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但是还有书籍 但是还有书籍 Season 1 (2019)

    最近更新: 2025-01-05 第05集
    • 主演: / 朱岳 / 俞国林 / 范晔 / 朱利伟
    • 导演: / 罗颖鸾 / 杨骊珠 / 王悦阳 / 郑苏杭 / 刘倩瑜 / 彭欣宇 / 林宸西
    • 编剧:
    • 分类:纪录片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9
    • 更新:01.05
    • TAG:纪录片
    • 别名:但是,还有书籍@@@And Yet The Books
    • 片长/单集:30分钟
    • 豆瓣评分 9.0 (75521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中国大陆电影《但是还有书籍》的免费在线观看,《但是还有书籍》是对白语言为国语,属于纪录片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9.0分,有75521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但是还有书籍》以书为题材,力图在阅读多样化、碎片化的当下,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希望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和故事,点燃观众对于书的热爱,为人们提供一份在快时代里的阅读指南。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但是还有书籍】关于童书绘本很温暖的一段话

    作者:高福川川耶

    《但是还有书籍》精华剪辑及解读!文学爱好者的福利!

    作者:Hevenly

    【但是还有书籍】世界没那么美好,但是还有书籍。

    作者:班门弄影-JLU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百度云盘 但是还有书籍 .2019.5集全 1080P国语中字视频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 .2019.5集全 1080P国语中字视频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但是还有书籍.And.Yet.The.Books.2019.1080p.WEB-DL.H264.AAC-DHTCLUB(6.28GB)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And.Yet.The.Books.2019.1080p.WEB-DL.H264.AAC-DHTCLUB(6.28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但是还有书籍[全5集][国语配音+中文字幕].And.Yet.The.Books.S01.2019.1080p.Bili.WEB-DL.H264.AAC-DDHDTV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全5集][国语配音+中文字幕].And.Yet.The.Books.S01.2019.1080p.Bili.WEB-DL.H264.AAC-DDHDT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但是还有书籍第1集.mp4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第1集.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但是还有书籍第2集.mp4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第2集.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但是还有书籍第3集.mp4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第3集.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但是还有书籍第4集.mp4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第4集.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但是还有书籍第5集.mp4 详情
      但是还有书籍第5集.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但是还有书籍》以书为题材,力图在阅读多样化、碎片化的当下,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希望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和故事,点燃观众对于书的热爱,为人们提供一份在快时代里的阅读指南。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9.0 TMDB 8.50 第6期
      人生一串 第一季
      2018
      综艺
      中国大陆

      人生一串

      人生一串 第一季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烧烤应该是一个美妙的返祖现象。从石器时代开始,几十万年的进化,人类第一次的快乐体验或许就是围成一圈用火烤肉带来的。
      • 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成为门槛最低的片种。这玩意儿和直播视频有什么区别?解说词一直把“市井传奇”颠来倒去地念,但根本看不到什么传奇故事,哪怕人物访谈都只有只言片语。对对象冷静、系统、反思性观看?不存在的。舌尖混搭弹幕的文风,看完就理解了为什么共青团可以和B站完美合流:压根就是一路货色。
      • 对美食最大的肯定无疑就是那操着不同口音说出的“好吃!”二字。
      • 好吃,夏天不撸串好像没过夏天,喜欢这种有烟火气的节目。
    • 豆瓣 9.3 IMDB 9.2 第5集
      西南联大
      2018
      纪录片
      中国大陆

      西南联大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可是联想到他们在浩劫中四散,命运不一,再联想如今大学的氛围和状态,如今之所闻失望透顶的讯息,叹息一声
      • 我之所以热爱那个国破家亡、民族颠沛流离的时代,就是因为乱世之中有一批铮铮铁骨,挺起了中国文化的脊梁。
      • 第一集,以蒋梦麟《西潮》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第二集,以《吴宓日记》始,以闻一多《也许》终;第三集,以沈从文《边城》始,以鹿桥《未央歌》终;第四集,以金岳霖《论道》始,以穆旦《森林之魅》终;第五集,以冯至《昆明往事》始,以冯友兰《西南联大碑文》终。西南联大师生的文字与这段历史融合在了一起。 第三集,当《未央歌》的开头在纪录片中被朗诵出来时,当黄舒骏的歌被当做背景,而影像中闪现的是一位位联大的学生时。 联大精神,永远未央。
      • 这里曾经存在过的,是真正的浪漫与自由。
      • 这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却用钢铁一般的意志,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热泪盈眶,唏嘘不已。风骨不再,斯文难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西南联大,不能忘记。
      • 第三集黄舒骏《未央歌》!!!《未央歌》影视化会不会是有生之年?!
      • 时代剧变,风急雨骤;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西南联大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表征着一个民族在面临存亡绝续临界点时,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
      • 1948年冬的南京机场,胡适面对三架从北平飞回来却空空如也的飞机时,嚎啕大哭。
      • 终于理解晓松说的名校,国之重器的意思了。也明白他为啥对找工作之类的问题那么生气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内最聪明的人,最顶级的学者,教着,保护着这个民族的未来,看着那些九十多岁一百岁的国宝们,真的是,热泪盈眶……人终其一生,如果能如此,才不算白活一场吧?……
      • 看完了以后,我想看书,我想学习,我想不负此生
      • “办大学就是要民主,自由”。我在想,促成西南联大的因素里,除了优秀的教师之外,是否也有政府的未干预(无暇顾及)。很难想象有这么多影像资料,而且清晰度很高
      • 我虽依然可以自诩为知识分子,可我这一辈人,已经没有了赤诚之心。
      • 承包全年淚點……
      • 牛,太牛了!此等学者,死去不需一秒钟,再生产一位,却要几十年!!泪目……
      • 已哭瞎。 作品一般,真正的伟大是生活本身
      • 西南联大的历史,可说是中国学人“抗战”史的缩影。旧中国之学者精英,在艰难险阻中,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出镜的联大校友都是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侃侃而谈,说到兴起时,仍激动不已,可见对当年岁月记忆之深,对一生影响之大。
      • 每集都看哭。配乐配的好。西南联大那些人的故事永远听不腻看不腻。大学之大最后在北京大学纪念建校80周年看着大师们互相握手问好聊着天不知道为什么眼睛哗哗掉啊。
      • 片中每位出自西南联大的学生回忆起过往,神采奕奕得令人动容。因此而萌生了要去云南的念头,我一定要去昆明看看,要去西南联大博物馆看看。
      • 中国群星闪耀时,民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 豆瓣 9.1 TMDB 8.00 第06集
      航拍中国 第一季 Season 1
      2016
      综艺
      中国大陆

      航拍中国 第一季

      航拍中国 第一季 Season 1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完第一季第一集黑龙江,突然发现自我认知对这片土地了解得太过贫乏,然后打开Blued定位到哈尔滨,去看看那边的基友,俗话说,什么样的土地就将孕育什么样的人口
      • “放假就出国的人”请看看中国有多美
      • 新疆篇美哭了,是真哭了
      • 就一缺点:拍动物的时候总是屁股冲着镜头朝远处逃跑 绝对是被嫌弃了
      • 强推!无意间在央九看到陕西篇,既有风光旖旎,又有人文沉淀。开启上帝视角,穿越时空重新认识中国。美哭了。
      • 电视上偶然看到的新疆篇 意外好看
      • 美而且壮阔,此生要不辱双眼的明亮。
      • 看了海南黑龙江两集,高清太美!东北虎好奇地追无人机一段特别可爱~
      • 斥巨资了,很不错,看得出来用心了。
      • 看到流泪的风光纪录片,偶然看到新疆一集,呆若木鸡,泪如泉涌
      • 如果能有两次旅行,一次是徒步,一次是坐直升机
      • 新疆太太美了!!!
      • 好好看,可惜只有6集!期待第二季
      • 特别用心的一部纪录片,既平实又有思考
      • 大赞央妈!超级美!简直是中国旅行指南!!
      • 航拍的风景总是很美的,影片走马观花,也达到了让每个观众都了解中国的每个省都有哪些旅游景点,作为国内旅游指南还是不错的......想一想是,还是BBC纪录片更厉害,拍摄的角度、捕捉的素材更新鲜,延时摄影相比也要比航拍要难许多。本季新疆、黑龙江、海南、陕西、上海、江西
      • 意外在亲戚家看到黑龙江,真的是太用心太美了。以前对黑省没兴趣,现在好想去!我要单独下载下来看!
      • 纯上帝视角,分分钟美到爆炸,特别是新疆篇,每一帧都是一幅桌面大片!希望剧组继续加油,把中国每个省都拍一遍!毛主席的一句词足以概括我的全部感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祖国啊!
      • 今天看了陕西篇,非常好,有景色有人文有历史。过年期间全部都看了,大美中国!20171021在央九又看了一遍陕西。20180219在央九把所有集又看了一遍,是真爱了
      • 能看到家乡航拍版的庐山西海和水上公路就足够满足了!
    • 豆瓣 9.0 第06集
      他乡的童年
      2019
      纪录片
      中国大陆

      他乡的童年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日本教育:教你融入社会 北欧教育:教你真实地生活 印度教育:教你使用卫生巾 英国教育:教你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中国教育:教你赚钱
      • 暂看了第一集,太急于表达了
      • 芬兰那一集周问校长,墙面这么空,不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是「扫黑除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标语,校长说绝对不可以的,建筑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驯鹿那个世家,生活了18个世纪,下一代也没有走出去的打算。驯鹿总需要人们照顾的。这类纪录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诉高墙之下的人们,教育还可能有哪些形式。
      • 第二集介绍芬兰的教育把我看哭了,就是又感动又羡慕。先不要急着去说节目好坏,它只是呈现他乡的一个窗口,很多人不从自己的角度反思,反而说出别人福利高教育怎么好都不稀奇这样的话。简单的把教育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才显得很可笑。
      • 老周在做好事 老周做了好事
      • “小的时候要多接触大自然;如果二十岁看到洋葱才惊讶的话,就不好了。”
      • 芬兰那一集看哭了,活在世上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被告知“你可以不必成为最优秀的,只需要成为你自己”,而这是他们孩子从小到大的共识。平等,到底是什么?
      • 惊现小君君!为女神打call。教育纪录片真的应该普及,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啊。
      • 我 精神芬兰人
      • 五星献给我的女神小君君
      • 虽然是当爸爸的年纪,没有孩子的我,以后也未必有孩子的我,依然饶有兴趣,看得津津有味,舒服……
      • 看过芬兰集,看得很舒适也很向往(除了略生硬的旁白)。但还期望可以做得更深。希望给到观众的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很好很突出的方面,还可以在纵向上探索这些“好”是怎么得来的,是贯来如此还是存在一步步改革动作?可以给到其他不同社会哪些借鉴意义。横向上也想看到除了好,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利弊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平衡。
      • 祝轶君节目顺利 谈论很多问题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明知当前的某样事物是有问题的、需要改进的,但是又迷茫于不知什么是正确,朦朦胧胧中有对美好的期待,然而美好具体该是什么样子的,却无法去描述、构想。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去思考的机会,提供一些好的例子让我们去设想好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 第一期介绍了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看时最大的感慨是教育者们有一种自己的理念,他们所设想的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清晰地在设想未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目标下思考、设计整个教育。反观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思考过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只考虑到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考虑过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生活,更未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符合每个人吗?
      • 当我们在观察其他国家不同教育方式的时候,我们需要从中选取部分有用的经验和观点。因为有些东西是和国家固有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固定要求是没有关系的。比如一个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表达的权利,一个小孩也应该得到尊严的尊重。或者一个孩子应该学习怎么去衡量自己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一个家长应该去考虑的问题,从宏观上不改变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家长依然可以从微观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和感悟。这应该是这个纪录片想要做到的目的,它试图打破一个大部分群体的共识,孩子的未来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 芬兰的教育环境简直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不同的是,它是真实存在的。当然,在感慨、羡慕的同时,我也知道它之所以让人羡慕,正是因为它是产生、存在于芬兰这样的国家,换成别的国家,都不是现在在芬兰看到的样子。所以,投胎是个技术活!纪录片的名字叫《他乡的童年》,说的是“他乡”,所以何必硬要整出一集“中国的教育”来收尾呢?既不点题,也因为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制约,不能畅谈、尽言而阉味十足,影响成片品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真的让人引起强烈的警觉,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单一,且只强调标准答案。缺乏想象力,这是我长大以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 小君君好棒
      • 小君君棒棒哒!各国教育观察。芬兰爱了爱了。
      • 看了芬兰这集的感想:倒也不是不知道国情不同,可这也不能是差距这么大的全部借口吧,该反思的,还是要反思。
      • 海报丑的跟鬼一样!!!导演证明了上一辈审美教育很失败。
    • 豆瓣 8.5 第04集
      书迷
      2018
      纪录片
      中国大陆

      书迷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有幸去徐凤文的书房喝过茶,与其他书迷不同,徐的书房里几乎没有价格很高的珍藏本、签名本。三万多册藏书都是亲自从旧书店和海河岸边“挑选、砍价”淘来的。纪录片里他介绍了79年去书店借堂吉诃德的情景。现在,无房无车的他也依然挺起着那份天津知识分子的骄傲,并赢得了十年和“朋友”的那个赌局。
      • 我在上大学之前还挺爱买书,尤其是旧书的。但在大学的图书馆读了很多书之后,愈发觉得这世界上的好书甚多,读是读不完的。而书不过是知识和见闻的物质载体,读书和买书其实是两件事。我的理念是,读书就像看旅行途中的风景,而书籍本身只是路上的客栈。风景看完了,就可以走了;书读完了,就可以放下了。
      • 很好的一部有关“书”的纪录片。想起自己的个人简介中有一句: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唯有书,今生愿当一“守书人”。
      • 感觉能拍很长,挖出很多故事,可惜只有这么区区四集,没头没尾地结束了。搭配《书店里的影像诗》一起看,风味俱佳。
      • 不知道咋的 一部讲书的纪录片 丝毫无法引起我的共鸣 在他们眼里 书是作品 是商品 是炫耀的资本 却不是书本身 这里面每一个人看书的场景都像在摆拍 好不真诚啊
      • 这是一群热爱文化热爱生活真正有情怀的人
      • 先锋分店碧山书局把书就这样放在露天大堂里不会受潮的?书的生命循环。。。
      • 爱书人的简约纪录,那些关于设计、开书店、淘书、贩书。近乎极简的非功利,纯粹的精神自足,内怀真挚的痴。
      • 太好看了以至于觉得有点短啊!
      • 希望多拍几集啊。关于书的一切都很喜欢,想看更多。
      • 各种关于书的视角,制书,淘书,贩书,书店,书人……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一辈子的事
      • 一共四集,确实是过短了。喜欢三四集。这里出现的书迷全部是男性。哎。
      • 和《但是还有书籍》的调子很像(毕竟是同一个导演),节奏感我很喜欢,从经常给猫咪镜头这一点能看出摄制组是一群有爱的人。
      • 看完记住了史航老师的这句话——一个人自以为自己在坚守什么,或追求什么,其实都是在打发时光,只是找自己最满意的方式,对我来说,买书、读书、抄书、推荐书就是最满意的打发时光的方式。一番表达全然没有读书人的优越感,这不免又让我想到了罗翔老师说的——我时常觉得读书和逛街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其实就是都是对抗虚无、消耗时间的一种方式。朱赢椿老师竟然就是之前大火的《设计诗》的作者,我曾做过他的推广者,理念和创意本身就是世上最无价的东西,不懂为什么有人要抨击他的作品形式感过重。
      • 《書迷》: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32337 —— 第1集 一本書的誕生:朱贏椿《虫子书》、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们的故事》;第2集 書店風景:麦田书店、先锋书店 、碧山書局、模範書局;第3集 淘書迷的地圖:北京-史航、天津-徐凤文、台湾-陈逸华;第4集 販書記:鲁毅、王汉龙、胡同。
      • 手机端B站的《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页面,类似多P视频合集的横向最左侧一条条目,即是此片。刚刚从前者走出来,实话说,制作质量尤其倾投资源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倒似乎像是试水的pilot。不过,并非精致的制作,也摆脱了“形制要优秀”的束缚,可以浑朴地展示食材本身的味道。品尝自然原香,会多多少少地允许爱书人忽略表现“渠道”而更多更直接地关注内容,关注与之对谈的这份体验的珍贵(与否)。读书之于我,已成为如同呼吸一般的存在。若然遇上真心的爱书人,无论被记录者还是影像制作者,一定会欢喜许久,一定要欢喜许久。在这片尚未被打搅、扰乱的时空,留驻最安静的心绪。
      • 喜欢,大陆终于有比较正式一点的书籍纪录片了,可能还不够好,但很欣慰了 以前想开书店主要是想满足自己的那点情怀,开个比较小资的书店,慢慢地,开始想让它更大众,让更多的人看书,做推广阅读这件事,在家乡这种文化贫瘠的小城创建一个文化交流空间(当然一切都只是想想,得先好好工作挣钱呀)
      • 整体优于《但是还有书籍》,单集质量均衡。其中最喜欢青简社,把藏于民间的古籍、照片、文书等珍贵资料收集起来,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布衣书局老板的感悟也很有意思,“不尊重知识,但尊重知识的物化产品”半自嘲的观察体验~
      • 还有这么多爱惜纸质书,爱惜古书的人,真好 《查令十字街84号》或许早就关闭了,但是这样的书店还有很多很多…
      • 按摩了我皱皱巴巴的心灵
    • 豆瓣 8.8 IMDB 7.9 第03集
      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2014
      纪录片
      英国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觉得,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只是在思考如何从人们口袋里掏钱,而不是切实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是一种悲哀
      • 资本主义的三大毒药:性开放、成功学、消费主义。
      • 读硕士的第一年,师姐告诉我,实验是做不完的,身体是自己的。看了这个我觉得,东西是买不完的,钱是自己的😂
      • 前两集,主持对着电子产品/保健品/车/家具/饮品毫无波动甚至咄咄逼人,第三集,看着星战的周边,主持:我能摸摸达斯维达吗嘤嘤嘤
      • 现代社会的猎杀,就是大公司通过心理学手段,从情感的层面来控制人的行为,把生活剥削地只剩下消费,来从中牟利。
      • 消费主义盛行。要注意到商家操纵你购买的技巧,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是什么让我们购买,我们购买是为了满足什么。也许意识到自己是为了满足什么,去寻找真正让自己满足的方式才是一步步远离物质主义的方法吧。
      • 干货有限,能采访到一些牛人是亮点,但没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研究报告。
      • 集一计划报废,集二恐惧心理利用,集三儿童心理,马上要。移动支付也是这个思路。关于自我克制的。非常有用,值得再看。身处现在的消费狂潮里。
      • 对消费社会来说 这是禁片
      • 经常反思,保持警惕。
      • 1.刻意将商品设计成易耗品提高换代的速度;利用虚荣感引导消费者盲目追新。2.制造恐惧和焦虑,贩卖虚假的希望。3.将购买行为非理性化、游戏化,不断刺激消费者分泌多巴胺。
      • 主持人非常牛逼,逻辑滴水不漏,采访别人像是目的性看笑话,虽然不够百分百地客观,但聪明得让人着迷。
      • 很好笑的是不断有弹幕说“这是一个有导向性的纪录片”。xswl纪录片不是用来搞导向性的难不成是讲故事的。
      • 每个人都在被操纵,但是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 剁手党必看。。。
      • 一直同意影评里说的“管理好自己的媒介膳食,也是管理自己的消费”。其实片里为大公司辩护的一位律师说的“需要限制儿童摄入过多糖的是监护人”并不完全是诡辩,消费主义是双方都参与才会进行得下去的秀。如果政府如同大家长一样从生到死限制每一项消费,那就并不只是偏右人群的噩梦了。调控和规则在目前的文明程度下,只能对欺诈划清界限。成为更精明更有责任的消费者应是成年人的一种积极选择,分摊到社会负担中去的度是有限的。
      • 又名《富豪致富经》、《中产营销超级宝典》、《穷人是怎样炼成的》 无节制消费十宗罪: 1、计划报废,商品内置淘汰属性; 2、有序制造不满情绪; 3、技术进步丰富商品,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4、一次性消费文化,让产品失去社会价值,潮流意味着周期短暂; 5、技术无法革新,就改变产品外观,如颜色; 6、制造恐惧、焦虑和需求,危险/安全,健康/长寿,衰老/青春…给出解决方案; 7、消费者通常只能记住一个产品信息,但足够; 8、商家与权威机构/专家合作,降低或提高某项标准,让商品与标准符合; 9、粘性行为,攀比和竞争心理,游戏化营销; 10、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推迟消费痛苦感,而满足和释放购物欲。 ps:对抗商家的即时满足,好方式是延迟满足、叩问自身、理性思考。 主持人与商家言语PK的场面太乐太炫
      • 总结!一,计划报废:被迫不断买新的;二,恐惧心理:不买就会“死”,买了我就是最“屌的”;三,巨婴思维:信用卡在手,我想买就得马上买。
      • 是部愿意一看再看的纪录片,揭露了各行各业的消费背后的机制,甚至是你很难想到的行业,都和陷阱/欺骗划上了等号,他们都非常了解人的思维以及知道如何引起恐惧,促成快乐,或者延迟心理痛苦,从而最终达到卖消费者东西的目的。
      • “世界运行的本质就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奴役,消费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做不到完全逆流而上,只希望尽可能保持清醒。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