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米亚法罗的走路姿势都不像是会有外遇的人呢。 |
|
几乎可以五星了啊。伍迪艾伦“伯格曼时期”的作品,德帕尔马的长镜头,除了揭示性也有表现性的意味在其中。那些穿越的场景真的很动人(如[野草莓]、[永恒与一日]等等),精神分析电影做到这个地步也算登峰造极了。催眠的段子后来在[玉蝎子的诅咒]里用过,可以比较一下本片中杨医生和伯格曼的死神 |
|
神棍催眠师/心理师同样出现在《玉蝎子的魔咒》和《丹尼玫瑰》中,现代人难解的情感心魔在幻觉催化和心理暗示的双重作用下,终于打破既定安逸,跨出舒适区,勇敢和过往、和自己、和虚假现实,或和解或告别。米亚·法罗宛如男版伍迪,神经絮叨之附体度别无他选,人到中年爱情已然云烟,宗教信仰成为新一轮迷住双眼的面纱(须知伍迪艾伦对宗教的不以为然),以「爱丽丝」为名,其义不言而喻。直面现时、重温过去的场景切换,犹如舞台剧,手法直接然而效果甚好,能把一个神神道道的故事讲得这么好看也是本事。 |
|
关于爱丽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死亡挡住了过去,谎言阻断了未来,不忠毁灭了现在。那些灵丹妙药让她看到这一切不过是吸食鸦片后的迷幻,而“加尔各答”不是过去、现在抑或未来,它代表着永恒。
豆瓣上伍迪·艾伦最冷门的几部电影之一,老头儿的梦境场面真的low,第26部。 |
|
中年危机题材加上少许超现实桥段就成了这部充满伍迪·艾伦特色的喜剧,米娅·法罗饰演的爱丽丝就如同老头附体般敏感紧绷自言自语,而其用尝百草的方法化解对生活以及爱情的困惑听上去不靠谱但与浪漫主义神经质片的风格还是契合的,尤其是众人献媚爱丽丝的结尾巧合中透露着讽刺。 |
|
神奇老中医解放思想,中产阶级主妇化身女版伍迪艾伦,见鬼隐形飞天解救全人类。可惜Mia演得差了点神韵 |
|
中年妇女的一场自我怀疑、自我发现和自我觉醒。伍迪大师镜头里的纽约,质感总是如此之美。“信任和装糊涂是两码事。”忠于自我实在太难了啊!而发现自我亦是成长。伍迪大师作为一个作家,叙述铺陈自有一套文学化的方法。这让他的电影看起来像是读小说。开头连续三次铺垫,让众人口中的杨大夫愈发神秘,越传越邪乎。尔后中国式的锣声一响,一个转场,泰德太太来到了唐人街,拜访传说中的杨大夫。几个镜头的转接,观众随着泰德太太的视角深入杨大夫的医馆,一进门先放了几个中国面孔的病人做衬托,最终千呼万唤始出来,太太终于在最里面的一间屋子里,见到了杨大夫。这种文学叙事方式真是太适合我了啊!本片依然讽刺了上流社会,对于中医像开玩笑变戏法一样的治疗手段也有详细刻画,既好玩又令人敬畏。在伍迪的镜头下,中医像个哲学家。8分。 |
|
其实就是借了“爱丽丝”的名字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故事内核还是十分的伍迪艾伦,关于现代情感故事,关于女性意识的觉醒。 |
|
出神入化的技法
玻璃墙-接吻的人-思考的女人-丈夫的询问(出轨)
脑海中的丈夫出现,红灯忽亮忽暗,配乐一起,不用变换场景,就进入了自己的回忆。
催眠之后性情大变,“你的眼睛……在冒火”
魂灵开始鼓励,像是女性版的《呆头鹅》。
很棒的手法:
办公室:我还有一个剧本,是关于一个女孩想当修女的……
烧掉的酒店:“你和多少女孩睡过?”
“很多,但想当修女的你是第一个。”
活人与亡灵在舞蹈,背景是两人曾经的争吵。
59分钟,餐厅里,由人到镜再由镜到人。
大烟抽过之后,来到老去的庭院,与姐姐见面后,透过窗,看到了自己与死去父母的曾经,安哲玩这个玩的最好,伍迪玩的比较轻松吧,野草莓系的产物。
这次尝试有些过火,没有那些隐身药,东方的神秘力量之类的会更好。
加尔各答的场景是路易马勒的纪录片。 |
|
沒想到中醫的藥能有如此多的神奇功效...荒誕而不失精細的曲綫救國女人自強手冊... |
|
终于完全get到米亚的韵味了,虽然其实艾伦电影中她总是会有相似的迟疑的表情,已经停顿的演出,但就是这股劲儿,让这个特别资产阶级的故事更加讽刺。 |
|
我还挺喜欢这一部,女性视角的中年危机,剧情确实太随心所欲,但切入点很好,感情只是陪衬,重点是爱丽丝的醒悟,米亚法罗畏畏缩缩紧张胆小的形象,感觉特适合这个角色。 |
|
哈哈女版伍迪艾伦演的好像,可惜人家两年以后就真变心了,可见演得像不等于了解这个人啊。电影仍然全是伍迪的奇思妙想,有这些东西电影就不会乏味。 |
|
Mia的表演简直就是女版的woody……又是出轨……为什么人到了那个年纪一定要出轨呢 也许这是一种最为方便快捷的寻找冒险和刺激的方法 但是这部片儿告诉我们 其实还有别的方法来重新拾回生活的意义的~~当道德上的负罪感超过了出轨带来的快感的时候 |
|
还是小老头的那套婚内出轨的轶事,谁说没有自演!缪斯现身并戴上眼镜的那一刻语气直接带入,眼镜才是本体哈哈哈。奇幻元素的加入是很增趣的,在老中医各种灵丹妙药的辅助下,一位传统家庭主妇褪去傻气完成觉醒。室内的一段长镜头很丝滑把佣人厨师丈夫孩子都纳入其中,而忙碌在这个精致的牢笼中,是她放弃生活成为“他夫人”而收获的虚假幸福”。第一味药让她放声挑逗,找回性欲。第二味药让她看见逝去的爱人,带她挣脱牢笼,携手在纽约上空漫游,搭配画外音在聚光灯旁浪漫舞蹈,最终灰飞烟灭。第三味药让她隐身于世,两段相似的情节,昏暗的办公室里满是暧昧与情欲,亮堂的酒店里确实直视的失望与审判。在水族馆的蓝和墙上印有海的蓝中热吻、分别,选择成为“女神”的她,最终还是她们私下闲言碎语里的“大新闻”…… |
|
又是伍迪一部关于女性寻找自我的片子,加入了中药、隐身、鬼魂等元素,荒诞不经地讨论爱、婚姻以及自我的枷锁。Never be just a wife. |
|
内核还是上流社会的富太太寻找自我的故事,但伍迪艾伦将心理医生换成了东方巫术,电影一瞬间充满了奇幻色彩。杨医生的草药就是唤醒魔法的钥匙,一剂开启调情技能,一剂隐身不可见,一剂还能见到「鬼」,和已逝的男友飞翔在纽约的上空、在月光酒店里浪漫起舞,美得不可方物。而伍迪艾伦本人的魔法就在于即使穿插了这种超现实的桥段,依然不会丢掉片子的现实气息,总能有很多共情的位置,并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
目前的结局有点太合理,如果能停留在Alice姐姐家的圣诞聚会上就更符合电影的魔幻气质了,想起一句话:I wish my life was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Woody Allen.
米娅法罗在这部电影里也是美得惊艳,红色太适合她,伍迪艾伦太会拍。可惜。 |
|
1.演员们的感觉都特别得自然而精准,当然这本来也是伍迪艾伦的一贯特色。
2.摄影师是卡洛·迪帕尔马,安东尼奥尼的御用。大段大段的室内长镜头,那些来来回回的摇镜,不疾不徐的,节奏非常舒服。两段舞台打光,纽约的夜景,还有夜幕下的海滩,都美极了。
3.从《我心深处》那种近乎翻拍式的直接模仿,拍到《爱丽丝》,伯格曼的东西已经非常内化了。两段穿越时空与恋人和亲人的对话,都很动人。
4.同样是讲富家阔太的故事,《爱丽丝》其实要比《蓝色茉莉》丰盈不少,后者可以看作前者的变奏和简化,它甚至有点像是前者分裂的出一块碎片。同样都有亚力克·鲍德温,《爱丽丝》中他还是阔太年轻时错过的穷小子,过了二十几年,他已经是《蓝色茉莉》中的阔佬本人了;米亚·法罗也变成了布兰切特,而且前者也永远不会再出现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了。 |
|
所有伍迪艾伦电影女一号里只有米亚法罗可以最自然贴切地复制导演本人的表演风格,一种喜剧神经质式的絮叨碎嘴自讽流,通常不需要模仿得如此到位,因为导演本人也常常是领衔主演,这次不一样法罗可以放开去演……不过对于已经翻脸的两位来说,上述评价会让他们开心吗? |
|
Finding yourself is really a long way to go~which full of confusion and handicap. |
|
姐姐是Dorothy也是别有深意了,与其说是纽约爱丽丝梦游仙境,倒不如说是米亚法罗又演了一出现代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
|
电影三圣之后,文艺片导演若是没灵感了,完全可以照着他们的电影来拍,多么幸运,这一部几乎就是纽约版的《野草莓》。 |
|
结局永远不是你所设想的⋯⋯ |
|
woody版机器猫。。 |
|
友邻评分有点低。4分出头一点,和开罗紫玫瑰对照其实创意也丝毫不弱的奇幻剧,可能弱点在对渣男男主宽容度过高,看男主觉得像憨豆先生,没想到是犯罪心理的大爷。剧情线前中期挺好的,从外遇开始遇到中医巫术,神奇草药从吐真剂到隐形到能见到鬼,这后两个都太棒了,还有鸦片让人回到童年记忆,从荒园到豪华家园到忏悔室。事业线和爱情线交织,再展开记忆和与姐姐的亲情,我想我们能再度靠近那里差点想哭,有的人属于自己生命一部分,再度出现天然能让人重写审视自己。从姐姐到母亲,看到自己身上留下来像母亲的那部分,依托于婚姻不敢放手的部分。结尾有点乱了,作用相当于情蛊的药不小心变成了万人迷药,最后的写作草草结束,事业心和人生走向了从小希望的当修女和帮助人。 |
|
伍迪艾伦“神秘的东方力量”系列专栏中的一篇,姐妹篇有《玉蝎子的魔咒》《独家新闻》。适合圣诞月观看,纽约中产阶级家装一览,下雨天的玻璃天窗屋面的房子加分。 |
|
40岁以后的米亚法罗实在不大容易上镜,所以,换了她吧 |
|
超现实桥段如同毕加索的立体画作,将隐显、内外、生死在一面展现,如同拉平的时间,同在的当下,挤压出女主最深的焦虑或神经质,从而为最后的出离奠定基础。
当然,富裕阶层太太的“换个活法”只是隐喻或讽刺,再萧规曹随的日子里,大多人无法脱离或逃脱这种貌合神离或“本来如此”! |
|
#观影手记# 2393 2.5
前两年就是卡在这部了,这次磨蹭了一星期,分三次把它看完。
小鹿乱撞的出轨,发现富豪老公的外遇后怒不可遏决定与艺术家情人生活,而情人则坦言已与前妻鸳梦重温,爱丽丝于是舍小我而普度众生,一茶一饭亲力亲为中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跳跃有点大,我没跟上嘿!
米娅法罗这整整齐齐的娃娃头,寡淡的脸,怎么都不像会有外遇的人呢!服装用了特别多大色块的热烈的红,完全不是属于她的颜色!(同样的红,在商场中偶遇的超模身上摇曳生姿,真替法罗身上的布料不值和惋惜.)
布景,镜头,其它演员都那么妙,可惜摄影机时时对着米娅法罗拘谨慌张的脸。
中医巫术,死亡前男友的灵魂对话,隐身术,我都一般,只有一场戏的缪斯女神乃全剧最高光! |
|
我到今天才搞清楚mia farrow跟woody原来有过一段。。。我滴个娘。。。原来老头子爱谁就拿谁做女主角。。。实在难不怀疑老头子对scarlett也居心叵测。。。 |
|
alec balwin 还有Rossi叔 |
|
虽然是再次拆解 Fellini 化用老头儿的 Jazz & Magic 爱好进入台词里 可还真的是有三场戏拍出了漩涡感 Carlo 的镜头整体上藏意为主 但置景配色上都有感觉 最后的结局联系当时拍摄的焦灼直至后来 Mia 对老头儿的控诉有些唏嘘 |
|
觉得自己不好了来一部伍迪艾伦就好了 |
|
大学时因为找不到源一直漏看这部 老头的片里总有浪漫的让我起鸡皮的段落 喜欢饱和度只有5的Alec Baldwin 喜欢Bernadette Peters的地包天老花镜muse 一开始mia发情那段简直笑死我了“opended a whole new world of harmonics for me”哈哈哈哈哈哈 太久没看老头的老片都忘了他有多神经了 真好看真幸福 |
|
‘Where there is no logic, there is no rational thought. Where there is no rational thought, there can be much romance, but much suffering.’ What people can rely on is merely themselves. Nothing can really help if you don’t want to help yourself. And nothing can be the past if you stay stuck in the past. (生肉) |
|
依旧是那么的奇妙和独特,但作为一部伍迪·艾伦作品,它过于冗长和波澜不惊了。要讲的东西很好——过往未达成的和解、被搁置的情感、现实与幻想的困惑、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最终的呈现不好,“草药”这个点设置的太飘,同时前面的篇幅太长,结局的转折太突兀,的确遗憾了。 |
|
woody allen从来不乖乖拍一部言情片哈 |
|
这个絮絮叨叨的妇女专家~!安全,内心戏,小人性。。还能再来点儿别的嘛 |
|
怎么看老头的电影总有蛋蛋的忧伤?他剧本里的爱情问题就是看似荒诞但你总有一天会置身其中。。。 |
|
mia的表演潜力无限,这么说,woody也是个好导演 |
|
好久没看伍迪了,不知道为什么放弃,许久不看,唯一的感觉就是陌生,仍然是出轨的故事。
自由是一种恐惧——《爱丽丝》 |
|
mia 比songyi好看几百万倍 woody怎么想的。。。。 |
|
"Herb is potent, choice is yours, use wisely". A drama comedy telling stories of love affairs. |
|
剧情还是老一套,中年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是蹩脚模仿伍迪艾伦表演方式的米亚.法罗口吃式地念台词念了102分钟,实在!真的!是令人难以忍受啊!而这个时候疲态尽显的米亚.法罗也确实当不了伍迪艾伦的缪斯女神了。事实也如此,这部电影之后他们在《丈夫、太太与情人》里最后合作了一次(当然也受到了宋宜事件的催化),从此米亚·法罗的电影生涯就坠入谷底,接戏量锐减,且再也没有出演过任何一部佳作。/黛安·基顿则是伍迪艾伦在70年代的缪斯,由于他和米亚.法罗在80年代开始了感情,这段荧幕及现实情侣的关系也正式告一段落。(虽然后来也合作了几次) |
|
6/10。结尾两位贵妇以闲言碎语式的画外音,把爱丽丝独自去印度和抚养孩子的生活说得相当凄惨,画面展现的是爱丽丝热情地与黑人贫民打招呼,微笑着推动孩子的秋千的快乐,旁白的虚假叙述暗示了何为真实的自由:老中医借助催眠、隐身的神秘力量,唤醒爱丽丝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她可以隐身看乔和前妻发生关系,见到死去男友的灵魂去重游娱乐场,并得到缪斯女神的写作指点,却在她与乔的情感更进一步时发现了残酷的真相,丈夫出轨多年,乔心系前妻,与姐姐的关系走向恶化,以前的朋友、现在的电视台主任南希也傲慢拒绝她的写作梦,最后正用鸦片治疗的中医给了她一剂恋爱草药,在宴会上误灌进草药的男客人扎堆向她示爱,这种性欲支配下的伪幸福使爱丽丝窒息,她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在于是否愿意抛下优渥的生活,做善事享受自我的实现,这自然不被上流妇人认可。 |
|
虚无主义的老中医就是伍迪艾伦的化身吧,也有对东方的过于神秘的幻想:抽着大烟要去喜马拉雅找长生不老方的催眠师/巫师,可以随手配出能隐身,能吐真言,能让人爱上你的草药。浪漫的是曾经的落魄画家,还在中阴身的初恋男友光临,从阳台和你牵着手就飞到游乐场,跳完最后一支舞后消失投生。还是“伯格曼时期”的影子,关系僵冷的母女姐妹,早早结婚生子过上虚假的中产生活,购物出轨攀比八卦。神经质的米娅法罗突然独立觉醒,过上曾经想要的修女生活。 |
|
对于婚姻,伍迪艾伦无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
|
結尾處看到了New Musuem二十幾年前的基地環境。 |
|
做作的人物 做作的表演 |
|
爱丽丝梦游纽约,依然是有关中产阶级骚动的故事,只不过这部加入了小老头喜欢的东方元素神秘主义,在生命中不断回溯,姐姐朋友情夫丈夫……想认清他们,首先得认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