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按钮是干嘛的?” |
|
佩服阿基总能在这么短时长内,讲这么好的故事。二话不说一锤砸下去,无比简单的越狱,和一个无比浪漫的结局。他一向时运不济,越狱后却忽而前路明朗,可爱倒霉的他无惊险地前往升空号。换个导演就该是海面忽而亮起,警笛四鸣了...芬兰语的over the rainbow真是动听 |
|
1.阿基的电影,总是这般极简、冷郁而克制:精简的片长与紧凑的叙事,布列松式的扑克脸表演,干净凝练的分镜,冷调为主的配色,冰雪飘零的复古老城,穷困孤寞的边缘人物,还有苦中作乐的冷幽默。2.但阿基又从不吝在冰冷酸辛中添入适时的暖意与温情,悲悯亲切的底色也随着影片中丰富而活力四射的摇滚乐渗入观者的内心,结局亦散溢着童话气调,一如导演所言,生活太苦,世界够惨,何必再给电影加上残忍悲伤的结局呢?3.片名Ariel既是船名,又是天使之名,希伯来语原义为“上帝的炉灶”或“神之狮”。4.最惊喜偶得的爱情,最简单顺畅的越狱,最成熟淡定的男孩。5.固定镜头与画外空间:开厕所门看自杀亡者,拿芬兰前总统照片,抢劫店铺。6.随身携带的收音机,丢到地上的帽子,坏掉的手枪,自己打造的戒指,车顶棚的按钮。7.Over the Rainbow。(8.5/10) |
|
深蓝色主调,冷峻的摄影,几乎无表情的演员(属德莱叶和布列松流派)和沉没寡言。 阿基·考里斯马基将压抑展现到极致的瞬间,却唯独留下音乐,拯救观众,迎接完美的结尾。ps:好基友重伤后躺在车里说道,让我睡下。敞篷缓缓合起,这只怕是我见过将汽车比作棺材表现得最伤感的一幕了。 |
|
影片开始二愣子男主在寒冷的雪天开敞篷车被冻半死,到电影的结尾才发现车顶是可以合上的…无比尴尬又爆笑的20秒…极简犯罪电影,不过无产阶级弟兄自然是被万恶的社会逼上绝路的。“被社会抛弃了,但我们现有了三个人,还有一艘去墨西哥的船,它叫升空号。”无产阶级的无可救药的浪漫。 |
|
带上你的老婆孩子,带上SONY电视机,带上老式手提唱机,一起滑向大海,逃离冰冷。无产阶级三部曲力压芬兰三部曲。 |
|
越狱如此简单,你让“肖申克”情何以堪。 |
|
失业矿工如何成为法外之徒,这大概是我看过最极简的越狱行动了哈哈哈。“把我的心埋在垃圾里”...太TM浪漫了! |
|
芬兰语男声版over the rainbow 大赞!!! |
|
2021-11-13重看;冷感简洁利落的镜头里永远有那么可爱的小人物们,底层无名蝼蚁的相濡以沫、相互信任与冰冷严酷的社会现实成鲜明对比;“升空号”奔赴的新世界近乎理想童话(与《罪与罚》结尾同质),这就是悲悯善良的阿基风格,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谊,顶篷合上一幕既幽默又无比悲伤(灵动无比的妙笔),一个弃绝世界的人在最后时刻依然葆有善意是多么可贵。 |
|
墨镜、牛仔裤、收音机、离开的船和永不离手的香烟,黑色幽默的对白、极简剪辑、木讷的表情和无产阶级恋爱,与«天堂孤影»何其相似,又好像在看«肖申克的救赎»和«低俗小说»。 |
|
不断下坠跌入深不见底,令升空号如灯塔般希望之光闪耀若彩虹之上。海报里合起车顶一幕即全片灵魂,“把我的心埋进垃圾箱”,幽默至失语的悲伤之完美呈现。阿基于现实、电影于我,是冷酷中一丝温柔,严寒中一抹暖意,生死间嘲讽而释然一笑。 |
|
开场没几分钟就死了不少人,可是阿基的电影即使是这种犯罪蹲大牢越狱逃跑的主题也显得诙谐幽默,还带着一种无产阶级的无奈与无畏。当然还有一如既往的剪辑精准,没有一句废话,巧妙地把低成本和个人风格结合起来。想要国际歌八音盒。芬兰语男声版over the rainbow 太好听了! |
|
之前从未感受到阿基的电影这么好笑 可能在小屏幕前总是在走神//“这个按钮是做什么的”随之尴尬的半分钟安静 可谓全天最好笑的瞬间 也是说彻底消解了各种情节搭建起的戏剧性 所有的故事都毫无意义因为都是假的//阿基有种莫名其妙的浪漫 一无所有的男人会被偶然遇见的女人痴心地爱着 女人的孩子是放风的小工 即使被关起来也要配合默契地轻松越狱并完成自己按时出来结婚的诺言 一通折腾之后还能拖家带口奔向墨西哥 就顺利到离谱 而这一切仿佛都只是某本著名童话书其中一部分 作者是阿基考里斯马基 |
|
戒指是监狱铸造的浪漫,孩子是需要带走的行李,不能遮风的敞篷汽车里有庇护温情的按钮,卖相极差的草莓蛋糕里有通往自由的钥匙。37岁的男人如何在监狱里度过漫长的8年,抢劫银行先掉了枪,再丢了钱。还好他们擅长越狱,最终把他的心埋葬到垃圾堆。活得像被命运切割的排骨,逃到远方或许也不会有希望。 |
|
一句废话没有 干净利落 |
|
力还在 |
|
把帽子扔到行车道上.正好不就是刚看的《宴后》里阿胜和野口在电车上看到的情景!只不过宴后里女生扔的是男生的帽子.而这次她扔的是自己的帽子.大叔的结局带着淡淡的忧伤.但最后他们三个还是还是还是会幸福的.至少有爱又温暖吧. 2021.11.13 重看。记不起女主角,但绝对忘不了小男孩。 |
|
一个善良的无产阶级青年被压迫被欺负最终愤起对抗,阿基叔叔真爱这题材。不过这片结局还算挺温暖,最后合家欢乐地登上了升空号。其它青年就没这么幸运了。 |
|
#金马54#劳工三部曲之二,阿基好酷这很朋克,叙事流畅得根本不觉得短,美好残酷笑泪点齐飞,脱离社会主义的时代他在说资本世界的无产者,老歌曲冷幽默的爱情犯罪逃狱偷渡直来直去,在冰天雪地里开着大敞篷,雷神佩龙帕好暖出场后就一直在乐他,字幕出完台北观众居然有罕见的掌声。2021,4.16资料馆重看。 |
|
故事简单有力,荒诞中带着真实,只有过程没有细节也是很有特色。然而越狱的过程布列松看了要吐血吧。。。 |
|
那我得辞职这帽子真可笑,拿手枪让人喝咖啡,为捡钱丧命。相当冷感,算是无产阶级电影了 |
|
阿基的乐观总让人感到伤感,尤其是这部。 |
|
沒有半點多餘的話,但暗湧就醞釀在這平靜刻忍中。無論如何,對心中的美好,總該追求堅持。 |
|
【20211113影展时隔11年的二刷标注】aki的片三连看完全大丈夫,感觉像跟传说中很舒服的朋友呆在一起,不需要有多大的智识或者感情投入,只是单纯呆在一起,可能刚看过的故事就忘了,但是再看十遍也没有问题。。而且我知道,无论故事里出现多糟糕的事,他都会给我一个童话的happy ending,就像卖火柴小女孩最后的梦。。【20101107标注】大爱AK的童话……will you disappear in the morning? no, we'll be together forever……喷,我要是拍电影一定把这句用进去~ |
|
又傻又酷 |
|
简练,有力! |
|
把我的心埋在垃圾箱里 |
|
阿基郭利斯馬基的電影總有一種莫名的喜感 |
|
又冷又酷,就像电影开头那样开着没有顶棚的跑车,听着摇滚,在冰天雪地里一路前行。。。以及钢锯绝对是越狱必备。 |
|
这部观感不如前作[天堂孤影],想了想也就是无非证明一下布列松-烤鸡体系可以用来拍类型片故事,倒是很有风格。 |
|
4.5临死前玩会了中产阶级的小玩意儿,用它为自己的身体盖棺,却把心埋在垃圾堆里。 |
|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
|
©资料馆。 |
|
极简 |
|
娱乐性大增 |
|
115 |
|
三部里最喜欢这部 |
|
又一个被打入生活谷底的可怜儿,越狱、抢劫、偷渡一波三折,爱情就是一股强大的动力,总算迎来了幸福的曙光,酷炫的跑车老式收音机,那份异常的冷静和淡定都非常的Aki,毫不拖泥带水的节奏依旧冷若冰霜的氛围相当迷人,最后一首醉人的over the rainbow亮了,“把我的心埋在垃圾桶里”帕叔不能更抢镜。 |
|
把我的心埋在垃圾箱,因为他前半生是开垃圾车的(误),然后敞篷升起,这恰是一个埋葬的行为啊。男主仰卧在即将卖掉的小车里,玩着残缺的音乐盒,听着国际歌的旋律,万般情绪归于此刻。无产阶级好像唯有举起锤子,简单粗暴,才能逆袭,好好听话是没有出路的。
感觉这部比天堂孤影更成熟,无论是表演还是冷笑话… |
|
喜欢导演营造出来的气氛,很好看,好像才看了半个小时就没有了 |
|
CINEFAN五六七月考里斯马基展映@ PE,一群人在一起看《夜困摩天岭》笑到我……目前看过的最暴力的一部考里斯马基了(而且居然不是我菜……我可能就是不喜欢男的蹲班房女的还等这种剧情设置…… |
|
当无可失去的时候,一切损害或得到都理所当然。不是你努力求生,而是船载你升空。你能做的,要么把心埋在垃圾堆,要么按上久以为失灵的顶篷。 |
|
每一个细节都格外迷人,我实在喜欢考里斯马基的处理方式,看似闲庭信步,实则风吹浪打。“把我的心埋在垃圾里,生死爱恨绝望希冀都来的平静和淡漠,这是生活的实质,也是北欧才孕育得出的窥世态度。 |
|
最后又是上船啊 |
|
沒想到會是童話結尾.在整個荒誕的氛圍中有反諷的意味. |
|
考里斯马基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总是这样古朴浪漫,认定你后,奋不顾身与你亡命天涯 |
|
下岗矿工一路漂泊,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很不友善,幸好还有罚票真爱,摇滚逃狱。“这个按钮是什么?”硬派浪漫 |
|
7.3/10
似曾相识的剧情,导演似乎在拍着同样一部电影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失业被劫、入狱被黑,社会很冷;女友助逃、狱友支招,人心很暖。手枪的三次出现都是男主重要的人生转折,分别对应着工友的自尽、女友儿子的玩具、抢劫与复仇。“把我的心埋进垃圾箱”呼应前作《天堂孤影》,屡屡出现的火柴接应《火柴厂女工》。一键开合的敞篷车、芬兰总统像与耶稣画像并挂也是令人忍俊不禁的巧思。三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