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战国妖姬 Senso (1954)

    最近更新: 2024-05-17 HD
    • 主演:马西莫·吉洛蒂 (Farley Granger) / 阿莉达·瓦利 (Alida Valli) / 法利·格兰杰 (Massimo Girotti)
    • 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 (Luchino Visconti)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意大利
    • 年份:1954
    • 更新:05.17
    • TAG:意大利,维斯康蒂,爱情,意大利电影,1954,战争,LuchinoVisconti,1950s,Luchino_Visconti,卢奇诺·维斯康蒂
    • 别名:战地佳人,战国妖姬
    • 片长/单集:123分钟
    • 豆瓣评分 7.3 (1124票)
    • IMDB评分 7.4 (7,488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88%
    • TMDB评分 7.22 (热度:9.30)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意大利电影《战国妖姬》的免费在线观看,《战国妖姬》是对白语言为其它,属于剧情,历史,爱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3分,有1124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这部极为豪华的古装剧以1866年春天,意大利和奥地利发生冲突前夕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名意大利贵族妇女Countess Serpieri ,背叛自己的婚姻和国家,不顾一切爱上了俊美而乖戾的奥地利军官Lieutenant Franz Mahler,两人爱得轰轰烈烈,但时代已经发生巨变,最终酿成悲剧。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Bluray/蓝光

      Senso.1954.1080p.BluRay.x264-aAF[7.98GB] 详情
      Senso.1954.1080p.BluRay.x264-aAF[7.98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080P

      Senso.1954.1080p.BluRay.x264-aAF[7.98GB] 详情
      Senso.1954.1080p.BluRay.x264-aAF[7.98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战国妖姬.1954.CC.1080p.简繁中字£CMCT小鱼[9.67GB] 详情
      战国妖姬.1954.CC.1080p.简繁中字£CMCT小鱼[9.67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enso.1954.ITALIAN.1080p.BluRay.x265-VXT[1.92GB ] 详情
      Senso.1954.ITALIAN.1080p.BluRay.x265-VXT[1.92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字幕1
      Senso 1954 1080p BluRay H264 AAC-RARBG[2.35GB ] 详情
      Senso 1954 1080p BluRay H264 AAC-RARBG[2.35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战国妖姬[简繁英字幕].Senso.1954.CC.BluRay.1080p.DTS-HD.MA1.0.x265.10bit-ALT 详情
      战国妖姬[简繁英字幕].Senso.1954.CC.BluRay.1080p.DTS-HD.MA1.0.x265.10bit-AL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战国妖姬(修正版).1954.CC.720p.简繁中字£CMCT小鱼[3.63GB] 详情
      战国妖姬(修正版).1954.CC.720p.简繁中字£CMCT小鱼[3.63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Senso 1954 720p BluRay H264 AAC-RARBG[1.49GB ] 详情
      Senso 1954 720p BluRay H264 AAC-RARBG[1.49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战国妖姬.1954.意大利语.简繁中字£CMCT小鱼[3.72GB] 详情
      战国妖姬.1954.意大利语.简繁中字£CMCT小鱼[3.72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这部极为豪华的古装剧以1866年春天,意大利和奥地利发生冲突前夕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名意大利贵族妇女Countess Serpieri ,背叛自己的婚姻和国家,不顾一切爱上了俊美而乖戾的奥地利军官Lieutenant Franz Mahler,两人爱得轰轰烈烈,但时代已经发生巨变,最终酿成悲剧。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1 IMDB 7.7 超清
      L'Atalante
      1934
      爱情片
      法国

      亚特兰大号

      L'Atalan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有些镜头拍的是很漂亮,其他没看出来什么。不解之下学习各种影评,诗意来诗意去,越发的不懂了
      • 《水形物语》算什么嘛。@资料馆
      • 航行版“公路片”,朦胧的爱情,那个年代的人和景、物都有种特别的气质,纯。侵入水中能看到你想看到的;手滑黑胶时同音的“手风琴”;群猫;老船长有型又有些滑稽(耳钉和背带牛仔水手装,凌乱发型变寸头);分开后的“床戏”;坠水后的幻想;
      • 法国人的爱情套路,几十年前就有了吧——接吻和吵架,一上来就是阴郁的结婚仪式,男女爱情被丢到一趟永远在航行,停靠巴黎,不知驶向何方的驳船上。猫咪,文身,留声机的细节都很棒,大副的温柔与危险,堆积古董和回忆的的小屋,骂骂咧咧的粗犷形象,其实才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了。然鹅,修复得不好。
    • 豆瓣 7.8 IMDB 7.5 正片
      Lola
      1961
      爱情片
      法国

      萝拉

      Lol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叙事完全遵循三一律的古典结构,流畅的人物转场与亮丽的街景是欢乐的看点。
      • 人物关系,情节设置,演员表演,配乐,无处不戏剧化。
      • 自由不羁的美国水手、落魄纯情的儿时玩伴、两个“萝拉”还有那个七年未归的男人,有的人带着梦想或是迷茫离开了,有些人却意外回来了。在南特这个法国风情小镇中,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那日看“柳媚花娇”看到了Lola的结局
    • 豆瓣 7.8 IMDB 7.3 正片
      Viaggio in Italia
      1954
      剧情片
      法国

      游览

      Viaggio in Itali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属罗西里尼风格转型期间的作品。影片中的街道多以实景拍摄,以热闹的街景反衬人物内心的荒芜,以冰凉的遗迹映照人物内心的焦躁。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启发了安东尼奥尼的《女朋友》和费里尼的《甜蜜生活》的制作。这是罗西里尼电影中极为鲜明的现代意识,即一种展示人内心的“现实主义”。
      • 罗西里尼的褒曼和希区柯克的褒曼简直是判若两人……虽然罗西里尼不是我的菜 但经常能从他的电影中看到一些神来之笔
      • 很可能是最喜欢的罗西里尼电影,但一定是最爱的褒曼电影(原来高冷女神也可以如此俏皮可爱和敏感脆弱)片中夫妻在旅行中的微妙关系情感变化,罗西里尼像是记录片般捕捉(当然此时的褒曼也是他的妻子)电影不再是模仿现实,而是启示着真实。最后人群里的深拥,是“只有电影才能拍摄的奇迹”(巴迪欧)
      • 想要成为夫妻,就先去旅行一次。——无名氏
    • 豆瓣 8.1 IMDB 7.3 丹麦语高清正片
      Gertrud
      1964
      剧情片
      丹麦

      葛楚

      Gertru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在处理场面上和斯特劳布-于耶等人共用了许多相同的形式、方法和原则。双人镜头用到最大化了。像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我指的是“文学意义”的语言。尽管影片在布光上拍摄出了一些辉煌的片刻和电影镜头,但是实际上用光还是过度了。
      • 伟大之作,我的影史爱情片十佳。1.简约,沉缓,肃穆,一种决绝、从容、高贵的理想主义,爱是生命中的一切,若没法寻得同样将爱看作至高者的伴侣,则宁可遗世独立,悠然自处。2.长镜头最大程度取代了剪辑,摄影机也仅作必要的、跟随人物行动轨迹的运动,克制而温和,极少特写,多用中全景。3.以室内戏和封闭式构图为主,却蕴藏、导引着开放、无限的精神空间;人物表情凝重,行动滞缓,女主更是全程目光出神,面容哀婉,实而暗潮汹涌,内心情感激荡。4.对门框、镜像(以点燃和吹灭昔日礼物镜子边的蜡烛喻指回首往事与掐熄旧情)、油画、歌声及雕塑的精妙运用。5.影史最佳结尾之一,动人至极(当面烧掉所有未读之信-超然于文字&身体的知己情谊,读少女时期的爱之诗,畅谈墓志铭,在两重遥远的门边两次挥手作别,钟声)。PS:大幅修订了字幕~(9.5/10)
      • 9.8;I hear my echoes only when they're dying
      • 我首先尝试通过人物间的眼神交流构建完整的人物关系图,然而失败了,因为所有人大多数时间都在看着空气………所以换个角度想来,似乎大多数对话都是回忆与爱情观的交流,而不该简单理解成角色间的交流。
      • 上流女性心风骚,玩弄男人一大批,还要怪卿不懂情,伤害男人才甘心,烂污三鲜一只鸡,装啥清高装啥逼
      • 1.“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2.一个大龄女与丈夫、情人、旧爱纠葛不清的爱恨情仇...
      • 女主这个念台词方法太迷人了。把一句话破为一个个音节,然后胆怯地把它们放在一起,看能不能产生一点意义。
      • 第一次看德莱叶的电影,却是他拍的最后一部。表面上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内里应该是导演在暮年回望人生时的自述。在爱遇到虚荣与玩世不恭时,它是无力的,所以选择爱的人注定孤独。可即使孤独忧郁也不妥协的人,才不会失去爱的能力。因为所有爱的给予,都是基于仍然对爱保有真切的感受。
      • 一个真正的灵魂不用隐藏在他的思想之后。镜头很少移动,一旦人物站定或坐定后,镜头也不动了,剩下的就是表演和精雕细琢的台词。每个人物的对白都像诗朗诵。配乐只出现2次,一次是1小时多的时候,几秒的小提琴演奏,一次是结尾时。全片有2段回忆和最后一段镜头沐浴在犹如金色的光线下。
      • (20160416一刷五星)集大成之作:从《审判长》就开始的对闪回的重视;有《吸血鬼》的梦幻与光影游戏(Gertrud在Erland家卧室更衣、Gustav夜乘马车去歌剧院);有《神谴日》与《词语》的pacing、声音、空间观念(两场公园拍成室内剧感也是绝了);不再有明显的宗教元素,但仍有惯用多回的钟声在(至少6次),还借答谢Gabriel的晚宴上的青年代表道出——过去的世代里人们被宗教禁锢了爱的天性;有长期延续的一丝不苟的布景设计。除以上,还有精致、极限的照明:两次闪回(在E家和Ga家),不现实的高调加上窗户均匀过曝的效果;Ge与Ga初次独处时关灯后的主光很柔,且做出了微妙的亮度过渡(见人脸);两场公园(前者晴后者阴)的表演区域都做了个工布光,柔光为主。最后,对极少对视的对话的分析不应局限于Ge,男性们也多次如此。题中之爱是爱情,也是奉献,与基督暗合。
      • http://f.xunlei.com/153902835/file/aa870246-85a8-483e-bd1c-7bac7d032ced
      • 德莱叶的最后作品,讲述爱情的选择话题。影片的风格尽显静谧和超脱,舞台味很浓。
      • Zoe:“就像女人的爱出于需要一样,男人需要工作,我没看出来为什么爱的需要更高尚,更正确一些”+1 现实中每每遇到爱得发疯发狂歇斯底里的人,我都不自觉地脊背发凉
      • 德莱叶原来也用这一场景一镜头的技巧,而且用的还真不赖,机位的远近正好契合了人物的心理距离。可惜如此完美的技法依然不能博得本人更高的评星,那乏味的对白和空泛的实质令人生不出丝毫好感
      • 119min|20161030 RÉTROSPECTIVE CARL THEODOR DREYER重看(减分)
      • 德莱叶借格奥尔格之口把生命最重要的内容翻来覆去咀嚼,十来岁不顾一切去爱,在爱的自负里渐渐陷入挣扎,爱成了不确定的虚无缥缈,不可能的对等投入让爱不再充满光华,毅然走向自由与孤独,选择将爱打入死牢,而老年,愈发坚定,爱无疑是一切。
      • 不可实现的自由意志,长久的婚姻遭遇隔阂与冷淡,短暂的慰藉也不是最终归宿,这似乎是难以解决的,垂垂老矣时还是一句话:生命中除了爱一无所有。“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 。这类解决不了的矫情本是要减分的,但毕竟都是必然存在的纠结,就推荐了吧,
      • 睡着了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又睡着了又醒来……………………
      • 我信仰身体的快乐,和灵魂不可挽回的孤独。爱是一切。
      • 忽明忽暗的场景,暧昧坚决的梦呓。
    • 豆瓣 8.4 IMDB 7.8 HD720P中字
      殘菊物語
      1939
      剧情片
      日本

      残菊物语

      殘菊物語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借助室内门、柱、梁等和出色的演员走位完成场景转换,室外戏亦在市井巷弄穿梭游弋,流畅至极。镜头明明和人物保持着足够的距离,但情感的力量仍是非常丰沛,结尾平行剪辑看得悲从中来。
      • 调子特别沉静,风格很美,有大师风范。最后特别受不了菊之助的凉薄。最后几幕特别好,有红楼梦的况味,一边是满河灯火,鲜花织锦,烈火烹油,一边是凄凉寂寞,黯淡无光,生命到了尽头。游船上风光的菊之助忍了忍眼泪,向两岸的观众鞠躬致礼,你可以猜想,他总归会过得好好的,被时间治愈,被荣耀治愈。
      • 本片内容描绘日本歌舞伎界中严酷的演艺生涯,以及女性为爱而自我牺牲的悲情故事。是沟口『一镜一景』表现形式的起点,启用的男女主角均来自舞台剧演员。女主角森赫子较长于花柳章太郎,沟口也不做掩饰,是极力以「写实」风貌呈现。本片依据当时电影法被选为优秀电影奖,也是第一届文部大臣奖作品。
      • Otoku在楼梯探出头,轻唤一声「あなた」,转而镜头对准了化妆柜前的夫妇俩,日常的爱大抵如此。病榻上的Otoku垂危之际,气若游丝却难掩喜悦地又唤了一声,随后在交叉剪辑中影片迎来了催人泪的结尾,这一悲剧被渲染得可泣。全然沉浸在蒙太奇带来的感人爱情悲歌中。四星半。
    • 豆瓣 7.9 IMDB 7.2 HD
      Stromboli
      1950
      剧情片
      意大利

      火山边缘之恋

      Stromboli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SIFF2014#看了此片,才明白褒曼为何抛却万千,在罗西里尼的镜头下,原本冷淡甚至冷漠的她,竟如此不自觉地妖媚,这种妖媚是天真的,是旁若无人的,是天雷地火般地动山摇,捕鱼、火山喷发、艰难跋涉,无不炽热到极点;心有不甘地困兽犹斗,当目睹天地神迹,心灵才慢慢平静。
      • 法国电影资料馆 所以说女人千万不要因为想求个稳定就结婚 很有可能等着你的就是火山边缘的生活
      • 是否足够的勇敢和坚强,就可以自由的选择梦想?
      • 女主上岛时的反应更像一个投机主义者赌输了不甘心——骗子反被骗了。两人提前没商量好都有责任,天主教地区保守野蛮民风也确实恶心,而这与她经常把罪责全部归咎到他人身上,抱怨太多耐心太少的事实并不矛盾;她的抗争在火山跋涉之前仅仅是逃避反思与上帝的关系,牧师说自助者天助,她说上帝从没帮过我 (把恩惠视作理所应当 把苦难当做仇恨上帝的理由) 甚至尝试引诱牧师(以及灯塔看守)以获取钱财,失败后责骂上帝的无情,她对上帝的态度取决于它有没有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投机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某种意义上现代文明的产物)的女人,如此鲜活有力,捕获了我的心。火山上的一夜上帝饶她一命,她握住这橄榄枝向上帝呼喊求助,是仪式化地为自己输入精神力量的心理暗示,还是戴着驯顺皈依面具的反叛者得寸进尺的威逼,不得而知。褒曼是女演员中的女演员 罗西尼里同理
      • 罕见的影像,镜头基本上只专注于框住单独个体的运动轨迹,褒曼作为主角不仅占据画面的绝对中心,其他的不同空间里的角色与自然场景的空镜头甚至成了各种状语定语和形容词修饰的累积,从如此种种细腻的运动中看,二人确是天作之合 意识形态冲突其实被罗西里尼归为战争偶然激发的(而非遗留)问题。该片的短镜头段落仍带着新闻影片的质感,使得导演的基本立场(即使在以单体作为绝对主角的条件下)是偏向民粹宗教或是美利坚,几乎全取决于观众的个人经验(我才不会说看那些血淋淋的巨型海鱼看到饿了呢)。然而这种情况终结在另一罕见之处,影片选择在对神袛的无助呼嚎中结束,这样选择打破了罗西里尼一贯相信天主教面对现代社会自我调和能力——至少是努力调解过后的力不从心(一如该片中的神父)。此景此情,与其说这是皈依,不如说是在胁迫下的精神自杀
      • 之前从来没觉得英格丽·褒曼惊为天人,那是因为没有遇见罗西里尼。大银幕的她,眼眸流转,翩若惊鸿,美至不可方物。金枪鱼跃,火山喷溅,再壮阔的景观,也抵不过她的独角戏。哭泣是美,沉默是美,呼吸亦是美。这是爱情赐予的独尊荣耀,褒曼之于罗西里尼,海华丝之于奥逊·威尔斯,巩俐之于张艺谋。
      • 勉强及格。褒曼是个被战争打乱了生活、等待移民去拉美的女人,由移民官定性她是个“骗子”,然而她离开难民营后马上嫁给求婚的意大利小岛士兵,就令人摸不着头脑了,上岛后她对颓败的一切感到失望,可这些不是很容易预判的吗?褒曼简直是把自己给拐卖了,随后她的做派被岛上保守民风抵制倒也没惹出什么强戏剧化的内容,她为了离开诱惑牧师,多少现出了一些邪恶,但接下来又为貂捕猎兔子而惊惧,同情动物的人心性总不会太差,罗西里尼在这里很喜欢这种对比处理,后面她见识当地渔民粗暴捕获金枪鱼,似乎是人胜了自然,但接下来就是火山爆发让人们落荒而逃,而且到处都是人让登岛时的萧索恍如隔世,总的来说这片子营造了一种矛盾,似乎在折射战后混乱中人类内心的失准。电影对斯通波利岛的环境运用的好,高大的褒曼在曲折古旧的村巷失魂穿行,视觉趣味丰富
      • 8。罗哥实在高端。另外罗哥告诉我们,女人不要太早结婚,特别是闪婚远嫁他乡之类的
      • 朝思暮想时,隔着封锁线也觉得你是远方的晨曦,争风吃醋时,八只触角的章鱼也比你用心恒一。签证败落时,觉得自己该接受那个驶向远方的水手,物是人非时,觉得自己也是那万人枪刺的金枪鱼。一座岛都是空的,保守的八卦却无孔不入。上帝从没有帮过她,等到她在火山口前呼唤上帝赐予力量,仿佛满山的熔岩都要喷薄欲出。@资料馆
      • 罗西里尼和褒曼合作的第一部,确实比在好莱坞的角色更性感和诱惑,发现50年代战败国此类大女主的影片比如日本高峰秀子的《浮云》都有很浓重的色情意味。经历了战争难民的生活,目睹贫困自然灾害人类捕捉动物的残忍后依然会觉得可怕只能继续逃离。在如此的环境,那些小资的摆设情调远方也就都不抵圣像信仰祈祷来得实际,虽然人物的转变为扣题有些硬扭,但小岛大海火山的实景还是震撼般的满分。资料馆2K修复版。
      • 自称文明人的金发美人与一无所有的小岛渔民阶级的婚恋,就如置身随时喷发的火山边一般令人绝望却无法逃离。捕杀金枪鱼一段好喜欢,人类的原始财富都建立在这样的屠杀行为基础上。原以为这一段是高潮了,没想到后面还有火山爆发,而也并不是最高潮,后面还有翻越火山。bravo!@资料馆
      • 罗西里尼!太!赞。就是中文译名怎么如此小清新,搞得像爱情片似的。片子其实更像是女性心理探索片,配合壮观罕见的火山爆发情景,困于牢笼中的女人。罗西里尼镜头一秒都离不开褒曼,她真的是太漂亮了... 难怪传绯闻呢... (意大利版)
      • 即便不强调,这是一部改变了埃里克·侯麦人生的电影,也足够震撼人心。震撼的,不仅是火山的大爆发,捕杀鲸鱼或者残害兔子,这些赤裸裸的原始生态。更多的是战争之后,阶级局限性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无辜伤害。从现代文明漂流到原始社会的褒曼,最后的绝望呼喊,与其说是请问神灵,不如说是叩问人的存在意义。
      • 8.5分。#中国电影资料馆 卡琳为逃离难民营选择与完全不同的小伙结婚,随丈夫回到与世隔绝的的意大利火山小岛。岛上的人似乎只为生存和繁衍活着,口头禅是一切都会好的。 经历最初的挣扎后,卡琳选择自我救赎。试图理解只想着挣钱、“纯良”但视老婆为财产、活着别人眼光中的丈夫,打扮自己的小屋,参加所有人视她为荡妇的教堂礼拜等。但当小岛上的火山爆发临时躲避之后,卡琳发现救赎是假的,似乎世界上的两种人,根本无法和解。于是她不顾一切的逃亡,带着身孕翻越还在喷发的火山口。 非常喜欢这个开放式结尾,当卡琳爬到山顶时她却犹豫了,撕心裂肺的大喊,寻求上帝的理解和帮助。真是太丧了,哎。 这个电影是罗西里尼和褒曼的定情之物,褒曼抛弃了家庭投奔罗西里尼,结婚6年后离婚,一起拍了3部电影。这个电影很像他们爱情的真实写照。
      • 既是字面上的也是隐喻的“火山边缘”。英格丽·褒曼的角色让我想到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永远与当地格格不入,永远都是异乡过客。最后女主在火山喷发中求助上帝,可上帝会回应么?
      • 一开始闷闷的,觉得还不如《意大利之旅》——恍惚了七八分钟之久。不想,这是个渐入佳境的电影,尤其是从捕金枪鱼和火山爆发,似乎被所有人和电影史称道。戏里戏外,都有许多灵妙的指涉。
      • 7/10。荒岛式的人性哲学。褒曼躺在石壁上憔悴的镜头真是可人怜又可人爱。咬杀野兔、捕吞拿鱼、火山喷发三场戏都以大规模的场面安排、近乎写实性的镜头调度再现了大自然可能引发的毁灭力量与史诗震撼。前半段叙事温吞松散、氛围无代入感差点让我以为是部烂片,对村民反感女主角的原因同样缺乏可信交代。 @2014-03-01 02:56:17
      • 影片的结尾和片头那段以赛亚书六十五章第一条非常的契合前后呼应,褒曼所代表的是经不住诱惑背弃了上帝而被赶出伊甸园的始祖的后代,而岛屿上的人就像是还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人(姑且这样说),最后她终于呼唤起了上帝重拾信仰,只是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明白即使是可怕的惩罚也是出于上帝智慧和仁慈的旨意。
      • 这不就跟黑五类子女下乡插队后为求保身轻率地与山区农民闪婚之后却各种性格习惯不和千方百计想回城差不多么,自己做的交换却不想承担后果而且始终不怎么为别人考虑过,是一个十分flawed的主人公,如此美丽金贵的英格丽更突显了她与荒凉环境的格格不入,但比起批判更多的是有点宿命感的调调,火山爆发和打鱼的震撼场面甚至压过了她的美貌。换更左的导演,这种设定简直是战天斗地改造新人的天生舞台,换他来,结果引出的却是宗教体验,所以说人各有志...
      • 此片为罗西里尼与褒曼的定情之作,是罗西里尼由新现实主义过渡到心理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和新现实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断将主角内在情绪向外投射,景物或承担象征性的指涉,或成为内心情感的外化。孤绝的小岛象征婚姻对女性的禁锢,不安的火山预示了情感的不确定性。出身良好的女主与保守的岛民即为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似指涉经历战争浩劫后代表现代文明的欧洲人所立足的文明废墟,而好莱坞巨星和意大利非职业演员又将这种对立通过表演风格的差异展现出来。象征性使得本片高度寓言化。后半段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了猎捕金枪鱼和火山爆发的场景,原始、生猛、洪荒,宛若神迹,既是对小岛民俗、自然的奇观化记录,更是对主角内在心理的淋漓表现,影像的震撼程度足以载入影史。最后攀越火山逃离樊笼,在山顶所见景象和对上帝的呐喊似达到了某种超验的境界。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