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太难受了。我所有绝望的念头堆积起来在签下同意书的抉择面前简直就是轻飘飘的灰尘。 |
|
我 不能选择出生,也不能选择死亡,太可悲了 |
|
NHK拍人文纪实一直都很厉害,从安乐死展开探讨,我们如何迎接死亡和如何为亲人送行。居然还拍了得了同一种病最后选择和病魔抗争的对照组。没有做一点偏颇的描述,全交给观众自己思考。 |
|
这片子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有维持生命组和安乐死组的对照,看完应该大家都心里各有评判。瑞士理解的人权是人有选择如何活下去的权利也有选择如何死亡的权利,但对于撕裂严重的国度来说这种权利其实很奢侈了。如果说以前有点反对,看到镜头里的小岛美奈可以在说出我已经很幸福之后闭上双眼觉得对经历过亲人饱受痛苦离世后的人来说,真的太可贵了。 |
|
真的很为mina开心,至少是自己做的决定,还有爱的人陪伴。理解lawmakers对安乐死的顾虑,但我还是认为应该给每个人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亚洲国家可能真的还很遥远,但希望至少人道一点,允许家人带骨灰回故国吧。 |
|
能在自己离开的时候和至亲好好告别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了 mina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很幸福 忽然就觉得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不过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庭可能连积极安乐死的费用都是承担不起的 |
|
虽然经历过死亡,但是看见她最后自己打开开关,渐渐的没了呼吸,还是没有绷住。。。 |
|
若常年照顾过病人就明白其中精神身体造成的痛苦,选择在尊严尽失、彻底成为拖累之前有尊严的自我了断,不失为崇高人格的体现,值得敬佩。 |
|
解脱了很好 |
|
生不如死的话,选择保留最后的尊严的安乐死,也不是件坏事 |
|
2020-03-06 |
|
如果能好好活着,谁又会选择死亡 |
|
生命哗的一下就消失了 |
|
终于通过了Otz虽然看过不少英语国家的瑞士安乐死纪录片,但东亚国家还是第一次。nhk能拍出来太好了。两位女性的两种迥然相异的选择也是非常有思考价值的。尽管我自然偏向“尊严死”,但也会想或许和婚育之类的问题有关。总之很高兴有这样的片子,就像mina女士所言:希望安乐死能引起讨论。少数人的声音能被听到总是值得赞美的。 |
|
有尊严的死去和有尊严的活着同样重要 |
|
对于死亡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对生命个体的看法,是与世间其他捆绑在一起,还是自我意志凌驾于一切至上。当然,无论是决绝地安乐死,亦或是哭泣着再多看一季的樱花都是勇气。 |
|
人应该走的有尊严。 |
|
#经过了漫长而严肃的思考做出的选择。最后各取所需,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
|
“人终归是要死的,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觉得应该是现在。”然而,有的时候不得不是现在。节目中对比了两个罹患系统萎缩症的病人,MINA选择了安乐死,另一位选择了带着呼吸器也要活下去,我想不同之处也在于,后者对女儿和母亲的联系更强使得依赖更容易接受。但这其中更值得人们去思考的是,如果“生”的权利应该得到认可,为何“死”的权利就该被剥夺,日本以及中国都不承认安乐死,但不承认并不能将生的质量注入其中,就像回避安乐死的道德争议也不会带来更多生命的意义一样,而于人们更重要的是正视生死大事,而非避而不谈。最后MINA的骨灰因为日本不认可安乐死而不能带回日本国内下葬,这难道就没有人文关怀的争议吗。 |
|
人在有自由意志做某些决定的时候,还是自己。 |
|
无论是选择活下去还是想要离开,重要的是让人可以有所选择 |
|
本人的意愿最重要 真的 |
|
感觉三姐妹应该本来就不是一般家庭 |
|
以前看了个片段,这两天看到日本有两个医生因为帮助病人安乐死被捕的新闻,又重新来看了看。
片子里的选择安乐死的女士和选择活下去的女士,给我同样的震撼,有时候会想,如果是自己面临痛苦的活着还是有尊严的死去,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人生下来就是一场试炼,无论是怎样的选择都应该被尊重。 |
|
孤立秋枝头,桂花著香未 ? |
|
无法决定出生,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死亡是非常幸运且幸福的事情。 |
|
「確かに私が私らしくなくなるんですよ。それが怖かった。天井を見ながら毎日を過ごし、時々食事を与えられ、時々おむつを替えてもらい、果たしてそういう風な日々を毎日過ごしていて、それでも生の喜びを感じているのか?」私たちは命の終わりをどう迎えるのか… |
|
外婆临走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看了美奈离去的整个过程,内心还是很震动。两个姐姐劝美奈再考虑下是否必须安乐死时,美奈笑着说人什么时候都没有活够的…向死而生。在看了一些生死后,更要珍惜当下好好的活。 |
|
选择安乐死和选择维持生命的对照很有巧思,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展现每个人的选择。 |
|
她很透彻 |
|
活着与赴死两种选择,各有各的勇气,不过能在家人陪伴下走到终点,也很幸福了。 |
|
安乐死就怕被不法分子利用。不然真的很好,安乐死可以保全人生最后的尊严。 |
|
140|万万没想到看到最后泪崩了,要是早点看到这部片子好了,最害怕的就是突然临近的死亡,遗憾自己潦草的告别,我欠她一句感谢。非常敬佩直击死亡的生命,无论是微笑着睡去,还是扭着脸看着樱花,在时间的广阔维度上,人生就如同樱花一样短暂但因盛放而灿烂,随着最后镜头的一点点挪移,感觉整个情绪都润湿了,非常有人情味儿的片子。
其实关于安乐死的问题是一个普世的问题,关键就看自己是不是要去追求有尊严地死去,事了抽身离去。我不愿创建过新的羁绊,希望自己最后能够有尊严地死去。 |
|
自己做选择的人生才是真实的 |
|
选择安乐死和选择艰难存活的比照,可实施安乐死国家的瑞士和禁止安乐死的日本比照,告别的人笑着说再见和被告别的人哭着说谢谢,没有哪一种是对或者错的判断。一切在于自我选择和对权利的尊重,在展现生命的伟大与弱小方面真的很触动心灵了,包括最后的樱花树下都有所指代,很厉害的纪录片。 |
|
我也想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
|
新年第一部电影,我就这么眼看着一个女性真实的在我眼前死去。 |
|
患有无法治愈的多系统萎缩症的日本女士,来到瑞士寻求安乐死。。。第一次真正目睹安乐死的过程,确实和全麻很像。。。但表面平静,内心沉重。。。导演很有心,还特意去拍摄了一位患同样疾病但选择人工插管坚强与病魔作斗争的参照案例。。。其实,不管选择安乐死还是继续坚强,都是极其勇敢值得尊敬的。。。除了和本身性格有关会影响决定,个人认为这个决定的做出70%为了家人,30%为了自己。。。因为活着,是为了留恋和家人共渡的时光;离开,也是为了不拖累家人。。。瑞士医生最后差点动摇她们的话:如果她住在瑞士,不需要那么长距离过来,那她其实不用那么早走。。。好的👌查了一下,片中安乐死实施的机构在我骑自行车就可以到的隔壁村子,实施的医院应该就在咱巴村省医院,放心了。。。 |
|
当时看的日字的,关于死亡也可以选择 |
|
她的骨灰流淌在瑞士奔流的河川中。 |
|
目睹死亡比目睹疼痛更需要勇气。 |
|
看到泪流满面,作为同样独立的女性,我完全理解她所做的选择。我们有权决定如何活着,也应该有权决定如何死去啊。 |
|
人类的选择其实很有限,尊重他人的选择好重要。 |
|
既然不能选择如何降生,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死亡方式其实是一种幸福吧 |
|
不成为他人的负担,在还是自己的时候有尊严的离开 |
|
选择自己死去的方式是一个人的权利 |
|
平静而细腻。选择生或者选择死,都很有勇气。而能够自己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
工作中经常问客户的问题:“如果得了重疾,你会选择治吗?”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回答。纪录片里出现了两位得了多系统萎缩症的病人。这种病会逐渐剥夺身体机能,如果要延长寿命,必须依赖呼吸机和胃造瘘管。美奈还能说话和勉强活动,但是随着病情严重越来越依靠姐姐们的照顾。她觉得这样或者毫无尊严,但是身体无力多次自杀未遂,安乐死被她视为最后的希望。道代完全瘫痪,和人交流主要依靠眨眼睛,却因为能从和家人的平淡生活中感受到喜悦,选择戴上呼吸机继续和病魔斗争。不知道未来的我们,会怎样迎来生命的终结。 |
|
纪录片主角之一小岛美奈的故事可见《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作者宫下洋一。 |
|
很沉重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