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生生 (2017)

    最近更新: 2024-08-11 HD国语版
    • 主演:鲍起静 吴至璿 严艺文 蔡亘晏
    • 导演: (Bon An)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台湾
    • 年份:2017
    • 更新:08.11
    • TAG:台湾,亲情,温情,鲍起静,家庭,台湾电影,台灣,剧情
    • 别名:Sen Sen
    • 片长/单集:99分钟
    • 豆瓣评分 7.0 (749票)
    • IMDB评分 6.7 (60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台湾电影《生生》的免费在线观看,《生生》是对白语言为台湾,属于剧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0分,有749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什么是死亡?”这个问题对于刚失去哥哥的小孩子生生(吴至璿 饰)来说可能太难回答了。他拿到了哥哥的手机,发现他一直在关注一个网络直播,名叫“活过一百天”。这个直播间的明星一位叫莉莉(鲍起静 饰)的老奶奶。老奶奶被诊断出肺癌晚期,但是在很努力地生活,且已经超出了医生的预期。这两人将一起去探索到底什么是死亡这个问题……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4K/2160P

      生生[60帧率版本][国语配音+中文字幕].Sen.Sen.2017.2160p.60fps.WEB-DL.HEVC.DDP5.1.2Audios-NukeHD 详情
      生生[60帧率版本][国语配音+中文字幕].Sen.Sen.2017.2160p.60fps.WEB-DL.HEVC.DDP5.1.2Audios-Nuke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生生[国语配音+中文字幕].Sen.Sen.2017.2160p.WEB-DL.HEVC.DDP-NukeHD 详情
      生生[国语配音+中文字幕].Sen.Sen.2017.2160p.WEB-DL.HEVC.DDP-Nuke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080P

      百度云盘 生生.Sen.Sen.2017.WEB-DL.1080p.H264.AAC-无水印.mp4 4.14g 详情
      生生.Sen.Sen.2017.WEB-DL.1080p.H264.AAC-无水印.mp4 4.14g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生生[国语配音+中文字幕].Sen.Sen.2017.1080p.WEB-DL.H264.AAC-MOMOWEB 详情
      生生[国语配音+中文字幕].Sen.Sen.2017.1080p.WEB-DL.H264.AAC-MOMOWE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2017台湾高分剧情《生生》无删减版.HD1080P.中字 详情
      2017台湾高分剧情《生生》无删减版.HD1080P.中字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omp4]生生.2017.HD1080p.国语中字.mp4 详情
      [domp4]生生.2017.HD1080p.国语中字.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生生.Sen.Sen.2017.WEB-DL.1080p.H264.AAC-无水印.mp4[4.14GB ] 详情
      生生.Sen.Sen.2017.WEB-DL.1080p.H264.AAC-无水印.mp4[4.14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email protected] 4.38GB.torrent 详情
      [email protected] 4.38GB.torren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什麽是死亡”这个问题对于刚失去哥哥的小孩子生生来说可能太难回答了。他拿到了哥哥的手机,发现他一直在关注一个网络直播,名叫“活过一百天”。这个直播间的明星一位叫莉莉的老奶奶。老奶奶被诊断出肺癌晚期,但是在很努力地生活,且已经超出了医生的预期。这两人将一起去探索到底什麽是死亡这个问题……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5 IMDB 6.8 蓝光
      小伟
      2019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小伟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本届FIRST影展剧情长片最佳。拍着胸脯说是近三年来最好的华语处女作,时空性的完备程度秒杀所有阿彼察邦的拙劣效仿者。每场戏都有充足的信息量和解读空间,创作者有极其清晰的设计和考量,绝没有卖弄符号的心虚,剧作、表演和电影思维三者同时在场。一个在创作生态里越发“寻常”的家庭事件,用三人接力式的视角挖掘出每个成员的精神困境:死亡,青春,乡愁。联想和共情激起的思绪上下翻飞,无法止息。所有长镜头都没有露怯,有着丰富的细节和精准的调度。更不用说令人咋舌的景深镜头,对当下拍摄场景、人物内心乃至城市地貌都有深刻的认识。结尾与开头打通的幽灵视角直接把我看呆了,河濑直美《沙罗双树》的感动再次汹涌而来。自然、流动,让我耳目一新。
      • 谁是追逐太阳的猎日之人,谁是与龟赛跑的阿基里斯,谁是笑话里拿错了病历的家伙,谁是现实中插错了卡的笨蛋。爸我想改变世界,这样的豪言在泡面的热度里融化。老婆快过来一起挤,这样的蜜语在卧铺的床位里蒸发。植入父亲离岛的记忆,在缝纫机边试穿祖母剪裁的黄衬衣,从此去天南海北,都带着你的身形。
      • 不多见的墙内粤语电影,演员都挺棒。非常私人的家庭故事,也拍出了两代人的一些共通境遇,《一鸣》也贡献了最为自然舒适的校园青春戏。另外荒凉村落已然变成新导演超现实想象集中营,这部分如果延续原本的写实主义或许会更好。
      • 现如今已经很少有处女作能让人一身鸡皮疙瘩的惊艳了,这部作品做到了。导演太厉害了,心思温柔又细腻,个性叛逆又沉默,他看见了父母,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老屋,看见了广州这个城市,像每一个经历过高三与家庭伤痛的我们每一个人,静水流深的情感默默汇入到心底,像给我注入了一剂回忆药水,瞬间把我拉扯到自己窘迫、压抑又自由憧憬的青春时光。黑暗的影院里我这个成年人的眼眶悄无声息地湿了,灯亮起前又悄无声息地擦干,感谢这110分钟的私人自我窥视时间,非常妙非常治愈。
      • 7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啊,处女作能这个程度,很不错了。这片首先好在剧作,非常工整,用心的细节也有很多,剧情的构建,关系的推进也都很合理。相较而言,更喜欢前两部分,第三部分开始玩了些虚的,反而有点无趣了。
      • No. 一部非常不好听的电影,也就是说,没有画外的电影,意味着长镜头中的摇镜只能像拖着一团赘肉一样拖着那佯装自然主义的陈词滥调。但你说共鸣?集体记忆?当然有,但这也是我失望的起始点,因为有了共鸣,有了类似的经验,那也就意味着一切只能安安稳稳地抵达终点,别的什么也没有,即便有了第三段那些似梦的场景,但也仅是在梦的视界旁边旋转,并没有真的要入梦的意思。为什么无法入梦?因为不存在逃逸的欲望,没有像片中那个离家的奶奶一样一去不复返的决心(她再也没出现),自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出格举动,看来理想二字确实已经从华语电影的字典里彻底消失了,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过。
      • 近几年看过最好的处女长片。年度华语十佳
      • 一上来就绝症,没有试图说教,也不用配乐去煽情,能把生死之类的大词,变成化整为零(ING)的进行时故事——作为处子作电影,已难能可贵。人生温度遽降的广州,似乎没有了全年的躁动暑气,医院、学校和家的不断转移,“似乎不为什么”的老奶奶离家、主人公逃课、年轻人出国,都在寻求解(救)脱(逃)。不足之处,是第三段似梦又遇,太“路边野餐”,感觉在试图去总结和升华。然而,真按照前两部分的节奏行进,也完全没有问题啊。主要角色均由港人演员出任,也是相当少见的、完全粤语为主的local电影了。
      • 听小伟英语口音,他是怎么被加州大学录取的?
      • 3.5 “惊人首作”名副其实,尽管缺陷不少,导演想做的想要的太多,结构也很有问题,不过这些都掩盖不了导演的才华。
      • 导演拥有极为细致缜密的理性思维,在景别构图的平衡、剪辑的精确度、视点的转换节点和运动镜头的速率停顿上都下了大功夫。但此类以极端情境反逼人物状态的电影,文本的咬合一定要足够紧,才能制造出具有强烈代入感的戏剧漩涡。遗憾本片依然存在不少泄气的段落,在情感层层推升的过程中制造出不少阻力,所以直到结尾我们也没能真正看到脱离出事件之外的人物,不论是慕伶、伟明还是一鸣,都差了一口气。Ps:旅馆大风停电那场戏蛮惊艳的。
      • 你要做保安,他要做教导主任,我要开小卖部;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 看完也很想点根烟。ps才发现广州的景挺适合拍电影的hhh
      • 享受这种苦中作乐的幸福感。大陆电影,全程粤语对白,三主演全部来自香港,加分加分!
      • 相当成熟的处女作,也是典型的半自传作者电影,看得出黄梓导演拍出了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三段式既代表三个不同家庭成员的主视角与三种有所变化的风格(由写实到超现实,从手持晃镜到稳定平滑),又呈递出了成长/新生与还乡/逝去的交织历程。基调冷峻克制,哀而不伤,在剪辑、转场(包括三段之间的衔接)、空间调度(自然环境&氛围营造,以及室内与画外空间运用)与视角过渡切换上也很有想法,尤其是主客观视点或不同视点的流畅转换,首尾相衔的幽魂视角运镜及通过电视中录像引入片名或收束全片的设计也十分惊艳。内容上留白和需要观者揣摩解析的地方也不少,对叛逆与压抑的青春及患病者心理的描摹很真实。第三段迷雾缭绕的无人村与停电后的荒凉宾馆足以将我吸入片中。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些符号堆砌问题,如阿基里斯与龟和追日者寓言。(8.3/10)
      • 自然流畅,平实生动,跟拍恰到好处,声音处理饱满,处女作就这么沉稳,难得,更喜欢原名《慕伶,一鸣,伟明》,以三个名字命名,以三个名字进行分段。
      • 竟然听到了熟悉的乡音,荒岛上冬天的海风真的瘆人,但岛上这段的确是全片华彩,拍出了苍凉落魄的美感。导演本人还挺可爱的。|SIFF2020第12场
      • 用一部笨拙的电影,和我们的父亲与青春作别。
      • 粤语似乎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一出声就让人想要把这个故事看下去,而导演的镜头则继续将这种魔力放大。医院走廊长镜头对时空的留白给人惊喜,火车上父子相卧不失为年度温情时刻,最后镜头又如父亲还魂一般堪称点睛之笔。
      • 4.5 从癌症家庭素描到中国式家族志,从一鸣渴望跳脱的青春到伟明的“人生无再少”,三段式的结构所拉开的混杂语境,最终在“无人有魂”的岛屿上,归为一场“天荒地老故人识”的“岸边之旅”。电影的每一处场景、意象、调度,都是在形塑如此扎实的日常感的同时,又在其中找寻临界的、别有洞天的缝隙,轻轻诉说着无声的后悔与叹息。天空海洋山野树林,医院房屋报纸电视,乡野与城市全都落下了“时光之尘”,在巨大的变迁中又有着往昔的幻影——只因为情感是亘久不变的,它被封存在记忆中,又时刻作用于当下。
    • 豆瓣 6.9 IMDB 6.6 第06集
      Blackbird
      2019
      剧情片
      美国

      黑鸟

      Blackbir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TIFF2019 很棒的家庭伦理剧,情节真相反转好多次。喜欢电影里海边的场景,让我想起cape cod.
      • 似曾相识的故事,在限定时间用一个事件把全体家庭成员限定在一个固定地点内,大小抓马层出不穷,被迫冲突和交流和解。情节和情感已无特别吸引力,只剩下纯粹看明星互动。
      • 原本一看原作是Bille August这位戛纳史上最被过誉的电影人之一,就打算提前退场,事实上故事也确实直白且缺乏逻辑。但是影片情绪的摆动很有趣,从虚假的善意到大家似乎坦然接受真相,再一次出现虚假真相然后再次打破它,让观众感到人生是绝望的、无休止的虚假真相的组合。Sarandon把一个没有层次感的角色演出了层次;Wasikowska的troubled lesbian形象和表演让我眼前一亮,她俩一直在飙戏。Winslet在一旁一直过度用力,显得很多余。
      • 多伦多电影节全球首映,看片氛围太好了。对这样一个悲伤的题材来说,能够让全场带着沉重的心情不时发出大笑,演员的功劳很大。希望今年苏珊·萨兰登能有所斩获。
      • 欣赏表演角度值得一看,所谓富裕白人家庭面临的麻烦事,有像只是一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单纯,默许一心向死价值观的正确性,用特写捕捉到人物表情的变化,让追求家庭伦理中的秘密变成考验演员演技的战场
      • 看了半小时才认出Kate,前半段都在共情,婚外恋那段有点为了抓马而抓马了,结局一下就觉得无力很多,但确实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 相当温情的一个电影,即使一次次的出现戏剧冲突,也都在无形中化解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 TIFF打卡。节奏很棒,笑中带泪的family drama。人性道德社会偏见家庭成长各方面都展现的很好。
      • 大多数为人诟病的“北欧改美”的电影会面临一个情绪过重的固有毛病,本片也并不例外。但比起原版的异常冷静和缺乏高频BGM的煽动,美版这种让优秀演员过招和齐聚一起,毫不留情撕着出轨、性向、尊严和临终关怀等诸多话题的一锅端做法却非常对味;即使母亲的房子好似戏剧舞台,只等大幕拉开,让她们说着念白。但Kate和Susan的表演是完全升华了这个故事的,并在最后为她们的角色留下了一些牵挂与同情。
      • 喜闻乐见的家庭撕逼喜剧,完全可以搬出来当个话剧演。切入点挺有趣的,但总感觉针扎得还不够深。笑料是够了,但这样一个题材我自己没得到太多的触动。看完脑子里想到自己外公,他的遗愿之一是将自己骨灰撒到海里,但现在那个坛子还摆在殡仪馆的某个柜子中。家庭和情感,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 安乐死,同性恋,大麻,开放式婚姻。。。
      • 20201024AFF film festival
      • 重点看表演
      • 这类电影看得太多了
      • 触动内心,如今我关注的是癌症、老年痴呆、临终关怀、甚至安乐死……我总希望自己能勇敢能稍微与众不同,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盖棺定论不错,只是我自己看不到了。有点想预演一下
      • 3.5 再克制一点就更好了 26.09.2020于Gaumont Parnasse
      • 剧情俗套,主要看表演的一部片。凯特的台词重音放得真好。
      • 感叹德尔佩的时光痕迹太重,原来是林赛。苏珊姨的演技真是棒,眼神流转间包括肢体都触动了我内心。
      • 虽然知道有肥温,还真没认出来,最初是听声音听出来的
      • 感觉没什么东西,没安全感的小女儿和婚外恋两大矛盾轻而易举得就被解决了,尤其最后妈妈一句这个家里只有爱我真的无语子,各种bgm强行煽情也太明显,妈妈和小女儿演技不错。
    • 豆瓣 8.0 IMDB 7.2 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
      孤味
      2020
      剧情片
      台湾

      孤味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台湾人在家庭题材的电影把握上好像还是比内地导演要好不少。不算复杂的故事,但是一家人的牵绊、爱,都让我看得又哭又笑。台南的风土人情,居然让我找到一点自己童年的影子。
      • 葬礼上佛家和道家同时登场,似乎从来没有人这样拍过,这恰恰是两个女人的命运写照,蔡女士是佛家,讲缘;林女士是道家,无为而守;而三个女儿“无法代替父亲向母亲道歉”,是儒家的中庸,一部电影呈现了台湾丰富的文化层次。最感动的是最后一程林女士让蔡女士去送前夫,这是对“缘”的一种顿悟,心结也因此打开。
      • 看过,但价值观不同,为什么缺少父爱的女儿都非常体谅父亲,认为父亲有苦衷,却不理解含辛茹苦把她们养大的母亲,特别是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继承了餐厅的女儿,难道不应该更理解母亲的心境吗?
      • 好生气 阿嬷好可怜 小女儿好过分 为什么没有人理解阿嬷
      • 私人以为,称这部电影是当代的《饮食男女》一点不为过。伴随着温文尔雅的气质,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女人一生保守的一道“孤味”。片尾鱼缸里的三条锦鲤顺水而游,印证了爸、妈和蔡阿姨的和解,也蕴含着三个女儿始终相随的爱意;最终那封被烧去天国的离婚书,是母亲能为这个大家庭送上的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温柔。在如此喧嚣浮躁的华语影坛,能有这般爱意满满的文艺佳作,也许是疫情肆虐的年份里,影迷能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 看完后,百般滋味在心头。电影最后,感觉女人们都原谅了男人。男人作为丈夫、父亲、情人,曾经带给了她们一些美好的回忆,但伤害不也是真实的吗?她们不断地从男人的行为找出一些值得肯定的事情,然后作为原谅的依据,我觉得不妨视为自我疗愈的努力。
      • 啊签了二十年前的离婚协议书给前夫烧了去…这个情节写的太好了吧
      • 是枝裕和拍家庭戏,首先要嗅到家的气味,习惯这层气味后才能去理解人。《孤味》相反,人物浓烈的个性冲淡了家的味道,我们可以经由言语听到这个家在过去的七十年间所发生的一切,却无法透过眼睛看到这些“发生”留下的痕迹。
      • 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关系,觉得母亲的角色背负的太多,却愈发隐忍,而离家而去的父亲似乎只需要一包软糖就可以轻易讨好女儿们,真正离去后又值得所有人怀念,也许早放弃真是一种解脱。
      • 啊…太舒服了,丝毫看不出是新导演的作品,台湾导演对这种家庭题材以及笑中带泪的调度简直是信手拈来,至少是彻底治愈了最近很郁闷的我。陈淑芳和谢盈萱自然、真诚、内敛精准的演出就算在加入内地电影的金马奖也肯定是具竞争力的,徐若瑄和丁宁受角色限制但也都可圈可点。我要再看一次。
      • 所以为什么五个女人的记忆都要围绕着这个死去的男人展开,女人不能有自己的生活?中国家庭除了借爱来相互伤害还能怎样?一个游荡在父权社会的幽灵。
      • 在外开房偷情还要老婆出房费;把男人的脸面当成借口拿老婆家的钱做所谓的生意;离家几十年临死前拗深情人设。母亲一直坚强隐忍给所有小孩最好的环境,结果到头来都怪母亲一直不愿意和解。故事根本上接受无能,三星给所有人的演技。
      • 演員構成了這部的優良。謝盈萱的表演精準又自然地叫人嘖嘖稱奇,太妙了這個女人,到底怎麼煉成的?最後一段的眼淚和微笑,看完電影三天了還留在我心裡。
      • 横向比对同类家庭片《饮食男女》《海街日记》等,导演在技巧上没有新鲜感可供惊喜,甚至整体思路有点平庸。但本片真正突出的价值,在于演员群戏上极高难度的把控,演员们合力把它抬高到每场戏都精彩可观的水准,创造了一个在表演层面真实落地、充满细节的“女性世界”。尤其是在二女儿家吵架、两女同拜妈祖庙和最后的一整段,五味杂陈,犀利与温柔并存。陈淑芳几乎是用自己整个演绎生涯,造就了在片中流光溢彩的演出。
      • 1.他明明那么渣,妻子和情人却都那么爱他;2.女儿们明明都知道母亲那么苦那么不容易,却都不能体谅她;3.尤其最小的那个女儿,跟父亲相处的时间最短记忆最少,跟母亲相处的时间最多,最能知道母亲的辛苦,却对父亲乃至父亲的姘头有着相当厚的好感,实在令人难解;4.每一个人物、每一组人物关系的塑造,都及其生硬、别扭、虚假,作为一部家庭题材的作品,太失败了;5.影片得益于几个演员都还算有信念感,演得还算投入,才能让影片的口碑维持在一定水准。
      • 可能是去年最好的台湾电影,戏里老中青三代女演员都奉献出了极棒的演出,陈淑芳的金马影后实至名归,谢盈萱也值得金马女配。戏外小年夜和姥姥妈妈姐姐一起看,姥姥说林秀英就是她,年轻时觉得做牛做马一辈子怎么可以放手,到老了姥爷去世后还是会软下心和解,每个人似乎和电影里的角色都有着奇妙的互文,戏里戏外看到女性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真的泪目了。
      • 金馬影后女配陳淑芳
      • 跟《海街日记》甚至《花椒之味》都满不是一回事,重点竟从本应有的女性互助,偏移到为缺位的男性辩解:不负责任的父亲满腹心酸,辛劳半生的老母亲反倒成为众矢之的。戴着墨镜、若隐若现的老父,本质与《大红灯笼》里不露面的男性大家长并无二致,狡猾的是前者以衰弱的外表伪装隐性的压迫,再如《消失的情人节》一般用一盒“记忆”把过错一笔勾销。 看似是一条和解之路,以葬礼为终点解开心结:母亲签署离婚协议书,卸下貌似自我施加的枷锁,却也“主动”配合完成了自我放逐,将“母亲之位”让给无暇的“圣女”。基本的人物塑造也败笔连连,没能共情任何一个角色的困境,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仅靠台词传达,最后我只能为林秀英鸣不平。——可以放下,但不能原谅;因为一旦原谅,女性就将在由男性赋予的虚幻的快乐中,连愤怒的权利也失掉了。
      • 已是到了庙里不需要求姻缘的年纪,却要为女儿求一支平安签。已过了要用清水的月光洗脸的年岁,却仍要尝口父亲的洋软糖。灵堂里上演田调,铁盒里藏着旧情。出走几十年,厉声叫女儿不要跪,也知他绝不会没出息变成蟑螂回来。设灵堂或摆寿宴,都是对自己交代。签下迟了半生的离婚协议,阮终于是别人的了。
      • 依然是台湾电影最爱的“放下”与“和解”,但在这表面之下,又不仅是放下与和解那么简单,和《谁先爱上他的》一样,没有鲁莽粗暴地给一个人贴上“渣男”和“小三”的标签,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人性与感情的复杂,正如那首歌所唱“人生的味道又酸又甜,无论花开花谢都充满芳香”,而真正的放下,是当你说起曾经的自己时,就像看了一部老电影,就像唱了一首老歌。女性群像戏太精彩了,以及这个结尾方式绝对是最近几年的最佳之一。
    • 豆瓣 7.4 IMDB 7.2 HD
      又见奈良
      2020
      爱情片
      日本/中国大陆

      又见初恋

      又见奈良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上影节最大的惊喜!很温柔婉转,最后就这样走着
      • 「SIFF-16」本来就很喜欢《米花之味》,《又见奈良》也看得轻盈动人,一向欣赏灵动上扬且亮晶晶的韵律,片尾那首邓丽君日语版的《再见!我的爱人》也用得很妙,这一场抚慰了多少观众疲惫的眼睛啊。
      • B+/ 比《米花之味》更进一步,抓住了更细微深邃的人际交流场景。它并不预先焦急地为人与人的共处下定论,也不急于去抵达某种结果,而是极为自觉地将交流当作一个并无僵固目的的过程。因此语言隔阂反而成为一种媒介的裂口,成为可不断迂回的玄妙共感。人的肢体,人可触、可写、可使之发声的物,皆将我们联结。而当交流突然加速,媒介失去传导的感知延宕,故事才倏忽间走向终结。有趣的是寻找的日本遗孤同样是一个类似的中介物形象。她的信件构成了三个人物的强烈共振时刻,而她的身份困境则构成了国族边界意识形态之无限残余的标记。或许,急于交流只是一种唯我的幻像,而真正的交流本身只在不急于交流时才能达成,这就是本片最高明的落点与方法论。
      • 字幕能不能分清的地得?
      • 目前今年华语最爱,战后遗孤的开头动画便已飙泪。电影前半部分每3分钟就有一个轻松亮点,被海关没收的酱牛肉、鬼鬼祟祟抢镜的鹿、适应湖里生活的海螃蟹、一紧张就说俄语的奶奶、鹏飞出镜的学牛叫卖肉员、装了锅的就是从中国来的…信手拈来的小幽默,在如此沉重的题材里熠熠生辉。最喜欢两个异国老人互看照片的片段,无声胜有声。全都白照了的照片,白费工夫的奈良之行,再见亦宽慰。当片尾熟悉的旋律响起,好怕是那首时,结果泪腺彻底决堤…寻找,所有遗失的爱。
      • 非常喜欢!数代遗孤的身份错乱,语言的隔阂,又在钟声、照片、手势间建构出新的平衡,寻亲的情绪被淡淡藏匿于奈良的自然和人文背后。前作中幽默灵气的小细节都得以延续,结尾祭祀的戏甚至有些《沙罗双树》的味道了。
      • #siff2020# 满足期待,依旧发挥稳健,延续了前作“找寻”的母题和创作上的巧思,凝视,行走,继续用温柔的喜剧风格来包裹伤痛,同时进一步拓宽人物关系的可能性。一个模糊了身份的人,一个只存在于记忆中的人,姓名不只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存在的依据,在寻找的过程中,丽华不再是一个麦高芬式的符号,更是一个串联国别文化、集体记忆、伤痛历史的桥梁。没有胶卷的相机是复刻历史的幽魂视角,也是沟通现实与回忆的那道门。《菲洛梅娜》式的文化寓言,永远存在于那些被遮蔽的深层角落里。
      • #SIFF2020# 太棒了,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展现寻找的过程,不煽情还适当的增加幽默感,老奶奶用俄语回应与学羊叫买肉的过程可爱极了。女儿远去的父亲与千里寻子的养母,在小泽带领的三层关系中展现的非常巧妙,最后的长镜头里三人行走,老警察与小泽仿佛中日关系一般夹杂着历史问题与保护着遗孤的养母,同时响起了邓丽君《再见了我的爱人》日语版,无奈与爱意慢慢涌上心头,又见奈良,goodbye my love …
      • #23SIFF# 背景故事的交代融合了动画元素。开头的“螃蟹”暗示了影片的结局,海水与河水的生存环境,隐喻中国与日本。“无胶卷的相机”隐喻记忆,也许生命最终留下的只是记忆与思念。在历史背景下、在奈良县,一次寻亲、一段旅程…从八嘎到绵绵大笑…表演含蓄、表达真挚幽默且不煽情的讲述了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大故事”。婉转迂回、层层递进,没有陷入套路,留有了足够的空间与思考…人生呀,有时候这一别便是永远…片子关乎“寻找”,寻找那段历史、寻找遗憾的爱…(没入围三大可惜了
      • 正常发挥,如果不是疫情,可以去更好一点电影节
      • 【76】SIFF23。从完成度上来说无功无过,剧作细节不乏一些有趣的巧思,故而比起平乏寡淡的寻亲主线,几处小品式的零散片段反而更能打动人心,从这点来看,配角的形象刻画反倒会更加出彩。不过相较于纯粹的情绪输出,这种着眼于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生活叙写也确实是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
      • 第一个镜头复刻了米花之味中英泽的凝视。很多细小的诙谐幽默冲淡了异国寻找遗孤的沉重感。闯入祭祀一度想起相米慎二的《搬家》,黑暗中飘来的鼓声,人群中焦灼地寻觅亲人,可惜没能起飞。结尾的三人行走镜头也延续了米花之味的程式。在语言之外也许是一座安全岛,可以静息并充满思念和期待。
      • 3.8 SIFF 观感最佳的一部华语新片
      • 留白不是空白,终于有内地导演懂得区分,中式告别,日式诀别,还有点一点西方哑剧式冷幽默,片尾《Goodbye My Love》加一星
      • SIFF看到现在第一场两次鼓掌 角度相当特别 切入点又很温柔 人湮没于奈良的山野之景里更有寻找的味道 吴彦姝演得太好了 很荣幸成为第一批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 非常感动 侵华战争的遗留问题能拍到这个程度非常厉害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电影
      • 东北日本遗孤的事情,不是东北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比如我。感谢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那段已经日渐尘封的历史,就像是时代里的一个褶皱被展开,这些似乎被遗忘的人现在站在了镜头前。历史遗留下的情感伤害,需要长久的时间去弥合。感谢导演关注到这个问题,并用这样一个故事记录下来。战争会结束,但爱不会。
      • 3.5,开场那个动画实在是不明所以,而且前半也都显得太过"正常",好在聋哑开始几个精彩的段落拉了回来,结尾三人走路配上邓丽君带着口音的日语歌是全片最佳一场
      • 真就拍了一电视剧啊,看把人老头老太太累的。残留孤儿就一命题作文,没有几个真残留孤儿的出演是不是就完球了?人物走走过场,故事强行讲讲完,中间拼点日本文化风俗(最后那个祭祀戏凭啥碰瓷沙罗双树啊)。做题的思路来拍所谓的跨国合作就是这样,你把奈良换个村儿也行吧。
      • 延续了导演米花之味温婉隽永的风格,奶奶的演出细节特别好,有两场戏情感变化很细腻,不愧是老戏骨。当然,这种慢风格的在受众上会有一些分水。喜欢的自然喜欢。
      • 奶奶在找养女丽华的途中,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甚至语言不通的人,但同样独自生活的人,探寻家人的定义与边界。没找到丽华,却找到了“丽华”。细节很赞。吴彦姝奶奶的同理心演绎法特别动人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