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额吉 (2010)

    最近更新: 2024-05-08 HD
    • 主演:娜仁花 / 图门巴雅
    • 导演:宁才 (Cai Ning)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0
    • 更新:05.08
    • TAG:蒙古,母亲,中国,中国电影,宁才,2010,大陆,剧情,文艺,额吉
    • 别名:My Mongolian Mother
    • 片长/单集:100分钟
    • 豆瓣评分 7.9 (279票)
    • IMDB评分 7.0 (13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中国大陆电影《额吉》的免费在线观看,《额吉》是对白语言为,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9分,有279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电影《额吉》改编自2000年的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千上海孤儿生命受到饥饿的威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中央政府决定将孤儿送由蒙古族同胞领养。四十年间,孤儿们长大、上学、工作、结婚成家,完全融入了蒙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之中……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额吉[中文字幕+国语音轨].My.Mongolian.Mother.2010.1080p.WEB-DL.H265.AAC-TAGWEB 详情
      额吉[中文字幕+国语音轨].My.Mongolian.Mother.2010.1080p.WEB-DL.H265.AAC-TAGWE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额吉[中文字幕/国语音轨].My.Mongolian.Mother.2010.1080p.WEB-DL.H265.AAC-TAGWEB[2.15GB ] 详情
      额吉[中文字幕/国语音轨].My.Mongolian.Mother.2010.1080p.WEB-DL.H265.AAC-TAGWEB[2.15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60年代初,三千多名上海孤儿被大迁徒到内蒙古,琪琪格玛不顾丈夫的反对领养了珍珍和雨声。额吉的慈爱善良、草原上古老的劝奶歌,渐渐抚平了孤儿们幼小心灵上的伤痛使他们成为了真正的草原牧人。然而十几年后,他们亲生父母出现了,这些当年的孤儿们会如何做出他们的人生抉择呢?《额吉》在蒙语裡是母亲,蒙古人把草原也叫额吉。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5 IMDB 7.4 第39集
      惊蛰
      2004
      剧情片
      中国大陆

      惊蛰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看该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外语片奖——尼玛连个字幕也没有,陕西方言你们都听懂了?反正我是一句没听懂!
      • 金鸡影后,卢茨与王全安首次合作。用第六代方法拍的第五代题材,早期第六代中唯一(?)的农村题材。长镜头+手持+自然光+非职业演员,这部的确还是现实主义(《月蚀》是表现主义,《图雅》等三部全是情节剧)。婚礼之后的半小时似有脱节。另外余男在这部片子里时而像巩俐,时而像夏笳老师……
      • 余男太棒了
      • 【MOMA】王全安影展,之前几乎对他一无所知,他镜头里的是我们一直在小说里在荧幕上看过但几乎与自己没有交集的世界。坚强自爱的村妇二妹逃离农村又回归的故事。余男迷惘追寻的眼神太到位了。
      • 余男好有韵味。中影史:王全安将镜头聚焦在一个叫“二妹”的农村姑娘身上,以即兴的拍摄手法和对生活常态的细腻捕捉,通过“二妹”的个体放大,把中国西部农民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的现实,反映当前中国女性生存现状,展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产生巨大的撼动,本片在影视界获得极高的艺术评价。
      • 从《立春》到《惊蛰》间隔着一场《巫山云雨》式的节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青年男女们于荒芜干涸缺少“雨水” 的乡土上愉快或不满足的玩耍,然而蛰居的女性意识却在此时萌生了嫩芽。鱼,在章明的镜头中是情欲的化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王全安这部借以女性题材的作品频繁展示着杀鱼(性压抑)的场景,然而我们却看不到人物行为背后的心理。观众只知道这些被乱棒打死的鱼最终成了男权酒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并猜测它们死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可惜蓄意捣毁(反抗)以及行刑看戏的段落也毫无掩饰地暴露了本片真正的拍摄动机。
      • 余男不但会骑骆驼放羊,还会喂猪摇拖拉机。太真实,尤其是乡镇酒桌文化。杀猪宰鱼,心惊肉跳。最可惜没字幕。
      • 7/10。真实的笔触,混杂的方言,通篇的跳切,摇来摇去的一场景一镜头,自然光照射下颗粒感勃发的影像,乐于对城乡文化差异面向的调侃,作为独立片算相当优秀。但我总觉得第六代缺少一种元气淋漓、助长叙事的摄影符号来表达纯粹的情绪。农村、民间艺演、中国女性生活的关注伴随了王全安一生的创作质料。
      • 二妹是个坚强的人,农村里处处是不尊重和压迫,到了县城,却发现自己的行动虽然自由了,但不尊重和压迫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罢了。最后,只好回乡,和不喜欢的人结婚,生娃,偶尔回次县城,却还有些藕断丝连
      • 大段对白都听不懂 但有些感受相同 学院派的演员 原来也可以这样干净朴素 不沾染铅华
      • 王全安的镜头里的余男就像张艺谋镜头里的巩俐,放羊喂猪宰鱼,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通过生活化的动作进行表达。把鱼端到霹雳啪啦一顿乱砍的刚烈劲儿还真是少有了。
      • 拍出来90年代末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彼时改革开放方兴未艾,落后地区的农村女孩一方面向往着外面的精彩世界,另一方面两千年的封建传统礼教还束缚着她们的价值观,即使见识了外面的繁华,心底还是坚守着出嫁从夫的信念。
      • 真特么糙啊!糙的美好,糙的曼妙,糙的还真特么有内涵啊……尽显刻意,没有余男这片也就一渣糙。PS:神马方言啊,比特么火星文还难懂!
      • 7。昨晚被哭泣女惊醒,遂拉片转移注意力。果然.... 5分钟的陕西方言墓穴场景后,困意又重重卷来。(2012,warning:无字幕)7年后重看:嚷着结婚不如把我杀了吧的二梅、举鱼剁向酒桌的二梅、咬牙说我吃药的二梅、抱着孩子寻找梦巴黎的二梅、拖拉机滚滚浓烟里的二梅。王全安真懂余男,把这个角色写得如此出俗。但深情凝视里那一点“惊蛰”之意,却仍嫌弱化。对质量生活的须臾憧憬,总被底层的俗世婚恋所禁锢。醒醒吧,乡下的女孩子。(?)
      • 一直很喜欢生活化的电影 真实应该是强大的力量 生活有时比任何的小说 电影 或是其他什么艺术形式更加的离奇和不可思议 所以觉得本片很好看 这个身材臃肿 干活熟练的二妹竟然真的是余男饰演的 一点看不出有演员的影子 活脱脱的一个农妇 实在叫人惊异 影片里的朴实纯粹的陕西方言也非常地道 颇具黄土风情
      • 王全安很有第四代导演的遗风,他对人物内心与世界的冲突刻画极其细腻。此片描述了一个农村妇女渴望突破自身环境的限制,只可惜无论是外在环境的制约还是内在条件的拘束,都注定了她只能是一个农村妇女。我觉着王全安导演一直在歌颂一种东西,就是人内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主角往往是义无反顾的,可由于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制约,只能让这些内心纯粹的人最终走入世俗,变成一个麻木的人。《月蚀》如此,《惊蛰》同样如此。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无论你对这个世界如何充满着热情,想要拥抱它,可一个人的力量是真的微小,根本无法撼动这个浑浊的世界。于是乎,我们只能割舍曾经的浪漫与单纯,走入流俗。我们终究会走入流俗的,不过,曾经的单纯会成为往日俗人一个的我们一辈子中最好的记忆,这段记忆也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见证。
      • 有时候观众看片子也不一定非要剧情,或者美而精的大场面,或是俊男美女,而是一种真实撕裂的影像,记录真实,也记录幻境。此片的剧情简单,或许是拍给巴黎的绅士们,给他们一个机会近距离观察在中国官媒上不曾出现的深处的中国。
      • 对白大多听不懂。余男是实力派演员,演女工象女工(纺织姑娘),演农民象农民(惊蛰),不过总是苦难深重的样子。同样是陕西农民,白鹿原中的田小娥总是性欲高涨,二妹却似乎从来也没有性欲。难道生活真的把她的欲望都消磨殆尽了?哪个才是真实的农村女人呢?
      • 余男很有魅力,方言没字幕看的很忧伤。
      • 像芦苇说的,确实比白鹿原拍得好~ 余男那年很美
    • 豆瓣 8.0 IMDB 3.1 碧罗雪山正片
      碧罗雪山
      2010
      剧情片
      中国大陆

      碧罗雪山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小女孩看到熊的那一刻,笑了。她说,熊孩子,我来了。
      • 复杂的题材被处理得如此得当,情与法、信仰与现实,以不断冲突设置困境并循环往复,力道很足。愚蠢而又不顾一切的爱情啊.....
      • 成熟的片子。
      • 其实,本来越像真实的影片越让我怀疑有多少是真实的,我会更加仔细找“人工”的痕迹。是当地人在演戏,还是基本原生态?这个片子是建国60周年献礼的命题作文片,导演没有直接使用剧本,而是自己花了大量时间精力,根据当地情况辛苦创作的。情节很集中,戏剧性比较强,这和原生态的背景非常不符。无感
    • 豆瓣 6.5 正片
      云上太阳
      2012
      剧情片
      中国大陆

      云上太阳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风光旖旎的苗寨,保留着人类最古老传统的善良的人们,故事很粗,但是景色和人心太美了,看了这种片子,总觉得更担心这些东西的消失,很害怕我们所谓的现代文明会侵略他们
      • 这片子坏就坏在演员讲话全都一个声调!但原生态的美!真的好美!
      • 剧情太糙,根本撑不起来片子,而可圈可点的原生态景色并非导演的功劳,乡民淳朴并非零演技,也能看到剧情里刻意的设定,人物刻画太单薄,一如美好的教课书,并不具有强大说服力
      • 怎么说...对白剧情有点矫情的说...其余都算不错
      • 景色真心美~向往那种简单质朴原始的生活,如果可以,也希望可以那样生活。
      • 景美
      • 剧情有点淡,男演员太面瘫,就当是家乡风景画了。
      • 风景,风情,美。
      • 其实这部片子对了解贵州黔东南丹寨苗族锦鸡文化,真心还是比较带过的。
      • 风景挺美。
      • 丑丑编剧拍出来的丑片子!
      • 故事和风景完全没得挑,就是无演技,也许正是因为无演技才让人感动的一塌糊涂
      • #观影手记# 1142 苗寨风光美,剧情烂到渣。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情意算真切,但故事略糙,有点像风光山水宣传片,锦鸡舞还是苗家人跳起来刚刚好,外国姑娘好妖。羊先是个什么含义?
      • 美丽的地方。。
      • line nane 是个好姑娘
      • 3分给色彩。
      • 风光片
      • 在贵州的山区里 住着苗族 侗族等很多善良淳朴的少数民族 他们救下了一位身患怪病的法国少女 绝望的少女本来到这里是来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善良的少数民族的老百姓甚至不惜用象征他们的神灵的锦鸡来救治少女 少女被深深打动了 后来在这神奇的苗寨 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环境下她的怪病痊愈了 音乐很感人
      • 很绿很淳朴,但还是没法打动我。
    • 豆瓣 6.6 HD国语
      爱在廊桥
      2011
      剧情片
      中国大陆

      爱在廊桥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叙事凌乱,情感柔弱,故事单薄
      • 岂敢白首再相离!
      • 二星,多一星给久违的徐守莉。金麟岂是池中物,徐守莉真的很厉害
      • 风景美,民俗美,宁静古镇的慢节奏的生活。剧情乱七八糟无比狗血,白瞎了摄影了
      • 一颗星送给吴兴国,不过他也是被浪费了。
      • 小镇玛丽苏
      • 影片一开始就注定了感动,很久没有这么安静的享受过感动.
      • 就完全不理解为什么福坤要离开然后又回来,就让他直接死了不好吗
      • 看过的人,一piang都是咱班的,活活活~
      • 这故事一层一层套得凌乱的呦~~~还是不能掩盖本身逻辑的薄弱。。。叙事太铺张
      • 在你每次以为要结局的时候它还在演......
      • 画面很美,民风很朴,就是剧情没看太懂。。。
      • 一个始终不敢面对昔日恋人的人 无形中成为另一个制造精神创伤的施暴者 矛盾对立体的相互转化之中 每一个异地来客都能从中获得认同之感 它来源于一种由视觉图像通往心灵的渠道 即打破了常规的叙事手法 将传统民俗文化的无奈消逝隐喻在人性的复杂多维向度之中 从深度层面燃起观众的情感投射机制的同理心
      • 烂故事、没技法、好风景、囧酱油……被小吴暗恋的囧终于报了谁主沉浮之仇~
      • 我以为整个故事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矫情,现在的青年已经不能体会中国古代那种什么都不说透文化。中国电影至此,也是正常的
      • 就是福坤啊你为什么要走啊为什么又要回来啊?细节做得蛮好的,蒙太奇很多,在民俗外衣下讲得细腻用心。
      • 那年粉着老姜的时候我也没看,后来看了吴兴国的舞台剧,以后每看一次吴老师的舞台剧就会回来再刷一遍,听听他的唱腰身手指,每一寸都美如画。吴老师五星满满
      • 美术音乐外景都没得说,问题在于编剧,这是多么纠结的人啊,你完全无法弄清楚它的思维方式,每个人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既虐心又虐身。
      • 艺术手段用的很巧妙,虽然故事内容看似有点矫情暧昧,但比现今很多爱情青春片拍得都要精致和真诚。能看出导演的审美意味和美学功底,不是拿着钱拍片争利益的。
      • 电影频道看来得,因为姜生又跳到了眼前。。。。
    • 豆瓣 6.7 IMDB 4.6 HD中字
      Days and Nights
      2014
      剧情片
      美国

      日与夜

      Days and Night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惊艳与剧情无关
      • 用契诃夫的原著演绎中产阶级的自省不失为一件乐事。配乐很点睛,镜头太文艺逼格太高,AJ阿姨太适合演这种有点龟毛内心空虚无助的中年贵妇,Ben对这种神经质又脆弱敏感的青年早已是驾轻就熟,电影里的Eric总是仿佛置身事外的深陷其中..
      • 两星。改编海鸥但结果有点点平庸(但其实我也不知道海鸥该怎么导或者说海鸥本该如此?)穿着迷彩服的本和鹰一起蹲在树上的那段很有味道。
      • 我觉得挺好啊。
    • 豆瓣 8.5 IMDB 7.6 HD中字
      Урга
      1991
      剧情片
      法国/苏联

      蒙古精神

      Урга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不是蒙古人拍出这样的电影,不是中国人,是个俄罗斯人!这个了解西方和东方精神的民族,这个矛盾痛苦的民族,这个注定会伟大的民族。好了,回到片子本身,我用一种很不怀好意的思维来揣测这部片子的背后,苏联的导演用蒙古人的没落来表达自己国家解体的落寞,蒙古人在成吉思汗之后有什么呢?在那个令人惊叹的帝国灭亡之后还有什么呢?同样,苏联的解体之后,俄罗斯人会想些什么呢?我把这部片子看作苏联人的痛苦和思考,与蒙古人关系既近又远。
      • 米哈尔科夫总是做一些高概念的东西,不过情感方面做的也不错,旧时代的幻灭。很喜欢:男人坐旋转飞机睡觉、铁木真幻想后男人的奇怪舞蹈、电视从美俄和谈切换到妻子骑马场景这三处。至于标志着美国资本入侵的骑马邻居,则稍显生硬
      • 非常兼顧東西方觀眾的老米電影(老米親自配音)。猶愛電影對90年代初內蒙的鏡頭描寫(老米打了醬油)。而小女孩的手風琴,Edward Artemiev的神秘開闊的BGM,舞廳裡頭的靡靡之音,謝爾蓋高唱的《滿洲里之山》,以及搖滾和蒙古民樂都成為了聽覺所能感受的文明和精神的交織和衝突。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识彩色电视机
      • 平稳的镜头,从容的叙事,以及最后的脱力大幻境映照的现实现代化力量同草原传统文明的冲击都很有爱
      • 俄罗斯电影总是带着浓浓的诗意文学色彩,镜头下广袤的大地,对生活的土地的赤诚的爱,没想到《毒太阳》之前导演就有如此佳作。俄罗斯民族对于解体后的缺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面对不可逆转的工业浪潮下游牧民族的进与退,那几个超现实镜头乃点睛之笔: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说不出的滋味
      • 5.0。1.惯有诗意中的超现实涌动,赞绝。2.原始对峙文明,及亘古寻根之旅。3.刚波骑马持红伞踱过门廊,这一幕好美。4.舞场谈祖先:我们的灵魂两块一个+1。5.性之自由度:套马杆与避孕套。6.长镜头从电视内外延至帐篷外,贴草横移至年代更迭,套马杆渐变为黑烟囱。
      • 两个心中装着遗憾的民族
      • 1.米哈尔科夫真是视野广博啊,跑来内蒙搞俄国人的乡愁,适合中国人的片子让老毛子拍了,还念念不忘拉上了美国人客串。2.传统与文明的冲突确实拍得好,那种无奈和悲哀,还有面对未知的新鲜感都说了出来。3.巴亚图骑着马走在俄国人的走廊上那段太迷幻了!4.最后成吉思汗那段总感觉是他黑泽明看多了…
      • 艾玛里面女儿拉的那首手风琴曲我小时候拉过无数遍!!前奏一出来我简直震惊了。嗯拍的特别特别美。看完简直不想在北京待了想立刻买火车票去二连浩特。
      • 这片子绝了 大师水准。诗性 美学 史料价值 民族特色 幽默感 剧情 思想性 一样俱全。蒙古包里的生活如此简单美好富有活力!ps 老毛子好怂 宰羊炖肉 大快朵颐 天葬循环 多么健康环保!看得我都流哈喇子了!
      • 四星理由,1991年,一年失落的年代,对于解体的苏联,对于消沉中的蒙古民族,对于新兴市场的中国,折射出了太多太多。而导演的叙事方法采用了虚实结合方式,成吉思汗的拷问,电视机节目的切换。
      • 自然生存状态与现代文明,写实与魔幻的神奇结合,一股浓郁的祖先崇拜味道
      • 处处皆是神来之笔:达达的马蹄踏过城市的街巷,一边是好奇的窥视,一边是无措的尴尬;电视连结起历史与现实,金戈铁马的杀伐已成梦呓,现实的银幕上,要么是英文的喋喋不休,要么是汉族的古老传统,蒙古只能迅速抽离;最后一幕,高耸的烟囱,勃起的到底是谁?
      • 米哈尔科夫在91',他其实是羡慕蒙古族啊。遗体任凭飞鸟啄食,死也不带避孕套的刚波,铁木真大军凭空出现,只有戈尔巴乔夫和京剧两个频道的电视里突然蹦出萋萋芳草……所谓蒙古精神。俄国人唱的歌很熟悉,仔细一想原来是天鹅之歌结尾的那首曲子。心有戚戚焉。
      • 夹在改革开放10年的中国与即将解体的苏联之间的特殊作品。前半段似纪录片风格,进城后瞬间进入感觉,结尾很回味,不只局限在民族,政治,意识形态对比上,具有对传统文明精神与现代文明关系的更宽广的思考。诸多象征符号和镜头对老塔有所继承,电视机尤其是神来之笔!NewAge配乐对影片氛围营造的很成功
      • 讲的主要是一个问题——不要忘了你曾祖是谁。可惜几年以后米哈尔科夫慢慢把斯大林当成自己曾祖了。最后一个镜头寓意深刻:草原上有那么多车辙,有的往东有的往西,每条都想绕开远处它要到达的那个地方,但最后每条车辙都无可奈何地通向了那里,那里竖着根高高的烟囱,冒着黑烟。
      • 大师米哈尔科夫的华语片。辽阔的草原实景,如果能在大银幕上看肯定相当震憾(就如同他镜头里的西伯利亚林海一秀)。关于传统的精神如何在现代继续保存,电影没有给出直接答案,而是用最后的结局传达了关于延续的主题。
      • 特别一颗星给片中那有点忧伤的幽默感。思乡的俄罗斯人把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纹在背上,不愿再生育的妻子拒绝同房愁坏了魁梧的蒙古汉子,衣冠楚楚地中国钢琴师骑着马去派出所打捞出俄罗斯人。这是一个可以讲得无比纠结的故事,却有这么多富于幽默感的片段。草原那么大,不需要太多的悲情与悲愤
      • 1小时30分后开始魔幻,其实故事的开头就已经打下了这个基调,一个前苏联人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追溯不复存在的青春和为之奋斗的祖国,而一个蒙古族家庭则在现实和历史中追寻未来,前世不可挽回,那未来又是什么呢?可能已经迷失在现代化的浪潮中。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