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受伤的心 Inimi Cicatrizate (2016)

    最近更新: 2024-05-21 HD中字
    • 主演:Serban / Pavlu / Gabriel / Spahiu / Sofia / Nicolaescu / Ivana / Mladenovic / Ilinca Harnut / Lucian Teodor Rus
    • 导演:拉杜·朱德 (Radu Jude) / 拉杜·裘德 (Radu Jude)
    • 编剧:拉杜·裘德,Max Blecher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德国
    • 年份:2016
    • 更新:05.21
    • TAG:罗马尼亚,2016,拉杜·裘德,罗马尼亚电影,剧情,洛迦诺电影节,电影,传记,2010s,歐洲
    • 别名:少年诗人的心疤(港),心痕如诗(台),Scarred Hearts
    • 片长/单集:141分钟
    • 豆瓣评分 7.2 (216票)
    • IMDB评分 7.1 (1,281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78%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70
    • TMDB评分 7.00 (热度:0.72)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德国电影《受伤的心》的免费在线观看,《受伤的心》是对白语言为,属于剧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2分,有216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改編自羅馬尼亞猶太詩人馬克思布雷赫的自傳式同名小說,講述詩人因罹患結核性脊椎疾病,在人生中最璀璨美好的階段,打上石膏入住海濱醫院治療,那無以動彈、有志難伸的住院時光,花火般短暫而灼熱的愛戀,是詩人人生中的最後十年,但臥病在床的他依然持續寫作出版,將日常的苦悶與病痛化作探問存在意義的優美字句。
      (引自2016台北金马影展)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720P

      Scarred Hearts (Inimi cicatrizate) 2016 720p WEB-DL AAC2.0 H.264[4.65GB ] 详情
      Scarred Hearts (Inimi cicatrizate) 2016 720p WEB-DL AAC2.0 H.264[4.65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受伤的心BD德语中字.mp4.torrent 详情
      受伤的心BD德语中字.mp4.torren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改編自羅馬尼亞猶太詩人馬克思布雷赫的自傳式同名小說,講述詩人因罹患結核性脊椎疾病,在人生中最璀璨美好的階段,打上石膏入住海濱醫院治療,那無以動彈、有志難伸的住院時光,花火般短暫而灼熱的愛戀,是詩人人生中的最後十年,但臥病在床的他依然持續寫作出版,將日常的苦悶與病痛化作探問存在意義的優美字句。(引自2016台北金马影展)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2 IMDB 6.4 正片
      Довлатов
      2018
      剧情片
      俄罗斯

      多甫拉托夫

      Довлатов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俄国电影的声音系统总是需要充分的形式感予以支撑。因此本片一方面有着肃穆中旁白的通畅感,另一方面却立不起任何一个落到实处的室内多人物对话场景的听觉空间,倒不如更个体中心些。索科洛夫/塔氏都有此觉悟,而能做群像的那几位,实际上听觉系统已经部分好莱坞化了
      • 主要是我对题材和形式都没有什么感想。3.5
      • 调度太舒服了,塔可夫斯基加费里尼的合体。比《盛夏》好一百倍吧。
      • 4.5 多甫拉托夫的抒情曲,漫无目的四处漂游的一周。导演个人风格刻痕依然显著,画面低对比度色调柔和,仿佛蒙着一层轻雾,梦境般的虚幻气息弥漫在列宁格勒的每个角落。这里是艺术家们挚爱的故乡,他们播撒热情的荒凉游乐园,但他们却不存在,亦不知道该如何存在。
    • 豆瓣 9.0 IMDB 7.7 正片
      ფიროსმანი
      1969
      剧情片
      俄罗斯

      皮罗斯马尼

      ფიროსმანი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啊,就算剧作强行要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阶级分析那一套来(人民的画家,资产阶级老爷们不喜欢,等等……),还是必须给五星。本片八十年代初在苏联回顾展上震撼整个中国电影界,看过的人都是三十多年念念不忘这得炸裂到什么程度。剧作虽然看起来比较抽风,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种很独特的时空观念,有些转场堪称神经刀但是非常独特(比如那个驿站、皮罗斯马尼开的杂货店的位置,以及它们和城市的空间关系……),很像诗歌的叙事(感觉也跟帕爷那部[石榴的颜色]叙事方法有一点联系)。当然美服化道和摄影绝对当属苏联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流的神作,复原皮罗斯马尼的绘画空间这种事真不是一般导演能做到的!
      • 神片儿,抽象写意,风格化。
      • “我爱日光,它让我高兴;我也爱月光,它总让我悲伤。”“我画的都是向我呈现的。” 喜欢尼科洛的小皮箱。
      • 生于贫穷,死于贫穷。生存总是比抽象审美更为重要。艺术家孤苦地度过一生。艰辛的滋味没有少品尝。但是他的一生也算有幸,那就是用玫瑰铺满广场。
    • 豆瓣 7.2 IMDB 6.5 正片
      Camille Claudel
      2013
      剧情片
      法国

      1915年的卡蜜儿

      Camille Claude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像camille的雕塑般的电影。导演借此告诉观众杀死Camille的艺术的真正元凶,并不是罗丹的那段爱情,而是整社会和陈旧的道德观念。
      • 陆同学言:杜蒙的电影得从四星打起。
      • 他人是地狱,肉身即牢笼。
      • 二十年前的卡密儿燃烧了一颗心去爱罗丹,二十年后的她在一座疯人院里燃烧了自己的身体,唯一支撑着她的是对弟弟前来解救她的希望。她向上帝祈求救赎和解放,弟弟却因为上帝而背弃了她,杜蒙把这个宗教讽刺玩得相当犀利和冷酷。和我预想的故事完全不同,但这才是真正的杜蒙。提前锁定2013年度最佳。
      • 比诺什就是高级的布兰切特。
      • 脸朝着太阳,心向着死亡
      • Loin d’être une diatribe contre l’injustice, plutôt une vénération envers l’artiste.Le géni de Dumont est de transcrire toute la force du film sur l’interprétation vériste d’une Binoche hors pair et de contraster l’humanité palpitante par un style épuré
      • 今年迄今看过的最好的法国电影。Bruno Dumont加Juliette Binoche变出了一部视角独特、极简(对白、时间跨度、叙事都是极简的)又极丰富的(比诺什的眼神、脸、几段情感爆发(尤其是泥土及唐璜两场戏))新版罗丹情人。
      • 再说一遍吧:Camille Claudel 非Isabelle Adjani 莫属。比诺什演的分明就是圣母或者女神而不是女神经。
      • 可惜了好景好演员 一听台词就知道导演是个啰嗦范儿
      • 许多人都记得这段卡米尔,因为你和那位艺术家炽烈疯狂无所顾忌的爱情,只是很多人都模糊了,最后你是怎样老去。Juliette binoche,再看你, 时光如此优雅地老去,感叹你也曾爱上一个孤独颓废的artist。
      • 1她的爱情期限是15年,然后用了自己48年来自我折磨买这份单。如果不是艺术家,尤其女艺术家,该就不会是这个故事。2精神病友的戏太好了,都是国宝级别。顿生一种,众生平等,各有各的精神病感。包括精神病院外的牧师与弟弟,各有各的症候不等。
      • 卡蜜儿的余生,在那个修道院实际上是精神病院里度过,正常人到那里都会疯掉,更何况异常敏感的艺术家,这就是艺术家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弟弟那段写诗的段落,完全臣服于宗教,但似乎就隔绝了跟妹妹的亲情,她妈妈怎么就不来看看她,抱抱她呢??那个罗丹,就消失了。看着她,想起了萧红。
      • 看杜蒙的电影就像是知觉并不情愿地得到了强化,从精神病人的哭喊到走在碎石路上的摩擦声统统被放大之后传入耳中,观众的神经也随之变得敏感,脆弱,戒备,然后狠狠撞上冰冷的现实:犹豫的同情,漫长的等待,无力改变的沮丧。比诺什完全胜任这个角色,但似乎还可以更好。
      • 对卡蜜儿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精神状态有很好的展现。朱丽叶·比诺什贡献了极为杰出的表演。
      • 布列松的影子越来越深
      • 自从当年阿佳妮演的罗丹的情人后,一直在想卡密尔后来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果然出了后续的片子,全片节奏缓慢,一开始就料到了结局,家人真可怕,认为艺术是可怕的职业。。。全片全靠朱丽叶一个人的表演在支撑,影后的魅力,不怕演精神崩溃边缘的女人。苍老、脆弱、敏感,被剥夺了艺术创作的人生真悲哀!
      • 杜蒙用罗丹的情人-卡蜜儿的故事,来讲述他自己说了又说的“人与神”的内核。
      • 非常规女艺术家传记片,比诺什的演技不错。
      • 从电影一开始的字幕就已经剧透了最后的结局,不过这倒无所谓,反正很多人都知道她的结局。剧作极简之后,叙事视角的切换有点出人意料,朱丽叶·比诺什的演技成了整部片子最大的看点,介于正常与疯癫之间的分寸拿捏,再长的镜头再大的特写都轻松驾驭,一个被时代、偏见和信仰毁掉的苦逼女人。★★★
    • 豆瓣 7.5 IMDB 7.4 HD中字
      Napló gyermekeimnek
      1984
      剧情片
      匈牙利

      留给女儿的日记

      Napló gyermekeimnek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这里有一个女孩的回忆,和一个国家的历史。这里有死亡,悲伤和冲突,这里也有奇迹,希望,还有寂静迷人的秋日花园。
      • #11th BJIFF# 1984年戛纳评审团大奖。9分。杨索也参与了本片(署名是片头倒二!)。这个“GCD高官叛逆子一代”的故事,内里极为精确地描述了匈牙利乃至整个东欧阵营的SHZY是怎么样偏离自己的目标并走向反面的(甚至还给出了原因),从批判铁托到内耗式的“抓叛徒”,ZZ一点点地收紧,事情一点点地变坏,最精辟的莫过于电影院里放映的电影(一共五次吧)从外国片一点点变成纯属政治宣传的新闻简报和SHZY现实主义电影。影片否定的是GCZY式的“超越血缘关系的大家庭”,要续上的是血缘家庭和1919之前的左翼思想资源的血统,不得不说非常深刻。作为导演自传片,情绪饱满,闪回段落剪辑得非常精彩(也是匈牙利新浪潮的标志手段之一)。
      • 以孩童眼光见证两次大清洗(苏联30年代、1949年战后的匈牙利)所历之事和心路历程,同步艰辛获得自身成长的契机,基调忧郁沉缓,实属冷门佳作。 关于父母的记忆闪回以雾中风景般唯美而遥不可及的方式,仿佛是嵌入肉身与心灵不可治愈的伤口时时作痛,在脑海中砌成对眼前现实的抗拒墙体;她拥有与父母无法替代的共处时光,回忆送母生产、父亲告别的呆滞眼神令人心碎,再次遭遇失去犹如父亲般存在的贾诺什,才让她真正蜕变为独立的人,个体记忆记录着当代史。 难得的是,以电影中的电影折射女孩处境(从内参片到政宣片)和心态转变,以新闻片暗示彼时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落脚点并无着力痕迹,处理巧妙。为庆祝斯大林70岁生日,苏联赠予的70路电车,正是布达佩斯第一辆无轨电车。
      • 一个女孩视角下的两次大清洗。女孩一直抗争的是自由和不忘记历史和真相,关于历史和真相她从外公那获得了他的手记,但外公一直害怕强权,那份历史不一定是真相。关于自由,她终于从养母那逃出来了,但其实依然没有自由。#BJIFF2021#
      • 父亲死在古拉格(只有一处采访是这么写的,但不论怎么说确实遭清洗),母亲死于难产,回忆的蒙太奇多次出现。消失——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又讳莫如深(我的朋友也消失了!)。背景:1949年匈共领导人拉依克被判死刑,他的葬礼是56年十月事件的导火索。然而这一切都要到苏联解体以后才有说法,被禁是很显然的。一共是三部曲,这一部女主尤里也就是导演本人不上学、一天看三部电影,据说下一部就要去当导演了!拿下84年戛纳评审团大奖,金棕榈是《德州巴黎》,评审团中有维迪·尤索夫和于佩尔,于佩尔80年就和玛塔有合作过(据说于主动要求参演,有因为看到卡里娜之前也演了玛塔的片)。几部片这几年都给修复了,蹲一个。
      • 人间三大憾事——苏联诗电影已亡,可口可乐杀精,看电影无字幕
      • 情场失意的女强人本就极可怕,再加上一个政治狂热,就像流氓会武术
      • 养母对女儿说:不要害怕,电影里的生死都是假的。可历史里的生死,都是真的,他们不会在下一次出场时重生。每个人身处斯大林时代都有失踪或是死亡的亲戚,不断的凝视,不断的离散。意识形态不容许质疑,政权铁血不容许眼泪。
      • BJIFF2021 16. 喜欢这个年轻女孩视角下的特殊时期的残酷故事…每个家庭都是支离破碎,每个人物都在沉浮挣扎..导演又放了很多坚硬又放了很多柔情在主人公上…看的时候无数次的会想到这样的故事线与人物,这样的情绪和时间表达,对于我们的上一辈和祖辈经历的无比类似的情景,也许我们没有福气看到亲历者和后辈带着谦卑之心的创作了吧…很多细节真的很震撼。
      • 9.4;讳莫如深的压迫感
      • 历史意义大于影片本身的质量,拥有真诚质朴的气质。特权阶级住着沙皇贵族的房子,看着“内参片”,孩子能上好学校,还总有聚会生活。在所有特权之中她只享用着看电影的权利,不停追问父母的去向,质疑所有的意识形态,做所有被反对的事,最终摆脱了玛格达。然而无论多叛逆,她爱的人还是一个接一个被带走,找不到原因,没有人愿意提起,在军人的面前除了接受和泪流,再无其他选择。
      • 不要总说祖国母亲,祖国不是你的母亲。
      • 很好地解释了评论两极分化的原因 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事情都和政治有关 历史不断重复 过去就是现在 小姑娘的意识和行为上的抵抗是父母留给她最大的礼物
      • #FIFF# 女主角真的非常讨人厌,整天逃学去电影院、谈恋爱,姑妈对她那么好,还舍不得打她,她还天天当面说姑妈坏话、和姑妈顶嘴。我是她姑妈早就气死了。 由于女主角的角色形象实在设计得过于“熊孩子”,所以整部电影也就无法让我共情,对xx主义的批判也就显得较为无力。
      • 历史记忆是东欧文艺作品的灵魂啊。 Tamas Toth as Andras
      • 从小被控制被禁锢,那种牢笼中被困的感受。自由的鸟儿自然是要尽力挣脱的。
      • #BJIFF 2021#Juli追问大人们在害怕什么,得到的反应却不同,有人逃避,有人大怒,Janos告诉她“我不害怕,只是在耐心等待”
      • #BJIFF2021##资料馆留影#修复版,四星半,女性导演半自传体作品,1984戛纳评委会大奖。在剧情中夹杂了纪录片段,可视做珍贵史料看待,亦是一段私人(家族)心灵史。主创深谙“冰山理论”,多处刻意留白,叙事节奏平缓克制,寡淡如水的镜头,情感线却暗流汹涌。始于寄人篱下的压抑生活,叛逆青春期遭逢白色恐怖,少女尤莉心中日夜不停怀想逝去的家人,她只有在梦中才能与父母团圆,最艰难的时候依然心存希望,所幸还有电影书籍爱情相伴,还有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公,及临时充当父亲角色的“灵魂导师”贾诺什……蒙太奇画面构图唯美,故事内核却冰冷残酷。用梦境凝视历史深渊,这是“大清洗”时期的无声挽歌,匈牙利民族不为人知的禁忌历史,人人自危的迷乱时代里只愿你有家可回。
      • 4.0。11th BJIFF 百老汇电影中心。1.用孩子的眼光来呈现两次大清洗,政治给童年埋下的阴影永远不会被忘记。2.每一次歌唱、每一次赞美、每一次的慷慨激昂,都是真心的谎言,姑妈玛格达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使“山川异域”,也依然“风月同天”。3.结尾处隔着监狱的拦网相见,“耐心等着吧,总有一天光明会到来”。
      • ☆:4+ 尽管在一个特定时代政治背景下描绘coming-of-age story并不罕见,但梅萨罗什的这部影片仍然精准地把握了社会及个体这两个大小世界之间的平衡,并以记忆的闪回与梦中的祈盼营造一种失落的哀思;而本片最令人惊惧的部分大概在于一种冷酷无情的政治话语对于个体世界的侵犯,从物理到心理,从家庭空间到逃课去看的那些电影-尤其是电影,于是从银幕内到银幕外,亵渎圣洁的冰冷始终是一场噩梦。
    • 豆瓣 8.3 IMDB 6.9 HD中字
      Mababangong bangungot
      1977
      喜剧片
      英语

      甜蜜的梦魇

      Mababangong bangungo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8。旁白有点蛋疼,镜头真挚有力
      • 4.5 好妙的片子,导演的半个人记述,时不时有Harun Farocki和Chris Marker的影子和幽默,又有对全局沉稳的掌握。资本主义是甜蜜外壳的口香糖,资本主义的果却是梦魇,壳碎了,甜蜜得久了剩下的就只有索然无味准备吐掉的橡胶,对于从菲律宾的村庄走出来的Kidlat来说去马尼拉去巴黎去德国又要去美国就像suger high了一样的过山车,最后不免生发出为何都这么快,为什么需要更大更快的思索,不过I have my own vehicle, I cross my own bridge. (还挺想看如果拍了去美国之后的部分发生了什么。)
      • 间接继承了东欧电影的迷幻、幽默、神奇、幽默、荒诞、诗意、狂乱,充满想象力,粗砺影像完全无法掩盖的视觉盛宴,极为意识流的剪辑眼花缭乱,虚构与真实糅合再建的叙事迷宫,囿于技术条件反向促成的音画分离式间离感,在菲律宾影史上绝对是举足轻重之作。在故乡倾力寻找自由之桥,「美国」指涉的是资本与意识全球倾销化的务虚概念;一旦踏入真正的资本社会,方觉自由与梦想的幻灭,我们需要的是生猛的狂风---折射的正是导演身处的时代变革前兆。
      • 真摯動人的情感與自由天真的電影語言背後是家愁、鄉愁、國愁與太空愁。
      • A / 粗糙的外壳下蕴藏着丰富、奇趣而怅惘的生命力。蒙太奇极其野性、恣肆又不乏批判的锐利,碎片化如梦呓而诗意情境的构建又有贯通圆融的气息。叙述者民间视角下的讽刺与自嘲所带出的黑色幽默都是如此干脆凝练,而私人记录式的口吻又让这些世情展示如此真实自如,毫无怯色。繁复精妙的手法最终呈现的效果却是若即若离的悲悯,没有任何空洞的情怀,只有活生生的人及其对历史的感知。
      • 离开村落的石桥一边连着闭塞,去往美国的飞机那头通往现代。驾驶改造过的小车,闯进光怪陆离的异世界,那里的感应门自动开关,口香糖机器散落街角。车来车往,一个男人带着他的呓语和梦境,却不知身在何处。传统的祭祀礼,现代的飞行器,当台风吹落了蝴蝶茧,才能拥抱阳光。钻进自己的梦境,便能飞行。
      • 我还是认为连摄影机都用不好的电影说啥都没用~
      • 行走在欧洲街头的吉普尼作为一种人类学符号,而对于Nostalgia机制实际上是投射在跨文化状态下自我匮乏的欲望。《甜蜜的梦魇》隐形地阐释了克拉克定律,当欠发达的第三国家放置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后者与神迹无异,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十日谈》式的宗教故事,关于太空梦想,也关于成长仪式与菲律宾后殖民主义民族史诗,当他离开“故乡”时,被处理为一场仪式。 而对于现代化、建构主义的欧洲,天真的异乡人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异化”阐述,非欧洲的法兰克福学派,借以对抗拜物教的欲望生产,但也不得不承受俯视角镜头,与面具背后的凝视。
      • 2018菲律宾电影展。「梦(理想)/桥梁(沟通)/割礼(成长)」几乎都是第三世界/欠发达区人民/教徒看待世界中心/富裕区/宗教偶像的种种标的,然而梦想终将苏醒,当从天真的梦魇中发现后者不过是吞噬传统的巨蛇后,唯有升空或者陷入更深的梦境。PS:终场时全场响起最为热烈的掌声,小众电影观众们还是更加喜欢有风格的怪咖电影。
      • #菲律宾电影展# 2018.09.22 19:00 天山 真正的新浪潮精神,自由灵动,幽默诙谐,生机勃勃,还有属于第三世界视角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思辨。
      • 使用充满童趣想象力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思辨与回忆。
      • Progress! ,Progress..
      • 豆瓣第1200部,只有甜蜜,没有梦魇,最好的第三世界民族志。作为私影像,不在瓦尔达之下。社会变迁,菲国与西方的差距在Kidlat这里化作笑谈。将Jeepney运到巴黎,疯狂如荷索。
      • 3星与4星之间
      • 伪纪录片,有点盖伊马丁奇幻乡愁的感觉。
      • 极具先锋性的一部作品。大量采用了荒诞、碎片化、意识流等手法,是封闭农村与繁华都市的两种极端文化产生碰撞。这种碰撞中既有美的诞生,亦不乏消极与懈怠。恰如先锋电影在不断尝试创新、非主流、个性化的过程中,既推动了电影的多元化,但也产生出许多为迎合创新而创新,别无意义的电影元素。 总地来说,这部电影类似于《沙乡年鉴》《瓦尔登湖》这类作品,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倾向,同时又以客观的方式由景及人,反映社会现象。
      • 音画分离,看着倒真像是纪录片,听着富有诚意的自说自话,而我,一个旁观者是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无法对影片的深意感同身受,摄影也未见多精到之处,只是被“柏林影展新电影论坛FIPRESCI奖、国际奖及OCIC特别奖。菲律宾影史13部最佳影片之一。”吸引而已。
      • 菲律宾新手村毕赣,主题和反思没什么新颖之处。整体粗制滥造、拍脑袋就来。为赶这个电影节的场子一路上挺辛酸的😂
      • 幽默,高级玩乐,甜蜜的虚无
      • 文明的毁灭,文明地毁灭。曾经崇拜向往着搭桥者,如今却背叛初心,只愿乘坐一个焚烧垃圾的烟囱,燃尽自己,去向依旧理想美好的外太空。
    • 豆瓣 6.5 IMDB 5.9 BD
      Pasolini
      2014
      考驾照
      法国

      帕索里尼

      Pasolini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威廉·达福形神俱似,演出也很卖力,吹拉弹唱什么都有,但电影本身太单薄了。要展现帕索里尼复杂的性格和磅礴的灵魂,仅仅抓住一个槽点是不够的。再说,用一部电影去概括一个伟大的导演,本身都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看完此片,就像看见一块快要融化的碎冰无助地漂浮在黑暗的海面上。
      • 写作的帕索里尼活在现实的虚妄中。这样的结局兴许是最意外也最完美解释的结局。
      • 豆瓣的人对这部电影不感兴趣,有资源有字幕,也只有80多个人看过。一天只知道追热门美剧和奥斯卡获奖影片,就这点水平,还敢对电影说三道四的,还敢在高校开电影选修课?
      • NYFF52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