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特定时期下特定产物输出特定文化可以理解 但当电影不再将一部分创作重心放在电影本体的思考上时电影是真的很难看啊//以60年代初期大庆工人创建我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英雄业绩为题材创作的……创作方法上突破了“三突出”原则……也有历史局限性,如没能摆脱“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的创作模式//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M]152-153 |
|
一部被“四人帮”批判的“文革电影” |
|
1975年初,作为文化部重点影片在全国上映后,好评如潮。随后江青看了影片,该片突破了三突出又塑造了老干部正面形象,让她大为恼火,该片遭禁并被扣上“十大罪状”,创作人员也受到迫害。影片编剧张天民冒险上书毛泽东与邓小平,7月,毛泽东对张的来信作了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 |
|
阶级斗争,政治挂帅。大老粗领导知识分子。老干部华政委。冒充工人领袖的冯指挥影射了刘 |
|
《创业》实际上是右派电影,差点被“四人帮”禁掉,因为鼓吹经济建设,并且里面还有一个“华政委”。 |
|
比同期文革电影要好的多,人物有板有眼,台词不再舞台化,甚至有一些生活化小细节,敌我矛盾也没有夸张。缺点是有点长,两个半小时。歌曲比较经典,至今仍有重版 |
|
《创业》最可贵的地方在于潜移默化地给大家表现出一种精神,一种鼓励大家“不怕困难,自力更生”的宝贵精神。同时,在那个年代让大家充满信心。 |
|
2019年7月1日建党98周年,单位集体组织观看,依旧很感动。 |
|
1975年的电影,讲述大庆油田创业的故事,我都懒得吐槽,毕竟文革洗脑片,组织开心就好。话说关于1975年,我只记得驻马店的尸横遍野了。 |
|
有人宣称看到口号有人说可以借以研究政治生态,我看到的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为了成就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人就是靠着这样的意志站起来并且一直站着的。对比现实,现在再看这样的电影,沧海桑田何其感慨,却更有现实意义。纸醉金迷可以休矣。 |
|
日本人当年要是发现了大庆油田或着辽河油田,中国不就完啦,越想越可怕 |
|
开始当喜剧看,但是后来我真的相信影片中表现的,是那个时代劳动者真实的思想觉悟,只是当下利己主义的我们无法相信。很感人很振奋的,老一辈太伟大了。 |
|
现代人很难理解那时的电影,因为都成精神资本家了。。。 |
|
满满的记忆啊.....大庆现在那个啊..... |
|
第一代新中国的领导人和人民确实非常值得尊敬。如果没有这样的团体为新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基础,就不会像后来那样成功。尽管对革命的热情令人恐惧,但这种精神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
|
传说中的毛氏成人童话,那个时代的精神食粮啊。。。。。。。 |
|
张连文去长影后继艳阳天之后的第二部电影,还有16岁的迟志强,李仁堂据说演了这片子江青让他改名李齐。专家不是决裂的副校长嘛,浦克大爷都没几个镜头。其他客串梁音、汪宝生、史可夫、王健华客串工人,金毅客串火车站出现的女工人,白英宽演个移动标志的富农龙富贵。章杰的第一部电影。 |
|
1974 年长影出品的这部力作放在什么时候都不愧为主旋律电影中的经典!!就是现在再看依然可以振奋人心!!! |
|
文革电影 |
|
新中国石油工人的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到今天依旧闪耀光芒。 |
|
觉悟低了觉悟低了,不能考验人性啊 |
|
小学时组织看了好多遍,不记得都不行。 |
|
描写大庆油田的英雄业绩,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歌颂大庆精神,是一曲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创业的志气歌。生动表现周挺杉从一个拉骆驼的苦孩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进战士的过程,既表现了他在阶级斗争中猛打猛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质,又表现了他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的优秀品格。他的形象高大却又平凡。华程不仅作为陪衬出现,更突出了党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突破了“三突出”的禁锢。 |
|
为了青春的记忆,为了大学毕业后在华北油田工作四年的蹉跎岁月,为了“用我的大吊钳推着地球转”的豪迈气概,加了一颗星。 |
|
国产正能量老电影,展现第一代石油勘探工人的风采!“挑起担子跟党走,泰山压顶不弯腰!”创业者要艰苦奋斗一辈子!那是一个有理想,有激情,有信仰,有毅力,有雄心壮志的年代!现在的人已经无法理解了,因为都被资本化了!影片带有明显的情感表达,和态度立场,在运动中曾被批判过!片中也看出老一辈电影人,在创作上真是非常敬业! |
|
创业动力是党和国家发展需要下的个人信念,还有资本主义的排挤,不得不自力更生。批评当时的苏联:“在他们那里,卫星上天,红旗倒地,列宁的书被丢掉了”,以及苏联撤走专家事情。背毛语录是经久不衰的情节转折点, 毛列思想指导实践。提出先生产还是先生活的选择。在大草原上,跟天斗、跟地斗、跟阶级敌人斗、跟错误思想斗。贫油是外国人说的。把周挺杉塑造成新时代的英雄,出身好、觉悟高、爱护同志、王进喜化身。华政委明事理,专家老章犹豫,冯副指挥作乱作。动作摆造型,镜头顺势推进,说教体现在演讲+口号。江青也为难过这部片子。20231227。 |
|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才知道,这是当年刘少奇说的 |
|
中影史: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1975年4月8日,江青策使其亲信于会咏为此片炮制了“十大罪状”,并且开始迫害《创业》的作者。江青这么做是为了把矛头指向周总理,因为本片有学“两论”的情节,这是周总理号召的。影片里提到的矿区的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也是周总理批示的精神。后来编剧张天民上书中央,1975年7月25日毛主席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的文艺政策”。从今天的眼光看,本片有不少那个时代的影子,仰拍英雄人物、讲究“戏曲”里的身段。虽然《中国电影史》说华政委的角色不仅仅是陪衬还让观众看到了党对主角成长的影响,突破了“三突出”原则。但是里面的主角依然非常脸谱,艺术性也谈不上多高。不过那个时代的电影也确实不无聊:冲突强烈,演员讲台词也很有力度 |
|
特殊时期下的特殊产物,极其强烈的意识形态在屏幕中喷涌而出,难以想象当时观众看到影片是什么感受,影片充斥着斗争与革命,排斥科学,将科学的代表丑化,用毛的思想来武装头脑,建立外部敌人,扫除异己力量,假大空的情节,完全没有道理的蛮干和批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心理状态。 |
|
7月25日,刚做完眼部手术而视力大为改善的毛泽东看了电影,心情不错。他因口齿不清,便写了几行潦草的大字,每页有5到12个字,一共写了6页。他写道:“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的文艺政策。” |
|
好可怕的意识形态 |
|
殊不知这部电影在当时公映也不容易。胡乔木和江青周旋,剧本作者给毛写信,毛主席观看后才得以上映。 |
|
很一般的片子。只为其历史因素给一个及格分。理性分是2星。毛对此片有定论如下,毛主席语录摘抄: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 |
|
在美帝制裁我们的今天,该片值得重播。影片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面貌,毛泽东思想指引人们英勇无畏,战天斗地,激情迸发,当下的电影恰恰缺乏这样的精神。 |
|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我总算晓得了这句哪来的了哈哈哈哈哈哈 |
|
这是根据王进喜和大庆油田工人阶级的事迹改编,非常出色! |
|
毛主席亲批:此片无大过,不要求全责备!这片子在当时属于大胆的,阶级斗争、党内斗争、科学和人心高下 |
|
據說是老頭子批准才得以上映的 |
|
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用政治斗争搞经济建设。
大庆油田为蓝本,1959年9月,勘探发现松辽盆地第一个油田,并正式命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国家组织大庆石油会战,投入试验性开发。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 |
|
不愧是WG后期第一大争议电影 理解这本表达也就大体明白小平想法底线和路线方针. 石油大会战时代背景是"大跃进万岁""多快好省" 美帝苏修封锁冷眼 M给出的应对是自力更生"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乐观精神原子弹. 思想路线阶级斗争为纲 于是必然要揭露为私利对圈地钻井不理解的"富农代表" 也必须要打倒潜藏在干部队伍中的旧社会坏分子 知识分子工程师是残存"洋奴思想"的保守派 要批判要团结更要再教育 周挺杉秦发奋自是时代所需的军工优秀典型. 至于语言 毕竟WG中 叙事和表演习惯还是脱不了的样板气 "一声解放 地崩山摧"的意象表达现在看来也太直接了些 2.5 |
|
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 |
|
本片起初受到四人帮的压制,于是胡乔木授意剧本作者向毛请求发行,毛看了这部片子后,第一次公开批评了四人帮的文艺政策,文艺界因此大受鼓舞,而胡乔木则告诫剧本作者低调,并建议其向毛写信致谢 |
|
那时的标语真的很牛啊:人有多大胆,标语多大产。五年计划,提前三年实现,这就是牛啊,这干劲十足跟马达发动机+了一个T |
|
油田工人打鸡血搞建设的故事。政治部落主义把一切是非问题扭曲为站队问题。2+3在哪个社会都等于5,否则,只能是社会出了问题。唉唉。。。 |
|
虽说由于时代的原因有不足,但电影所表现的意义比现今的影视作品要伟大得多 |
|
江姐批评得还有点道理,弄个登山宝训就俨然成了真神 |
|
老片子,看的还有点味道~ |
|
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给我以启迪和力量。 |
|
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1981)提及 |
|
惭愧惭愧,说好这次不睡的,大概142mins的时长还是睡了后半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