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中国和消费中国的冲突,乡镇里魔法般开设出的商铺展示了城市化的可能。救亡的背景下,“礼义廉耻”的道统、私塾与新学堂过渡时期的学风、城乡及各阶级的差距,纠结成复杂局面,严肃的说教无法让人信服,只能以“新生活”运动加以收束。虽是宣传,却在客观上反映了复杂。阮玲玉那条线索断的突然。 |
|
阿阮最后一部作品贡献给了执政党,新生活背景下的宣讲,命题下的情节展开。朱的成分或许并不多,罗明佑用心之良苦。人物设置、行为举止的对比都为主题服务,复古节俭礼义廉耻,反城市奢华浪漫,为国民政府建立统治话语。结尾匆促觉醒,口号鲜活地呼喊在银幕上,综合利用一切方式来传输社会观念。/2021.4.21 |
|
2010-12-06。百老匯。能聽到放映機轉片的聲音。而身后肥男一直在那邊唧唧歪歪當辯士。我很想一腳給Y踹出去。 |
|
新生活运动的教化意味尤其重,到了后半段更是不可收拾。阮玲玉表演不错,但是不如从前了。 |
|
以说教为中心的社会教育宣传片,算是当时的主旋律电影。
为了强调戒除骄奢淫逸,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把两姐妹各自设置为极端的圣母和极端的小婊,以此形成对比。不夸张地说,就是哥谭中国版:劝人向善,气到晕厥;贪图享乐,吃香喝辣。结果还是为了宣传,居然~居然经过几张字幕时间的大声疾呼,坏人组直接幡然醒悟,转折生硬到甚至能看笑。
长篇累牍的通过满屏字幕和书信文字,反复强调新生活的理念,本是完全劝善思想,在当时是宣传主旋律,在60年代又成支持国民党反动派,从这方面看,在新时代的当下,却是有另一种趣味。 |
|
波代诺内线上影展,除去那些特别生硬明显的意识形态宣传外,还是有着不少可爱天真的段落,特别是那段旋转镜头后,配合着字幕的洪水猛兽居然真的叠化洪水还有老虎的资料画面,也太可爱了。顺便高清的画面看起来真的不错,一开始还想着说资料馆对于这部把原始素材质感保留处理得挺好,结果据说原来是只做了扫描基本没动修复…… |
|
红颜注定薄命 |
|
本片是阮玲玉拍摄的最后一部作品,影片拍摄时阮应该已经身受舆论风波的困扰了,影片上映时阮已自杀身亡,片头字幕有特别致哀。电影本身水平一般,阮玲玉戏份并不多,后半段属于失踪状态。亮点是用片中校园谣言影射了现实中阮的处境,算是阮玲玉的联华同事变相为其鸣不平吧。结尾有句台词还挺有感触,阿阮“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啊。” |
|
国风要变,人心要坏,哪里是一两个人可能拦得住的,阮玲玉的迂腐到底也只是迂腐罢了。 |
|
胶片的。。。 |
|
奇葩的价值观。太依赖文字了 完全忽视电影自身的语言 开头最突出,跟带动态插图的字幕卡幻灯片似的。。 |
|
补.【1935年【剧情】国风(联华影业公司出品)-哔哩哔哩】 https://b23.tv/3WHT3Dk 初一寒假时看的。
(中学时候寒暑假时看的老电影按时间顺序都笔记上了) |
|
豆瓣简介什么情况,张桃明明是黎莉莉演的,张洁才是林楚楚演的啊。开片就说了这是阮玲玉最后的作品,电影里出现她被冤枉的场景真的太代入了,这里黎莉莉刚出场的戏份我心说这是紫菱吧,还抢姐姐心上人,不过还好结局美好。 |
|
姐姐是封建女子~妹妹其实是共产主义战士~! |
|
非常现代的题材,电影中的特写正反打中景群戏一项不差,甚至还有旋转镜头。 |
|
上海,好繁华的地方啊——诸生这届毕业之后,预备怎样选择你们的前程呢?升学呢?结婚呢?还是当教员呢?显然,这是一道有关「职业路径」选择的大难题。可惜,一个人朴素的爱国情感被「忘本的人」当作「站队」主义理解,且被拿不定主意「忽左忽右」的编导写进了《定理》诗般的「三角」关系里。所以,不是两个表妹爱上表哥的问题,而是宝玉不知选择哪一个妹妹的问题。看过《甜甜蜜蜜》的观众或许知道,这是典型的「李自成」困境,是一场《高斯福庄园》内部的派系斗争:觉得教员「清苦」不适合自己的妹妹明显受到「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这种腐化的论调影响。虽然阮玲玉在电影《国风》里代教员「圣人/耶稣」传教。但,嫁不了表哥我就会死:不是死了才败,而是败了才死。戏里戏外,她都选了「恋爱」放弃「义务」宿命般地走上了那条「不归」路。 |
|
propaganda! |
|
《国风》之名,来自诗经,可见导演班底志存高远。这是阮玲玉生前最后一部作品。
“如果中国所有的乡下人都学了城里的摩登人物,把简朴勤劳的美德都丢弃了,那就非亡国不可。”24
这部片子的背景也是上海。张洁将学校暂时教给张桃和许伯扬管理,体现了对新风俗、海派风气(上海大学回来的)表面华丽早作实则空无一物的讽刺。张桃轻佻的离婚、生活方式、教学方式、穿搭,体现了“新生活运动”只及表层不达其里,以及快速西方化、城市化中水土不服、不接地气的问题,也是《围城》中钱钟书讨论过的困境。生活奢侈化、行为浪漫化的批评,弘扬读书为了人生、为了国家的目的。
“奢风浪习,犹如洪水猛兽”84
新生活运动要注重内在的、文化上、道德水平的更新。
“用礼义廉耻来修饰我们的内心”——实际上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现代方式 |
|
@CFA百子湾 联华为响应国民政府的“新生活运动”而拍摄此片,其目标观众果然是当时接受新兴教育和文化的大学生们。有一处关于“洪水猛兽”的蒙太奇未免过于直白,甚至可以说是字面意义上的呈现——直接剪辑了“洪水”和“老虎”的画面。此外,片头叠印了一块时钟,或许也是为了强调时代变迁的迅速。拍摄政治宣传片,罗明佑确实不愧为“国片复兴运动”的发起者,手法依然娴熟。 |
|
最晚的默片? |
|
阮玲玉看向鏡頭 |
|
把伟大事业歌颂到令人恶心的程度。 |
|
阮玲玉的最后一作,但是遗憾的是又是新生活运动 |
|
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宣传片
其中有一段:上海读书的儿子给父亲寄信,父亲从上往下,从右往左地读,不知所云,但是从左往右横向读就通顺了。这亦符合对书写顺序改变的社会趋势。其实早些时候在上海租界播放的电影字幕已经使用这种书写方式,不过民国报刊还是一直用传统的书写方式。
阮玲玉遗作 |
|
阮玲玉的最后一部影片。最使人唏嘘是她在这部影片中的角色也不受大众理解,也曾遭受道德攻击,且最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也因所谓的其他东西(社会大爱)而主动放弃,致个人无着落。影片本身是宣教和道德感极强的,因此艺术性不高。如今看虽可以理解,但无疑是过时的。幸好演员们都活灵活现,现在的演员相比默片时代,都该算不会演戏。电影中很多场景与细节拍摄的其实非常好。比如阮玲玉写日记,比如教室里跳舞的脚。比如张妈的包子。阮玲玉真是美,电影中的演员罗朋也很帅,可惜同样早逝了。唉。 |
|
新生活运动对于都市现代性的不纯反拨,提倡礼义廉耻的古老道德教化的同时,小镇上的居民不可避免地为光鲜的新近物质文明所吸引,同时借助暧昧流动的情节剧式多角恋爱关系演绎、两位女明星的自身气质对角色的渗入与偏移,影片实质上回避了硬性说教,而导向既包容又警觉、亦复古亦求新的艰难谨慎的平衡木形态。 |
|
ISO DVD5 无声电影 |
|
阮玲玉的遺作,豆瓣評分竟然只有6點5。固然影片最後強行把主題往“禮義廉恥”、“新生活運動”等當時的宣傳風向上靠,但是人物性格塑造還是比較成功的,某些女性主義觀念也仍然有現實意義,比如影片提到讓女性沈迷於化妝打扮、交際娛樂是典型的物化女性的方式,還有阮玲玉飾演的張蘭提出的拒絕結婚的理由:女性不能總是沈迷於愛情,除了家庭之外,還應該在社會中有所作為。相比之下現在的某些電影,真的反倒是越來越封建了。 |
|
由俭入奢循序渐进 后程新生活运动对人的改变却显得过于突兀 以致最终带来的教条宣传意味过重;波代诺内无声电影节2020 资料馆素材重扫 |
|
music by Gabriel Thibaudeau 虽然想contextualize但作为现代人我很难去共情这样以propaganda为目的的作品和白莲花人物设定,剧作对我而言也几乎不成立。但是单看技术层面确实赏心悦目,尤其是摄影机的运动和景框内的构图都非常讲究(洪水猛兽这么字面我真的笑到了)最有意思的是对农村现代化过程的描摹,以及几位增添喜剧元素的辅助角色很是出彩。相对而言,阿阮和郑君里的角色都很扁平,不像黎莉莉那么好发挥。片头悼念字幕着实心碎了... |
|
林楚楚和阿阮演母女还真的是很像 |
|
“诗经中之国风,为全部之精华;影片中之国风,为银坛之巨擘”,这是阮玲玉最后一部银幕作品(遗作),今天也是本次主题影展的最后一场。至此,“现存(且找到了的)所有阮玲玉主演影片”我都看完了。影片本身呢,结合时弊,教导国人尤其是女性重简朴勤劳,戒奢侈浪漫。说教宣传意味太重,人物还是有些脸谱化,也算是时代产物吧。豆瓣简介又胡写!妹妹张桃是黎莉莉呀!校长/母亲是林楚楚,其实这部电影里仨女性角色基本上平分秋色。郑君里我还是不大认得出,但觉得这表哥也不咋样,姐姐不行也不坚持,3个月后就娶了妹妹,戴了那么大一顶绿帽子也能忍,啧啧。镜头转场有的很现代!“风华绝代戏梦人生:阮玲玉逝世90周年纪念“默片无配乐。vow等同场。资料馆2013年修复,画质还好,1号厅约45成满。映后盖章的有几个疯子似的挤和抢。 |
|
2012.10.16,观摩课。 |
|
论口号可抵御奢靡之风 |
|
阿阮也曾望住那圆月啊(于五月望日 |
|
似乎不止中国的武侠片 中国的主旋律类型也极其畏惧礼乐的崩坏 它们总是试图宣扬某种自古以来的逻辑框架以维护某种至少是表面上的和平 |
|
2017186 阮玲玉遗作,可惜作为主流宣传片,电影人的赤子之心感受得到,却架不住通篇陈腐而扁平的故事以及直白而啰嗦的说教。唯一牛逼的旋转镜头却用字幕堂而皇之地解读出来,实在是无趣。 |
|
这部电影的高清版在油管上 |
|
阮玲玉的遗作。阮玲玉的戏份很少。故事过于主旋律。说教味很浓。 |
|
比较糟糕,作为默片插入字幕的字数太多,通篇露骨的宣传和说教,人物转变突兀,毫无说服力。唯一的亮点是那个飞速旋转镜头。 |
|
说教意味也是浓厚,阮玲玉片中就有流言中伤桥段,也是应景。 |
|
阮玲玉遗作。饰演“不怕舆论逼迫,坚持寻求真理”的女性-张兰。本片是阮玲玉遗作,也是罗明佑初执导筒之作,“联华”诸多影星共同合作呈现。影片上映之时以“诗经中之国风,为全部之精华;影片中之国风,为银坛之巨擘”为宣传语,大银幕非常难得一见。 |
|
当你以为它是部针砭时弊的佳作时,它却用最后十五分钟告诉你,什么叫泥沙俱下,充分说明不管生活腐化还是精神运动,都是最初要把你同化,同化不了就打倒。
最后一段规定动作内的说教,把之前所有的人物塑造、剧情推进崩得丝毫不剩,那些腐化时态下的压抑与挣扎倒成了陪衬一般,满屏皆是导演编剧的不作为。作为阮玲玉的最后一部作品,实在是可惜。 |
|
民国知识分子对西化生活的极致恐慌和完全不和合逻辑的设计。但黎莉莉那几身旗袍和一头电烫卷就是很好看,你说再多她还是这样比较好看。相较之下阮玲玉迂腐无趣,平面得让人无聊。在一号厅看默片真快乐,希望资料馆多搞点。 |
|
影片观摩课。20121016 好开放的婚姻观 |
|
105.12 |
|
一开始像是从空中坠落,恍然进入无声默片黑白世界,可躁动的心仍在跳动着,“太难熬了”“怎么看得下去”,可慢慢,“我非得看一看我们老祖宗看过的片子哈哈哈”,心静了许多,被大银幕上的两位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的表演所吸引,感觉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好。罗明佑虽具政治性背景并拍摄多部宣传新生活运动的影片,但是,追求艺术质量的联华出品的还都是质量不错滴,认真的讲故事ing |
|
阮玲玉荧幕遗作;一次鼓吹新生活运动不甚成功的政治任务;说教与形而上,罗明佑从电影业巨擘转行牧师已现端倪,但我要为他点赞。民族危亡之时,呼唤国风归来,奈何终是空梦一场! |
|
难得民国老电影修复资源流传出来,朱石麟导演,一股浓浓的说教味 |
|
宣传新生活运动的片子。礼义廉耻的牌子,居然因为女人浓妆艳抹而歪…黎莉莉这甜姐儿造型在这里也太傻妞了。郑君里发际线还是那么高。阮玲玉还是那么美。(阮玲玉窗前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