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喀布尔的燕子 Les hirondelles de Kaboul (2019)

    最近更新: 2025-03-25 正片
    • 主演:西娅姆·阿巴斯 / 琪塔·昂赫 / 斯万·阿劳德 / 西蒙·阿布卡瑞安
    • 导演:扎布·布雷特曼 (Zabou Breitman) / 伊利亚·戈贝-梅维勒克 (Eléa Gobbé-Mévellec)
    • 编剧:
    • 分类:动漫
    • 地区:法国
    • 年份:2019
    • 更新:03.25
    • TAG:动画
    • 别名:The Swallows of Kabul
    • 片长/单集:80分钟
    • 豆瓣评分 7.6 (1090票)
    • IMDB评分 7.5 (2,752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89%
    • TMDB评分 7.80 (热度:7.41)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法国动漫作品《喀布尔的燕子》的免费在线观看,《喀布尔的燕子》是对白语言为法语,属于动画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分,有98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自塔利班統治後,Mosheen與他的妻子Zunaira的幸福生活便不復存在。Mosheen想成為外交官的夢想幻滅,Zunaira不戴面紗甚至不能再與Mosheen一起出現在喀布爾的街上。Atiq是死囚監獄的獄卒。Atiq的妻子Musarrat患有不治之症。然而,這四個人的生命卻隨着死亡、監禁、熱誠和偉大的自我犧牲而莫名地交織在一起。
      2019年康城影展 ―「一種視野」競賽電影
      2019年安錫國際動畫影展 ― 競賽電影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自塔利班統治後,Mosheen與他的妻子Zunaira的幸福生活便不復存在。Mosheen想成為外交官的夢想幻滅,Zunaira不戴面紗甚至不能再與Mosheen一起出現在喀布爾的街上。Atiq是死囚監獄的獄卒。Atiq的妻子Musarrat患有不治之症。然而,這四個人的生命卻隨着死亡、監禁、熱誠和偉大的自我犧牲而莫名地交織在一起。2019年康城影展 ―「一種視野」競賽電影2019年安錫國際動畫影展 ― 競賽電影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3 IMDB 6.8 高清
      Window Horses
      2016
      动画片
      加拿大

      以窗为马(修复版)

      Window Hors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又是一部早晚会和谐掉的电影…部分内容不可描述…
      • I was expecting, well maybe there's something more - but there isn't. 其實是一個也許會有點意思的故事,可是這敘事,也嫌太幼稚了一些,把可能有意思並且可以展開往縱深發展的部分都消解掉了。
      • 女诗人的寻根之旅,根是她的父亲,也是她的血缘,导演用动画表现不同语言的诗歌,表现伊朗的文化、哲学、历史和习俗,天空中飞舞的彩色线条就是每天清真寺里传来的祷告声,这是动画的长处,最后将诗歌和寻根融合到一起,主题厚重,想象力丰富。如果没有生活经验和真情实感,不可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故事。
      • 天马行空了,但是:诗人当自强这是谁翻译的题目啊?!
      • 看到是「艾伦·佩吉」参与配音的动画作品便想看看,结果她配音的角色不仅戏份少得可怜,人物形象也不好看,而整部电影的画风也不太喜欢。
      • 故事虽然有点老套 但还算有趣 画风多变 难以捉摸 挺喜欢讲伊朗诗人那一段的风格 配乐相当棒
      • 三星半。导演自己也历经多文化洗礼,这部作品走的还是半自传性质。画风多变,音乐对味,文学梗6。Beautiful story, beautifully told. 只是看到一半的时候还猜测女主的身子会随着身份认同的明晰而渐丰满起来2333 NFB实力依旧不可小觑。#The Poetic Persian Epiphany of Rosie Ming
      • 6.6分 里面还画了坦克那段
      • 立意是好的,也算是很有新意,但是欣赏不来。
      • ucca导演见面场。这是一部关于诗的动画长片。选择了一个很别致的地方,伊朗,其中还有中国诗人,朗诵的马,这首诗挺有意思的。诗歌就是自己自由的讲述自己想说的,随意的,冲动的,热烈的,平淡的。
      • 中国波斯加拿大,向往巴黎的混血少女一次意外的文化之旅,最终成为了寻根之旅。诗歌朗诵会重续被阻断的父女,诗情连接亲情。
      • 我来自哪儿,我将走向何方?
      • 女诗人的寻根之旅,有很多隐喻和历史政治的反思,但是前四十分钟的叙事有点难懂.....中国诗人算个惊喜。本片迟早被和谐。
      • Sandra离开格蕾后的配音作品。
      • 风格朴实有想象力,故事让同为异乡的陌生人的我意外感同身受,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遇见至亲
      • 3.5,2020.05.26
      • 前三十分钟都很boring
      • 标题的翻译有些一言难尽。想法很好,落脚点有些轻了。
      • 偏爱动画片。。。
      • 形式很有新意,诗真的太一般了,动画效果也挺差,堆砌符号不叫诗。虽然通篇在说各国的诗,但创作者更想讲的是政治,中国文化成政治了,更不解的是两个黄种人生了个白人?
    • IMDB 7.1 正片
      The Tower
      2018
      动漫
      法国

      白塔

      The Tow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2019波士顿巴勒斯坦电影节参展影片。结尾,鸽子送葬真是看哭了一群人啊,太感人了。希望鸽子把Sidi送回他魂牵梦萦一辈子的故乡。
      • 3.0,小女孩儿很坚强。
      • 哭到停不下来。同去的巴勒斯坦大哥说,讲的是每个巴勒斯坦人的故事。跨越了四代人的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家是一个信念,人们流落各处,依然要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细节和暗喻烘托出浓重的情感和真实感。最近看了好几部中东电影,这部大大出乎意料的好,无关宗教,只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罢了。曾经并没想象过世界上还有这样悲惨的事情,然而叙利亚重演了历史,而那些流落叙利亚的巴勒斯坦人,成了双重难民。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 美国在中东钉下以色列这个钢钉,从耶路撒冷被迫搬离的巴基斯坦人的立场来看这件事,通俗易懂。无尽的仇恨与哀伤,上一代人逝去,下一代人只能坚强地活着,再也没有那股痛苦与思乡之情。人民始终都是这样。
      • 巴勒斯坦主题。
      • 以色列的建国,对犹太人来说是伟大的胜利,但是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原住民来说,却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大部分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变成国际难民。最可怕的是一代又一代人越来越绝望,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根源在哪,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不知道希望是什么。事实上,巴勒斯坦人再没有了回家的希望,因为他们的背后没有强大的白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帮助。
      • 犹太人的历史叫离散,巴勒斯坦人的今天叫离散
      • 四代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苦难记忆,瓦尔蒂从长辈们的回忆里,可能理解了他们;形式新颖,有真人照片,有动画
      • 一个家族的苦难史,更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只是类似的苦难在影视作品中被消耗得太多,受到的触动越来越少了
      • 以为主题会更加深刻,形式倒是多变:2D动画+定格动画+真人照片,往事与现实平缓地交织在一起,深知只有活下去才会有希望。
      • 難民三代人的故事。大浩劫過後,有家歸不得。鑰匙通往過去,也指向未來。只要活著,希望仍在。
      • 20191214 HK broadway cinematique w 闫锟 // you were always my hope.
      • 形式和内容都不错,虽然不了解巴勒斯坦的历史但对四代人生活经历的描述还挺感人的
      • 很难看下去…
      • “我们的生活并不悲惨,华蒂,但我们的遭遇是一场悲剧”,这句台词特别触动我。最后结尾,更令人动容,忍不住落泪——零星的火光徐徐飞升,与夜空的星光融为一体,小棚子的蓝色外罩被风吹走,最后一群鸽子从天而降把太爷衔起来飞向月亮…战争与苦难永远值得人类反思,希望真正的和平早日到来。愿真善美早日遍满人间。
      • 一代人一幅剪影,执着的究竟是土地还是记忆?音乐加半颗星。
      • Land和a place to live 的分別
      • 是个好片!那一脚被踩碎的红番石榴和孤独嚎叫被留下的狗;当时很神奇,人人充满希望;我们的生活不是悲惨的;但我们的遭遇是悲惨的。
      • 没想到一部动画片 泪点这么多
      • 看得心痛。這麼多年仍未解決到的問題啊。
    • IMDB 7.1 正片
      Calamity
      2018
      动画片
      法国

      拓荒野女孩

      Calamit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畫風是菜,但敘事迪士尼,安錫首獎過譽了點,2020.11.15@信義威秀
      • 6.5。也算是老生常谈的故事了。/画风是好看,但是不代表作画要搞得这么没有诚意…
      • 第30届安锡国际动画节水晶奖
      • 92/100。#FPFFOnline#如果单纯讨论电影本身,给个四星已经足够了。雷米·沙耶延续了其前作《漫漫北寻路》的画风与内核,在有着水彩画质感的风景中融入了女性在曾经那个对她们来说处处不利的环境中奋力争取自身价值的故事,整体情节流畅顺滑、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虽然细细探究有些幼稚但也不失魅力。但能多加一星的原因就是在于导演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在坚持中不断发展的行为表征,在连续观看了另外几部带着明显意识流特质与隐晦思想的欧洲动画之后,这部虽然显得简单但是却更能被普罗大众接受的动画体验真的让人如沐春风,在适合全龄观看的故事中加入的对于女性精神拓展性的表现与鼓舞甚至超出了许多空喊口号的类似作品,达到了电影的真正目的——与观众共情,让观众共勉。
      • 3.5
      • 跟这个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铿锵小玫瑰学了句骂人的话:你个dung head。风景画得非常好。
      • 一开始觉得蜡笔画风很糙 但是素材和情节却带观众渐入佳境 反映了当时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25/10/2020 ugc vélizy
      • Calamity Jane,西部女傑童年故事。畫風簡潔之 2D 繪圖。荒野極端環境。半數以上女性雇員製作。
      • 镜头,配色,旧生活(马队convoy,行进,印第安,hotspring,军营,淘金),Oregon
      • 非常法式的少女成长故事,美好与勇敢并存。有趣的却是,故事背景却被设定在西部大开发的美国。于是《拓荒野女孩》似乎便拥有了另外一层文化层面的多异性。在如今世界电影语境下,英语电影不断用自身的价值体系,侵占着世界文明。而在本片中,法国人则用最具美国形象的设定,但本身来讲它并不是西部片。以其之道,还之彼身的方式。用法国对女性,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对美国梦的传播进行反击。而女主角作为该思想的载体,取名贞德足见其意。
      • 网上评分好高,但其实只是还好。音乐不错,适合小孩子看。小孩子之间有非常多的恶意。
      • 20210421 戀愛電影館 《災星少女》 畫風清新 故事充滿童趣 只是為什麼1863年的美國拓荒隊說法文?
      • 画面好漂亮!也好喜欢主角的个性
      • Je m'appelle Calamity Jane! 講西部故事的法語動畫片,失卻了類型片畫面的枷鎖,得到的是粗糙自然的筆觸下鮮豔多彩的光影與環境。拓荒者,首領,軍人以及獵人的社會化隱喻在HotSpring露出一絲獠牙。終結於Calamity Jane回歸拓荒者社群的quasi-goodending。8.5/10 It's not a fairytale about acceptance, if not one about submission, assimilation and socialisation. Calamity Jane should have left.
    • 豆瓣 8.1 IMDB 7.3 正片
      La traversée
      2021
      动漫
      法国

      穿越

      La traversé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1025|73/100 故事和《逃亡》撞车,但情感是真挚动人的,能盖过很多缺点。油画般的质感真是迷人,看到片尾的创作过程之后就很佩服了,非常不容易。
      • 动画电影很多 但是这部真的惊艳了! 色彩浓烈 画风瑰丽但又奇诡 像小时候妈妈讲的奇幻童话 战争、流亡的百姓、女巫、甚至还有被诅咒的森林 女主视角中的明星养父母幻化为凶残暴烈的动物 在里面某几个段落看到了《千与千寻》《养家之人》《群鸟》的影子
      • #9th丝路电影节·西安# 最佳动画片。前获2021安纳西评审团奖。画风非常独特且吸引人,色彩绚丽(有点野兽派或者原始主义的意思),算是亚历山大·彼德洛夫那种玻璃板油画动画的延续。故意模糊或者没去交代故事背景,一方面使得故事获得了某种关于难民的普遍性,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故事缺乏了一些锚点。
      • 她在伊朗长大,而她和他则是在逃亡中生存,……
      • Visual太赞了。动画多迷人啊。
      • 我在伊朗长大这种,是我的口。。。
      • 百讲落泪+1 回答了人生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不断穿上和脱下的衣服是变化的身份,黑色的卷发和陪在身边的弟弟是证明自己存在的证据。随身携带的记忆画本让女主没有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遇到了什么人,相比起身边为了忘却伤痛而麻木自己的来来往往的人,她选择记录,记住这些相遇人,记住自己从哪来。到哪去?又是因为自己对于找到家人和到达彼岸的信念,让她和弟弟穿过了重重障碍,最终穿过了边境,生活在安全的地带。 人生的隐喻也不过如此,相遇和离别,记得又忘却。
      • #SFF21,画风蛮好的,故事比较普通,战争中寻找亲情就像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在冲浪···
      • 4.5
      • 逃亡,成长,带着一点慰藉,认识这黑白灰的世界。绚烂粗粝的画风,带着记忆,饱含情感。
      • #13thMFFF love & lost.蜡笔质感的绘画给这层记忆粗粝感,同时大幅黑色的使用也让历史变得深沉,但伴随着的彩色又是那样鲜艳,luck始终伴随着他们,祝好。
      • 与《逃亡》有着不分伯仲的情感回响,但很可能在画风与表现力更胜一筹;充满力量的话题摘取绝非只是空壳,也同样带有对触目惊心的细节不加掩饰的聚焦。强烈、艳丽的色彩之下,却是对童年、生活、家庭满载着伤痕的撕裂。这是场难以抗拒却又想避免看到的旅程,它带来的“不适”,推动着看客在这里感受到更多。
      • #21萨拉热窝 #2021戛纳产业
      • 毕加索画风
      • 原来电影是黑白的,世界是彩色的 后来电影是彩色的,人们却越来越非黑即白
      • 用色彩和质感来描述失散和流亡的奥德赛,很难忘记男孩雪一样苍白的脸慢慢被黑暗盖住的画面。齐优娜一路上都在不断地失去她爱的人,但是从来没有接受自己的原则被修剪;喜鹊一次又一次抢去很多金光闪闪的东西,实际上它保护了更为珍贵的财富;集中营里的小男孩看上去什么都懂,其实他只是想要知道被爱的感觉;还有艾得旺,“忘了他吧”,意思是在说,“永远记得他,把他留在心里吧。”
      • 相当独特,有夏加尔和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的感觉,杂糅着现实主义的表现主义,把透视关系转换成色彩冲突,用流变的色彩表达人物境遇,艺术风格相当明显,且荧幕效果非常好,甚至觉得这种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会是动画电影的一个优解。动画的表现力相当强,要实拍这类主题的话,或许再精致的布景也比不上这些变换的色彩。字幕部分点明了作者外婆带领家人逃离敖德萨的故事,这我非常相信,因为这样的作品没有消解任何苦难,反而通过马戏团女主人的口说出,“生活就是灰色的,如果你想穿越界线,你最好开始用灰色看待这个世界。”没有实在的经历实在是无法体验战争所致的难民的苦难,昏黑色的烟尘、深蓝色的巨浪、煞白色的暴风雪,流离失所的苦难统统被作者用色彩表现在了画布上,接纳在了观众的心里。难民危机不只是接受国的危机,更是难民本身的危机。百讲
      • 对于人类暴政史上的「绝对受害者」的自我讴歌式艺术表达早已日暮西山,一方面是这样的作品占据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也只能通过技术上的个性化来呈现所谓的「新意」,反而另观众如面对祥林嫂一样不厌其烦。
      • 作画太精美导致看画面就无视剧情
      • 故事并不新鲜 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 那就是历史 况且我一向认为 一切有利于叙事的艺术形式的尝试都值得被鼓励
    • 豆瓣 7.4 IMDB 7.1 HD中字
      La Fameuse Invasion des ours en Sicile
      2019
      动画片
      法国

      西西里著名的熊入侵事件

      La Fameuse Invasion des ours en Sici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寓教于乐的童话,故事简单,轻松有趣,画风和配乐更是赏心悦目!
      • 以为是像“我们裸熊”那样的卖萌片,结果比儿童动画多了一点点。人熊和睦相处后的故事就像现实世界的寓言。近墨者黑,当熊也变得像人一样尔虞我诈时,离开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 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画风… sorry
      • 画风蛮好看的,有点像海洋之歌,熊熊可爱惹。故事很简单,基本能猜到,结束一看豆瓣简介写得真清楚……这场的放映厅超级小,有种坐在长教室里看幻灯片的感觉,我蛮喜欢的。@Lille La Majestic
    • 豆瓣 6.6 IMDB 6.4 HD中字
      Where Is Anne Frank
      2021
      剧情片
      比利时

      安妮日记

      Where Is Anne Frank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通过安妮的幻想朋友来连接两个时空是很聪明、有效且必要的做法,类似于佩措尔德在《过境》中的尝试,只是相比较导演前作显得有点低龄化。
      • She is everywhere. 近似潘神的迷宫。角色对作者的追寻,现世对历史的拷问。
      • -0.5
      • 90年代通过贝塔斯曼书友会 《安妮日记》成为很多中国人书架上必有的一本书 一个娟秀忧郁的犹太女孩 一段灰暗压抑的藏匿生活 带着90年代中国读者初涉及普世价值 对战争与和平的关切 一切似乎都那么情理之中 这部动画电影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此类“普世关照”的初级读物 很正、很满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那段残酷历史的读者而言 是不错的入门读物 但却缺乏更深刻的反思与更实在的描写 影片的优点集中在凯蒂的身上 她作为《安妮日记》的化身 在安妮故居无形而在室外有形是全片最好的隐喻 代表了安妮的价值如果被束之高阁任人瞻仰 那就形同于无 只有实践她的精神 《安妮日记》才有意义 影片的主线也是在讲当代欧洲难民问题 将难民等同于当年的犹太人以实践“安妮的精神” 这与最后“《辩护人》式的演讲段落”实在都过于政治正确 不免陷入空洞的自我感动
      • 一邊回憶著二戰時期的反猶暴行,一邊記錄著當下极其難民問題,人們讀著《安妮日記》、以各種方式紀念著安妮,然而,卻沒有從安妮的經歷中學到精神。這一次的Ari Folman,顯得有些理想主義的幼稚,畢竟,看著人類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轍,對於未來的美好希望似乎只能先在電影中實現了,甚至那突兀的感情線也可以理解為,沒來得及戀愛的安妮以另一種方式實現,只是,很難讓觀眾接受罷了。
      • 我们或许已经从种种讲述和书籍里熟稔了这个故事,但更年轻的一代似乎却未必完全了解。因此翻新讲述,就有了它的意义;也始终如同她的文字,在任何时候翻阅也能感受到力量。Kitty愤慨各种以她的冠名,想要传递更真的精神;世代的迷惘,撕裂和漠视;或许本不就只是找寻,也是自省。
      • #Cannes2021
      • 安妮早已超越了她本身的猶太人身份,已經是人類(至少是西方和大部份文明地方)共同記憶象徵物,Folman只是將《與魔共舞》的主題輕量化後重複了一次,略為覺得在前兩部作品中已經能夠借助動畫推向人的意識,與記憶的重複和多義時,今次只不過將安妮的處境放入現時難民問題作為對照,來更新她的當下意義實在太過方便和無趣,動畫也不及上兩部精彩絕倫,何必要由Folman來擔當導演。安妮的虛構分身Kitty 是她的延續,電影也嚴格來講是安妮日記的後續,不過電影中也提及建立紀念碑只是形式,安妮的存在只能在當人們去閱讀她的日記時才有意義時,如何將故事說下去一下子成為了重要主題,也對大眾對安妮的過份美好想像投了一下少少的叛逆,更推介Ian Buruma 那一篇收錄在殘酷劇場一書,充滿尖酸刻薄地描寫安妮神聖化後的問題。
      • 感觉一般
      • 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通过日记本拟人化处理算是有意思设定,但是一会儿别人看到她一会儿看不到,在现代逃跑换衣服什么意思?也没展现出大屠杀残忍,也没展现出战后情况,就有些无聊
      • +.5。年度十佳,除落脚点不太满意外,其余部分准五星,看哭数次。从历史的见证者角度叙述,探访不可逆的历史,唤起的却是本真的情感。
      • OST很好听,加一星
      • 挺有灵性的动画化,运用了许多只有动画能表现出来的效果。将安妮的日记进行拟人化,让观众通过她的视点回顾安妮的人生,这个想法也很有意思。
      • #Cannes74 阿姆斯特丹的冬天太好看了叭
      • 剧作太弱了
      • 没有奇迹
      • #TIFF21 第54场 她捧起日记,如《蝴蝶效应》样,思绪回到了过去,但她不是为了改变过去,而是让当下的人们重新审视Anne Frank的故事和Refugee的话题。Anne她的家庭曾被拒绝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导演用虚构的朋友Kitty来呼吁人们关心这些难民,不要让Anne的悲剧再次上演。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一部真不如导演上一部作品,而且这种意图相当明显的信息传递用多了让人觉得很厌烦。虽然形式蛮有意思,破壁的交流,当下和过去的穿插,但一锅好饭最后还是输在了用力过猛的呐喊之上。
      • 比较生硬
      • 没什么新意 中规中矩的儿童片
      • 4.5,全龄段动画片。基于真实历史人物之上的故事构建的复杂又精巧。文本抽出《安妮日记》中的客体凯蒂可以让观众时而沉浸时而抽离的游走在主体安妮和客体凯蒂之间,以及在过去与现在不同的时空交织中达成映照当下难民和宗教等兼具现实关照和人文关怀的社会议题。稍微遗憾的是Peter的功能性人物有些俗套。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