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脱维亚,国际歌,伟人,然后冷静叙述,加剧了战争纷乱和意识形态的惊悚意味。 |
|
影20134:立意还是很不错的。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是巨大的。比如英军在1917.7.31对帕斯尚尔炮轰15天。远处的炮火近处的呓语和恐惧并存与一个空间,最后的清醒开始于自杀前。还描述了大流感。片尾小孩这条线有些弱。 |
|
冷静的叙述惊涛骇浪的伤痛,其实有点迫人清醒客观去做一个观察者的状态,可能是力求用这种尖锐的效果来刺激观众的头脑,以达成在某种角度上呈现一些战争不可抹去的东西吧,看的人挺累的,但也不算浪费时间。 |
|
说实话,这部电影不是我预期想要看的电影。但是讲战后创伤,这类题材我见得很少。 |
|
很震憾。音乐画面都很出色,Ulrich Matthes的表演真实稳定。影片思索战争的角度颇独特,影片的质地延续着导演所擅长的纪录风格。色调冷竣克制,镜头让人感受到尊严勇气,与美。当然,也必须承认,这类影片注定不讨喜,因为探讨的话题太过沉重,不合潮流。有一段炮火如烟花绚烂,残酷疯狂绝望令人难忘。 |
|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拉脱维亚电影。
因为实在不“好看“,觉得该给4⭐
第一给摄影,机位很少移动,像拍照片般,一个镜头后再来下一个个,但画面感真好,色调控制得自带悲情;
第二给导演:把恐怖始终压抑在无奈中,拍得阴风阵阵,思考战争和人性;
第三给所有演员,每个神经病都演得各具特色;
第四给音效,完全现场感,特别像在看话剧!
最后多一颗星星给自己,居然能把从头看到结尾!这疫情真是磨炼耐性。 |
|
siff2017sub |
|
这种类型的文艺片 小众而低沉 只会越来越少 揭露人性的苦痛战争的残酷 远离战场的疗养院是人性救赎的隐喻 然而最后依然逃脱不了宿命 |
|
导演表达的极为细腻 很有自己的风格 没有很多台词 但是故事呈现的很完整 |
|
导演很犀利啊呀呀,我滴妈! |
|
真实和绝望交替的拉长和循环。 |
|
阴郁冰冷,有几个画面构图都很美~奈何满目疮痍尽皆苍凉,入耳都是痛苦的呻吟和绝望的咆哮。 |
|
形式和内容都让人深深不安与压抑//四章节 一首阴冷的长诗 灰蒙蒙的画面 只有干枯枝条的树 破败的建筑 濒死的人 |
|
实说,这种电影看后让人回味无穷,表面上你觉得他很沉闷,但是看起来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电影真的不错,我喜欢像这种片子,现在很少了。 |
|
被放逐到避世的疗养院,殊不知疗养院里也是一场战争,疾病、癫狂、梦魇每天发生。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有情节,无故事,摄影美。 |
|
影片的画面和音乐相辅相成,色调冷峻简单,影片中的人性却纷繁复杂,在战争的喧嚣声下还有一个精神病院在护佑着这些被社会疑为“社会恐怖分子”的人,医生与孤儿之间算是相互救赎,有了责任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我们有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 |
|
压抑到无法呼吸 |
|
战争令人压抑 |
|
阴郁 画面压抑震撼 |
|
一星给自己!从头看到尾。 |
|
片子里的人疯没疯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给看疯了。还不错的摄影抵消不了过于意象化的剧情。 |
|
补17.6.20 siff 难以描述。。
从画面和声效的角度,非常有美感和表现力,以至于一定要在电影院看才能感受到这种视听震撼。
从剧情的角度,第1.2 part,没毛病,走向符合逻辑。后面就不对了啊,请问重点到底是在于军人对精神病人的残害,还是世人对孩子的不宽容?如果是前者,那孩子何以成为矛头焦点?若是后者,那与战争的联系在哪里?
难道是想说,之前无故妄死的精神病人,其实都是军人杀害的,因为他们对那孩子恨到无以复加,所以借这种方法迫使医生把孩子交出来?
但为何孩子走后,他们还要赶尽杀绝呢?
而孩子之前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要将对他视若魔鬼?
医生总是闪回那些战场画面的意义在哪里?他对战争有怎样的创伤?是这些经历促使着他救赎孩子吗?
没交代的东西和联系太多太多,看完困惑啊。。。 |
|
音效的处理相当出色,出色到,让观影体验很不舒适... |
|
2023年1月1日 |
|
画面 配乐 |
|
20221117 |
|
21/7/11 |
|
除了压抑,不能给我更多东西。 |
|
剧情看的懵逼 |
|
让我睡着的片子 别以为打着文艺的旗号就可以们混过关 |
|
3星半,不推荐。看了很难受。从侧面反映出本片画面和音响的精良。看了有一会才明白这一定会是个压抑的片。陌生的历史里仍然能找到熟悉的变态环境里人的压迫。2017上影节6.19 10:30,天山4厅 |
|
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是致命的。 |
|
十分意识流,十分压抑 |
|
非常压抑,想了解拉脱维亚的二战那段历史。 |
|
昏沉幽暗的光 冷色调的景物 有种随时会让人睡去的感觉 最后真睡过去了…… |
|
战争创伤太致命了
亲历者无法全身而退 |
|
题材不错,可惜了,拍的太闷了 |
|
白茫茫一片,又美又安静,炸弹在无声中爆发,战壕里的士兵化为尸体…对战争深恶痛绝… |
|
画面极美,优雅的维米尔打光;内容极压抑。似乎只有一个路径:士兵-精神病-病死/被处决/被鞭子抽/自杀/再次上战场-死 |
|
使其冷门的并不是题材,而是表现方式。 |
|
太压抑了,我没有坚持认真看完,但是电影是好电影 |
|
摄影、色调、音乐烘托战争的压抑与恐怖。医生在此的一系列操作唤醒人们尚未泯灭的良知,也在此过程逐渐找回自我,而后却带着神秘男孩离开。丢下的病患却被枪杀?! |
|
Pelnu sanatorija @2019-02-08 21:55:24 |
|
很震撼的电影。小众。音效,摄影,任人物表演很棒。画面阴郁、冷静、克制。还想再看一遍 |
|
昏暗的画面,静止的空镜头配上病人的嚎叫,真实的让人不适。全片导演站在记录者的视角,用静止长镜头,将战后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的残酷恐怖,原原本本的展现在画面里。反战无需多说,仅仅是记录就足够让人毛骨悚然。 |
|
全程震撼,无话可说。扣一分因为某个情节。不太明白为啥分数这么低,b站有资源 |
|
Pelnu sanatorij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