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卡拉瓦乔 Caravaggio (1986)

    最近更新: 2024-08-12 HD中字
    • 主演:Noam Almaz  /  Dawn Archibald  /  肖恩·宾 /  spencer leigh  /  Jack Birkett
    • 导演:德里克·贾曼 (Derek Jarman)
    • 编剧:
    • 分类:恐怖片
    • 地区:英国
    • 年份:1986
    • 更新:08.12
    • TAG:传记,英国,艺术,文艺,DerekJarman,卡拉瓦乔,英国电影,1986,剧情,同性
    • 别名:浮世绘
    • 片长/单集:93分钟
    • 豆瓣评分 8.1 (5449票)
    • IMDB评分 6.5 (7,167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82%
    • Metacritics评分 Metacritics: 55
    • TMDB评分 6.13 (热度:9.83)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英国电影《卡拉瓦乔》的免费在线观看,《卡拉瓦乔》是对白语言为,属于剧情,传记,同性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1分,有5449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影片是对性、犯罪行为和艺术的一种深思,导演成功地将影象和绘画这两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现出来,丰富地描绘出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生。   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断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Caravaggio.1986.1080p.BluRay.x265-RARBG[1.45GB ] 详情
      Caravaggio.1986.1080p.BluRay.x265-RARBG[1.45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ravaggio 1986 1080p BluRay x264-SPOOKS[6.56GB ] 详情
      Caravaggio 1986 1080p BluRay x264-SPOOKS[6.56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ravaggio 1986 1080p BluRay H264 AAC-RARBG[1.77GB ] 详情
      Caravaggio 1986 1080p BluRay H264 AAC-RARBG[1.7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ravaggio.1986.1080p.mkv.torrent 详情
      caravaggio.1986.1080p.mkv.torren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Caravaggio 1986 720p BluRay H264 AAC-RARBG[1.13GB ] 详情
      Caravaggio 1986 720p BluRay H264 AAC-RARBG[1.13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aravaggio 1986 720p BluRay x264-SPOOKS[4.37GB ] 详情
      Caravaggio 1986 720p BluRay x264-SPOOKS[4.3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影片是对性、犯罪行为和艺术的一种深思,导演成功地将影象和绘画这两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现出来,丰富地描绘出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生。   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断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角度都给人以新鲜感。本片获得198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1986年最卖座影片之一。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8 IMDB 6.6 阿特尔的欲望
      Goya en Burdeos
      1999
      考驾照
      西班牙

      波尔多欲望天堂

      Goya en Burdeo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叫波尔多欲望天堂这个名字实在可以去撞墙了。电影是关于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与维拉丘兹和莫利罗并称三大家)晚年时对自己的回忆。片中音乐很好听。
      • 为什么人物传记片都拍的那么抽象意识流,有时候希望觉得美国拍这种类型还不错的
      • 如果不读梦不解梦很多的艺术应该就会被遗忘 油画般的色彩 让梦添加了魔力
      • 影20290:“夜间起义”一幕拍的好!
      • 一流的影像语言,如同油画般的质感。“你为什么爱在晚上画画?因为烛光下的画会更美。”叙事手法没有太大新意,晚年的戈雅离开西班牙。在法国的波尔多度过余生,他用尽所有力气回忆一生。那几年他的梦魇还是那些与故乡有关的时光:当上宫廷御用画师、娶妻生子、和艳压群芳的公爵夫人秘密交好,法国人来了又走了,留下无尽伤痛。黑暗吞噬了那些金光闪闪的日子,但也让黯淡失意的人生不那么难过。看看这些我喜欢的画家,戈雅仰望委拉斯开兹,马奈又仰望戈雅,每个人心中总有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拥有可望不可及的偶像,是幸运抑或不幸。
      • 音乐好听,夫人好看,风格鲜明,卿复何求?
      • 刻意到不行的舞台剧般的场景设置 虚光假影甚至超现实 却还原了一段异常细腻淋漓的心理真实和历史真实 整部片子就是导演对戈雅艺术极具个人倾向的艺术体验 垂垂老矣的戈雅陷入情肉充沛的往事 他的身后却拉开了现代艺术的帷幕。艺术家传记电影如此吃力不讨好 这部真是上乘。
      • 还是有瑕疵,四舍五入算5星
      • 并不单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拍摄这部电影 用跳接、多线叙事、舞台调度、戏剧光效、多重时空交叉连接等表现方法来表现那些光怪陆离的场面 使梦境与现实融和又分离 展现了Goya在老年时期对过去的追忆和自我剖析 以后人的立场解读一代大师的内心世界轮回 生命 只要信念在 就能得永生
      • 真正的艺术,不是你的技艺如何高超,而是你用属于自己的艺术领域将自己细腻入微的情感变化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 伦勃朗是,戈雅是,绍拉亦是·
      • 看不下去。。
      • 前半小时有点进入不了状态,看进之后会觉得:啊,确实这就是Goya
      • 光影是这部艺术家传记电影的魂,它创造了一种“超感”的体验,以梦起兴,首尾相连,垂死的画家在传达一种流于意识层面的回忆与假想——带我们领略了戈雅临摹艺术品美感的爱人的彩绘,宫廷休憩闲暇时光,还有利用舞台调度再现拿皇军队枪杀起义者,并一赌Goya的名作浮世绘。“压制、枷锁、高墙、坚壁与疯子的自得与自足,处境的悲惨,以及神秘不可知的气氛又是那样紧致地结合在画面上,给观众一种高度浓缩、强烈冲突的复杂冲击。”
      • 2000 董咚 文化大劇院
      • 虽然看不懂 但音乐还是很不错的呀~
      • BY-D9 画也美呀 歌也美
      • 【补標】VCD 2019-11-17下载重新再看 《波尔多欲望天堂》 从垂老之年的戈雅回忆和幻觉把年轻时候的那段《宫廷怨史》 又勾勒了一遍,但是这次用的绘画和戏剧性的人物出场舞台般的把故事传说想象穿插在一起仿佛一出“戈雅传”电影再次出现了那幅虚构人物的著名画作《着衣的马哈》vs《裸体的马哈》这两天连续把《宫廷怨史》 和《波尔多欲望天堂》 一起重新再看,其中后者应该是10年没有再看了,最早忘了是VCD还是早期的DVD-5版本,两部电影都是没有高清汁源。
      • 我数了数我一共听懂了六句话。。还包括两句再见。
      • 那天一天没吃饭,走在大太阳底下边迷路边琢磨他,正好就路过戈雅牛排西餐厅,这等疮痍满身踉跄街头时显然不宜通过落地玻璃窗目睹朱门酒肉臭,我飞身挤上公交坐到珞珈山吃了……吃了些什么已然忘记。
      • 這部人物傳記電影有別於常,它除了兩個實景(其中一個實景還是虛構場景)之外其餘全在棚內拍攝,真假前後時空的交錯,難辨順序。紹拉是在運用主觀的手法紀錄他心中的Goya,而非人們所常見的客觀真實。就像Goya晚年的繪畫,已經從客觀走向主觀。
    • 豆瓣 7.4 IMDB 7.0 正片
      Pollock
      2000
      剧情片
      美国

      波洛克

      Pollock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成功男人背后,必有个好女人
      • 就传记而言稍显单薄,对于人物酗酒和精神缺陷上的描绘太过了,远远过于他对美术的追求。
      • 演员电影,看老硬汉ED HARRIS演颓废艺术家真是纠结。。。
      • 波拉克作
      • Marcia Gay Harden实乃近十年来最实至名归最佳女配得主。
      • Ed Harris自编自导,稍显拖杳,略有诗意,本来还蛮期待看到波拉克全身作画、及受到墨西哥壁画家影响这些段子的。全片跟大部分文艺片一样,没高潮,只有结局。我一直认为pollock妻子的才华的展现也是他致死的原因,╮(╯▽╰)╭ 还是别找太相似的人的那个伴侣吧,压力大,三星半。
      • 看过这个,阿基里斯与龟 里边的就都明白了.............
      • 神经的Ed Harris了不得。
      • 除了他的狂躁抑郁症,根本没有什么传奇色彩
      • 1938年他反叛了本顿的写实风格,1944年他反叛了毕加索的变形风格,1947年他的滴洒风格成型:“艺术源于无意识,好艺术家画的都是他本人”1950年他痛哭:“假如我知道怎么好好地画一只手,我会去画这种废物吗?” 电影剪辑了不同时期的反叛、愤怒、凌乱,无限重复构成他的一生,暗合分形法则。
      • Ed Harris处导...
      • 国配害死人
      • 为了拍摄波拉克短暂、痛苦却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艾德 哈里斯用了10年的时间准备,里面的画都是哈里斯画的,就凭这些此片就该推荐。
      • 当Pollock醉倒在门口,高喊起:Fuck Picasso! Fuck Picasso! 的时候,我吃着锅巴,不禁动容。
      • 想说什么呢 酒鬼 自私鬼 造反派
      • 行为艺术他爹
      • Every genius is troubled | Art could be anything, from nothing to everything, like life
      • 好久之前看的了
      • 石板材画家
      • Ed Harris筹备了9年的导演处女作。
    • 豆瓣 7.2 IMDB 6.4 正片
      Nightwatching
      2007
      剧情片
      荷兰

      夜巡

      Nightwatching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印象比较深的是布景,其他不太记得了,枕边书会好一些应该
      • 画面很好,布景精致,每个画面截下来都很像是伦勃朗笔下的,所以必须要看清晰版本的!由于文化差异和对艺术史的浅薄了解,对于絮絮叨叨表达方式不感冒,所以还是不敢说看懂了。
      • 影片本身就像一场话剧,比较夸张,充斥着大量的台词,看着有些累。
      • Amazing
    • 豆瓣 8.7 IMDB 7.3 z-HD高清
      Frida
      2002
      剧情片
      美国

      弗里达

      Frid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她的人生一点都不惨好吗,别把她写的那么惨,她爽的不要不要的!和灵魂伴侣结婚,从内到外搞所有迷人的女人,连他妈出个轨都和享誉世界的革命家出,痛和爽都是渗入骨髓的,谁不爱她!她简直是幸福死的!
      • 同病:我生命中的两次事故,一个是车祸,另一个是认识了你。
      • 今天才知道,海耶克在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遭到Weinstein性騷擾,拒絕後,被強行要求加全裸女同戲。全劇組不知情,看到海耶克突然要求拍裸戲都震驚了。此後,由於合同在身,海耶克拿不到任何主角和好作品被報復。曾感嘆她的Frida是曇花一現,現在才知道或許我們誤會了多少「曇花一現」的女演員呢?
      • 她房间里居然还有毛泽东画像=。=
      • “她的作品讽刺而柔和,坚硬如钢铁,脆弱如蝶翼,欢欣如醇酒,悲伤如苦难。”她的一生都被艺术、苦难、性、政治、情感所占据,但愿离去是幸。出色的后现代摄影、美工与特技,和弗里达那些惊心动魄的画作一样美。
      • 非常拉美式的人生,想起马尔克斯,略萨和科塔萨尔,风格诡谲,情绪激烈。弗里达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女儿,非虚构的拉美大陆都在她眼睛上。
      • 红色与它的补色,浓烈,俗艳,野性。囊括自然界内所有原始性的个体,激情又矛盾。放荡生活,龙舌兰宴会席间可以高歌粗鄙的歌曲。男人或者女人任何美丽的事物都值得你去爱。大跳探戈,狂暴的时候最美。其细节的真实性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和紧张感。原生的特质,蕴涵着文明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力量和勇气。
      • 迭戈不停搞女人包括妻子的亲姐姐;迭戈冒风险将流亡的托洛斯基安置到岳父家,托却搞了他妻子;男性就是这样的,性是性,爱是爱,不含糊;而女人却不同,女人将性与爱视为一体且对男人报以同样的期待,于是纷争不断。
      • Frida Kahlo:“我画自画像,因为我经常是孤独的,因为我是自己最了解的人。”
      • 电影就像拉丁美洲的狂放风情画,在激情的弗拉明哥配乐中感受着超现实的魔幻气息。Frida,像蝴蝶一样一次次撕开自己的蛹的左派女性,对她来说生命就是一团爱恨浓烈的火。但愿永不归来,但愿离去是幸。
      • 最后一幅火焰中的葬床美极了。西班牙语的音乐、和从不畏惧行动的主人公使影片充满活力。和卡蜜儿的故事相比,弗里达更果敢、勇猛、豁达,她虽也有悲情、但终究跳脱于此。托洛茨基在影片中也有所展现,使此片更具传奇性。共产主义革命激情与独立女性生命疼痛铸就的画作,是本片节奏和色彩的来源。
      • 完美之作。炽热的一生
      • 关上一扇门,或许在某处又会打开一扇新的门。可谁又想到新的门在岁月的流逝中又一次被关上了。 但是她却热烈而努力得活着,爱着,并不长的几十年生命里好像一直在燃烧着。 离开的时候,她应该是幸福的。她等到了画展,等回了她崇拜又爱了一生的男人,即使不能行走,她却能够告别痛苦,真正飞起来了。
      • 美化了弗里达的一生 其实她要疯得多了
      • 太棒了,我爱这个女人
      • 弗里达就是最艳红的那朵花,根部可以被捣毁,但那种由衷的原初的绚烂,可以盛放到极致。那么多那么大的苦难与孤绝,全被她别出心裁地封印在画作上。她是凌然于时代的存在,对画画,对生活,对美,对爱,念念不忘,又云淡风轻。电影把那种繁花怒放的形态与过渡表现得极好,每个演员都如此有神。
      • “婚姻至多是一种幸福的错觉,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对之后的互相折磨一无所知。但是当两个人意识到这些后,仍然义无反顾地彼此面对并投入婚姻,我就不认为这是保守和妄想的,我认为这是激进、勇敢且极度浪漫的。”
      • 动人之处在于,Chavela Vargas年轻时候曾与Frida Kahlo有过一段情,而Frida已逝,Chavela已经暮年的时候,她又出现在她的传记片中为她唱歌。
      • 颜色很美,仅此而已
      • 连眉的女人从中国的面相学上是刚强,执拗。 弗里达和潘玉良在我的艺术长廊中是成双入对的存在。她们令人咋舌的经历和对女性身体的笔触总令我慨叹在风云诡谲的时代,天才也是出双入对,相映成趣。 不可避免,天才的女性总要在爱情中不断的换血,好像上天把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做了一套雷同的规划。
    • 豆瓣 8.6 IMDB 8.1 HD中字第02集
      Edvard Munch
      1974
      剧情片
      其他

      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心灵的自传电影,散文式的,爱德华童年时见闻和自己童年的大病反复出现在整部电影里,与画作结合,把画里的忧郁、悲苦、爱与痛传达给了观众。
      • 一个人的童年阴影究竟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多大影响?爱德华.蒙克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画家。
      • 这个蒙克很gay
      • 看完这片子,估计以后看到再烂的,叙事再粗糙的,剪辑再渣的,都能看下去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它的可观赏性太差;但从人文和艺术史的角度,此片又意义颇深。
    • 豆瓣 7.7 IMDB 7.9 HD中字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1985
      剧情片
      美国

      三岛由纪夫传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结束后在影院座椅上久久动弹不得。审美化的人生、审美化的身体、审美化的体验、审美化的性、审美化的创作、审美化的政论,审美化地生亦审美化地死,他的故事不可能有任何不够唯美或不够浪漫的讲法,正如其生命也不应以其他不够戏剧的方式终结,其死亡不应吸引更少的眼球或泼洒更稀的热血——是活成了电影本身吧,活在重叠的戏剧时空里,活在诗句之间,在精心设计的美术、剪辑和音乐里;能活成这样,就是把艺术与行动最完整地合二为一。他近乎天衣无缝地嵌入东方主义的视界里,他的肉体和灵魂即包藏了彻头彻尾的时空错乱,一个在任何语境下都被轻而易举浪漫化的他者,一种病理性的文化和美学符号,一支传说,一位角色。这是何等的悲哀和壮美!我的灵魂还在颤抖。
      • 8/10。极端之美的传记风格:黑色舞台背景+群体闭合居室+外景合成材料+路人旋转行走。有道具无墙景的妓院。流汗的胴体美。沙天一色的神社聚会。收尾于倒带式切腹高潮。奇特转场:从黑白健身房走进粉红灯澡堂。火烧金阁寺&划开画布行刺&蔷薇刑&忧国殉道。尽管拼贴叙事会使内容贫乏,但仍沉醉在光影魔力。 @2014-08-14 01:02:24
      • 大量利用舞台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排演来表现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关系,赞同这个方向。形式上的荒诞有其内在意义。趋向完美+爱与艺术+言行一致=自我毁灭,这个等式可以解释三岛由纪夫么?好像不够,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他的纯粹性最后都落在了民族主义上头。
      • 1. 演员选的太差了,气质完全不符合。太武气了,没有三岛的英气,灵气,贵族气。最大的败笔,为什么不用坂本龙一?这就是欧美导演完全不能够理解亚洲文化。三岛泉下有知,也要气死。2.音乐很好。3. 如果不了解三岛及其作品,估计看起来很困难。4.舞台设计好。
      • 绝对杰出的一片!那些说什么音乐根本不衬三岛的朋友请注意:这是个美国电影.那些大骂导演误读三岛的人请注意:这是个美国电影.跨界的理解----西方对东方----电影对文学----在此已做到尽!保罗施拉德说这是他本人最爱的电影.唯一唯一不满意的大概是主角的气质不大对头,不过超一流的舞台美术完全赢回了这一点点失分.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涉及到日本的欧美电影的舞美水平都这么高呢?甚至包括艺伎回忆录...
      • 三岛少年时期隐晦的同性爱倾向提交太少,这无疑是其人生悲剧的根源之一。分篇的叙事模式,表现主义布景,现实和虚拟穿插,还有这位和三岛本人无论相貌还是气质完全背道而驰却爆发出惊人效果的绪形拳,一切和作家的人生一样,华美而扼腕
      • 影片有三部分四个章节组成。三部分:1、三岛的自传(过去,黑白),2、三岛的最后一天(现在),3、三岛的作品中的场景(虚构,舞台)。四个章节:1、美,2、艺术,3、行动,4、剑与笔之统一。如此繁复的结构,大致勾勒了三岛的一生。从“最后一天”的滑稽表现来看,影片对三岛剖腹基本是否定的。
      • 只吐槽一点:幼年三岛都住在一楼,而不是二楼。片子好在如果是熟悉三岛作品和生平的人,就能知道里面没有一句话是没有特殊含义的。没有一句废话。其余的,就是此片很忠实于Henry Scott Stokes写的三岛的传记(此书有中文版,但是忘记名字了)。
      • 做工精良,雕琢用心,绪形拳还是太高大太健壮,不太像三岛,最后时刻的发散倒叙,黑白与彩色交叉,舞台装置艺术与实拍结合,作品与现实的层层叠加,色彩、灯光、布景、摄影美轮美奂,感谢科波拉、卢卡斯出钱拍摄,
      • 屁屁歪歪的讲不到重点,而且绪形拳和三岛的形象找不出更令人信服的共同点
      • japanese culture
      • 非同一般的人和非同一般的美學特點,對三島的美學表現的很到位。
      • 有趣,明明是作家传记片,却用大量影像(&舞台)再现了三部小说的场景,传记片的另一种可能。但是如果不了解三岛的作品,恐怕会看得一脸懵逼吧,真的是非常挑观众了。舞台感很美。瑰丽的色彩。打开门由黑白进入彩色。奔马与忧国切腹的无缝衔接。形式与结构令我极满足,但三岛人生最后一天真是没劲透了(现实中而非电影里)。捏着鼻子穿过对一切无能为力的人生,扯着嗓子呐喊却无一人愿意多听一句,笔与剑、艺术与行动统一在“死”字之上,美不过是巨大幻影,是虚无人生的虚假投影。他的人生也便是他最后写下的那几句中的,寂寥的极境。
      • 终于观摩了这部传说中的传记电影,惊讶此片竟由顶级电影艺术家联手制作,成片效果远在传闻之上。而今日来看,三岛介于堂吉诃德和日本战狼之间。年轻人对于三岛的喜爱,怕是出于对美和死的困惑。然而到头来,三岛给我的影响,仅止于发型。我已经不认为三岛是一流的作家,因为他们的灵魂中必须包括爱和忍耐,一种直面现实的诚恳和勇气。三岛的灵魂,当然具有明显的独特、病态、激烈,但我无法相信以其才智会真诚地相信武士道,那么最后也就沦为一种类似当代艺术的表演。电影没有如实重现切腹实况的丑恶,美之幻想的破灭比死更为残酷,这或许是唯一的不足。
      • 这个男人够璀璨。
      • 还是看早了……不过一点儿都不亏。黑白色代表时间,虚实景表现现实和超现实交替,个人经历和小说人物并行,妙极!想理解武士道一要看叶隐,二要看三岛,再加上《忧国》,可以好好研究研究了!
      • 看得出施拉德尽力想把很多东西都塞进来,最终效果却怪得很。演员和本身能选来拍这部片的作品都限制很多所以可能这方面也有原因。但倘若用三岛的故事来表达“自杀人生”的主题,还是有差池吧。虽然艺术指导、场景很美,格拉斯的音乐也足够洗脑,但总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大约需要重看
      • B+ / 起初嫌文本层次的设置太一板一眼程式化,之后反而觉得这种迟滞的钝感恰恰符合肃穆的精神仪式。作品改编虽然受限于四段式而略显潦草,但装置+舞台+实景虚实共生的形式感实在是韵致非常。私以为选角和表演比较失败,但是节奏感与剧本救了回来。施拉德一个美国人能拍到这个程度很厉害了。
      • 果然是编剧出身的导演,文本奇特,索性连着场景和音乐,一路全都人工化,倒硬生生走出一条道。但最该用力的终场,或者说最有形式文章可做的切腹,却用一个温吞的小说场景再现和太阳就结束了。导演和编剧还是缺乏勇气,弄出最后荒唐可怖可笑的一幕。也许和导演要艺术化的美态诉求有关吧。主演气场极强。
      • 偶承认看两个小时其实就想看最后森田怎么都介错不成的画面……结果连血都没看到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