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瑟堡的雨伞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

    最近更新: 2024-08-12 正片
    •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 / 尼诺·卡斯泰尔诺沃 / 安妮·维尔侬 / 马克·米歇尔
    • 导演:雅克·德米 (Jacques Demy)
    • 编剧:$$$Jacques Demy
    • 分类:爱情片
    • 地区:法国
    • 年份:1964
    • 更新:08.12
    • TAG:法国,爱情,法国电影,音乐,歌舞,1964,CatherineDeneuve,JacquesDemy,瑟堡的雨伞,雅克·德米
    • 别名:秋水伊人,雪堡雨伞,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Die Regenschirme von Cherbourg
    • 片长/单集:91分钟
    • 豆瓣评分 7.8 (6720票)
    • IMDB评分 7.8 (32,696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97%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86
    • TMDB评分 7.40 (热度:14.41)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法国电影《瑟堡的雨伞》的免费在线观看,《瑟堡的雨伞》是对白语言为,属于剧情,歌舞,爱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8分,有6720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17岁的少女Geneviève(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是法国瑟堡一家雨伞店老板娘的女儿;20岁的少年Guy(尼诺·卡斯泰尔诺沃 Nino Castelnuovo 饰)是一家汽车修理店的员工,和他的伯母和伯母的养女Madeleine (Ellen Farner 饰演)生活在一起。 Geneviève和Guy是一对情侣,然而他们的恋情一直受到Geneviève母亲的阻挠。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了,Guy被迫要去前线服两年兵役。离别前一夜,两人发生了关系。分开的日子里,Geneviève很少收......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17岁的少女Geneviève(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是法国瑟堡一家雨伞店老板娘的女儿;20岁的少年Guy(尼诺·卡斯泰尔诺沃 Nino Castelnuovo 饰)是一家汽车修理店的员工,和他的伯母和伯母的养女Madeleine (Ellen Farner 饰演)生活在一起。 Geneviève和Guy是一对情侣,然而他们的恋情一直受到Geneviève母亲的阻挠。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了,Guy被迫要去前线服两年兵役。离别前一夜,两人发生了关系。分开的日子里,Geneviève很少收到Guy寄来的信,她开始怀疑他的真心。在母亲的撮合下,怀有身孕的她嫁给了一个一直对她穷追不舍的巴黎珠宝商 Roland Cassard (Marc Michel 饰演)。两年后,服完兵役的Guy回到瑟堡,想要寻回他和Geneviève的爱情,却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本片被提名3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196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殊荣。本片所有的对白都是“唱”出来的,配乐也十分出色。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4 IMDB 7.5 百个女生一个男生中英双字正片
      Un homme et une femme
      1966
      爱情片
      法国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Un homme et une femm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最爱的爱情电影之一。太美了,怎么看都不腻。
      • 60年代的法国果真是影史分水岭的最中心,新浪潮的余波伴着冈斯式的印象派平行剪辑手法预言了未来“MV式电影”的诞生,摄像机的解放又把纪录片式的自由带入了作品中,如果说火车的进站发明了电影,那么汽车则把电影带到了更自由的远方,而我们的情感在这些载体中永远流动。
      • 1.爱情就这么自认而然的产生了,女主角实在太美了;2.女主对死去丈夫的回忆在尝到一个鸡巴的味道后灰飞烟灭;3.过去纵使美好,逝去了、不在了,终究抵不过眼前触手可及的温度。4.“有些美好的周日不得善终,只有疯子才会拒绝幸福。”
      • 4.5。彷彿飲下一杯香檳,微醺。就連演員的中文譯名(台)也很詩意: Jean-Louis Trintignant尚路易‧譚狄釀。Anouk Aimée安諾艾美。疑點:難道女性喪偶悲傷比較久,男性則是忘得比較快? http://blog.lib.tku.edu.tw/blog/5
    • 豆瓣 7.7 IMDB 7.4 正片
      Le mépris
      1963
      剧情片
      法国

      蔑视

      Le mépri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戈达尔唯一一部提前写好完整剧本的电影,奥德赛夫妻生活的全新演绎。开场依旧红黄蓝三色递换,2016年的戛纳海报即出自本片结尾。应美国投资方强行加的女主美丽裸体是一大看点,阿兰·贝加拉说当时碧姬芭铎不想在戈达尔的电影里裸体出镜,于是找了替身,但美国投资方没有发现。(戈达尔影展)
      • 还是太松散了些。戈达尔电影的本质是一种“儿戏”,角色带着先入为主的指令扮演和宣读某种立场,但又因为是“儿戏”,他并不谨慎考虑扮演(符号联结)的有效性,也不在乎说服观众这一立场的完整性。因此从人物本身逸出奔向符号序列的离心力,以及不屑/无能化身为绝对理念的第二种离心力叠加,便形成了戈达尔电影中悲剧的来源(也是他钟爱间离和中断的原因)。所以,观看戈达尔乐趣不在于被结构力形成的完整说服,而在于被元素碰撞而不到达的瞬间连结击中,产生的思维火花。观赏他的乐趣是智性的、官能性的、瞬时性的,唯独不是逻辑或体系性的,正如在《狂人皮埃罗》的开始,他对委拉兹开兹的描述:到了晚年,他不再描绘事物,只描绘事物“之间”。蔑视是被凝视者对凝视者的,生活对电影的,古希腊对现代的,神秘对精算的,身体对欲望的,大海对人类的。
      • 商业中不乏实验性。1.神话,主线与导演生平的三重互文,对[奥德赛]的新阐释与夫妻情变的暧昧演绎。2.间离手法:开篇长镜-摄影机对准观众,红白蓝滤镜配芭铎裸身。3.狄奈许肃穆悲悯的弦乐与剧情的疏离。4.红黄蓝三原色-对应感情亲密度或商业vs艺术?5.翻译的误译-沟通隔膜-荷尔德林诗的普适。(8.8/10)
      • 亚里士多德说“愉悦”是一种运动,是突然感觉到灵魂进入它的本真状态。我看戈达尔总是有这种感觉。每个迷影导演总有一部迷影作品,这部大概算是疙瘩的那部吧~终于感受到了疙瘩被沟口健二的影响,和王家卫被疙瘩的影响。尤喜爱弦乐主题音乐,因为我想不到有比人与人之间突然而来的蔑视更宏大的主题了。
    • 豆瓣 7.8 IMDB 7.5 正片
      Lola
      1961
      爱情片
      法国

      萝拉

      Lol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叙事完全遵循三一律的古典结构,流畅的人物转场与亮丽的街景是欢乐的看点。
      • 人物关系,情节设置,演员表演,配乐,无处不戏剧化。
      • 自由不羁的美国水手、落魄纯情的儿时玩伴、两个“萝拉”还有那个七年未归的男人,有的人带着梦想或是迷茫离开了,有些人却意外回来了。在南特这个法国风情小镇中,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那日看“柳媚花娇”看到了Lola的结局
    • 豆瓣 8.3 IMDB 7.6 正片
      Le bonheur
      1965
      爱情片
      法国

      幸福

      Le bonheu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对你的爱并没有减一分,只是我的爱多了一些出来。”当男主角在午后金黄的草丛中搂着娇妻这样描述自己的出轨时,我一瞬间也失去了道德评判力。导演并没有故意抹黑多情的男主,放大原配的苦难,甚至小三的处理也毫无道德批判的感情,只是最后就着莫扎特的交响曲一片幸福的金黄中回到起点道出了一切。
      • 瓦尔达的形式主义神作,极为大胆地使用色彩表义。剪辑上非常有想法,如主角第一次登门拜访情人时的超短镜头对切,以及其中常见的表达想象或推测的闪前镜头。最牛的是如此一个悲剧竟以这样不温不火的方式表达:开头12分钟没有矛盾,以及结尾竟然恢复平静。关于苹果树的对话成为一代经典。
      • 「藍」玫瑰與「紅」玫瑰,角色的互換與和解,後設鏡頭的閃前,水中掙扎抓住樹枝的曖昧鏡頭,嚮往生卻不如死。幸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裡不是伊甸園,也沒有另外一顆蘋果樹
      • 一个女人的死亡就像昨夜风,第一天也许惨不忍睹,可不足一周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换上外遇做新妻,孩子们没有丝毫排斥,丈夫安然自得,新家庭其乐融融。一个生命逝去了,它究竟有多少分量?作者用极度小清新的美自始至终,而那种美,在最后,却是关乎现实最无力也最有力的反讽。
      • 看得我的心一点一点地凉透了——“如果我先遇到了你,会和你在一起,相爱的人在一起做爱很正常。但是我先遇到了她,娶了她,我爱她,她给了我快乐;后来我遇到了你,你让我喜欢,我也爱你,我喜欢你们两个,这就是幸福之上的幸福。”如此温情脉脉的表象之下是多么残忍的汹涌危机,黯然伤神。
      • 这个故事给侯麦肯定要拍成“道德故事”了。瓦尔达完全搁置道德判断,人物生活工作环境很像中国八十年代厂里的故事电影,零失业率的兴兴向荣感。
      • 色彩和男子都像极了侯麦,但又完全不是侯麦的那种“口是心非”。两种颜色的爱情。幸存者说:我又高兴但又不高兴。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来来往往,所谓的幸福,只是一些瞬间而已。
      • CC的DVD花絮中说:妻子特蕾莎不是自杀,是意外啊,导演有个极快的镜头交代 特蕾莎抓紧岸边草的
      • 妻子的死不是对丈夫的道德惩罚,而是实在无法设想一出男人能够同时拥有完美家庭和完美情人的幸福场景,所以电影本质上还是秉持着悲观的论调。
      • 1、这是法国版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我爱这里的每个人,因此希望他们仨能幸福的生活下去。在我的观念里,爱从来就不是自私,不是占有,爱是分享,是让对方幸福;2、如果没有咖啡,就给我一个吻吧,法国人真是浪漫到骨子里;3、电影的色调美极了,以色调的变化来转场,感觉很特别。
      • 作为女性的瓦尔达,透过男性的视角来讲述深爱自己妻子的同时,爱上另一位情人的道德困境。推荐所有男同胞看看。我提前预习了下~另外,油画般质感的颜色和构图真是美得幸福(新浪潮导演都是从绘画中生长出来的吧。
      • 女性主义的悲歌,标题非常讽刺。瓦尔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褒义)讲故事的能力不输侯麦,平淡之中有生活的残酷真相。布景与人物服饰都配合着鲜艳、饱满的色彩美学,几个跳跃式剪切的镜头都是神来之笔,虽突然但流畅,真是平凡中满是先锋与实验性。这真的是功力啊!瓦尔达三十七岁时的作品,啧啧!
      • 镜头和剪辑太牛了,无序但又饱含感情,油画般的特写镜头和时常出现的自然景物镜头让影片的故事剥离了传统的道德层面,瓦尔达呈现出了人物感情的自然状态,恰到好处的留白、色彩的滤镜、物件特写都让观众仿佛置身在一场爱的幻梦里。
      • 在爱情里遵从什么高尚的道德感呢?爱情不过是人自身的欲望、憧憬和贪婪的投射。而所谓的幸福,“也许存在于对大自然法则的屈服顺从”。
      • varda以冷峻的观点,呈述一名丈夫同时爱着两个女人的矛盾心理,以及女性细腻又复杂的感情,在美丽恬静的景象下,隐藏着暗潮汹涌的危机,也对人性和爱情做了最深沉的试探。片中更在莫扎特的音乐和季节的变迁中展现出剧中人的心理变化,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 1.爱情的真相;2.男人的幸福是女人、性和自身欲望的达成,女人的幸福是唯一的他,是一切;3.用最鲜艳温暖的色彩讲述一个美好的三角爱情,却又让人深切地体会着这看似美好的爱情所伴随的冷峻和残酷。
      • 第一次幽会处的正反打/剪辑/对焦都可以反复学习哇; 开场太灵了 两颗向日葵永远无法同框影射的就是整个主题——男人(所谓的“日”)摇摆不定想要两全其美但并不可能(先是向日葵不同框剪来剪去 后来是舞蹈场面总用树干区隔两个女人暗示了这种不能共存\唯一一处母亲带孩子碰巧路过小三公寓的镜头同框了 但也是擦肩而过 完全陌生 这个设计就格外有意思) 但幸福终究轮不到那个被背叛的女人 瓦尔达用这么个好tmd残酷的故事警告德米不要出轨 殊不知后来德米出柜了...
      • 尽管真正的悲剧就在眼前,一个女人因丈夫移情别恋而自杀,片中却没有人为此而感到不安,丈夫顺利成章地娶情人为妻,情人也很快地扮演起妻子的角色,这仍旧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幸福》是对爱情的赤裸裸的讽刺。 ———戈达尔
      • 1.犹如一部架空俗世的古怪爱情寓言,尽管聚焦婚内第三者(亦牵系起“三人行”或开放式关系),却几无争吵对峙冲突,人人都安于现状、没心没肺又人畜无害,这是一个恬静闲适的田园牧歌式时空,但就在这不无间离效果的安乐乡/桃花源中,也至终发生了猝然的悲剧,短暂的几帧闪回/想象与留白的事发经过,恰是妙笔。2.鲜艳明丽的色彩令人想及戈达尔与雅克·德米,对情爱关系的思想实验、暖融清新的乡间自然则仿若侯麦附体。3.瓦尔达的精妙剪辑:以前景中飞驰而过的车(隐藏剪辑点)变换后景空间;频繁的单色滤镜淡入淡出转场;两人见面的疾速正反打(电光石火之情欲);造爱身体特写蒙太奇恍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4.前后景的移焦虚焦,契合于爱恋对象的切换轮转&幸福的眩晕。5.向日葵与苹果树。6.致敬[江湖女间谍],墙上的梦露芭铎贝尔蒙多。(8.5/10)
      • 尽管瓦尔达的叙事视角总是飘忽不定,但妻子溺水的那个镜头应该不是客观视角而是男人的想象,这样才符合他构建幸福的路径,他愿意相信,妻子怀抱着巨大的幸福感发生了意外,因为这样最符合他的“幸福观”。
    • 豆瓣 8.0 IMDB 7.7 柳媚花娇BD法语中字正片
      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1967
      喜剧片
      法国

      柳媚花娇

      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歌颂甜美的生活,悲喜的人生。每个街角都有浪漫的爱情故事发生,还未相见的恋人只是缘分未到。歌舞部分比《秋水伊人》更加多元化,融入了很多百老汇风格,仍保持自己的特点。更注重故事性,对主题的表达。西雅图夜未眠×3~
      • 明星云集的歌舞片,德纳芙、金凯利,还有年轻的雅克·贝汉。德米的用色真是富有夸张的形式感(可以参看同时期瓦尔达的[幸福])。充满了误会和巧合的故事,确实有些虐,然则确乎不如[瑟堡的雨伞]啊(德米专属的类型:香颂电影)……另外字幕是黄爱玲翻译的!
      • 浪漫三部曲的终章,德米贯穿整个系列的爱情观已经被他解释得不能再清楚了:相遇和错过是一对美丽的孪生姐妹,一见钟情的瞬间既是邂逅前的幻想,也是分开后的记忆;既可以不堪一击,也可以无比坚强,既能让人绝望之至,又予人以一切的希望。可惜太多的人物削弱了前两部那份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 雅克德米的歌舞片不仅是马卡龙配色,而且真的可以隔着荧幕闻到马卡龙甜腻腻的香味。法国小镇赞助播出,各种当地企业跟着到处露脸,看看别人这城市宣传片拍得。金凯利竟然操着法语唱歌还装深沉勾搭小姑娘,笑哭了!红发雀斑妞还真是德纳芙的姐姐哎不过拍完这个之后就出车祸香消玉殒了好可惜
      • 有些人错过,有些人相遇,有些人重逢,美好的歌舞片里是真爱就总能相守,人们也乐意在美妙的歌舞和音乐中享受这短暂的愉悦。这片的服装造型拿到今天来看甚至可以当成一场时髦的制度诱惑。★★★
      • 歌舞片就是让人逃避现实,没有任何物质、健康、人际方面的问题,只有爱情,梦想,看他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在空旷的地方舒展四肢,快乐无忧,令人羡慕。法国人真浪漫,金凯利的出现是个意外惊喜。故事就是注定要碰上的人终究会碰上。
      • 歌舞片是唯一不伪善的商业片形式。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比Jacques Demy的另一部《瑟堡的雨伞》要好看。PS:我妈在旁边说,法国女人的头发真漂亮。
      • 单看《柔肤》时候,觉得妹妹可能还没有姐姐好看,但放在一起,德纳芙仙气就出来了……然而,雅克·贝汉……才是震惊!
      • D9 在那純情年代有那麼一對姐妹,他們一起教孩子跳舞一起尋找愛情, 豔麗的色彩可愛的姐妹花還有那蹩腳臺詞都是那麼可愛
      • 芙芙美姐姐更美,歌舞的艳丽外衣下是对爱情永不放弃的等待。始终觉得哪里还差一点,可能是语言也可能是因为Legrand不如Sondheim有代入感...
      • 同是歌舞片,欧洲气韵和美国截然不同。1960年,美国歌舞片还未离开棚内布景,瓦尔达运用的自然场景的开阔和光线的明媚更加令人动容。灵活的长镜头和场面调度,完全不同于百老汇群舞风格的歌舞片段,清新明媚时尚的色彩运用和时装设计。温婉细腻的剧情推进,稍稍留白的结尾。每首歌都如此令人沉醉。
      • 重看@phenomena 2K修复版,瓦尔达亲自监督调色,完美重现了那个恍如不被时光侵扰的,梦境般让人忘记现实的小镇。我觉得最美好的歌舞和爱情电影无非就是如此了:命中注定的执念,兜兜转转从不动摇的真心,还有即使一再擦肩错过满心忧伤,却依然在最后给你相逢不远的期许。
      • 我们一生都在路上寻寻觅觅:渴望着未到过的远方、探寻着惊鸿一睹的美丽、追求着遥不可及的画者。也许我们一生寻觅无果,而电影能够给予生活的就是那一点点希望:去追寻吧,上天会眷顾你的。电影的魔力全在于此。
      • 作为歌舞片比《瑟堡的雨伞》要好看。美得如诗如画,Gene Kelly出场的时候居然感受到了浪漫。
      • 还以为是雅克塔蒂的,结果是雅克德米,哭了。低像素碟好坑的,彩色秋衣外穿的广场舞,歌舞至欢时睡了过去……
      • 结尾俩备胎把情敌接上了车…对于我这种总是被甩的人是肯定算不上happy ending的,雅克德米的色彩运用太棒了,服装设计也一级棒,每一件都想买给女朋友,然而并没有女朋友,看来单身久了确实是会产生幻觉的
      • 虽然给三星,可是永远也不会忘记这部片子
      • cc版蓝光对应中字已调好 比瑟堡更成熟的歌舞片只不过有点太长太拖沓
      • 有缘千里来相会。就算德纳芙和那个男的错过了也无所谓,本来这段关系就是他们自己冥想出来的。还有这片里的吉恩凯利是我觉得最帅的,比他50年代在那些MGM歌舞片里帅多了!
    • 豆瓣 8.4 IMDB 7.7 夏日酒店
      Jules et Jim
      1962
      剧情片
      法国

      祖与占

      Jules et Jim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或许正如特吕弗说的那样 在爱情方面 姑娘们都是专业人士 而男士们都只是业余爱好者罢了
      • 《茫茫黑夜漫游》中的马德隆姑娘枪杀了罗班松之后跳下车去,与朱尔和吉姆中的凯瑟琳一样凛然,驾车载着爱人走向死亡。以及,巴黎野玫瑰。文艺作品中,你不爱我毋宁死。过不完美的生活毋宁死,不要苟且度日,不要在让步中度日。
      • 这是我所见过最深的爱和依恋的一种,它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它是一段属于三个人之间的爱,那种不停留于性爱与占有的关系,它是一种游移活动的生命体本身,一直在寻找最适合的寄居体。而他们,所作出的种种选择,都只是出于追随爱这种生物本身。
      • 越来越讨厌这个导演和这个电影,迂腐透顶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