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黑客帝国动画版 The Animatrix (2003)

    最近更新: 2024-08-22 HD
    • 主演:大塚明夫 / 克莱顿·华生 / 帕梅拉·阿德龙 / 海蒂·布雷斯 / 特伦斯·卡森 / 
    • 导演:钟彼得 / 安德鲁·R·琼斯 / 川尻善昭 / 小池健 / Peter / Chung / Andy Jones / 前田真宏 / 森本晃司 / 渡边信一郎
    • 编剧:莉莉·沃卓斯基,川尻善昭,森本晃司,钟彼得,拉娜·沃卓斯基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美国
    • 年份:2003
    • 更新:08.22
    • TAG:剧情,动作,科幻,动画
    • 别名:骇客帝国动画版
    • 片长/单集:100分钟
    • 豆瓣评分 8.8 (51148票)
    • IMDB评分 7.3 (81,882票)
    • 烂番茄新鲜度 烂番茄: 88%
    • TMDB评分 7.20 (热度:30.38)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美国电影《黑客帝国动画版》的免费在线观看,《黑客帝国动画版》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剧情,动作,科幻,动画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8分,有51148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黑客帝国动画版》由9段以《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世界观为基础生发出的短片组成,各篇的角度与风格各异,制作班底汇聚了日本、美国、韩国三地的动画精英。《机器复兴》讲述了MATRIX的历史。机器人不堪人类恶劣对待,终于反抗并将人类化为能源。《少年故事》讲述一名少年突然收到来自网络的召唤,而大批黑衣人开始对他展开围捕。《虚拟程序》展示了一对男女在虚拟训练程序中的片断。《世界纪录》描写一位短跑运动员在接近突破人类极限时终被系统牢牢控制。《超......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黑客帝国动画版,揭露人类与机器战争的起因

    作者:消逝的电影

    黑客帝国动画版《终极战役》,为了锡安战至最后一人

    作者:星河影视2024

    【黑客帝国动画版】捋捋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开场

    作者:六年-晴

    《黑客帝国动画版》由9段以《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世界观为基础生发出的短片组成,各篇的角度与风格各异,制作班底汇聚了日本、美国、韩国三地的动画精英《机器复兴》讲述了MATRIX的历史。机器人不堪人类恶劣对待,终于反抗并将人类化为能源。《少年故事》讲述一名少年突然收到来自网络的召唤,而大批黑衣人开始对他展开围捕。《虚拟程序》展示了一对男女在虚拟训练程序中的片断。《世界纪录》描写一位短跑运动员在接近突破人类极限时终被系统牢牢控制。《超越极限》叙述因为系统错误,平静的街区中出现了一片超常区域。《侦探故事》描写一位侦探被步步引领着试图摆脱系统的桎梏。《矩阵化》讲述一只机器人被人类捕获并驯化的故事。《终极战役》记录了一艘飞船毁灭的经过。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9 IMDB 7.5 第03集
      Memories
      1995
      动画片
      日本

      回忆三部曲

      Memori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重看是特别想再仔细听一下里面的音乐。《她的回忆》配乐是菅野洋子,海妖之歌的主题,索拉里斯星的内核,歌剧演员的主角身份,整个音乐氛围和作画一样是鬼魅、惊悚而浪漫的。《最臭兵器》音乐是三宅纯(《pina》是他做的),故事主题是黑色幽默的政治讽刺剧,大量爵士乐,离散的节奏,甚至free jazz段落,都市感扑面而来,诙谐中是生化武器这种故事失控而癫狂的氛围。《大炮之街》音乐長嶌寛幸(他夫人是phew),影像是蒸汽朋克,主题是军国主义,音乐没有前两部那么统一和贯穿,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有搭配大炮段落的机械性电子乐,还有很多现代音乐的部分,饱满的焦虑感,同时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分分钟让人当“殉国樱花”。总ed和op是石野卓球。总之,音乐太讲究了,日本人。太好听了!很少看到日影音乐不行的。
      • 第一个虽然表现唯美且紧扣主题,但翻版塞壬寓意陈旧且格局过小,三星;第三个表现日本军国主义太过露骨,蒸汽朋克风格给三星;第二个最佳,黑色幽默,讽刺当代日本很多现象,如日美关系、公司文化、职员工作风格等,也最有今敏色彩,给五星。
      • 最臭兵器>打炮街>回忆
      • 森本的第一部分,当异形之旅遭遇歌剧魅影,视效意境最为突出,但!此非动画之所长,手绘画作难以呈现那种金属质感。而繁华如梦的段落证明编剧阵容确有今敏;冈村的第二部分,日本人很爱拍臭?臭蛋一往无前赴东京对比神隐少女之腐烂神进汤屋。其实臭气涉及人类味觉,非声画媒介之所长,好在黄雾弥漫众人掩鼻狂奔纷纷倒地的画面补足效果;大友的第三部分,就是炮林版的弗里茨朗大都会,“对机器的迷恋是充满感情的,这种感性的迷恋同时伴随着理性的恐惧,这是一种从手冢治虫身上继承而来的矛盾的情感,也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混合的产物。”……三个故事样态风格各异,主题指向高度一致:冷战终结后主要矛盾必然由外转内,意识形态如无法顺应时代做出调整,只会祸害无穷。难以消除的家庭心魔,秘密研制的生化武器,失去目标的赤红大炮……甚至是日美同盟。
      • 一边染头发一边看这部动画,看完后我的头发变成了红色??我想染褐色的来着..这事咋整的??
      • 最后发现今敏是编剧之一,而且我估计他编的是《记忆》那部,那么如果与《千年女优》一起看的话,不寒而栗
      • 现代文明的三个可能性。成为往日荣光的墓地、成为偶然性的葬礼、成为数字化的日常。一个消灭了将来,只需要缅怀。一个否定了理性,无规律可循。一个取消了结果,只做无意义的事。
      • 回忆不是逃避的场所,三部曲里面的场景几乎都是当今日本的缩影或深沉的反思。她的回忆太华丽然情节无爱。最臭兵器有世界奇妙物语的感觉,非常吸引人,音乐有趣,而且编剧冈本的感觉跟那个傻乎乎的主人公好像= =想看他的狼雨。大炮之街么过于灰暗,但批判反思的力道最深。膜拜卓绝的想象力!
      • 制作水平没有鼓吹地那么高,作画只有第一个故事可圈可点,配音一般,音乐倒是别具风味,最关键的是主角们长得都丑,还不是那种风格鲜明的丑,应该就是画师和我的审美没有对上。 第一个故事不错,可惜拖泥带水,只拍出荣华已逝的感觉就很好了,何必再玩那些已经拍烂了的现实虚幻的对抗? 第二个剧本很有意思,但是男主太贱了,我无时无刻不盼着他死掉,中间有人发弹幕“抗日奇侠”笑死我了。最后一个是反乌托邦类型,比较无聊。
      • 金敏和大友克洋的合作之物,第一部《她的回忆》金敏的存在感最强,但整体故事非常类似于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名为科幻实际上则是探究人的内心。第二部《最臭兵器》很讽刺,黑色幽默但过于用力。《大炮之街》是大友克洋直接的作品,也是很多人的最爱,很1984,木偶般的人像和肃杀的气氛渲染的很好。
      • 古早味的《爱死机》,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爱死机》是plus的《回忆三部曲》。 庵野秀明,大友克洋,押井守,今敏,昭和动画F4。 新海诚,细田守你们加油吧。
      • 我悔,我悔,我大悔!我真的不该看这个片子,这完全是一个错误!我忘记在租碟网站把这个片子挪后了,它就出乎意料的给我及来了。我本来真的是,好期待看原著的说。看了这片子,再回想Hosseini在《A thousand splendid suns》里面的笔风,我真的觉得,这应该是一部多么伟大的书啊!现在完全被这部电影spoil了,我悔我悔我大悔!
      • 喜欢臭兵器 大炮之街看两遍才懂
      • 《她的回忆》感觉可以改成Cowboy Bebop的角色重演一遍
      • 曾经还是一个敢于质疑机器,调侃极权和军国主义的时代。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人类垃圾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却不再有精力为之担忧和想象。
      • 感觉很牛逼的样子,想象力有趣,歌剧姑娘爱的怨念(怨念的爱),炸不死的臭人,阴暗悲伤的炮弹街,不爱情节,爱配乐。现实暗喻?
      • 三是1984的写照啊
      • (8.5/10)三个故事,三重表达,未来三部曲。 《大炮之街》:人们生活在炮弹时代,制造炮弹成为唯一的工作,精神信仰被大幅的领航员引导,人如工具、机器一般不断的制造炮弹,轰炸着不知何处的敌人。看到《大都会》《1984》《等待戈多》的影子,(动画一镜到底场景转换很有今 敏的形式感)。 《她的回忆》:航天时代的外太空探索,却困居在百年魅影的回忆当中,人在现实和虚拟之中陷入困顿,女性的回忆充满着哀悯、悲情,伤感的悲剧色彩,今敏的《千年女优》之感。人类走向太空,却迷失于内心。 《最臭兵器》:荒诞、黑色幽默的科技幻想。一场小小的感冒引发了全国性的恐慌和战争,夸张、戏谑,充满着对于科技、战争的讽刺,脑洞很大,国家领导层的“圆桌会议”像极了《奇爱博士》。
      • 她的回忆悦耳,最臭兵器捧腹,大炮之街印象最深。伪长镜头的感受是真人电影达不到的,可能与动画独特的叙事节奏或大量特写有关,人物活脱取材一战,大炮更是借用多拉大炮,整个如讽刺漫画般的戏谑感让人倍感帝国主义、军工一体、集权主义的冰冷,这种有历史元素编织的狰狞感恰好更宁人深思
      • 三段式,《她的回忆》满分作品,死亡空间与海妖之歌的结合体;《最臭武器》不太喜欢,但故事性与结尾好,充满了讽刺味道;《大炮之街》最短,画风最怪,蒸汽朋克下的军国体制,有一种忧伤的情绪
    • 豆瓣 8.6 IMDB 7.3 正片
      人狼
      1999
      科幻片
      日本

      人狼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7.9 开篇叙事背景宏大,各股势力乱七八糟,逐渐缩小立足点,偏离政治批判重心,再现最原始的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太过内敛,不觉得很震撼。
      • 一生中能看到几部这样出色的动画??
      • 动画的视野和表现力范围毕竟要比真人电影小很多,以至于这种已经被用滥的题材在动画领域可以鹤立鸡群
      • 随处弥漫着孤独与绝望的60年代。无法成为人类的野兽与无法感化野兽的人类。红色是霓虹,是车灯,是风衣,是防护镜,也是宣告存在,抗争与牺牲的血。《小红帽》的意象化用的太好了。
      • 如果是电影,也属平常,但作为动画不知怎的就觉得非常非常好
      • “妈妈,为什么你的耳朵那么大?”“妈妈,为什么你的眼睛那么亮?”“妈妈,为什么你的指甲那么长?”“妈妈,为什么你的牙齿那么尖?”
      • 从宏大的政治视角进入,在开头铺设了几方派系的对峙关系和游戏规则,直到男主角“不开枪”的行为发生,这是一个看似打破规则的动力因子,令剧情急转突降到了一种个体的情绪流淌,这样沉缓和去张力的情节发展(类似于《萤火虫之墓》)很难在动画片中看到,也和本片的类型外壳背道而驰,但却为结尾格局再度骤升回弹积蓄了能量,从而显现出了一种情绪和基调上的反转:男主角其实从来没有挣脱过意识形态枷锁,他仍然屈从于无处不在的规则之内,这种幻灭感是情节主导的影片所无法炮制的。一点瑕疵在于造型表意太过明显,像博物馆里男主身后的“狼”,以及他做的梦,这些暗示实际上很剧透,以至于本片虽然后劲十足但在观感上、悬念上始终不那么让人满足。
      • 主要是不忍心给这么好的技术打三星
      • 9/10。重温,博物馆中群狼标本多次出现,提供了政治集团互相夺权的活动场所,下水道群狼捕杀少女的梦也在不断强化主题:男主重复回想创伤记忆,小红帽的死象征人性被吞噬。押井守将最后一丝温情瞬间毁掉,同届好友、爱情作为各组织的棋子担任诱饵,如此绝望之中隐藏暗线和漠然的画外音对话,处理俱佳。 @2016-01-25 17:33:07
      • 孤独致死啊押井守!!!
      • “所有野兽和人类交往的故事,最后一定是以不幸告终,野兽是有野兽的故事的!” 穿上战甲就是野兽。战争面前,谁都会变的残忍、冷漠而绝望。8.0
      • (9/10)押井守是个好编剧,但未必是个好导演。由鸭子本人亲自执导的作品我很喜欢《和平保卫战》,但几部佳作掩盖了他的表现一直是大起大落,而真人剧更是烂片频出。《人狼》一片鸭子是编剧,但他把执导权给了别人,而冲浦很好地发挥了才能。
      • 最後一場下水道戰震撼得足以配得任何盛譽。這段可以是《第三人》那場逃竄戲的致敬、可以是《地獄番犬》那場虐殺戲的重啟,卻也可以只是它自己、只屬於《人狼》的一幕戲。這並不容易,因為僅有極少人能在脫離而非刻意排除經典和自我的遺影中,成功地樹立出獨屬己身的範例。沖浦與押井塾無疑是其中之一。
      • 「小红帽」故事的重新解读很精彩,押井守真是原作粉碎机,而且虽然只是编剧,但分镜里面弥漫的潮湿感和悲哀的情绪,都是典型的押井守的作者标签
      • 3.5。背景是战后社会危机和心理焦虑,故事则关于爱与背叛。“我们不是披了狼皮的人,而是披了人皮的狼。”冷峻至极,人性荒漠里的绿洲只是海市蜃楼。最残酷的部分不是局中局,而是与小红帽的童话故事形成的互文。政治斡旋之中,有人早已将身体献祭,但灵魂依然会在挣扎的瞬间发出悲鸣。揭晓反转的方法可以更加巧妙些,氛围和叙事风格胜过剧情本身。
      • 1999年能有这么高水准的作画程度,放到现在看也完全没有年代感。这部动画电影不论从故事、立意、细节、节奏、叙事手法和作画水准上都非常优秀。有冲击力的作战场面和难忘的镜头、深沉压抑的感情线、悲情的人物命运、各种武器装备的细节展现,还有最为黑暗版本的童话小红帽的穿插引述。推荐看第二遍!
      • 也许只有激进分子才懂年轻人在革命失败后的忧伤。从人狼到阿基拉再到攻壳,这些经典动漫几乎无不是参与六十年代学运的安保一代对失败的回应,却也投射着对希望的想象。鲜血,燃烧瓶,子弹,那些关键性的时刻一定在大脑里反复闪回,和他们的一生搏斗与辩论,才得以敦促他们不断用创作重返现场。所以今年看到神山健治的新攻壳,仍然是熟悉的命题和情绪,甚至在结尾有一种对身体参与的召唤,难免还是会很感动。这些人一直活着,没有被打垮
      • 故事其实一般,但寓意深刻,从狼的角度演绎小红帽的故事,假如真人电影的话也就是个常规科幻悬疑片的体量(果真韩版扑街了),但动画效果下主题却是非常发人深省,物以稀为贵嘛。细节超级出彩,人物走动时墙上影子的变化、MG42打在人身上的效果,乃至背景远处的广告牌,是我看过最细致最写实的动画电影之一。另外可能是由于个人玩游戏情怀的缘故(《壳之少女》),日本战后架空史的复古感和世界观设定格外迷人
      • 全金属外壳的狼最后还是吃掉了小红帽。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与人性,这部动画没有简单的将两者对立,而是在不同的政治力量博弈背景下,深挖人性与兽性,只有人类才会尔虞我诈自相残杀,压抑而深刻。同类题材真的无法超越押守井的《人狼》!
      • 狡黠的野兽诱骗无知的小红帽咀饮母亲血肉同战后日本为稳控权利向人民许诺经济的空饼,却是一再而三的变相压榨。这何等虚伪的情意,蒙骗你以为降落到爱情的面包树上,你赶走说真话的兔子和小鸟,怀抱无限真挚情意走向野兽,一声枪响将你摔进万丈深渊。押老变的仁慈局限于情爱了?我不信。
    • 豆瓣 9.1 IMDB 7.4 BD高清中文字幕
      攻殻機動隊2 イノセンス
      2004
      动画片
      日本

      攻壳机动队2:无罪

      攻殻機動隊2 イノセンス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老子这辈子看过的最伟大的动画片!比第一集还伟大,我日啊!押井守不仅仅是日本最牛逼的动画导演,他根本就是一个牛逼的导演,Period。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片子里面看到如此深刻的关于生命与生死的思考。那一句反反复复出现的“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也包含了无限广阔的佛家禅意。押井守作为导演对于画面与速度的拿捏让人折服。GIS的音乐也是永远让我心醉的。
      • 看了多少遍。男性魅力不需要眼神啊,两个瓶盖就够了。
      • 重看的体会是:1、经常切换半跪与全跪的姿势。2、八年看的时候我的电子脑肯定烧了这都不年度最佳?3、并不难懂,只不过是好字幕与坏字幕的区别。4、深刻阐明了装逼的重点在于谷歌名人名言。
      • 巴特喂狗的时候帮狗狗把耳朵放到食盆外边的小细节好喜欢。
      • 人类唯有积极寻求自我机械化,才能拓展自己作为生物的上限,要摒弃达尔文的进化论,要以自己的力量战胜进化的洪流,亦要拥有超越给予自身生命的大自然的意志,以完美的机件去装备生命的幻想,就是这噩梦的源泉。
      • 华丽,奇诡,哲理,作为续集电影没有固步自封,反而开启了更加深刻的新世界——隐约感受到了玛丽·雪莱在写下全世界第一篇科幻小说时的心情。作为日本人押井守对中国文化的熟谙足以让99%的国人都自惭形秽啊...
      • 画面色彩豪华炫丽,极具视觉美感。但内容空洞乏味至极,对白几乎全靠引用名言警句来凑数,装深沉扮酷主要也靠它。
      • 雀血惹人憐,魚傷無人問,有聲者幸也。
      • 如果能大屏幕看一次该多爽啊
      • 好孤独的片子
      • 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真的是拿漫画原作第六话改的。押井你熊的,每次都能把原作掰成那样……
      • 陀古萨养着女儿,女儿养着娃娃,巴特养着猎犬,这荒凉的世间,总需要豢养点什么形成牵绊。人造性爱的娃娃呼唤救命,克隆灵魂的孩子呼唤自我,灵魂游走的少佐呼唤幸福,能够发声的呼唤还算幸运。何为生,焉知死。漫天飞絮的祭典上,戴上假面是否就换了灵魂;信息海洋的网络里,换了义体是否就换了生命?
      • 这部影片的奇景更加辉煌富丽。还有音乐,配合这样的瑰丽诡异的氛围很精彩。但是探讨的问题,只是深沉配音的旁白而已,其他的过分可以深刻显得有些做作。我觉得人物的艳丽中带着一股风尘味儿,之前的那种空洞和未知感减少了
      • 上一部是讲“生命的定义是什么”,主题很明显。这一部主题比较晦涩,但应该是讲“生命是如何传承下去”。层次丰富,结构复杂,制作精良。简直叹服得不行了。难怪作为动画片,差点拿了金棕榈。
      • 一部近乎完美的科幻动画,比前作更深刻也更华丽。1.继续探讨第一部的Ghost与Shell(灵魂与义体)的关系问题,以及人造记忆、人工智能和意识上传的主题,增加对人与人偶关系的溯源反思,引经据典不断,文本复杂多义。2.中国风祭礼,宏伟而诡艳,融合佛道儒,戴面具的群众与焚烧人偶则似西方狂欢节传统。3.高科技+脏乱差+只有中文的霓虹灯广告牌一如[银翼杀手],而黄昏下的摩天楼机械城市则是另种画风,颓废而华丽的金黄笼罩一切。4.哥特式+巴洛克风格混搭的老宅,定格的鸽子,三次细节各不相同的注入式体验如此迷乱而惊栗。5.同质于Kleist[论人偶剧场]的思想片羽:只有无意识的人偶或无限意识的神才完美。6.如前作般多次出现关于镜子的金句:镜非醒悟之器,乃迷惑之器。7.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 2024.6.23 上影节重温(9.5/10)
      • 典型的鸭子式装逼……画面很漂亮,片尾有大量粤语~~(下次请拍部《有罪》、《疑罪从无》、《死缓》、《无期徒刑》、《劳改》…………)
      • 作画美得吓人。满脑的傀儡谣挥不去。少女心巴特一出场就是满脸的少佐失踪第n天,想你想你想你。书袋掉得也太多了。机械,哥特,南洋风
      • 你现在感到幸福么?巴特,不要忘记:只要你联网,我就在你的身边。
      • 【B+】场景设计很棒,2D和3D融合的太完美了,也因此运镜可以更加没有限制更接近真人电影。看得出借鉴了很多银翼杀手的东西,但还是自成一派有着独特的风格。另外,千万别下人人影视的压制版,中英字幕与英文配音根本不配套,简直快要精分了,翻译的也很差劲。
      • 画面实在是太精致细腻了,炸裂无比的作画,整部片子精致的就像一个虚无的梦境,正契合片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虚无缥缈之感。看完后被强烈的虚无感和孤独感所包围。不过还是觉得片子引据太过了,还有我真的不是很喜欢这种CG虚无感,还是更倾向第一部的那种有机质感。 8.1分★★★★
    • 豆瓣 8.5 IMDB 8.0 BD超清日语中字
      Akira
      1988
      动画片
      日本

      阿基拉

      Akir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为什么总是“少年”和“毁灭”呢?“少年”和“废墟”,“少年”和“战斗”。不是“成人”。日本人做科幻对“少年”有执念啊。未完成体。未成熟体。未规划体。怯懦、失控,但是充满可能性,日本人对日本自身,有种娇弱的怜惜,有种处于弱势想象中的希望。
      • 如果变形虫被赋予了人的力量,后果将不堪设想。它不会建造房屋和桥梁,只会吞噬周围的食物。 如果人类被赋予了神的力量,也会导致东京沦陷,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电影之中,日本企图掌控阿基拉,结果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电影之外,日本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结果核泄漏让福岛瞬间成为鬼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科技也是如此。 人类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先进的技术、更强大的力量,妄图征服一切,却总是遭到反噬。 “阿基拉”可以是核能,也可以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VR游戏……它们能造福人类,也能杀死人类。 如果我们无所顾忌地追求阿基拉的力量,而不考虑潜在的隐患,终将被阿基拉吞噬。 PS:《阿基拉》早在1988年就成功预言了2020年奥运会由东京举办,还预言了东京奥运会举办得并不顺利。
      • 结尾巨婴疑致敬2001太空漫友但感觉后来又被今敏的红辣椒给致敬了(而那今敏感的幻熊……看来是影响满深的)……此外对EVA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好几场的配乐老是让人想起异形……要说有遗憾的话,感觉颜色上的细节,可以更加丰富点,以便拓展空间感。
      • 一般被视为大友克洋的巅峰之作(影片本身的影响巨大,在美国多次获奖,并且明年美国将翻拍真人版)。不过这不是我最喜欢的大友动画。后半部超展开,并有大量令人反胃的画面。另外纯子(香织)是本片最可怜的主要人物,没有之一。
      • 1988幻想2019的日本,居然还真的预测到了2020年东京将举办奥运会。开篇分镜流光溢彩的朋克风建构出“无政府状态的生命活力”,三次世界大战、两次遭毁的东京,末世情节的无政府主义,文明巨婴的膨胀,暗示人类无休止的力量汲取,自洽无能,最后自曝归于虚无。这与其时日本的情况又何其相似(果然90年代日本经济就崩盘了)。大友克洋对结尾分支两条处理,一是男主金田的正常发展(貌似今天2019也未能如此),一个铁雄那样获得超级力量后的变种爆炸最终原子湮灭。科技和社会建构真是颇具前瞻性。8.6
      • 1988年的片子出现2020年东京将举办奥运会,并且在开赛前的147天取消。而现实中是2020年奥运会举办地的确在东京,并且2020年还取消了,延期到2021年。预言到年份地点已经够厉害了,居然连不能如期顺利举办都成真了,牛逼!
      • 我真不好意思说我也看过这个动画。。。。。。但我敢说 豆瓣里没有几个拥有根据此片改编的游戏!~
      • 超出常人所不及为神,超脱时代 所不束即为神作, 优秀的作品不论在什么时候去看都不会让人失望。
      • 【A-】师承《大都会》《银翼杀手》等科幻经典,近未来的霓虹灯影,金字塔样式的中心大楼,还有肮脏破败的街头小巷,画面风格极其赛博朋克。但在其故事内核上却像极了《2001太空漫游》,同样在用电影的形式去想方设法的接近一个属于人类的终极命题,尽管现在看来我们的思想实在是太过可笑,但那种对于力量、生命和宇宙的究极答案仍然太有魅力,吸引着无数思辨者在这条道路上飞蛾扑火。这种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EVA》与《攻壳机动队》。就算抛去影片内核,其制作质量仍然相当给力,在当时的真人电影技术限制下,那种动画所表现出的宏大与细腻是无可媲美的,一种只能存在于动画里的故事。
      • 宫崎骏评语:“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上,人们就知道这是大友克洋。”画风太违和,想象力很棒~!
      • 昭和年的日本导演们,无疑是忘记不了战争与文明的灾难冲突。即便是动画片,通过巨大的意念变形体,去阐释这个主题。《阿基拉》让人惊讶的,是它在如此早的年份,引出人类驾驭不了力量,终将毁灭与自毁的悲观主题。不过,电影段落之间,还是有许多断裂,为了打而打,有痛感而少美感(相比之下,《蒸汽少年》真的充满了艺术美感,更不必说《火要镇》),以及难以解释朋友光环如此抢眼,借老灵魂的说法,更是难以解释服众。
      • 很多科幻作品的问题就在于必须要给故事一个终极解答,而又无力给出这样的解答,有时候就只好拿爱情啊,友谊啊,正义之类的作为搪塞,有时候就干脆含糊其辞地回避掉。
      • 【B+】前三分之一满分,剪辑分镜非常之牛逼,戏剧性的高光比,像极了银翼杀手的美术设计。中段对于阿基拉世界观的解释则显的有些冗长累赘。到最后更是……我本来期待的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复杂故事,结果原来是中二的超级赛亚人决斗……
      • 2009年12月24日第一次看,2016年9月24日第二次看。
      • 世界观设定上有些漏洞,难以自圆其说。视觉效果很惊艳,启发了不少作品,铁雄能量失控的场面最震撼。除了反乌托邦背景(很明显借鉴了[银翼杀手])与核恐惧心理,还独具创造性地将末世图景与青春期的叛逆少年联系到一起,凸显出对失控与毁灭的担忧。(8.0/10)
      • 癫狂与末世
      • 1,日本动漫中“崩坏”这个概念真是深入骨髓!末世与更新主题几乎出现在所有带科幻色彩的日本动画中。2,叙事和人设都不太符合好莱坞模式,叙事很散漫,所谓“第三幕”太长(就不是标准三幕),金田也不是标准意义上的主角(铁雄更不是)。3,对六七十年代日本游行抗议的再现,这点村上春树也写到不少。4,结尾过于神棍,不如《红辣椒》《攻壳》。5,剪辑和分镜很凌厉快速。6,还是感觉日本很多艺术家对单个人的性命并不那么看重,只看做卑微的牺牲品。7,大银幕看真爽!
      • #CyberApril# 来自1988的世纪预告,内核是悲观主义对于近未来的忧惧。亦如大友克洋笔下的赛博城市,高楼零次栉比、夜间金碧辉煌,实则如下水道般浊流暗涌,所以导演不惮于毁灭东京两次。新世纪的科学果实堕入叵测的统治者怀中,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假想从暴走游行、军队叛乱、迷信活动大张旗鼓开始,天真忠义的起义军、贪婪背信弃义的革命领导人、着魔的科学家、枪炮下弃如敝履的游民、中二的救世主,阿基拉是人类世纪所有潘多拉魔盒的总和。大友克洋真诚地将科技爆发的20世纪喻为孕育怪胎的幼儿园,怪诞玩具游行和伤心的童年往事,将指使人类在21世纪开启自毁进程。届时《圣经》中的洪水招之即来,将机械与肉体媾和的巨婴吞噬,象征人类文明的城市不再有霓虹,虚假繁荣不再。玩具梦魇、残枝淋漓的走廊、机械肉体巨婴的吞噬、东京万劫不复的场景,大为颤栗
      • 重刷了4K修复版,重新制作了音轨,感觉在看一部全新的电影。现在刚好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真的会停办吧,本质上来说,确实也是因为阿基拉。
      • 一些人只是想看世界在火中燃烧的样子。一些人只是想试试在美丽敌托邦的绚烂街道上飙车的感觉。一些人只是想用对大师的膜拜之情来还原自我心目中那个未命名的像是终结解答的东西。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