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作为绝对主角的毛,总体上来说是剧本好于演员的作品,台词经常让人眼前一亮,但有时候又让人出戏 |
|
以前的此类电视看完,总感觉蒋介石能力比毛泽东差了一大截,这部看完算是符合逻辑了,蒋不是能力差,而是性格方面的因素~刚愎自用,气量狭小(相对于毛泽东来说这个方面是差了一大截),这两个性格缺陷就注定了蒋介石根本不适合当一国的领导者!最后,毛泽东的扮演者把文弱书生的气质表现的太过了,特别是眼神,差的太多!语气也表现不好,从毛泽东的演讲视频中可以看出,他本人是一个说话干脆的人,这个表演的却太过温吞,这两个方面就让人物形象一下子弱化了许多。 |
|
军事家,诗人,政治家 |
|
挺有意思的一部剧 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很多事 |
|
徐总不是原声 |
|
从李德来到中央苏区、蒋介石第五次围剿前夕开始讲,感觉拍的蛮细致的,细节方面经得起推敲,连林彪的《论短促突击》也有提及… |
|
想对长征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可以看如下作品,基本上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到三军会师的所有阶段所有过程都齐全了。
《长征》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大体脉络。
《领袖》从李德到达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开始说起,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这一段时间,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说的比较详细。
《长征大会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南下路线分裂这一时间段发生的事情说的比较详细,包括密电事件,导致红四方面军南下彻底破产的,长征期间惨烈程度仅次于湘江战役的百丈关战役。
《彝海结盟》从巧渡金沙江入川到穿过彝区飞夺泸定桥。
《雄关漫道》贺龙肖克所部红二红六军团的长征过程。
《绝命后卫师》从长征开始到湘江战役,红34师全军覆没的悲壮过程。
《血战湘江》长征最惨烈战役。
《红军东征》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到一二四方面军会师。 |
|
社科院的孟兰英先生曾经指出,长征中紧迫关头的六次会议,即遵义会议前后的六次,如下:
1、通道会议=不再硬战,而是向敌人力量薄弱处进发;
2、黎平会议=筹划进行人事变动;
3、猴场会议=限制博古、李德指挥权;
4、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人团正式结束,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张闻天(洛甫)代替博
古负总责,毛泽东参与军事指挥。
5、扎西会议=开创全党全军领导新局面
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调整常委分工的决定,开创以党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与红军实际最高领导人毛泽东
相互配合、共同领导全党全军的新局面。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
6、苟坝会议=重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
导机构的任务。 |
|
难得看到人物这么生动的红色片,从五次反围剿前到遵义会议,结局不是个伟大的胜利,也不是悲壮的长征,就这样淡淡地结束了,展示了一段艰难地探索和牺牲,告诉你今天那些看似显而易见的结论,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得到的,为什么是这个领袖为什么是那个党。 |
|
伟大领袖 |
|
领袖们由神而人神同体而至人,是革命历史题材剧的鲜明进步。革命者因路线、战略不同而针锋相对,而非个人荣辱计较,理想信念之坚定,无愧时代。今之视昔纯粹事后诸葛亮,当是时的艰难探索是黑暗中不辩航向的苦苦以求,没有人能看清路在何方,只能不断试错,最终以大无畏之定力、精锐之判断、绝顶之慧识由0而1,闯出一道路出来。 |
|
那些没有知识也毫无廉耻心的黑子们让我笑了,连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不是同一场战争都不知道,还在这里叫嚣什么电视剧骗人,这个电视剧相当的过硬,居然还用了苏武牧羊作为bgm,我很喜欢。 |
|
1.配乐不错,战争场景镜头晃的我头晕,2.李德和毛泽东的警卫员小吴的扮演者很不错,3.看完寻路后看的领袖。这种片子都是这样,克服了初期对演员的不适后,就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中国的高水平导游都来拍这类片子了吧,很多很妙的情节安排或台词。4.领袖这个剧名起的好,其实不仅刻画了毛主席这位领袖那段压抑的日子,也讲了博古李德担任领袖,将领无能累死三军的反面例子,蒋介石这个一心削藩剿共站在人民对立面的国民党领袖,通过比较展示了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能挑起大国大党这副重担,以及为什么说毛主席指引着大家走向光明 |
|
文案极好,讽刺值拉满 |
|
很值得一看。 |
|
看过 |
|
文戏真的很好,一看编剧是谁,好家伙了不得,难怪片子里好多阴阳片段,尤其是给教员穿小鞋那段,还有好多台词,透露着心酸呐 片中有一段台词就是教员说自己完全没必要来吃这个苦,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完全可以养得活一家子,可他就是情愿自找苦吃。教员这么一位人物,温暖了这个世界
用斯诺的话讲,切莫以为任何人都可以做中国的领袖,哪怕是毛也不可能,但你不得不承认,他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他的伟大与成功来源于他对整个社会的清晰的认知与洞察,他与人民站在一起,人民最普遍的诉求,影响着他,可以说它是这一切一切的集大成者,在此基础上,他或许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
|
|
文戏派得真的很好,将教员认识逐渐变化的过程拍了出来。
前传可以看《红色摇篮》。 |
|
比较尊重史实的长征剧 |
|
可以 |
|
有点样板化,人物塑造没有前面好 |
|
红军能跳出国军的包围圈很大程度因为蒋介石太会耍政治阴谋了,驱狼斗虎一石二鸟,结果得不偿失。 |
|
这个剧简直是沧海遗珠,没有名气,差点错过了,一口气12集,编剧和导演超级牛逼,文戏的台词简直写得太好了,全部有隐喻,话中有话。王这个演员比唐国强演得好多了!就是遵义会议前这段历史太惨,博古和李德千古罪人。 |
|
毛主席聪慧过人,周恩来有知人之明与自知之明,朱德于军事兼有智勇,遵义会议与四渡赤水的展开细节不够 |
|
接红色摇篮接着看,第五次反围剿和到遵义这段比较详细,四渡赤水就没怎么讲了,教员扮演者有些显老,其他的大部分选角真的太像了,导演选角这一块起码很成功 |
|
领袖,不只是一个人
而是一群人
这个剧里,单独一个角色拉出来,都单撑一部电视剧
放在一起,看他们讨论战术,总结思想,开有意义有会
会有点热血沸腾
那个年代,大家都是迷茫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博古是有一些小心思,但他至少也不是一个坏人
只是好奇,在那个指挥不当的年代,在那些错误指令下
那些坚持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人,靠什么坚持下来
瑞金、井冈山、赣州、会昌、遵义、湘江、苏区……我们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红色根据地,不知至今还留着多少痕迹 |
|
国产剧精品啊,共产党在军事战略的不断反复中找到自己的路线 |
|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着重描写了李德来到根据地之后,如何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怎样开始的长征,以及到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发生事情的展现。遗憾的是,过程中的会议内容被省去了,文戏内容本来有爆发点的部分打了折扣,其实长征过程中的一系列会议完全是找到领袖的体现。这一点内容有伟大的转折弥补,但依旧没有详细展现长征过程中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之间的争斗。
总之,领袖从来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上级任命的,是通过实践和探索,被下面推举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才能最终走向胜利。固步自封,不承认错误,生搬硬套,不顾及具体情况,空谈理论,不追求纯粹的目标,是不可能夺取最后胜利的。 |
|
有些演员并不完全接近历史人物,不过瑕不掩瑜。如果从《井冈山》《红色摇篮》看下来,可以直接从第16集开始看。我特别喜欢王霙版的毛主席,在剧情上设计的很用心,充满了辩证法。PS:可惜了,王霙老师在生前没能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剧情就去世了。 |
|
文戏太好了,王瑛演的毛主席文人范儿太足了!这部剧很好地展现了领袖何以为领袖,有人为什么能当领袖有人为什么不能当领袖。以及长征初期那种,边走边打、迷迷茫茫、反复摸索的状态。 |
|
看了一点,场景是真的吗,真是,唉 |
|
王霙老师三部曲:
井冈山—红色摇篮—领袖
第五次反“围剿”后:
1.通道会议
2.黎平会议
3.猴场会议
4.遵义会议
5.扎西会议
6.苟坝会议 |
|
比起唐国强我还是是选择王霙的教员。当然都是一贯的温吞作风,这剧时间线是李德到来~渡过金沙江,主题当然是表现“领袖”如何确立。个人感觉这些红剧还是太流于表面,真正的重点道理讲不出来,原因其实也可能是真没这能力。反而是最后几集面对打鼓新场的建议恼怒,还有各种小情节体现的自信、随性、缺点我认为:自满霸道小心眼,在让人不适的迷惑中倒真表现出了他性格的一部分,毕竟人非圣贤,想来十年后不也犯了被他痛斥的错误吗(类似)。不过剧中教员也有及时反省改正错误。这就是最被需要的优点吧,就像ccp。这剧内容还是很宽泛的,日后很多大人物在里面都有些戏份。有些戏份多的性格刻画得还很鲜明!get到彭老总的豪情万丈了,太man了!以及这剧美术方面还是真不错,很漂亮,大部分时候情绪渲染得都很到位,湘江血水真是让人悲痛万分。 |
|
这部很细节,花了不少笔墨描述那个艰难的思念教员的状态,以及幼稚的群体不可思议的决策状态。正因为如此,带来的问题是其时决策的焦灼没有表现,生死存亡时的紧张节奏没有表现出来,惨烈的激战场面比较老套,以及四渡赤水的玄妙高超表现不足。那个伟大的时刻的战略分析和决策智慧,也应该是非常值得在剧情中论证的。 |
|
可以和红色摇篮连着看,这部剧里的李德博古太可恨。。
我是觉得啰嗦了点,演到打贵州城了,下部长征 |
|
从低谷到军事领袖 |
|
值得一看,除了拖沓没太大缺点 |
|
这个剧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教员动不动就引经据典,好像搞得教员的军事思想都来自孙子兵法。而实际上,在遵义会议上,面对凯丰的质疑,教员非常明确的说过此时,还并未读过什么孙子兵法。 |
|
哈哈哈哈哈哈观看者少于十人哈哈哈哈笑死我惹。我没看,我爷爷每天追着让我给他放。我爷爷骨灰级太祖粉。 |
|
就是武戏太烂了,人海冲锋,五毛特效,穿越冲锋枪,搞得打仗场面很弱智。不过文戏还好,至少目前来看文戏还是值得一看的。人物塑造也不刻板,反而很有真实感,但是全普通话配音是太违和了。不过李德这个有点喜剧。 |
|
无需解释 |
|
真挺好看的 还有红色摇篮和长征 |
|
好看,正在二刷中,也值得二刷 |
|
挺不错的 |
|
从李德到来讲起,起初被本本主义气的要死,书本上的几句,教条主义错误,却不知道代价就是数万红军战士的生命,不知道战争的残酷,致敬,毛爷爷被孤立,处于低谷,让人心痛,永远的伟人,为人民的战士。 |
|
比伟大的转折还是差一些,演员也不太行,战争细节不够 |
|
毛主席下乡勘察民情的那一段封神了 |
|
比较客观,值得一看。 |
|
历史的选择! |
|
这里面塑造的杨永泰多智近妖,和蒋的冲突戏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