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两个男主都是神仙颜值,比金焰还帅;2.电影节奏挺快,不拖沓;3.可以看到当时祝寿的场景;4.演员演技都很在线。 |
|
画质不行,说实话这电影没必要看,看看这剧情简介就足够了。 |
|
这个算早期默片里比较好看的吧?三角恋,道德教化,时装,俊男…… |
|
这部最有价值的地方。1是从女性角度探讨出轨离婚,颇有些印证了女人出轨家破人亡的理论,很具有教化意味,认识的男小三是个没责任感的花花公子,这类男人确实对已婚少妇非常有吸引力,又有些好莱坞的离婚后在恋爱发现还是原来老公好的意思,最后还是跟老公在一起了,老公也没有因为她跟过别的男人在一起,就不要她了,就无条件爱老婆,值得现在男人学习。2是从男性角度展现被分手后那种回忆往昔甜蜜岁月气得点烟忘记把烟放嘴里,刻画得非常有代入感。然后就是两位妈妈真是太有趣了,岳母和婆婆都分别劝自己的孩子离就离吧,别留恋呢,离婚要都是这样,那可少了不少麻烦呢。岳母无条件支持女儿的决定,真溺爱呢。男主是个凤凰男,娶了白富美,连岳父岳母家的仆人都看不上他家呢,很真实地展现了这个社会的势利。律师形象并不高大,还挺助纣为虐猥琐的。 |
|
补.【高清默片《情海重吻》1929年 主演: 汤天绣 / 陈一棠 / 王乃东 / 朱旦旦-哔哩哔哩】 https://b23.tv/gI726Nc 初二寒假时看的。
(中学时候寒暑假时看的老电影按时间顺序都笔记上了) |
|
包法利夫人般的女主人公,通过高跟鞋和所谓的婚姻自由完成自我体认,却被享乐主义无责任地玩弄,最终还是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大手一挥将其拯救。对待婚姻多重观念在文本中缠绕,女性最终忏悔赎罪,在既定的社会框架中重新归位。两位母亲的角色。生日堂会中的传统戏剧,及杂技、滑稽新剧表演。 |
|
为了那个魅惑的男子,有几分哥哥的神韵,眼睛很会演戏,五分。 |
|
出轨不过是一场时髦的游戏,现代性的物质表征(时装、网球、离婚律师)先于它的意涵而侵入都市,一部分人欣然承受这种具备风险的诱惑,实际上传统伦理的介入与接管反而呈现出某种开明、妥协的表现:它的惩罚力度减弱,谢丽君为这桩错误,除却良心的折磨不再付出实际代价(“你知耻而来死,可见你能悔过,从此我更加爱你了”),对于作为引诱者的陈梦天也无力追查;意识到自身面对光鲜诱人的现代观念的一副老迈相,它不得不从多方面进一步确证自身的道德合法性。 |
|
1分多钟的长镜头纯粹只为表现情绪的脸部特写 虽然影片展现了自由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却被缺乏道德性的情节设置蒙上了一层阴影 后半段本来缺席的父亲出现 召令着这对风流男女向传统道德的归顺 来到海边的翠芬无法像宋瑞莱一样自主求死 只能求得男性的原谅重新回归某种死寂的状态 作为女性个体的能动性彻底丧失 |
|
影片从妻子的背叛讲起来,探讨现代西式婚姻的存在价值,正如影片片名所提示的 “情海重吻”,在经历现代婚姻变故、双方传统家长的介入后,男女主人公既没有反思西式婚姻制度的保障性失落(比如法律判决的不公),也没有对传统家长权力重新干预给予必要的警惕和关注。作为一部爱情片,爱情叙述的解决密钥是男女双方内心的张力关系,而不是外部力量的介入。这一点恰恰是区别现代和传统爱情的重要标准。 |
|
此片对婚姻中出轨女性的态度是温和地批评,让她自己“醒悟”,父权把她送回婚姻当中。(离婚后让前夫去充人头实在不太通~~)眼前一亮的是寿宴上的杂耍节目! |
|
这画质,要不是看简介,内容基本想象。 |
|
英文译名:Don't Change Your Husband |
|
旧市民电影中的红杏出墙题材,不过1929年已经是神怪武侠片的天下啦……【文献综述】 |
|
美术非常非常棒,陈梦天家墙面上贴的素描和油画让我想他的设定不会是一个上海美专的学生吧?一查果然负责setting的胡旭光是美专出生。室内还有某某足球队的横幅,有夹带私货之嫌。在被分成五十个亭子间租出去的时代到来之前,老洋房内部居然可以看起来如此宽大。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但对民初风貌有很全面的展示作用。都市中的夫妇如何离婚,情侣如何恋爱、偷情,老爷如何做寿(要看新式滑稽戏)?现代性就是一个蒙太奇镜头,上一秒在法租界街头坐上车下一秒就可以到达汤天绣的青浦老家(我乱说的),在当时还算罕见的农村风貌展示。王乃东和女主妈妈演得不错,汤天绣20s的时候确实漂亮,我认为她才是中国的colleen moore。导演客串。 |
|
风流富家公子大学生色诱少妇出轨之后少妇情海醒悟从良的人间悲剧。结局如果拍成少妇跳海殉情会不会比较妇女解放和女性主义一点呢! |
|
2011.11.22,观摩课。 |
|
旧道德电影,家庭责任大于个人感情。离了婚家庭不同意也是一纸空文。 |
|
20190531家长里短,一下子就离婚,一下子就复合
20200825 七夕二刷 离婚居然能瞒着老丈人,老丈人五十大寿又回去演戏 |
|
那时候的上海是个半西化半传统的摩登大城市,导演冷静地反省了全盘西化的缺点,并倡导传统的中国道德观。 |
|
看到了超级厉害的编剧,不言自明,向前辈致敬 |
|
汤天绣在这里的表演好差,一难受就抓着头发往那儿一趴。那会还没什么阶级概念,就很单纯的分成富人和穷人。(男主这个中产看起来也挺有钱的) |
|
bili 默片3/妻子出轨离婚,在女父的调停下,妻子回到丈夫身边 |
|
告诉新女性们,婚内出轨遇上的一定是滑头渣男,绝不·可能是好人,下场一定惨!你看接纳苦心悔过的你的丈夫多么善良伟大。多好的教育片😀 表演的夸张有种神奇的喜剧吸引力,小白脸男人的娇憨态比女主还有看头。 |
|
又是一个抨击女性虚荣、寡情、嫌贫爱富的伦理道德故事。妻子不甘寂寞,吃碗看锅,悔悟后不被原谅,只有她生出决定以死表忠心的志向,男主才可以而且更爱她,太刻板印象化了!说教也太直白了!全片的对话戏拍的很有意思(主要是它的多样式),视线镜头经常出现,场面调度一团糟,有些场景似乎没有轴线意识,瞎球跳轴。总的来说,作为反面教材挺好的。 |
|
29年有多少国民能认读,里面居然有英文字幕,难能可贵 |
|
挺特别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
|
旧市民电影 |
|
2021.3.31和《恋爱与义务》类似的随人物运动的镜头,借助汽车等跟随人物横向和纵向运动。画面动作表意较差,多依靠字幕叙事。开头部分人物关系处理混乱,这部呈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毕论片,虽然被建议整节内容要删除,但我还是坚持相关且有必要。 |
|
剧情很狗血! |
|
表演很舞台剧很夸张刻板,还是宣扬回归家庭那一套,女子总是要死一回的
(2022.5.10重看 这个片子怎么能让我第二次看还是困到快昏过去) |
|
里面的演员长得挺好看的。对角色还是很刻板,可能是历史局限性吧 |
|
1929年的片子,虽然结局不好还是展现了女子对婚姻的反抗和自由爱情的追求……很文明戏了😂 |
|
故事性有点差,表演太夸张。男主长得好像李连杰。 |
|
#电影史 大中华百合出品 |
|
出轨妻子莫名其妙就悔悟了,夫妻双方俩人都没有啥自我意识。 |
|
长长的坐看到最后让人觉得感动,对演技表现的感动 |
|
An arrow thinks it has a goal. |
|
看得我是欲哭无泪………………抽烟抽了两分钟要不要快进要不要要不要要不要………… |
|
2.5,前半尚可,後半太倉促了…2014.10.28 |
|
红杏出墙 |
|
编剧在整体剧情的把握上还是有所斟酌的,但时代背景之下的老电影总是会犯一些在我们当代人看来弊病。 |
|
作为史料的电影。 |
|
如果我说这部电影的母题是《圣经·何西阿书》有人会信么? |
|
20年代的爱情电影真的是太有趣了。女人移情别恋离了婚,前夫不离不弃,伤心断肠,等待受了伤的爱人回心转意,以死明志,换得一句“说明你已经悔过,我比以前更爱你了”对女性忠贞的教化意义不言而喻。婆婆妈妈之间的水火不容可以说是刻在了民族性里,各种斗气耍狠的表演也非常生动。
影片里的场景明显受到早期西方电影的影响,一个大学生住着豪宅,大户人家的房间都没有屋顶,而且空间巨大。模仿阶段要到30年代才告一段落。 |
|
大中华百合,长故事片。舞台剧式夸张表演,欧化美术布景,熟练的多机位,念前妻特技叠印(穆赫兰道同为床上女性的变化),闪回。婚姻道德的中西差异,镜子意象初探。主旨简单,教化目的简明直接。 |
|
故事性很强,喜剧角色很出彩,看得出当时人们还是比较适应用喜剧还处理默片 |
|
还蛮有意思的,新与旧之间的冲突,最后还是“旧”,但体现出来了在混沌状态下,新带给旧的巨大冲击,以及当时人们的无所适从。 |
|
2018-02-14,情人节观影档,结尾倒二场景棒 |
|
恋爱与义乌,出走与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