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都在后20分钟,前面一大段都在不停地打打打打打打打,每一段打斗剧情结束我都会想不起来他们怎么会打到一起去的…… |
|
《黑客帝国1》还比较容易看懂,《黑客帝国2》《黑客帝国3》就很深奥了。
造物主(Architect)负责维持母体的平衡,先知则负责引导母体中的人们觉醒。
两个人的共同作用下,母体中的人类社会稳定进化,机器人也从中吸取经验。
这也是机器人“种植”人类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用人类发电,更是为了学习人类,从而实现进化。
锡安之所以存在,也是机器人故意让它存在。
机器人无法避免母体出现bug(也就是有人觉醒),所以就等他们觉醒、等他们组建反抗军。
机器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大清洗,把反抗军歼灭,然后再把母体重启。
这种大清洗已经进行过5次了,这是第6次了。
前5次的结局都是反抗军全军覆没,母体重启,而尼奥的出现让世界首次出现了不同的结局——和平。
人类和机器人互利共生,共同进化。
但是这种和平又能维持多久呢? |
|
第一部对现实说的很清楚了,第二部就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发现真相的人类会怎么做。最精彩的莫过于里面Neo和先知的对白了,解释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其实这里有一个伏笔,那就是程序的命运和终点。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是共通的,电影在让主角们努力拯救自己的家园的同时,也在探讨这一点:万物运转的规律。神仙其实只是一个程序,外星人和妖魔鬼怪只是系统出了bug |
|
第二部商业了点,打打杀杀太多。。不过总体还是牛逼的,竟然有莫妮卡贝鲁奇。。。 |
|
关于虚拟/现实的世界观让人叹为观止。 |
|
第一部故事讲得太优秀太完整了,而且暗地里留了那么多可以延伸的线头,剧组选择了两个:从时间上延伸——救世主不是唯一的,尼奥经历的已是第六次人类补完计划;从空间上延伸——引入锡安和机械城这两个大终端。前者很成功,后者挺失败。全片主旨总结下来,其实只要三段对话就够了:在锡安深夜和议长聊;在院子里和先知聊;最后和建筑师聊。中间打了一个漫长的法国佬副本,匆促、媚俗、无聊。建筑师那段我隔了十几年才看明白:尼奥做出的选择不是「救妹子」,而是通过拒绝背人类补完计划的锅,选择了代表着自由意志的「选择」本身。 |
|
贡献了大量极为精彩、充满想象力且必将永载影史的动作场面,但过多的动作场面同时也挤占了另一层叙事的空间,矩阵也好锡安也罢其实只是对前作的小量扩容,但设计师点明的系统调节机制终于让世界观升级,而尼奥在之后独特的选择也证明了两个沃卓斯基对爱与自由意志的笃信。 |
|
在Neo要选择是救女朋友还是全人类的时候,我竟然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爱具体的人」,当然是要救具体的人啦。而最后他成功救下她,我想到加缪说的,荒谬当道,爱拯救之。 |
|
议会中没有黄色人种。Oracle的卫士是黄色人种,钥匙制造者是黄色人种。Neo最大的错位就是不该有爱?貌似Oracle也一直知道Neo的梦境,但是她并不点破。在reload或者选择心爱女人的选择题中,Neo显然是选择了救眼前的爱人。一群电脑人和Neo打架那一段真是牛啊。没想到2003年的电影技术已经这么牛逼了。 |
|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作为一部承上启下的续作,在出色沿袭电影首秀风格的同时,技术的革新,更打造了一场为人惊艳的黑色盛宴,这一点无论是尼奥对战100个同样的史密斯,还是长达14分钟的飙车追逐,都可见一斑,其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成为了至今诸多电影所效仿的典范。 |
|
看似说因果和目的,其实在讨论「存在」,而人的存在是由一次次选择构成的。整体上,概念的展开不如第一部,不过,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仍旧承接,视觉与动作全面升级。 |
|
neo那大超既视感的上天遁地,贝鲁奇诡异的吻,动作戏一堆,单挑N个雨果叔【追车+车上互殴+大战法国人手下, zion山洞里奇怪的disco,男女主。法国人讲一堆因果循环快睡着,只有快到结束时Matrix拔拔的那番话整个概念终于完善起来【cyberpunk【又是一部看影评后越不懂的片 |
|
我忏悔,基努和贝鲁奇那个吻让我后半段无心参悟人生哲理,甚至人类社会自我清理计划和Neo是系统bug都无法让我回头。满脑子都是基努我🉑贝鲁奇我🉑。要命的选角啊。(为什么新人类社会要有16女7男?) |
|
“安德森又名尼欧,被预言将带领人类去挣脱为电脑幻象所禁锢的锁链。但他首先必须死过才行,于是在303号房间被杀,72秒(类比3天)后复活升入天堂。系列首部曲刚好上映于1999年的周末。本片中,根据建筑师所言尼欧并不是第一个,他是第六个。数字在此具有特别意义,可能前面五个象征着旧约摩西五部。尼欧则代表了新约,按照建筑师的描述,有别于前面五个是因为他具备了爱的能力,而这正是基督教神学的关键。那么尼欧自然更确定就是救世主的科幻体化身。”……黑客帝国三部曲强大在即使你完全没有看出基督神学的隐喻,它们仍然很好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945101917/ |
|
教科书般的经典!Matrix真是的是一部伟大的科幻史诗,有时候我时不常的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梦境中呢?亦真亦幻,真的很有意思。有人说《星球大战》引领了2000年之前的30年,而《Matrix》则引领了2000年后的30年(准确的说是1999年)。 |
|
爱情真可怜,动不动就被拿来被当作救世的对立面,爱情太反人类了。。。 |
|
补标 为什么总有这种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片子没有标 总感觉是被删评了回档了 |
|
恕我直言,没看懂。 |
|
越来越像打游戏了,这次的任务是护送NPC。反正是虚拟世界,导演就可劲造吧。各种不可能的跳跃动作、病毒般繁殖的史密斯、尼奥如舞般的华丽打斗、绚丽的虚拟现实交替人、穿越卡车的上帝视角......不过后面和造物主的对话我是真没看懂 |
|
本片已经放弃了前一部的许多可探讨内容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因果论与自由意志/决定论。本片的哲学参考多为大卫休谟,他哲学观中人正是一种既有自由意志又被决定的生物,我们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由地做出选择,却又被选择造成的因果论所决定。救世主的设定既拓展了世界观,又限制了剧情的娱乐性;命运的轮回让每个角色的奋斗都蒙上了一层无可避免的悲情色彩,救世主越来越强的能力削弱了其他角色的光芒。重装上阵在特效打戏等方面全面领先第一部,哲学探讨也更加深入了,已是一部难见的电影了。至于Neo为何选择救Trinity而非重建Zion,答案很简单,重建Zion并非拯救,而是把全人类带进又一个痛苦的循环之中,所以打破循环才是真正的拯救。 |
|
先知所知皆为悖论,不过是当局者迷的无知与未知。预言所言皆为空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与诺言。程序渴望完美,但人性总有缺陷。数据讲求精确,但未来总有偏差。如果毁灭与拯救是预先定好的戏码,唯独反抗与清醒能摆脱命运的安排,绝对理性固然能带来秩序与平衡,但只有情感能够赋予世界创造和新生。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周星驰的《功夫》几乎完美复刻了尼奥与特工的百人大战,更不必说那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公路追逐戏码,酷!黑客聚会堪比时装周现场,个性又统一,酷!古典乐与电子乐的结合让打斗更加流畅,堪称动作视听的标杆,酷!信息密度变小了,但深度却增加了,当所有人都认为救世主不负所托,必将拯救世界,他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爱与自由:真正的救世,不是一时的拯救,而是打破程序设定的预言,让未来不可知。人类最大的缺陷就是离不开信仰。 |
|
【A】动作场面更加火爆,子弹时间一如既往的炫丽。但在商业片的外表下,黑暗的科幻哲学内核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一个更加恐怖的虚拟世界露出了冰山一角,而且,这还只是一角而已。真不敢想象第三部会有多黑暗。 |
|
【上海电影节展映】这部是纯去刷动作戏的。百人大战,高速追车等一场接一场,让人连连叫爽!虽与前作只隔四年,但电影成本的增长和CG技术的提升带来的视觉效果进步有目共睹。配乐更是全面升级,让人热血沸腾!剧情更往哲学深层次挖掘。新增的配角气质也都与电影吻合//20200823北影节资料馆4K修复版再刷。即使昨晚没有睡几个小时,依旧神清气爽、心满意足。 |
|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少了一点第一部介绍设定时的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打戏多且爽,结局的“救世主也是统治体系的一部分”再次惊到了我,通过造神给民众一个虚假的希望,母体算是把宗教玩明白了,全篇一直在强调选择,其实选择也是别人帮你做的,细思极恐。 |
|
很多电影的续集都很失败,作为《黑客帝国》这样的经典电影续集,这个第二部同样落入俗套。动作戏份加多,感情戏份加多,也同时更加的商业化。只能说,这就是一部承上启下的电影。而已。★★★☆ |
|
与架构师的交谈信息量巨大,世界观设定基本清晰了,秀到飞起的追车戏堪称经典之最 |
|
完全沒有第一集的靈光,與現實無關,單純是商業片了,打鬥看得我不耐煩,也受夠了宗教式的感召了,就是只有一個問題:什麼不是控制。闡明不足,沒意思啊 |
|
这就是一场腾讯与三六〇大战的游戏啊!不过二没有一完整 |
|
值得看很多遍的好片 |
|
想要蓝光收藏 |
|
8/10。重温。不惜牺牲叙事的流畅性加塞了许多晦涩的对话,如享受偷情和藏匿着开锁人的法国佬谈笑间的因果论,老议员向尼奥说锡安这座城市是靠着机器存活下来(暗示人机共存的关系),有故作深沉之嫌。结尾在那个由电视墙组成的程序源,母体设计之父以注重逻辑、理性的话语权力,告诉尼奥他是一个程序注定的结果,没有自主选择,从而强有力地挑战观众对真实性的审视:如果连真实的荒漠,栖息于地下的人们在墨菲斯演讲后自由舞蹈求欢的恢弘圣殿,都是母体构造的仿像,那么何处才是觉醒与自由?有意思的是导演进一步用虚拟技术的狂欢引导观众对虚拟的思考,深受喜爱的追车大战中,崔妮蒂加速的摩托迂回躲避翻滚的车辆和混凝土溅起,大货车顶上墨菲斯流畅地用武士刀制敌,探员惊人的弹跳压塌了汽车引擎罩,沉浸于这些虚拟图像的观众何尝不是在精神上被麻醉? |
|
基努很帅,就这些|2020.8.21 重刷一头雾水??看到基努手插进身体强行为女友心脏massage真的是??这是何意。另,不应叫二,应该叫二(上) |
|
依然是令人震撼的经典大片 |
|
天山电影院 |
|
了解这部特效制作的人都知道不给五星不行 |
|
原来拯救锡安也是一个控制程序,一路奋战以为是救世主,最后不过陷在造物主设定好的程式里成为第六个反抗的牺牲品。如果有一把可以打开任意大门的钥匙,我要通往暗黑的地下与蝼蚁狂欢,还是通向光明的地面与世界同行。先知说我会爱上一个人,他是救世主。那么是预言让我爱上你,还是爱你成了一个预言? |
|
而本该被尼奥消灭的特勤史密斯似乎出了点问题,脱离了“母体”的控制,拥有可怕的复制能力,阻碍尼奥他们的行动 |
|
OST仍然很赞 |
|
我想给六星 |
|
看得无名火 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一部……………已经变成武打剧了 好烦!!看完第三部再看会不会对这部有改观(好像有人告诉我三部曲第二部都是最渣的 第三部又可以扳回一局 |
|
第二部开始有意思了 |
|
黑客帝国2这次连科幻片都不是了,直接就是包裹着科幻外皮的动作片。片子里面的动作场面多到令人头疼,看到后面直接审美疲劳。整部片子最核心的地方只有和母体的对话,除此之外就是泛滥的打斗戏份和儿女情长。 |
|
好大 |
|
重看ING…… |
|
WTF 我在看一堆有特异功能的像素块演一部吴宇森电影 |
|
"《黑客帝国》Matrix的设计师说,那些超酷的向下坠落的绿色文字,是他太太的日本寿司菜谱"~ |
|
动作和情色上花了大量笔墨 哲学味淡了 流入俗套 |
|
那段驾驶机器人兵器挑战乌贼的真是大亮点 |
|
居然1和2是一个导演一个编剧。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几年间?不是说一个美式电影讲hope 讲love 讲never give up,观众就能感动的好嘛。 |
|
打斗戏过多,叙事效率大跳水,只能作为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有用的信息有:
1、由于上部尼奥复活导致矩阵运行出现逻辑错误,史密斯由杀毒程序变成了病毒,并通过不断感染其他程序来复制自己。
2、尼奥顺着先知指引,通过开锁人程序拿到钥匙进入代码之源,遇到了矩阵之父——创造者程序。得知:锡安是用来安置异常程序的,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消灭并由救世主重建,而尼奥是第六个救世主了。
3、创造者给了尼奥两个选择,要么重建锡安,要么救出崔妮蒂而人类会毁灭。不同于前五个救世主,尼奥奔着“爱情拯救世界”的方向去了。
片尾,尼奥居然可以像停住子弹一样停住机械乌贼。细思极恐,难道说所谓“现实世界”只是一个矩阵2,在矩阵1中不服不忿的人类在矩阵2中醒来反抗,其实都是虚拟程序。如果真是那样,就是对人类奋斗意义的最大嘲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