计划的设想,为此工程师们已经去全国各大大桥的兴建中锻炼过了。
个人觉得它完全值得一道大题[哈哈]
|
|
政治味太浓 |
|
珠港澳大桥,中国的骄傲,基建狂魔名不虚传,下一座大桥估计就是连接台湾了吧🤓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848956🤓哔哩哔哩传送门 |
|
基建人参与的每一个大工程项目,都是多年呕心沥血熬夜孵化的结晶。完工收尾阶段的心情,澎湃,自豪,复杂。身为家属我不知如何去感同身受,默默观察着,有如华丽巨星告别盛大舞台般不舍,亦如旅居多年归国后回味海外生活细节般美好。身为基建人家属,我理解,支持,保护好我们家的匠人。 |
|
看第一集我就想知道那个海底沉管怎么放进去,然后怎么可以通车的,看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故作深沉拉高情怀的感觉。。。 |
|
更像广告,宣传片。 |
|
- 看到了超级工程开始, 还有生态的一面的. 把一件事干成, 方方面面需要很多很多. |
|
本来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的,但是央视这次这一部拍得实在很差,看不下去。 |
|
梦一个港珠澳大桥马拉松 |
|
太钢的设备太落后,质量是不错。中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很多文化传播的角度偏向于普罗大众的角度,桥要保障120年的使用质量,很好很好 |
|
看的人好感动5555555555骄傲 老爷爷好聪明 |
|
确实比较水,那么个浩大工程,我总以为要讲到具体操作了。。。又开始莫名其妙的联想,第二集重复素材太多了。 |
|
借评2019年70分钟闫东版纪录片。那部为啥不让评分? |
|
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感动于设计师们和建造者们付出!感动 |
|
港珠澳大桥是科技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
|
感觉剪辑有点乱 |
|
10.24今日,正式通车!贺电 |
|
拍得这么粪,对得起这百年工程吗,除了抒发情绪,一丁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记录,叫什么纪录片。这次走了港珠澳大桥,很震撼,相比TurboJet便利、便宜了太多太多。 |
|
拍的挺好,仅此而已 |
|
称得上图文并茂,值得一看,但相比超级工程的呈现,缺乏了更深一层的情感表达。而往往情感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与观看兴趣。 |
|
通过港珠澳大桥从澳门到香港,然后从深圳回上海的飞机上看的这部纪录片。 |
|
终于桥通了,给我大中国点赞,实在是振奋人心 |
|
色调不好 |
|
顺着《深中通道》的评论「对港珠澳大桥简直是降维打击」一路摸过来,确实体会到了深中通道对其降维打击的力道,也深切体会到了传承与积累,思维的提升,经验的沉淀。不断进步,不断探索,才有不断进步的可能。(PS:这个片子的讲述顺序感觉有点乱,同样不如《深中通道》) |
|
桥是好桥,纪录片是烂片 |
|
人努力天帮忙,老一辈工程师们真的具备匠心精神!希望可以开着车从珠海去一次香港🇭🇰 |
|
呵呵呵 |
|
55km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G94) |
|
单纯说这纪录片的质量,真不算很好 |
|
工程伦理课看的,为祖国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