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喜欢老兽这个人物。孩们眼里他就是个混蛋,干的事都挺缺德的。实际上他又很有情义,不作假,硬骨头。 人们看人常常是单向的,标签化的。可实际上人都是复杂的,难以评判的,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个人物塑造的很丰满,才能把城市和时代的颜色,这个社会的图景映射出来。 |
|
终于站在老炮儿的子女们的视角拍了一次老炮儿,没有赞美,只有展示。这些可悲但又并非全然一无是处的老混蛋啊,对于世界来说他们可能并不是坏人,但对于家庭来说他们就是噩梦。 |
|
今年我最喜欢的国产院线电影。抽丝剥茧地洞察到中国男性的普遍困境:父亲角色的缺位、萎靡蚀人的两性关系、无法割舍的男性尊严、长期失语的情感表达,最后演化为迟暮野兽的囹圄。无法像《嘉年华》或《相爱相亲》培育共情更体现出我们对男性成长持续停留在英雄主义的意淫,而没有察觉背后真切的危机。 |
|
如何收拾资深直男癌真是千古难题! |
|
“因为我是你爹”这六个字基本上北方社会的宪法第一条 |
|
#11th FIRST# 感觉最后15分钟删掉一点问题都没有(结在老杨被那俩销售打就行),其实是个混蛋加撕逼版的「东京物语」,谁想到最后突然变成「爱」……最佳男主角应该没悬念。宋雨喆配乐。 |
|
镜头无比贴近每个人物,用气吞山河的势头精准捕捉到现实和梦境碰撞出的强劲火花,现实主义在此被升腾到一种癫狂的高度。与[老炮儿]如出一辙的江湖气尽,肉体与灵魂合奏的靡靡低音最终也在家长里短的纠纷中悉数流尽,时代更迭之后小人物如你我到底魂归何处,万物万灵也没有答案。 |
|
顶配版直男癌,涂们大叔支撑整部戏。老杨这样的人绝不是个例,死要面子、打脸充胖子,贫穷人家的计较、装腔作势,这种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毛病和烦恼,鄙人见多了,深有同感。这片子让我想到,老来装X不可怕,老来穷才可怕,而自作孽的老无所依更是让人绝望。7.6 |
|
挺成熟的,老头演得很好 |
|
演员很棒,摄影像版画,很有风格。然而关键问题是剧本。主角明明是人渣,已经拗不过来了,强行掰很刻意。 |
|
肯定,有人看到了暴发户没落,坏人变老,吃喝嫖赌。有人看到了老炮风骨,江湖义气,儿女情长。有人看到了自己的老爹,有人看到了自己的老公。人嘛,不都是两面派?大时代下的小人物,都梦想着胯下哈雷,其实也只能骑个不过40码的破旧电动车。悲剧?比这多得多。 |
|
当观众还停留在因为这个主角很讨厌所以这部电影不好看的欣赏水平上,如《我不是潘金莲》,就说明我们的路还很长。诚然导演为了故事性和思想性忽视了很多剧作上的漏洞,但把这个已经被金钱时代所遗弃却硬要找存在感徒劳抗争的典型直男父亲形象刻画的非常饱满生动,他们是自身性格和这个时代造就的受害者 |
|
男主很好,表演是有呼吸的,四肢和脖子不长,但做出了气度,这也是人物来路赖以成立的基本。一场东北盲流,一场四川女人,皆过客,从头到尾的是好比发福而不能驭马却哑忍继续催动生活的骑手样的内蒙人。几个超自然的镜头摄影师完成的很好,留下了堪琢磨的意趣但我不能解。祝贺子阳,如此起步是光荣 |
|
内蒙老炮儿在“动物世界”横冲直撞出来的“东京物语”。涂们将一个自作自受、令人极度生厌却又非常有趣的角色演的很生动。回想起来依旧觉得开头、结尾充斥着“独立电影”套路般的生硬无力,情感的升华透露出虚伪与不能自圆其说。出彩的更多是与几位家人冲突的戏份与写实/诗意并包的摄影。 |
|
无话可说。老炮儿和喜丧的生硬结合,没意思。导演说准备了十年,美学调研四五年,然而整片毫无电影感,还不如三流家庭伦理电视剧。这没格是本届FIRST惊人首作,是检验本届FIRST媒体、影评人诚实度和良心的指定电影。 |
|
致我们既可悲又可怜的父亲,涂们演技真好,一个人撑起全片,挺感慨的;作为导演处女作完成度很高,取舍得当,控制力很稳,难能可贵。 |
|
涂们在《告别》里的表演已经惊鸿一瞥,这部更是如同仲代达矢在《海边的李尔》一般,一人独撑全场。但是如果故事没有表演,整体显贫乏,那段老年激情戏,不输老炮儿的情欲贲张。 |
|
新导演仍有生涩,有几个非职业演员比较出戏,超现实段落墙里乌鸦ok,但白衣鬼畜男和白马就不知所云了,定格在老杨被揍后接到手术通知就不错,没必要哈内克地结尾一下。同时优点也很明显,老杨这个主角很生动鲜活,被时代抛弃的内蒙老炮儿,涂们老师的表演也太加分,是小武后又一个深入人心的反面小人物 |
|
我的2017国产片最佳,前年老炮儿去年八月今年老混蛋,看完把哈内克的爱改为五星。不光涂们影帝级的表演,对获奖的原创剧本所描绘价值观崩坏金钱至上嫌老的现实世界更认同。荒凉的鄂尔多斯不说也知道发生过什么,泡沫经济的罪还需很多年偿还,那些在生活中被唾弃的人更值得演绎。百老汇主创见面场。 |
|
好一出悲兮魔兽。以钢筋水泥巨大工业体系下却荒芜萧条的鄂尔多斯为背景,遥想的辉煌与鬼城形成鲜明对比,像极了老杨曾几何时也是子女门的好(有钱)父亲,现在被自己的劣性、子女以及这座城市掏空后却成了众矢之的被迅速抛弃。骑着电动车的气势不减当年,但也只剩老泪众横。缺点:情节硬伤,粗糙,低质 |
|
是子女口中的老不死,也是昔日洪流里的弄潮儿。是即将绝种的骆驼,也是困在墙里的乌鸦。人生已经早泄,再也无法纵欲,没了当年神勇,被时代抛扔出车窗。老杨与这个落寞的城市为伍,和寥落的霓虹相伴。戴上墨镜以为自己还是大哥,涉水而过只是糟粕的老头。鄂尔多斯正浓云密布,手腕的光恰似昨日的闪烁。 |
|
非常刻意做作 |
|
一边是激发整个家庭矛盾的次日手术,急需三万缴费;一边是本该漫长的,囚禁报警法院诉讼调解判决,电影拍出来,根本就是一两天的意思,无法解释这等误差,电影结尾就根本立不住,老毕养竟然暖暖泪含光。与超现实的丑陋伎俩相比,老演员的拼搏不顾和敢于牺牲更值得称道。 |
|
森森鬼城映射出的泡沫经济下,曾经的弄潮儿亦泯灭了昔日辉煌,沦落困斗,比起生硬的家庭戏,社会背景反衬的挣扎困顿更有深意,最好与最好的时代,老无所依,人心凉薄;剧本粗糙,配乐出彩,超现实段落缺乏功能运用,结尾太直白没处理好。 |
|
女儿把三万块放在无法说话的老太太枕头下面,这个细节太扯了,打个官司被压缩在两三天之内,这就更扯了,老太太病危在后半段的紧迫性也没了,导演想要用这些制造后面的冲突,结果这些前提条件都不成立,让人很难严肃的思考对待它,虽然导演很想兼顾故事性和思想性,只是他还需要更严谨的戏剧逻辑。 |
|
相当平庸,金马最佳剧本不知道怎么发的?表演大于一切,而且除了涂们其他人的演技根本也不是一个水平线的。超现实镜头故弄玄虚,结尾的情感升华更莫名其妙。 |
|
题材不错,人物形象也不错都蛮接地气的,但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是平庸,剧作的平庸,剧作太过直白基本上在展示,就像一个故事会的小说,节奏也是很大的问题,过于琐碎和无聊,把太多时间花费在很多自以为是然而没用的手持长镜头,结尾的处理太弱了,拉低整体质量,如果剪辑成短片节奏紧凑些会更好。 |
|
浮沉的老炮与兴衰的城市浑然天成,在时代变革和现实困境中越磨越钝,沦为困兽。全靠涂们一人撑场的电影,角色大过事件本身,穿插的动物意向既不明确也不奏效,不少人物动机也不和逻辑(枕下放钱、撤案和结尾)。其实是开放结局,不要误读。 |
|
其实适合做短片的 有很多闪光点 长片把人都磨没了。“调节个屁 操”!老头像我爹~。接着说:导演太不节制了,这片真的很嫌长… |
|
6.0·当下中国一切向钱看后遗症的展现,聪明的选择了鄂尔多斯这个城市,缺点是废篇幅过多,现实和超现实段落的剪辑有时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涂门被绑的那场戏的情绪程度完全不能让人相信与后面冷静起诉的是同一个人,而且包养一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女人、偷妻子救命的手术钱,最后却要说要死一起死? |
|
故事围绕一个老头展开,冷静地描摹出地方社会众生相,背景则指向被高速经济发展撕裂的社会和人伦。色调沉郁,叙事流畅。美中不足过份注重台词念白,忽略了动作和肢体语言,有些许失真感。 |
|
《老不死》 |
|
不妨叫《老畜生》,虽然偶尔他的善意和感情,但这个人物如果在现实中碰到,真是到了大霉。涂们演得好。 |
|
4.0 除了涂们,最大的亮点是摄影和配乐尤其是摄影。结尾并不觉得兀余。莉莉家里的那一场是全片最佳,尤其是莉莉的表演的一种稚涩的拿捏。树林那段超现实的插入也很有摄影师个人的特点。(天幕新彩云) |
|
孩子们眼中的老炮,两个时代的碰撞,中国式家庭现实,经济衰落,此外还有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蚕食,涂们演得真好,把小电动车骑出了哈雷的感觉。虽然故事上有些刻意,细节也有悖常理之处,但却极为真实的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那批人在如今的可能性境遇,为什么我觉得真实?因为我一个亲戚跟这老头几乎一模一样,但老兽的结局是温和的。我那曾经显赫一时的亲戚,最后死在了工地上 |
|
鬼城“老炮儿”?鄂尔多斯版“老无所依”?类似人之晚年不堪映照城市破碎命运的故事还可以持续书写。空间的利用有些许历史能见度,手持摄影加超现实动植物意象,凛冽奇诡的风格尚在形成中。临近结尾处疑似古怪的刻意。近两年的”内蒙古“序列,加上张大磊,让人欣喜。 |
|
几乎是上届金马封帝之作《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反相作品,拆东补西,直来直去,不善权宜,这样的人物命运终究难以战胜世俗的羁绊,偶尔赢一次也是乍富。他又是一个心中含情之人,无论对家庭对情人还是对朋友,行为却并不高级。超现实的乌鸦和白衣人尽是不祥之兆,金钱时代,一丧到底,再无浪子回头之路。 |
|
谨以此片自省,1,让演员说人话,非职业演员表达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2,整理出有合理动机的故事线再拍。3,克制使用假模假式的(本质上为了自己装逼却一点都不酷的)超现实镜头。4,以故事为主,不要为了某些场景生掰剧情。 |
|
现在吃的每口屎都是当初的自己亲手喂的 仿佛看见了平行时空的我爷爷 我爹 和我自己 脾气不好还嘴臭的人没有好下场 |
|
骑着个小电驴,养了个野女人;
吃的是有机草,喝的是矿泉水;
撇不下的是面,受的是活人罪;
渣男洗成了深情,黑的漂成了白的。 |
|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小城鄂爾多斯的經濟問題似乎也是東北的困境。男主角拋妻棄子偷救命錢,最終卻又回歸家庭真情告白。人物設定雖有多層次的複雜性,但轉折生硬,缺乏更多細節支撐。枕下放錢也不合邏輯。相比男主角涂門,配角的演技差距實在巨大。攝影可圈可點,魔幻超現實的部分顯得略微刻意。兩星半 |
|
老兽就是老油条的意思吗?哦,是老混蛋。 |
|
这不就是一个要体面的老混蛋么?比《老炮儿》好看,没有蹩脚的超现实部分就更好了。 |
|
一个从头至尾都不着调的人,看不出相濡以沫的情意,怎么会发泄出哈内克《爱》那般结尾的情感?苍白的人性,以及前后矛盾,意味的是创作上的刻意。不是某个角色演技入围了奖就能代表电影好。故事倒是有很好的时代特征。 |
|
First影展俨然已成为金马摇篮,现场见到涂们老师本人实属惊喜。一个把什么都弄糟的主角形象让我产生奇怪的好感。老杨这个人物的窝囊与不甘与有没有钱并没有关系,而是一个尚有一丝活力与道义的想在困顿之外做点儿体面事,却最终任性收场的悲剧。可见不管是内蒙古男人还是上海男人,中年了都相似 |
|
这个人物这种情节,还是交给家庭幸福美满的人来客观评价吧。有些生活中的细节,电影里显得特别大。 |
|
看完心情复杂,老杨不作为,作为小辈一样不作为,结局令人唏嘘 |
|
几处超现实还有可以玩味的地方,其他地方显得很有匠气。观影体验很差劲。 |
|
美版Shameless里也有个混蛋老爹,让人既恨又恨不起来。但这部电影里的老畜生,却叫人觉得丝毫不值得同情。 |
|
中国电视剧式闹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