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野外骆驼远征队宣传片。澳大利亚旅游局赞助了么?太平庸了,矛盾解决的非常low,和《面纱》相比没有任何进步,这位导演看来没什么才华,建议转做电视专题片。 |
|
对于一部主要依靠配乐和摄影来导向的片来说已经既『好看』也好看,黄沙中传来驼铃声响的时候,澳大利亚再度和布鲁斯查特文笔下的那个梦之网组成的荒漠重合成镜像。继The Last Lions之后又一部非常棒的NGO宣传片(虽然不是NGO拍的)。 |
|
不是公路片,是冒险加旅行片,外景很美,运镜不错,可惜故事一般,人物内心揭示还不够,不过,看完可以打死那些装穷卖书的穷游婊,旅游自恋的自拍的小清新,那些去风景名胜区所谓流浪而实质上去找一夜情的饥渴逼,三星半推荐吧。 |
|
励志,很适合人们看,能学到很多东西 |
|
說走就走的一個人旅行似乎已變成一種潮流,但40年前的Robyn想法也許單純低調許多,問她為什麼要做這件瘋狂危險的旅行,她總是回答:why not?
雖然沒有明示她的動機,然而追尋生命探討自我是件很私密的事,就是因為內心陷入渾屯不明的漩窩糾結難以喘息,於是決定出走找到自己的出口 |
|
风景甚美,女主甚不美(尤其是皱眉的时候,求不喷) |
|
一个孤独的人,一次孤独的旅行。但让人略感失望的是,Mia个人带给人的震撼远比这部电影带给人的触动更大。 |
|
一名女子实现渴望已久的追逐荒野大漠的梦想,独自一人在四只骆驼和一条忠诚的狗的陪伴下穿越澳大利亚沙漠的故事 |
|
我没有读过小说,但我相信文字比镜头更有震撼力。导演释放出来的东西不多,也就只是通过摄影、音乐等元素炮制了一锅心灵鸡汤,尤其是后半段,俗套的情节比较多,因此看着特别枯燥,也造成了女主角的自我价值观和观众的距离拉远,共鸣甚少。不过米娅·华希科沃斯卡的演技还是为本片加分不少。 |
|
那些干瘪的旅途,我们只能走完才能得到些略显无趣的东西,谢谢那个陪伴你的孩子。 |
|
终点好美。旅途虽然辛苦,荒野的夜晚看起来比城市的夜晚安全多了。 |
|
一场在现实中有明确方向、在电影中却几乎没有建立任何方向感的旅程,尤其有意思的段落是关于indigenous culture的神圣土地以及面对殖民者时那些小小的反抗之举。没想到看到最后我被巨大的孤独感吞食,很难过很难过。看完了所有阿当主演的电影,觉得每一部都是爱情片,他这个人无论在什么角色里都散发着相当单纯、原始、旺盛的生命力,于是可能有脾气,有欲望,很混蛋,但可能是他长得真的好大,只要在银幕上,就让人感受到拥挤的爱。 |
|
同样是年轻人荒野求生,比sean pan的《荒野生存》差太多。明明一个主角的电影,为什么人物刻画和心理变化的描写那么单薄那么苍白无力。多好的题材,完全浪费,全片沦落成了拉着骆驼穿越沙漠的宣传澳洲风光的旅游宣传片。 |
|
为了司机的短裤。 |
|
好特别的题材,喜欢 |
|
米娅虽然很努力的在演但她几乎所有的片子都是低于预期,满身的脏容太刻意,真是唉,凉鞋不错。虽然有自传主人公改编,可导演恐怕也没明白这次旅程是为了什么,都讲不清楚也不想有共鸣,包括闪回片段和太满的配乐都跟老司机一样比较尴尬,也就靠风光摄影还有狗骆驼来撑着了,不如看看结尾的国家地理。 |
|
不理解导演拍摄的初衷。如果最初就是要保留质朴和平铺直叙的手法,为何不直接搞成纪录片?此片无高潮爆点甚至小火花。唯一心疼女主皮肤晒得都快焦了还有那条狗子。 |
|
第一次在德国看电影 第一次一个人进影院 第一次做决定 戏院里空空如也 |
|
这部电影完美符合片中女主对追踪她的那些媒体及其报道的批判——自以为是、空洞乏味、矫揉造作。 |
|
和wild一对比,就显得Reese有演技了。 |
|
表达什么我没看懂,记录片又不像。 |
|
预告片做的那么燃 成片却平淡得很,旅途中很多的艰辛被弱化了(倒是几个冲突点都弄得很刻意),感觉主角很轻松就穿越全境了… 从剧情片的角度看,实在引不起感官共鸣 |
|
风景乏味,主角丑陋,叙事单调 |
|
有一点二的文艺青年装13没有装好,恩,就是这个感觉。 |
|
2014年7月20日22:57:38,就纪录片来说的话,也显得很平铺直叙了,但最重要的是通篇充斥着女主角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那种条件,那种旅程,是我们这一般人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看来人生不白过,这就是指路明灯啊。 |
|
比想象的要好,难得没有过分煽情。比起《澳大利亚》来本片才是真正的澳大利亚旅游宣传片(褒义)。但片子除了那个我们都alone以外没有别的什么升华点了。摄影是亮点 |
|
光是想想就觉得很不可思议然而这个故事的女主角确真的付诸了行动! |
|
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就是冒出来个摄影师这部分太烂了。和摄影师的感情戏太狗血了,重点是摄影师还那么丑。 |
|
有些流浪者在哪里都是家,有的人却在家里也无所适从,我就是其中之一 |
|
m2422:对于长距离旅程都有个缘由,片子确实没有探究,远没有《涉足荒野》拍得好。走在路上的人终究是孤独的。一路上遇到好多善良的人;那真的是一条好狗,想拥有。 |
|
女主逃避尘世要进行心灵之旅,可是从她写信向国家地理请求资金援助以及答应跟拍开始,心灵之旅就附带了利益之旅,而原型人物恐怕也从这次旅行中获利颇丰。看起来女主也不是真的渴望荒漠渴望独行,她只不过需要一场成功来肯定自我,尽管如此,仍然佩服她前行的毅力 |
|
作为电影来看,故事性偏弱,如果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则另当别论,在真实的生活里,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有个“为什么?”,一如女主所言,为什么不呢? |
|
底色逃不开那殖民者对一片荒芜的对位想象,于是你就来到白妞在光滑荒漠里如何伴随着一系列恶心的符号——骆驼、内裤、闹钟(!)、摄影男的爱情、宠物狗(要血命了)。。。 |
|
真的有用心拍么… |
|
@2014-08-13 23:50:36 |
|
我想导演尽量是要表现出这姑娘就是我们身边的某朋友,她只是把我们内心所想而不能,而不敢做的付出行动了,她很普通,没那么疯。
只是荒野生存的部分太轻描淡写了。 |
|
勇气是人类的赞歌!
虽然她身上又土又脏,但是她却又酷又靓! |
|
是什么让她坚持走下去的? |
|
Mia真是一个非常自我的演员,所有的角色都打上鲜明的Mia烙印。片子本身拍得散而无力,但是Mia软绵绵的声音和躯体展现出来的孤单感背后潜藏的巨大能量具有超强的吸引力,像一个黑洞,把你吸进她绵而有力的世界里。 |
|
狗狗 草;_; |
|
有点没拍出来她行走的意义何在,对于骆驼的观察也很难从片中看出。可能书中会更精彩吧。 |
|
平平淡淡的直白讲述,但不乏几处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甚至逼近情感崩溃点的情节,毕竟茫茫大漠中陪伴你的仅仅是几头骆驼和一条黑狗。每走出一步都十分艰难,当无尽的孤独完全盖过了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时,任何事情都可能掀起心中的巨大波澜。Mia倒是好好过了把戏瘾❤ |
|
约翰·卡兰的片还是美。 |
|
说走就走,一个人去旅行。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
|
跟话痨记者的感情线有点莫名其妙,但毕竟真人真事也不能说啥。反正我澳是真的美。 |
|
可以跟《无依之地》对照着看。《无》本质上讲的是一个老百姓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故事,全球几十亿人大部分人都这么熬下来,是没办法自己妥协还自己给自己找乐的事儿。但本片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人类历史上,可能只有几万人能做到。《无》还不错,至少没刻意煽情。但如果不是得奖,没什么兴趣看。而《沙漠驼影》充满激情,让人兴奋。两片对比说明一个问题,怎么拍不重要,拍什么才是关键。 |
|
很平实比较稳,不过这种片子可能也不需要太大波澜。 |
|
明明最想與人親近,卻因爲一個人太久了已經不知道事情應該從何說起了。要問這一切有沒有意義嗎?沒有的啊,但是人生苦短,做了再算。 |
|
旅行这事啊。。。 |
|
骆驼可以到达任何它想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