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午决战石碑镇,关山乱渡好来污,原野群侠蜡枪头,马上双雄换汽车 |
|
梅尔·布鲁克斯著名喜剧片,据说是无厘头电影的先祖,特别是最后十分钟,比较具有颠覆性,但不觉得很可笑。 |
|
真的是笑到哭,这部电影集西部片、讽刺好莱坞、反映种族问题、劳工问题于一身已经超级不可思议了,关键是它还巨搞笑,非常多offensive到极点的笑话在今天真是完全没法想象的,唉我好爱70年代,大家都有啥说啥似的。梅尔布鲁克斯是天才这毫无疑问了! |
|
Madeline Kahn凭借她在片中对Marlene Dietrich “惟妙惟肖”的模仿被《首映》杂志评进“影史上最了不起的100个表演” |
|
黑人探长混不吝,神枪快手来助力,猛男妓女都服气,黑白无间共协力,共同杀敌多带劲,玩嗨跳脱成闹剧,片场混战戏中戏,好歌好曲好旋律,欢乐结局逍遥去,老子说的真押韵。 |
|
主演写的Mel Brooks和 Gene Wilder,结果看完发现戏份不足,有点失望 |
|
break the fourth wall的地方都玩得不错啊!“杀得人比Cecil B. DeMille还多”这类的台词对现代观众太不友好了。Madeline Kahn的La Dietrich拿提名这事真要承认当年奥斯卡也挺有品味的。 |
|
梅尔布鲁克斯,粗俗并犀利着。粗俗当然是指他的笑话难逃腰部以下膝盖以上。犀利却是他的讽批视角往往别出心裁直戳要害,就像制片人通过钻商业规则漏洞以劣质戏剧骗财,本片中那位与好莱坞天才女科学家混名的流氓大亨也为了能赶走铁路沿线的村民,阴险献计州长把一位黑人警长派往种歧严重的南方小镇!“有人斥我太粗俗,我笑他们看不穿!……坏品味只是真相被戳破之前的叫法。” |
|
我觉得布鲁克斯是王晶的榜样;最后玩嗨了,镜头拉远+串场子创意特别后现代,当然,还有不曾停歇的恶搞。。。;“慌什么?现在是1874年,你可以告她(海蒂·玛拉)侵权” |
|
我已经不适应这么早的无厘头电影了。。。 |
|
Gene Wilder完全没发挥失望 不过那时候拍成这样很不错了 |
|
Gene Wilder戏份太少,结尾赞一下 |
|
Mel Brooks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 best directors I've ever known!!!! |
|
Mel Brooks的恶搞电影又一低谷之作,结尾部分,过往的西部和当今的好莱坞片场串联大混战,让“无厘头”盖棺定论。老美imdb评分还挺高的,难怪他们习惯丹凤眼... |
|
1.13G BD中英双字1280高清.rmvb |
|
1. "It's not Hedy. It's Hedley. Hedley Lamarr." Mel Brooks:"This is 1874. You'll be able to sue her."真欠啊🤣🤣2."I must have killed more men than Cecil B. DeMille."3. “我们辛辛苦苦杀光西部所有印第安人又怎么样?他们任命了个比印第安人还黑的治安官!”4. You do it for Randolph Scott! Rann~~↑dolph Scott↓ 5.“我保证效忠于海蒂·拉玛!”又是巴斯比·伯克利风格的歌舞片现场……6. Lamarr死前看着老范朋克星光大道上的脚印说:“他是怎么拥有这么小的一双脚,却做出那么精彩的特技的?!” |
|
8.5/10(其实感觉没那么好笑也许是8.0,但似乎也挺好笑。纠结了下还是暂给8.5吧)。黑人警长在被当地居民(大多白人,有种族歧视)白眼的情况下干掉前来驱赶村民的匪徒集团(系政客指使,因为政客相信即将修成的铁路将让小镇地价大涨)的故事。影片无厘头笑点(比如最后高潮男主带着村民们和匪徒集团到处大战那段)不断,整体水平≤8.5(无厘头再搞笑上限就是8.5,因为逻辑不严谨)。 |
|
很无聊,一点都不好笑 |
|
没想到是段落试的西部无厘头喜剧片。哈哈哈哈哈。结尾很棒,打破次元,有点《西部世界》前辈了。评:3.7星。 |
|
开始看的时候,总觉得怪怪的调子,一直不疼不痒,其实真不搞笑,也不是特别好玩。知道最后十分钟,才让你看出,这是一部结构主义电影,镜头把你从一个世纪前带到了当下的好莱坞片场,一路打砸抢烧来……才恍然大悟,这个前戏才叫长! |
|
开头索然无味,后来才有几分搞笑,拿这个跟周星星的大话西游比,真是侮辱了至尊宝 |
|
布鲁克斯的粗俗喜剧总有一些gag大集合的感觉,但《灼热的马鞍》里的绝大多数笑点都得以真正引爆,这大概得益于整个剧情框架在其疯癫和无厘头之余是与切实的生存和政治议题相连的。他的粗口和“政治不正确”的低俗笑话雨露均沾地落在了所有人身上,但就核心的种族主义议题而言,里面再多的gay和 bimbo jokes都不重要了。电影里所有愚蠢的人都是种族主义者,这已能完全说明种族主义本身是多么愚蠢。唯有在最后段落里,布鲁克斯对于混乱的热爱淹没了喜剧在节奏上所需的节制。把剧情推到显示与虚构、历史与电影呈现的meta层面上是一招错棋,它把里面本来隽永的严肃议题娱乐化了,并在戳破第四面墙这一点上做得太惹人注目。 |
|
9.0/10 分。2017.08.03,初看。40 周年纪念版蓝光,修复得挺好的。超级搞笑的西部片,颠覆了我的三观,特别是刚看完镖客三部曲啥的后。。。本片的特别之处是开创了许多颠覆性的拍摄手法。。。简直就是无厘头喜剧的先驱。。。另外,市长的女秘书让我好久都没挪开眼睛。。。 |
|
4K修復藍光原盤。79年的無厘頭電影,對傳統西部片進行惡搞,當看到一個黑人上任小鎮的警長,熟悉西部片的人就已經要發出第一聲爆笑了吧,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全片有不少肢體搞笑,現在看可能稍顯過時,但是不妨礙本片依然有一個天才的結尾,堪稱是把無厘頭發揮到極致,直接從電影裡打出片場,又從片場打到戲院,最後再在戲院裡收看結尾,真的太搞了。還有,看的時候就覺得黑人警長的風格特別眼熟,到最後才發現,估計《脆莓公園》的主創應該很喜歡這部電影,感覺裡面的黑人和這部電影的黑人風格幾乎一模一樣,特別是當最後看到莽哥也和脆莓裡的一個角色很像,就感覺更確定了。其實電影裡還是有不少打破時空的好笑梗的,人物也都很可愛,都是蠢萌型的,反而凸顯了主角黑人的高大上。 |
|
西部片有一个传统就是表现资本西进中的邪恶和弱者的各种抵抗,如此一来这部片子一点都不反传统。 |
|
戏仿西部片的喜/闹剧名作果然名不虚传,从文本内部打破象征建立秩序的西部范式;探讨种族(印第安人放过黑人因为他们更黑)和劳工问题,结尾制片厂大混战讽刺好莱坞体系,展示小镇壳子又坏又大胆;魔术师一样的快枪手,好色无能又卑鄙狡诈的官僚;台词沿袭马克斯兄弟的喜剧风格,打破第四堵墙吐槽超前 |
|
西部第一个黑人警探的逗逼逆袭,超级恶搞,各种无厘头,还把种族歧视、官僚主义讽刺了个透,小镇群戏尤其精彩,最后直接推倒第四堵墙,拉到片场,实在震撼。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片子。 |
|
电影一点都不显得灼热,它更多的是冷幽默。虽然比不上《新科学怪人》和《金牌制作人》,但是梅尔·布鲁克斯的喜剧才能还是会让人逐渐开始喜欢它,这部渐入佳境的无厘头喜剧充满对于电影规则的颠覆和创造。它能让人听到寂静无声中观众心里的大笑,有趣而节制,又不乏使坏的心思。 |
|
史上最快快枪手(XDDD)+黑人小帅~ |
|
一部无厘头恶搞西部片的讽刺喜剧电影,讲述了19世纪的美国西部,一座偏远小镇因即将修建铁路而成为贪婪的政客的目标,他企图制造混乱,迫使镇民放弃家园,以便低价收购土地,他安排一帮恶棍恐吓镇民,并向州长建议任命一名黑人为警长,希望借此让居民放弃小镇。然而,警长凭借机智和冷静逐渐赢得了镇民的信任,他与一位落魄的枪手结为好友,并带领镇民们设置机关,吸引敌人进入陷阱,并在最终的混战中战胜敌人。 |
|
各種冷幽默XD很適合吐槽的片子 |
|
西部片人物模式,比印第安人更黑的黑鬼,完整的故事。穿越的、跨层的结尾似乎是想弄个狂欢化,当年肯定笑爆了,现在有些老套,但依然不错。2021.9重看,许多地方还是很搞笑,而印象最深刻的是70年代电影已经打倒的种族主义,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似乎仍然是“革命尚未成功”的状态。主题曲太好听了,只需要不同的节奏和音色就能适应各种情绪的场景。 |
|
恶搞西部类型,首先就是将主角换成非裔,由此而来夹杂了种族、政治讽刺与类型俗套的聪明笑料便源源不断地涌出,然后叙事框架也被拿来恶搞,故事中故事外乱成一团,幽默到快在电影院里笑疯了,欣赏这部电影,会不禁让人唏嘘如今的喜剧电影太少是真正动脑筋写出来的。 |
|
惊了,打破了第四面墙,这可是1974年的喜剧,梅尔布鲁克斯牛逼 |
|
恶搞片所能具有的最强大的剧本! |
|
结尾黑人男主角说It's getting pretty damn dull around here,大概是对七十年代西部片泛滥的一种讽刺,所以梅尔布鲁克斯以这种近乎愚蠢的喜剧方式来调侃西部片,结尾的反转真给力。 |
|
结尾太糊弄事儿了,不过,我喜欢里面黑小伙儿的洒脱!~ |
|
特别可爱啊~还很生猛。好多梗都不太知道,得熊孩子翻译。比如里头的印第安人说的是希伯来语啦~ |
|
有腔调的恶搞,比《空前绝后满天飞》还早6年! |
|
结尾....我只能说画龙点睛 |
|
恶搞西部片很有创意的一部,比什么西部的一万种死法之类强太多了。 |
|
美式喜剧 masterpiece 结尾真的天马行空 |
|
每一分钟都在恶搞,其实恶搞也是一种对世界的体验,正如卡夫卡眼里的荒诞,马尔克斯眼里的魔幻,毕加索眼里的抽象 |
|
電影裡充滿了各種西部片的元素並且開了許多西部鉅作的玩笑,想必是一位影痴導演。到處充滿歡樂嘲諷我最愛這種電影了畢竟自己永遠創作不出來,還好有人拍了。真爽,裡頭的洋基仔每個都是白痴。 |
|
只有时刻准备放弃节操的聪明人才能做出这样的喜剧。对传统西部片的调侃当然不在话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导演让演员随意“进出”自己的电影,带有清醒的自嘲意识。 |
|
新好莱坞时期肆无忌惮地开政治、宗教、娱乐圈与种族玩笑。西部片在这个时候早就过时,而作为美国精神代表的西部片也无疑是讽刺喜剧的极佳题材。前半段学五六十年代讲了几个蹩脚笑话,后半段全面开启无厘头模式 |
|
2019-10-18 @849 Kiehl, with Chris, Suoke, Ali, Gus |
|
故事没太大意思,除了吃豆子那场戏,多数场景都挺无聊的,最后打破构建空间也显得特别儿戏 |
|
“You’d do it for Randolph Scott!” |
|
佩服佩服,大写的niubility!啥都敢开涮,从美国政坛、西部英雄、种族主义、德国女明星,最后不忘自黑好莱坞,欢脱到合不拢嘴,看得好嗨森!2022年2月22日,在这个充满2的日子里,观看这样一部2的气质爆棚的电影,绝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