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的电影总是模糊着一体两面的界线,拥抱着自身的多重性:模式化的造星机制发展到白热阶段,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有可能演变为潮流,大众的狂热推动着创造力井喷,但也加速着利益的迭代运作,所以电影中的转折变得丝滑,任何荒诞的事也都变得顺理成章。【1956十佳No.1】 |
|
1955年左右,汤姆·伊威尔曾先后与两位‘梦露’合作拍片。与正牌那位(1926-06-01至1962-08-05)推出的是比利怀尔德的《七年之痒》;与“穷人版玛丽莲梦露”简·曼斯费尔德(1933-04-19至1967-06-29)的是塔徐林的《春风得意》。 |
|
我太爱这片子了!!!由无数好听的歌曲带来充满无比欢乐的片子,包袱不密,但极狗!太有意思了!!!!
——第一次看见彩色的奥布莱恩。 |
|
影史最萌黑老大、捧星失败自己出道的金主、情敌和前女友的好伴郎,借用一句电影台词:这是部爱与音乐的电影,难听的嗓音震碎灯泡的梗原来这么早就有了,首尾的画幅、色彩、空间切换耳目一新 |
|
The toxic masculinity in the 50s pisses me off, I wanna fucking scream!!!! The music is fantastic tho. (of course a "perfectly" beautiful woman like Georgie could sing, not surprised at all ) |
|
+ 对于塔许林来说,好莱坞是没有假象的,对于媒介或类型的操控性他了如指掌,他关心的都是被隐藏在刻板之下的创造力,因此给予音乐人的时间正是对当下的注视,真正的创造必然不能被怀旧的阴影笼罩。 |
|
杰蕾身材火辣,观者无不驻足,心神意乱,经纪人汤姆肩负着胖子说的6周将她打造成星的使命,这简直不能更容易,就算她唱歌破音也阻挡不了吸引力,但杰蕾意不在此,她只愿与汤姆平凡相守,这无疑是一部很欢乐的歌舞片。 |
|
非常棒的音乐喜剧 |
|
流行歌手大串烧(摇滚乐也被纳入其中,确有对摇滚的嘲讽之意),34min那段超现实幻想根本就是继雷内克莱尔幻想片之后大卫里恩那部《欢乐的精灵》手法。 |
|
CinemaScope,color by De Luxe,..相当于零几年的3D招牌吧。黑帮老大雇人助力女友明星梦,但女友实在没天赋 love me or leave me的变奏。有两句调侃Irving Berlin的歌词,这个红睡衣作曲家的one rock two rock歌挺好笑。最终的反转是,女友假装不会唱,不想被黑帮老大“绑架人生”,黑帮老大在情急之下表演,反倒成了明星。只有两首歌the girl can’t help it和rock around the rock pile,竟然可以完成一部歌舞电影 |
|
剧情方面乍一看很像另一个版本的《绛帐海堂春》,可是情节更曲折一些,笑点也更多,一些伏笔最后都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就像电影开头说的,这是一部重要的音乐电影,爵士乐和一些黑人音乐在片中起到了比点缀更大的作用,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流行的态度,让这片儿变得非常时髦。 |
|
音乐很好听,简·曼斯菲尔德也还是有点点不同于梦露的感觉在的,但是两位男性角色实在没魅力,结尾两个“反转”比较有意思,黑帮转行音乐圈,洗白挣大钱,这不讽刺么。 |
|
发现了一个事实:胸部过大的时候,穿衣服不系腰带或者穿宽松衣服会显得体形超胖。女主演的声音不好听,演技也有点浮夸。 |
|
50,60年代的银幕总是那么美好,women are women, men are men. |
|
这种廉价故事怎么会配那么贵的变形宽银幕和多乐士调色哦原来是音乐电影那没事了虽然除了朱莉伦敦友情献唱之外也找不到能入耳的歌了男主在这部里长得好像瘦皮猴(一首歌没唱版)。。。福克斯你钱很多么。。。 |
|
就是很完美啊(闭眼夸 |
|
最妙的intro之一!搖滾樂的嘲諷。Jayne Mansfield的角色塑造。愛情主線。性笑點。 |
|
“煤老板”通过潜规则让落魄的金牌经纪人给自己钟意的热辣女郎造星,反而结尾让自己当上了明星笑死。
虽然表面上是经纪人与培养的明星之间惺惺相惜,但电影还是借着行业无下限造星的刻画来讽刺明星人设的虚假,顺便暗讽群众的无脑跟风,即使是一坨屎在你身边一直播放你也会因为从众行为成为屎的疯狂拥趸。1956的电影讽刺的东西,放到现在也依然不会过时。
最后,配乐相当优秀,有好多耳熟能详的名曲,这就去听原声带~ |
|
简·曼斯费尔德证明了自己除了胸大啥都没……我真是替她喘不上气!里面那个女歌手好惊艳! |
|
塔许林不愧是搞looney tunes出身的,各种桥段都非常卡通而富有想象力 |
|
太烦人了,占了一半时长却与主线无关的歌曲表演。女主的身材太惊人了。 |
|
50年代极端男凝的老片子,女主的腰细的像根针。唯一看点是里面的摇滚乐和爵士乐现场演奏 |
|
众乐乐-03/08/15 at MoMI |
|
歌好听剧情平平,Mansfield的身材确实是好,再配上经典的“火车叫”,说实话这个笑点很傻但确实笑出声了。Fats这个角色有点让我想到《子弹横飞百老汇》里那个恶狠狠的编剧了,意外发现自己的编剧(这里是音乐)才能,这点还挺好玩的。也喜欢当时的这种结尾方式。 |
|
不喜欢这些歌 |
|
简·曼斯费尔德身材十分火辣 |
|
这个56年的宽银幕的好莱坞大制作有霓虹美学! |
|
其实Jayne Mansfield看久了也就习惯了,虽然她比Marilyn Monroe聒噪点 |
|
旧坞喜剧歌舞片带jazz怎能不让人开心 |
|
序幕★★★★★正片★ |
|
故事真的一团糟,可惜了这么美的画面和五六个顶级一线大牌儿们 |
|
简曼斯菲尔德 真乃胸器 |
|
完成度很高的爱情喜剧片,配的歌曲轻松活泼。有调剂生活的作用,深度是没的。 |
|
不知该如何定位这部电影,一部披着神经喜剧外衣的音乐剧?如果这么说的话,音乐部分尚可,毕竟还有一些知名音乐人加盟,但莫名其妙的爱情戏只能说是败笔,Edmond O'Brien演得挺卖力的,一个脾气爆炸傻乎乎的old gangster角色,Julie London惊喜客串并献唱Cry Me a River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Tom Ewell跟Monroe和Monroe模仿者Jayne Mansfield都合作过,我想他应该也会承认Monroe是无法被模仿和超越的吧。 |
|
开头很惊艳,但是放摇滚乐那里XD保镖也很好笑啊//这确实是个音乐电影,在音乐响起的时候镜头大多数也会对准舞台 |
|
mark |
|
如同《一个明星的诞生》——不过,是讽刺和揶揄的喜剧~
玛丽莲、猫王、查克贝里……美国流行及摇滚乐变迁,在几个夜总会中匆匆梳理呈现~
女主长的一般,身材“垫”的很夸张啊~ |
|
1956年的摇滚乐,1956年的彩色电影,摇滚万岁! |
|
以后再也不看70年代之前拍的西方电影了 |
|
fats和毛西的组合挺可爱 |
|
片子创意点还是挺多的,剧情也不差,但这个利用摇滚乐赚钱的同时还嘲讽摇滚乐的初衷并不喜欢(即在展示各类音乐后表明什么人都可以做摇滚乐),当然还包括对女性角色的设定。这些所有实际上是与当时主流受欢迎的摇滚乐唱反调的,不是门槛低而是一种大众娱乐,前者是带贬义的。 |
|
音乐都不错但最让我吃惊的是julie london的出演!哎!会让人分不清现实哦www以及只要是Jayne Mansfield的画面眼睛就无法从她身上移开,那躯体实在是太美了www光是看着就能让人充分的感受到! |
|
剧情充满了幽默和诙谐的元素,让人在观看时心情愉快。
|
|
50年代好莱坞新导演。弗兰克 塔西林。动画师、童书插画作者转行。擅长拍摄怪诞喜剧片。富有想象力的讽刺50年代文化的影片。无资源 |
|
她没有唱歌天赋她就喜欢做饭,50年代做明星哪有做家庭主妇香。感觉贫民版玛丽莲梦露也不是那么讨厌 |
|
2020.4.11看过 |
|
蛮可爱的,哈哈哈哈。 |
|
anti-TV statement |
|
有音乐和时代滤镜加持的片子。 |
|
Women in the 50s with no desires. Love the soundtr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