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波斯 |
|
金花儿必须得死,不然活着还是解决不了迪鲁瓦和丁世维之间的蒙汉矛盾 |
|
上海租界沦陷后,弘扬爱国 |
|
《塞上风云》与一般的抗战时期电影不一样的地方是,一般的抗战电影只有一层矛盾:日本和中国的矛盾,而《塞上风云》则包含着两重矛盾,一层是日本和中国的矛盾,第二层是蒙古人和汉族人之间的矛盾。 |
|
01:10的波斯猫真是……哈哈。然后妹纸牺牲,情敌变基友么…… |
|
大概是因为题材缘故,远离了都市和市民的故事,影片的故事脉络和演员表演都一直处于游移之中,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不明。但影片的摄影很牛,机位、构图使得镜头大气磅礴,最后一段高潮戏可看做是中国版本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
|
抗日战争时期拍摄的这部电影,很有价值。日本人进来以后,不同民族间本有的间隙会凸显出来,团结汉人还是对抗汉人,这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面对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国家认同感也出现了分歧。导演大胆地将少数民族对汉人的偏见暴露出来,并用日本人险恶的嘴脸来消除这种偏见,加强人民凝聚力。但是有一点在电影中的表达过分牵强,就是国家认同感,电影中只是用一句“我们是一家人”来表述,可为什么我们是一家人,这对于对汉人误解颇深的迪卢瓦并没有解惑。这个问题是电影核心,可惜导演没有强化这个核心,反而蜻蜓点水而过。最后迪卢瓦的团结并不是因为国家认同,还是因为他要救金花的哥哥,导演的立意就显得十分局限了。如果导演能够结合历史,把汉蒙一家人说明白了,这部电影会提升一个相当大的档次。可惜,电影聚焦点局限于一斑,成为了一个小民故事。 |
|
匪夷所思的配樂...大概是因為拍攝過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礙,結尾戲完全失控。神一樣的韓濤,胸口中彈倒地之後還能爬起來再扔兩顆手榴彈,然後倒地過會兒又爬起來沖著漢族同胞樂半天。時年二十七歲的井淼飾演反派二號,沒錯,就是井莉她爸 |
|
《塞上风云》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并是第一部反映民族团结的进步电影……//(黎莉莉)她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在我国早期表演观念“影戏”化的年代里,她却能把自身的浓厚的青春气息和开朗活泼的生活自然形态融入表演,使其生动鲜明的影像长留在中国电影中,也深深烙印在几代观众的脑海里。//周伯勋一生演过数十个反派角色,他从不在形象上有意丑化“反角”,而追求把反面人物的丑恶心理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他的含蓄的表演耐人寻味。//陈浥等.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M]p72-73 |
|
感觉有点残… |
|
应该是1942年的电影。少见题材,蒙古风光,民族与国家。黎莉莉真是好演员。另,其实此前上海的金星电影公司已定于1942年3月1日起拍摄《塞上风云》,由柯林根据原舞台剧改编剧本,黄佐临导演,公司台柱白虹饰演金花,但因时局环境大变,日方干预及胶片短缺,未果。 |
|
外景恢弘壮丽,民国时期难得的大气景观。第一部蒙古族电影,第一部少数民族抗日电影,记录了部分蒙古族民俗和生活。形态已经基本和之后十七年战争片、少数民族题材一样了,战争片内二元对立角色的安排和形象,战斗场景的展示,号召全民抗敌的呼唤;民族题材里对于矛盾的辩证看待,团结的基调,兄弟式的角色设置,都和十七年无差了。“女主必须死”不单在爱情关系象征上消除两个男性角色代表的蒙汉矛盾,还已经有了之后革命电影中,革命者无爱情需求的无欲清教徒样貌。阳翰笙的超前剧作,他自己剧本标志性的激烈抗争也再次出现,这部能和他编剧的《铁板红泪录》、《中国海的怒潮》一起形成他的农民三部曲(农民、渔民、牧民)。好奇应云卫为什么建国后不再进行战争电影的拍摄了,不光转型到剧情片的摄制,五十年代更退到最“保守”的类型,戏曲片中了。 |
|
补.初一暑假时看的。
(中学时候寒暑假时看的老电影按时间顺序都笔记上了) |
|
应该是中国影史里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的作品,以爱情故事和民族团结反抗日本侵略两条线索交织而成!黎莉莉的蒙古族扮相好美啊!舒绣文宣传引领作用,一个GM女战士的形象。蒙族青年敢爱敢恨,汉族小哥有点瞻前顾后了。最后女主黎莉莉扮演的金花居然去世了,居然没有主角光环。摄影非常优秀,尤其是对大漠风光的展现,非常震撼与动人。还有莉莉真是太可爱了,那股子泼辣劲儿,爱了爱了。 |
|
从情敌–民族矛盾,进化到团结一致,外敌的入侵让蒙汉民族携手共抗外辱。最后矛盾的解决需要靠女主死去 |
|
中国第一部蒙古族题材影片。 |
|
配乐能听到波斯猫的感觉 |
|
开头的草原骆驼奇观是有点诗意的,汉人唱歌的时候影射了当时的东北沦陷的国情,有点像马路天使里面“难”字怎么写的情节。(2倍速看了半小时) |
|
【第二代导演 应云卫 | 左翼电影】
1.最大的特色在于将抗战时期蒙汉两族结合起来,由蒙家长子对汉人丁世雄的偏见,以及蒙家女儿对丁的爱情矛盾,外加汉奸故事线,三线合一展开叙事。
2.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故事缺少一位好的讲述着,在第二代导演叫应云卫,在新生代导演叫陆川(《可可西里》),我们的题材要想彰显民族色彩,首先要反映各族人民的生活,这是中国电影史有待开发的地带
3.S.H.E波斯猫的配乐居然是1920Ketelbey就有了
金花:你的胆子为什么那么小呢?我现在倒要问问你,你究竟对我怎么样?
丁世雄:我们不是很好的朋友吗?
金花:你别瞎扯,你究竟爱不爱我呢?
丁:迪鲁瓦不是很爱你吗?
金花:他是他的事,你呢?
丁:我实在是不敢爱你……
金花:为什么不敢呢,你这个胆小的东西!
|
|
唯一表现少数民族地区抗日题材的作品 |
|
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的国统区抗日宣传片。 |
|
分镜头画面太多,叙事结构不太饱满,时代的产物。 |
|
《塞上风云》
我国第一部蒙古族题材电影
蒙古人和汉人的矛盾
青年男女争风吃醋
马群场面宏大
女人发声
拯救郎桑
三声狗叫,设计有特色
2路马群汇合,代表汉族和蒙古族
全体反抗
左翼电影比主旋律电影高明,主流意识形态被潜藏在儿女情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里
还有一种特殊的叙事方法,跳接,先有结果,后闪回,陈述回顾,陈述是画面解说 |
|
遭天杀的日本鬼子 诚心破坏咱们的民族团结 李治当年咋不一举灭了日本鬼子 |
|
补标,为了看黎莉莉。 |
|
叙事段落有前后错乱颠倒之处,且有缺失。口号式的迫切宣传诉求压倒了对人物情性的把握。套着左翼样板写作却反而退步,从已有先例的三角恋(《壮志凌云》)与营救(《大路》)母题可证,前者借赐死金花以保证蒙汉“兄弟”情谊的功利性毕露,后者回落至性剥削与男性拯救的陈套。 |
|
当年难产的大制作,有几幕戏前后顺序有问题,结尾猝不及防...这种题材画质是硬伤,黎莉莉有一首没唱片的插曲。1小时7分钟出现了S.H.E.波斯猫的旋律…1小时14分又出现了送大哥的旋律… |
|
拍成吉思汗,是因为向往成吉思汗的征服权利 |
|
宣扬蒙汉共同抗战的主题。实地取景。黎莉莉挺适合蒙古装扮的,第一次get到她好看的点。 |
|
蒙汉团结,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的口号,大漠风景,群马奔腾,黎莉莉的蒙族姑娘主动求爱。电影剪辑片段稍有错乱。对日军的想象一如既往的刻板。 |
|
蒙汉青年同时喜欢蒙古姑娘金花,蒙古青年迪鲁瓦爱得外放,且和汉人不对付,汉族青年丁世雄爱得内敛,金花偏向丁一些,向丁摊牌是否喜欢自己,丁当时怂了,负气出走,被坏人掳走,不幸遇害。日本间谍在王府办事,挑拨汉蒙矛盾,抓壮丁抓走了金花的哥哥郎桑,丁团结汉蒙,消除隔阂,共同抗日,冲进王府救出郎桑,丁和迪鲁瓦在大是大非面前和解。故事有些凌乱,场景构图服饰都很不错,战斗场面也很震撼,在当年算是大手笔了吧 |
|
至今蒙古还是产生一种非命运共同体美学的疏离感。原因就在于汉人总以自我的眼光审视着一切 |
|
非常(抗战)时期-国统区-中制公司:阳翰笙这一时期为中制创作四个剧本《八百壮士》《青年中国》《塞上风云》《日本间谍》,抗战前他的剧本创作受环境所限只能隐晦表达爱国主题,这一时期斗争意志和现实主义精神创作风格进一步发挥,鲜明表达抗战主题。《塞上风云》是第一个反映民族团结抗日的剧本,表现蒙汉两族人民团结战斗,粉碎日寇企图制造民族分裂的阴谋,是当时中国电影中唯一表现少数民族地区抗日题材的作品。导演应云卫在国防电影时期的风格得到延续,一方面以富有感情的影像刻画蒙族青年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清晰揭露敌人阴谋和民族团结两条并行叙事线,富有战斗性和节奏感。辽阔的大漠风光使影片具有粗犷风格,既有较长的移动镜头跟拍,又有景别跳动较大的镜头组接,体现出一种中国式的人物塑造、镜头处理方面的特有方式。 |
|
中弹情节演员演的比较假。 |
|
金花:你的胆子为什么那么小呢?我现在倒要问问你,你究竟对我怎么样?
丁世雄:我们不是很好的朋友吗?
金花:你别瞎扯,你究竟爱不爱我呢?
丁:迪鲁瓦不是很爱你吗?
金花:他是他的事,你呢?
丁:我实在是不敢爱你……
金花:为什么不敢呢,你这个胆小的东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够左翼! |
|
那个年代影人的一种勇敢奉献。2015.12/2018.09
喜欢舒绣文铿锵有力的台词。2022.07.28 |
|
外景不错。黎莉莉小姐难得蒙族扮相,唱出《牧羊女儿歌》。 |
|
1940年,音乐、画面已经超级失真噪点极其严重甚至还跳帧...配音都极其奇怪很快...就算老电影在技术方面没办法要求太多,但它的剧情也真是...也真是....醉了... |
|
非常时期-大后方电影|应云卫_中国电影制片厂|第一次表现少数民族抗战的影片 |
|
顺着电影史进步的思路我还是会给4分。(现在的眼光不适合去评价老电影) |
|
一个蒙古妹子挑起了汉蒙男人间的争斗,一场战争让汉族和蒙古族的认同获得暂时统一,蒙古女人的果敢和敢爱敢恨特别通透,汉族男子却唯唯诺诺有点儿软弱。 |
|
看到应云卫、舒绣文的名字就很难过。依稀记得《塞上风云》的拍摄过程很艰难。不过,那时的应云卫什么不难呢,而他又是那么忘我、乐观。 |
|
民族关系 抗战 左翼 黎莉莉…… |
|
1937—1945 |
|
想起了马鬓野马,塞外真好看,黎莉莉真美,故事线我感觉还挺复杂 |
|
好刻板的人物对话……非常像学生习作。又是二倍速刷完的 |
|
打卡 |
|
抗战时期的内蒙古。 |
|
之后的少数民族题材爱国电影都是这个路子,敌人破坏汉族和少数民族团结,后来被识破,然后民族大团结共同抗敌。本片还植入了一个三角恋,很大胆!片中有一些蒙古的民俗展现,一看就是真的,尤其是最后大战中的马戏,可能是最早的大规模拍摄战马的电影。但是影片的配乐太出戏,都是找现成的外国音乐,还有《波斯市场》!最后的大战也是全程西洋管弦乐乐,跟蒙古画风太不搭。最后女主角都死了,俩男的居然因为冰释前嫌在她尸体边笑起来!这生硬的概念先行太让人不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