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荧幕上最好的我们。每一部剧、每一个吻、每一次出柜、每一段爱情与性都在创造历史。为同志而来,为凡人而留,感谢QAF改变我的人生。想不到十六年过去了,这部剧的主创还记得中国有个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当然也侧面证明了我们有多顽强,绝不轻易狗带~~~~~~ |
|
lesbian的占比还是一如既往的少…真是遗憾,感觉80%都是gay gay gay,even for trans,从男变女的比重也比女变男多大概90%,still a man-dominated world… |
|
【A】强烈建议我国改拍一部《从明到暗:电视与彩虹史》。 |
|
光是从纪录片本身看都觉得LGBTQ除了G以外的visibility有多弱。。。。(记一下,美国从将同志视为犯罪到同性婚姻合法用了40年时间。乐观如我,觉得有生之年还是能看到国内同婚的那天。 |
|
Apple TV+实在太炸,Wanda和Wilson刷爆人缘卡,几乎线上有点名气的LGBTQ演员、电视人还有在历史上留名过的节目/剧集/事件都差不多以各种形式出镜了。但很多内容很容易轻松想起早前IMDb配合骄傲月写过的一个专题,所以像在用梳理知识点的方法罗列那篇文章,而缺乏了更进一步的分享(如有机会单独撇开很重要的作品独立成章,会更有意义与深度)。从一句台词的挣扎,新闻节目的正视,直人诠释的影像,剧集出柜,真人秀涉及,配角再到主角。每一步都凝聚了整个社群所作出的伟大努力和不顾一切的勇敢,而这个节目就是最好的致敬。珍视电视的力量,尊敬这个“武器”。【Ep3 “你不能抹去我们”/Dr.Ruth/Ryan哥哥 Ep4 QAF中文站 哭】 |
|
美国同志电视史,标志性事件都涉及到了,qaf中文站出圈。 |
|
美国电视节目中的LGBT平权史。第3集(以上世纪80年代HIV为主题)可能是最打动人心的一集。这一集留存的那些珍贵的电视画面或者已逝的基友。几度落泪。“我认为从那时起,一个电视节目(尤其是面向年轻观众的)电视,如果没有LGBT的角色,我们还能称之为真实的吗。《真实世界》告诉我们,没有的话就不真实”(by:达斯丁·兰斯·布莱克) |
|
相比其他媒介,电视一直是最平易近人的:读书需要智慧,观影需要时间,而电视,只要打开开关,它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像自来水这样。也许正因为这种平易近人,它一直被看作是平庸、媚俗和低智的代名词。但也正因为这种亲近和陪伴,它成为无数人生命中最垂手可得的信息来源,进而成为侧面记录社会变迁的标尺。这部剧讲性少数群体在电视媒体上的50年历程,也同时讲述了五十年来社会对待性少数议题的步伐和历史。作为纪录片,它的精神内核和apple在某种程度上遥相呼应:前所未有、挑战传统。当然,屏幕仅仅是时代的小小缩影,这50年的巨大变革肯定少不了报纸、书刊、电影、音乐、艺术等等其他媒介形态的助力;半个世纪的宏大尺度,也绝非短短5集时长能够囊括的。但能够以这样的方式重温历史、见证进步,我作为电视观众,非常骄傲。 |
|
四星半。感谢同志亦凡人小组。看到了许多我喜欢的节目《幸存者》《老大哥》《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等。在为他们的奋斗和改变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在想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到?四十年后可以吗? |
|
看完忍不住想找一找中国电视电影里,有没有贴近我的生活的LGBTQ作品。仔细想一想,我国的作品好像都特别脱离生活,即使主流电视电影也是如此 |
|
哭了5集 |
|
2020年的赛璐璐壁橱。这个纪录片简直像是个豆列,记录了我十年来看过的所有有性少数群体角色的影视剧和娱乐节目。全程激动不已。 |
|
不要一口气看完,一天看一集,保持共情,保持专注,珍惜眼泪,第一集dark age 就是哭着看完的 哭的或大或小 感慨万千TAT E02 本来前面觉得这集不好哭,到最后为了Milk的White night riots让人止不住流泪,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是如此“无耻”地享用先辈用血泪和实际行动争取来的现有成果。以史为鉴,我们得到了什么?感觉LGBT史我缺课太多了 除了S4 每一集最后都忍不住哭泣 同时也思考了很多 写了长评 |
|
看一遍吧,朋友们 |
|
愿亲爱的永远亲爱,骄傲的我们永远骄傲 |
|
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这便是LGBT题材在小荧屏上的发展历程。好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反观大洋此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何乡而求索? |
|
和看赛璐路壁橱一样,我都恨不得拿个小本本记笔记了 @QAF中文站 so proud of you! |
|
突然又梦到了这部电视纪录片,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里面影人奋力努力为同性恋性少数群体谋求权利时,就那种简单的诚挚的眼神和表达,就是很感动很想哭
|
|
两人在酒店看得心潮澎湃,休假最大收获。几十年来,LGBTQ群体通过电视这最广大的辐射圈让人们见证、反思与接纳。先锋破开的每个进步,都让后人能在更有爱的境地拥抱自己,帮助他人,我辈永远心怀感激。他们回望少时在电视中寻找同类的困难甚至不可能,我也曾如此渴望找到可以共鸣的角色,而事与愿违带来很长时间的疑惑、焦虑、恐惧和孤独。只记得一个同志配角在剧中跟宣萱出柜得到祝福,开心了好久。哥哥那时升为明灯,但电视放来放去都是家有喜事,哪里看过《霸王别姬》《春光乍泄》?电影启蒙还得感谢吴彦祖,《大佬爱美丽》里收到男友短信的甜笑让我感动太久。听他们聊五六十年代的黑暗,而我们的电视仍处在那无知、偏见、彻底忽视的荒漠。不发声就要被代表,他们进两步退一步地前行,而我们进一步退五步地困于无望,除了并肩冲在前头又能怎样? |
|
由暗到明,确实越看越觉得有希望,越看越觉得能生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越看越遗憾这只发生在美国,越看越遗憾我天朝禁止类似题材却有无数耽改剧打着擦边球捞钱,将同性恋群体刻画成别的样子。我今年20岁。蹲一个时代,让我能在电视上看见,我们是谁。 |
|
别人的抗争史,“他们为同志而来,为常人留下。” |
|
I’m lesbian, 这个月刚跟家人coming out。虽然还只看到第二集,但是绝对值得五星锁死。希望LGBT都能做真正的自己,Love Wins&爱最大 |
|
每集都很好哭 女性还是太少了 Where are my lesbians and Bi girls!! |
|
既《赛璐璐壁橱》大银幕同志电影发展史之后,补全了小荧屏同志电视发展史,且将新世纪同志影视文化做了一次全面总结。 |
|
今年目前看过最激励人心的东西,这条路从来都不容易,好在有人在努力在坚持。从lgtb开始,不仅讲述了它的媒体发展历程,也讨论了(电视)媒体的作用与意义。里面很多熟人很多曾经的回忆,突然觉得从我第一次qaf到现在的qe都这么久了,很高兴在我才开始接触美剧时就看见了TM。 |
|
目前看过最全的LGBTQ电视史,从电视上第一次提到homosexual这个词开始,覆盖了我初中时候第一次看且深深影响我成为一个liberal的W&G,给了我很大的视觉震撼的QAF,我最爱的歌手Adam Lambert,写论文时候读的石墙暴动,从透明柜里走出来的银狐,再到glee里的公开情侣Klaine……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每个人都可以是历史的见证人。 |
|
谢谢你们 我爱你们 |
|
被看見,被傾聽,被談論,打開對話,這就是電視的力量。
沒錯,2020年的當下我們正處於美國1940-1970s的THE DARK AGES黑暗時代,並且看不見一點盡頭的微光。 |
|
LOVE IS LOVE. 天朝大概还停留在50年前吧。 |
|
真实的历史和泪水,貌似大家都一起经历了,可实际上我们只能继续做一名看客,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连言论自由都无从争取,谁能指望从暗到明? |
|
一气呵成看下来还是很有力量的,都是一步步争取来的啊,特别结合现如今的美剧状况,尤其是难以伺候这类的,感慨万千。 |
|
通宵刷完,第2000个看过的人( ͡° ͜ʖ ͡°) |
|
有趣的题材,失败的叙述,很流水账,前面两集时间线又是乱的。掐掉一部分并无必要乏泛可陈的人物访谈而多放一些影视中的经典片段会更好。感受到主创团队在对社会和文化冲击上的毫无野心,使得全片比起说lgbt运动,更像是gay们的自怜自悯。我不知道在全片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却突然cue到中国,且一个资源分享为主的论坛被形容成political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天真的中国基佬们。 |
|
真希望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未来……,我们中国大陆也能有像《赛璐路壁橱》的电影纪录片,像《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的电视纪录片。另推荐下关锦鹏导演的《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 EP4→彼得·派格 Peter Paige(《同志亦凡人》演员):我坚信,电视是一种武器,需要小心地使用。你知道,现在中国的···主要的同性恋政治网站(?)···叫做同志亦凡人中文站。有人把全部的碟片加上中文字幕免费放上网。它变成了一种现象,它成为了一个人们聚集的地方,它是他们故事中的燃点,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公开的性少数运动。关于《同志亦凡人》,我最喜欢我说过的一句话,“他们为同志而来,为常人留下。” 我认为这深刻地反映了电视、在此时此刻、在我们的文化叙事中的作用。 |
|
追风赶月勿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全程热泪盈眶,像有电流流窜。角度新颖,爱的革命。从小小一方黑白荧幕到如今的流媒体平台,电视作为普罗大众最先接触的媒介,传递生活信息的平台,在改变世界的层次上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因为银幕上发生的事情,借由观众会影响到银幕下的世界,因此我们在见证历史,那些被抹去的人,用血和泪修筑的城墙,我们不允许他们被仇恨与狭隘的偏见击垮。用生命换来的进步,我们不允许倒退。值得思考的是,他们在追寻发声与正名的同时,我们似乎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倒退,LGBT成为被沉默被主流舆论抹杀的群体,我要活到中国银幕开始尊重所有的爱的那一天,道阻且长。 |
|
前进两步退一步。所以遇到挫折别气馁,认准方向不动摇。 |
|
本来是平缓记录,却看得我深感沉痛。从黑白到彩色,从奚落到关注,从个体关注到社会议题,从审判开始到祝福结束,但并不意味着误解、仇恨和杀戮并不存在,在昨天在今天在屏幕外在屏幕里,仍有需要进步的空间和领域。片中涉及的《威尔与格蕾丝》《老友记》《同志亦凡人》《摩登家庭》《姿态》等等等等这些或有所侧重或关键聚焦,对于年轻的性少数人群来说,讲述着同性爱、自我价值追寻、婚姻等等带有浪漫色彩又真实细碎的故事,放在这里看到欣喜又羡慕。
而我们呢?我们不是空白,只是长久的缄默、心酸可怜的密语和商业包装下难以触及真心的cp。
当受访者哽咽着说出“同志亦凡人中文站”时,我也一同落泪了。
二十年后,我们会有这样即便写满了血泪可依旧带有光明的记录吗?写有你和我和她和他的故事? |
|
正是因为人类历史中,有了活动家的勇敢奋斗、影视人的认真创作、以及普通人的良心觉醒,才有了representation才有了visibility才有了equal rights 真的 年轻人拥有的一切都不是凭空得来的 The arc of history is long, but bends towards justice. 那是所有人的努力啊 真的是太感动太感动了。 |
|
倒是也挺好,该全面全面,该煽情煽情,该骄傲骄傲,该政治议题继续政治议题,就是觉得人类社会就是道阻且长,也许各种程度的进步叙事都是个幻象 |
|
better than most movies |
|
电视,曾经的最强势媒体,连接了纸媒和互联网时代,见证并参与了骄傲的LGBTQ运动。在那个地方,真实的人和事能够被看到、能够被关注,各种不同的声音允许被发出、允许被讨论,有振奋、有血泪、有反思、有进步,这才是媒体的力量!几十年的努力和抗争浓缩成几个小时,当紧凑地注视这场宏大叙事时,最令人感动的依然是是一个个坚强勇敢的人,因为这道彩虹的光芒与灰暗正是由Ta们的欢笑和痛苦所描绘的——"I am not going to apologize for what I am, because it's taken me too long to accept it.",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暗到明,需要每一个可爱的我们。 |
|
希望能一直变好吧 |
|
虽然女性的部分占笔不足一半,亚洲人的部分几乎为零,但还是不能否认它是了解lgbtq族群历史的重要一步 |
|
可以和电影lgbtq平权史《赛路璐的壁厨》一起看。 |
|
看了最后一集,没想象中的好 |
|
整部剧集系统性地梳理了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电视行业发展与性少数群体历史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向社会传递信息的渠道,在提高性少数群体可见度和传递Ta们的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一直斗争下去,我们需要讲述更多故事,因为当你看到反映自己生活的画面,这会提醒你,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而这件事是每一个人身为人类都需要的认可。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Ta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履行着电视的职责——讲述事实。 |
|
看了这个纪录片才知道美国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性少数不再invisible不是一天促成的。血和泪才换来了爱川小将嘴里的“政治正确”,中国在这方面都没起步呢,一些人还有脸嘲笑别国,还在夜郎自大。 |
|
强烈推荐所有人立即观看,人人上有DL / 别说我们一百年可不可能,权利都是流血流汗争取到的,永远不能放弃🌈 |
|
美国:1969年,石墙暴动;1978年,同性恋解放运动上第一个殉道者;1980年代开始,电视上开始公开讨论同性恋话题,多位公众人物出柜... 然后,直到2015年,承认同性婚姻。中国:2020年,《想见你》的一段异性恋接吻片段被删。所以,你觉得,中国在什么阶段? |
|
纪录片历数美国电视史上出现的LGBTQ+角色和现实真人,从不能出现到有限制出现,从变态和反派到可以是有剧情的配角再到主角,从只有白人再到黑人再到亚裔,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有人说现在电视上的同太多了,恰恰相反,太少了,我们还没看到他们的真实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