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什麼劇情可言,結尾上了伊拉克現況問題的字幕,原來議題電影只要有死亡、悲歡離合、真實現況,怎麼覺得這樣的悲情被渲染的很粗糙 |
|
看到满目苍凉的战后场面难免想到政治问题,对于自作自受,自我感觉良好的库德族人,让人无话可说。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个从寻亲到丧亲的故事确实很棒。但从电影的角度,这片子时而笨拙,时而幼稚的不可思议,加上无处不在的政治倾向,即使故事再感染人,这片子也注定会被人无视。★★★ |
|
冷静的真实是这部片的卖点,也是问题。 |
|
悲伤的空中花园 |
|
技巧和深度都有所欠缺,但观众从题材本身已经可以产生足够的共情,是一部题材大于作品的电影。老妇人从找人变成寻找尸骨,最后竟然连找到尸骨的希望都破灭了,只好抱着一具陌生的白骨痛哭失声。然而这彻骨的痛苦与绝望,也只是伊拉克的百万条伤痕之一。 |
|
这样厚重的题材最害怕拍得假了,明智的导演找来了两个毫不相干的普通人,小男孩甚至从来都没看过电影,老奶奶更是经历了万劫的人。恰是这样,电影才如此真实,感人。历经万难到达了监狱门口,祖孙俩用手蘸着河里的水互相给对方洗脸的那一瞬间,美极了!眼泪就在这时候决堤了。 |
|
公路片,萨达姆倒台后,库尔德祖孙俩南下寻找失踪12年的儿子/父亲。编导制摄都是同一人,相对来说,摄影表现更好些,伊拉克那些颓败的建筑,烟尘滚滚的城市,荒凉辽远的公路,以及疲劳、麻木、痛苦的路人众生相,被鲜活的捕捉到镜头里,但配乐等环节就寡淡了。素人演员的男孩略显聒噪,但他精力旺盛的状态偶尔也有未经雕琢而天然的动人时刻,比如与巴格达儿童小贩的分离时刻。这一路上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先去了监狱查犯人,又去了万人坑查死者,按部就班,路上的第一配角是曾被迫参与屠库尔德村落的阿拉伯男人,男人似乎有帮助祖孙俩赎罪的动机,但并未展开,他引出的那段历史也没有更多说明,总的来说这片子过于单薄,在材料的储备上可能没做什么功课。结尾倒是出人意料,祖母在路上死去,把悲剧气氛又推进了一层 |
|
想法不错 技术有待提高;12 years a prisoner;babylon hanging garden; |
|
沙漠的外景给了整个故事最大的悲凉感,一老一小两位演员的表演十分给力。大量的在沙漠中的extremely long shot给了电影一种冷静叙事的真实。 |
|
前大半程的节奏非常抓人,从乱葬岗开始则略有失控,孩子和老人的性格在一系列公路事件中,体现得鲜活,路人也各有感人之处。结尾的悲情抹平了人物,就像抹去生命的历史黑洞本身。 |
|
原来是好几年前的电影了,撕心裂肺,泪流满面,巴比伦的孩子,愿真主保佑你 |
|
人性里的苦难,有时候是让人欲哭无泪的。“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原谅那些拿起屠刀扔起炸弹的人,可人生从不曾善待这些善良的人。政治永远是罪恶和绝望的温床。 |
|
满目疮痍的「公路/寻找」电影,编导在一段注定要失望致死的路途中还是留下不少希望的光芒,一路相伴照顾的「敌人」,把车钱推给祖孙的黑车司机,祖母事实上在儿子失踪后便已经故去,而巴格达的落日或许期寄着新的一天到来,就像孩子最后重新开始吹笛。 |
|
A neo-realistic tale about Iraq. Just speechless. Met the director and the boy actor tonight at Berlinale. |
|
非常残酷的寻子寻父的故事,但导演哎叙事手法上做了淡化的处理,很多本可以肆意宣扬的场面并没有呈现,算是很克制了。不管是大人和小孩,都拥有着纯真美好的品格,在动乱中突出这一点很重要。1.奶奶在车上说,当别人伤害你时要学会原谅。2.就像答应好的去看巴比伦空中花园,有些目的地早已不复存在。 |
|
WX-D9《巴比伦之子》8.1 |
|
太过了。 |
|
战争带给人的创伤平淡却刻骨铭心,而战争之后人们的美好心灵又格外让人感到珍贵。 |
|
世界和平。 |
|
牛逼 |
|
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
|
VS-2278 |
|
正要看。。。。 |
|
四星-,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
|
3.5。战乱流离的世界里,这场寻亲之旅打从一开始就充满着不确定性,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不是坍圮的城市,就是混乱的墓穴,战争的代价被所有的普通人结结实实地承受了下来。 |
|
祖孙俩悲情的寻亲之旅,在萨达姆刚垮台的背景之下,在古巴比伦茫茫的戈壁之中,揭露出萨氏极权政权对库尔德人的残忍大屠杀,沉默安静的影像与简单的故事之中,自有一种力量。电影中一些细节也很有趣,让影片更加丰满。 |
|
年迈的母亲坚信儿子还活着,年幼的儿子梦想着父亲能回家团聚。这一老一小长途跋涉,历经艰难来到了满目疮痍的巴格达。一名被迫杀害过库德人的士兵,出于良心的愧疚,陪着祖孙二人四处寻亲。萨过姆执政时期,无数库德人因为政治原因被杀,尸骨乱葬于万人坑。这些巴比伦的儿子,死后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失去希望的母亲抱着不知名的白骨嚎啕,虽然他是另外一位不知名的母亲的儿子。在战争机器的辗压下,普通平民的生死,都是不值一提的。最可怜的,是身后留下来的亲人。最折磨人的,是生死未卜的传闻。最残忍的,是带着一丝希望上路,却发现希望被绝望一步一步紧紧扼住了喉咙。政治的是是非非,付出代价的,永远是你我一样的普通百姓。 |
|
寻找消失的亲人,从监狱到一个万人坑,从一个万人坑到另一个万人坑。 |
|
太惨了...... |
|
Ahmed有一支父亲留给他的笛子,奶奶说如果吹得像他父亲一样好,就可以做音乐家,尽管Ahmed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 |
|
不够深刻,应该更好看的。 |
|
第一次看伊拉克电影,在这片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现在满目疮痍的伊拉克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巴比伦。伊拉克战争下,儿童视角看待的巴比伦和空中花园,意象引用很美,但也很无奈,就像伊拉克的历史一样,强大富饶的巴比伦不过也只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粒尘埃。 |
|
让人压抑无比的一部电影。诚如莎翁言,悲剧才能产生经典,但我还是由衷希望,世间的悲剧,能越少越好…… |
|
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的电影。 |
|
对比长期硝烟弥漫的国家来说,我们生活的多么幸福 |
|
一个不会有结局的故事,因为战争远没有停止。 |
|
爸爸去哪儿了,儿子去哪儿了,丈夫去哪儿了?突然想起国内的综艺节目,名字可能类似,但是内涵却天差地别,对人性两种需求的讽刺。 |
|
祖孙二人寻找亲人,却连尸骨都没有找到,战争夺去了老百姓的一切,在满目创痍白骨遍地的伊拉克,人们的相互帮助才显露出人性中的一丝光辉. |
|
两次欲哭无泪…… |
|
目前看过唯一的一部伊拉克电影 |
|
整天觉得自己不幸倒霉的人来看看吧 看看其他的世界里 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
|
题材厚重没的说。演员方面,大家一开始可能不会适应,抱歉,她们似乎只会吼叫。我怀疑根本就是纯业余的普通人,她们也不知道这就是演戏,直到某一刻,你突然泪流满面。 |
|
小男孩表演的太好了,应该给他颁发奥斯卡最佳男主奖 |
|
政治是人性的坟墓。 |
|
没有希望的追寻,这一类的电影都看的难受。 |
|
老太太万人坑中寻找儿子尸骸一段还是颇为震撼。 |
|
我不会说库尔德语,但我能感受她的痛苦和悲伤 |
|
又是寻找的故事。 |
|
曾经的大楼变成废墟,残缺的家庭天人永隔,一个国家到底怎样做才能让他的民众过上幸福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也是需要一点点运气以及恰到好处的机遇。 |
|
苦难中前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