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柄榴很喜欢这种平常故事见温情,其实人生不过是平常,真正能经历大风大浪的人也没多少。许多感动和落泪往往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温情如水的生活点滴。电影中的阿婆性格执拗,晚年虽然寂寞,可也性格倔强,难相处,幸运的是,她有个珊妹,还有个不错的儿子。虽说最终还是去了敬老院,但是观众对儿子的尽责也深表理解和同情,他能做到如此已属不易。老年人晚年总是孤独的,相比于金钱,他们需要的更是陪伴,可这也是社会对老年人关注的困境。但希望在敬老院里,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陪伴。 |
|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安居我们俩,
夕阳无限好
|
|
用朴素的人物和故事来呈现世间人情,描绘付出与感动。 |
|
现在看这种老电影就有点上头,老太太只是怪,人不坏,子女不容易,但编剧笔下的老太太也不是很差的父母,保姆姑娘来了不长就和老太太愉快相处,也不要光把责任往老人身上推了!嫌弃老人难伺候,那儿子照顾好自己的妻子了吗?编剧导演没把锅往儿媳身上甩可真是太好了!与其追究责任,或许电影只是在演绎不同的人不同的孤独和难处罢了~~还是那时的导演和演员技艺高超,生活细节活灵活现,只是日复一日地希望养老问题能够更好地解决,希望父母子女都能找到自我,不要只为别人而活。 |
|
反映独居老人的孤独失落,两代人生活重心差异造成的观念、行为矛盾。电影涉及到社会变革引起的传统家庭模式、结构的解体,同时倡导建立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基础上人际关系的改善。外来打工妹与被照顾老人建立感情的过程即为一例。 |
|
感人至深,后半小时极其动人。潘予老人刻画了跟几年后《我们两》里金雅琴一样执拗、保守而阅历丰富的老人形象。2021.04.24
再看觉得,老太太确实太难伺候。结尾依然哭惨。2024.04.21 |
|
老太太、儿子各有缺点,媳妇角色也很中肯,最主要传递的是亲人间要相互体谅,争吵不过夜,如果能用情商避免冲突就更好了,挺适合全家一起看~
阿婆的角色设定的很有意思…开始的“刀子嘴”看得都忍不住吐槽了,其实这也是很多父母的本色吧,最烦也就如老太太这样了,是有很多“不讲理”和“烦”的地方,但其实都是“豆腐心”,关键时刻也会主动去“养老院”体谅子女的难处…让她们快乐也很简单,生日的一个电话就足够~
最后用钱帮珊妹那段不太喜欢…
|
|
一般,和我们俩差不多. |
|
又快二十年了,华工露天电影院,好怀念此片。 |
|
极佳一部的以老人为主题的家庭伦理片,老人在最后觉悟了,获得了新生,这个结尾处理非常好,胡柄榴展现了第四代的功底 |
|
胡炳榴确实是位大师,从子女角度看,跟这样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太痛苦了 |
|
老人不讲道理的 也固执 能够体谅就体谅 同样老人能支持小辈就支持吧。 |
|
还行,最好一点就是短。本片采用的是小子完美被害人模式。有句话引用,这世间身为女子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多,但母亲绝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添乱。 |
|
感觉讲90年代得广州和讲香港差不多,这也算是城市电影 |
|
我觉得比我们俩好,景致什么的,电影娓娓道来,老奶奶演的也不错 |
|
看过 |
|
与人相处得先懂得付出,懂得了解 |
|
很细腻的电影,探讨了中国养老问题,电影里的温情还是很打动人的。 |
|
广州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真正鲜活的东西是很难用“粤普”对付过去的,难免失真了七七八八,即便是出现的粤北客家元素也无法锦上添花。潘予很好,白雪云最佳女配不该赢吕丽萍。 |
|
城市发展、养老、遗产等社会议题被导演较写实地表现市井生活之中……早在1998年。字面上“古怪的独居老妇”似是《为戴西小姐开车》女主角式设定,导演从小处着手,加上潘予真实的表演,正是中国许多独居老人真实缩影。结尾还是温情并正向的,未必是脱离普遍状况的妥协,更像是对明天会更好的期许。 |
|
很温暖的片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与无奈,却都保持着善良。只是这么美好的片子为何各大平台都没有,B站版也无字幕,烂片却铺天盖地到处都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
|
B-
跟《我们俩》相比剧作更丰富细腻,兼有港片和陆片的气质,但是更复杂的人物关系让两位塑造的角色显得没有那么突出,反倒成了潘予的独角戏,没有像宫哲和金雅琴有那么深的羁绊,展现出的感情有些许流于表面。 |
|
那个时代的老人还可以撒娇耍赖,倚老卖老,出口伤人也能被原谅,你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可她能当众扇儿子一巴掌,转脸又说儿子是她的骄傲。儿子一边儿敷衍母亲,一边儿忽略妻子,女人在他的世界里真是太麻烦。这样的温情和理解自然是层次丰富的,尤其是扮演老太太的演员,刁蛮又失落的样子让人又怜又恨,但是隔着时代,这种和解让人无法共情。 |
|
特想再看一遍 |
|
嗷嗷哭着看完的 |
|
时至今日,阿喜婆仍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
|
90s梁銶琚堂 |
|
安居才能乐业! |
|
太婆的演技力压众人,纯属众星捧月。 |
|
和我们俩同样题材和感情注入,也很感人…… |
|
和儿子一起翻看旧照片 |
|
中国电影 |
|
不如我们俩 |
|
这个比《我们俩》要更自然一些 |
|
一个讨人厌的母亲的典型代表 |
|
早期的金鸡奖还都挺优秀的,朴素,自然,缓慢的情感流动。 |
|
开始对金钱反思了 |
|
24号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看了这部影片 |
|
这个老太婆形象塑造挺好。 |
|
3.5 |
|
安居住着阿喜,大家都说她脾气古怪,赶走了一个个钟点工,但是珊妹说她很重感情的。原来这么早就有“老人母女”片了,故事背景也是在广州,让人回味不已 |
|
儿子儿媳妇看得我鬼火冒 |
|
母子的和解,人到晚年的释然,当年看这部片子时还小,现在回想起来如此。 |
|
会为那个年代讲故事的力量所打动 |
|
影片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现了现代都市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
很朴实的影片 |
|
一个老女人,老伴去世多年,儿子与媳妇忙于生意,只有小保姆照顾她。 |
|
4.0,潘予老师演得好 @2022-07-03 10:57:32 |
|
健康才是关键的呀,啧啧(住嘴) |
|
@2007-10-30 13: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