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懂,我花一天的时间才看完这部电影。我很久没有这么用心的看一部电影了,因为嫌弃各种中字不好,我看的英字,虽然英字也有一些小错误但是好在这部电影的形式导致它台词发音都那么清楚。我真的没想到拉斯冯提尔竟然是这种态度,他真敢啊。查了一下这部电影的放映情况,很惨淡,因为题材和立场比较敏感,所以都是小规模放映、艺术放映,在一些特定的国家,最后被广泛的列为禁忌影片。ps,Bryce Dallas Howard长得好像Jessica Chastain...虽然我更喜欢妮可基德曼但是,这一部毫不逊色。真的太希望拉斯冯提尔能把《华盛顿》拍出来,我很想看到威廉达福和他的女儿还有他妻子之间的一些故事,一些他们去狗镇之前、去曼德勒庄园之前的事情,一些他们离开了这些地方之后的故事。因为在曼德勒中已经有所提及凤毛麟角... |
|
似懂非懂。。该死的字幕。。不过感觉还是觉得Dogville更深刻点 |
|
ChloëSevigny连这么小的角色都演,唉! |
|
想要一个版本好一些的字幕 |
|
Cinefan一二三月LvT专题@ IS|一定要看完片尾字幕仔细听片尾曲+配的照片!阴阳怪气到极点了哈哈哈哈!绝了这本子,没想到这么黑色幽默(后面的各种twist和reveal哈哈哈,拉丝又让理想主义者吃瘪好心办坏事)。阴阳美国人头号高手还得看欧洲(三部曲最后一部没拍出来真可惜)。然后这次不光是主角过性生活时有人死了,这次还是两次sex related action后事情急转直下,拉丝也太喜欢这个桥了笑死我了……观影乐趣来得比较缓慢,但越看越带劲👌首刷就是大银幕,超值💯这部看完LvT主要长片就只剩下失败作《美狄亚》没看了(而且除了自愿不看第二遍的《狗镇》其他全是(有在)影院观看,很完满的体验。 |
|
我 不太懂啊 |
|
6/10。冯疯子借助黑人投票的形式鞭打美国民主体制,格蕾丝动不动就以自身价值观衡量全世界的价值观,没想过黑人的感受却上课灌输自由意识,奴隶身份转变但实际地位没有提高,生存难以保障社会纷争加剧,甚至投票决定笑得多大声、判决偷粮食的饥饿老妇死刑。极简布景将重点放在表演上的做法毫无真实感。 @2016-11-06 15:22:23 |
|
民主党开始认识自己了。己不先定,牧人不正 |
|
相较《狗镇》,本片的剧情推动更合理,戏剧转折更有效,每个情节及背后的政治隐喻都如手术刀般又狠又准,冷静而不拖泥带水。这是真正的好片,很遗憾它没有获得应有的承认和认知。 |
|
前半部分有点无聊,后半部分的剧情还行~ |
|
这个片子放在当下看真是非常应景,超前预言了美国政治局势的走势,基本上就是讲了一个民主党输给川普的故事。但我还是觉得不能仅从一些失败的案例就否定整套民主制度的价值,美式民主最大的价值恰恰就是其自身的纠错机制。我依然相信人类的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前进中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身处历史的回撤过程中,也能更好地看清前进的路(Cine Fan@Emperor Cinemas iSquare) |
|
没有人性因素的社会建制 |
|
2.5 这部可以,因为预设了先入为主的论点立场,冯胖子的自负就不那么太令人反感地可以接受,编排设计有明显对美国扒皮的动机,给前卫的形式赋予了一些社会意义。 |
|
不同于《狗镇》的人性拷打,这一部更在于批判社会制度。墙外的自由之风吹不进墙内,因为墙内也是个小社会,有自己完整的体系,有各式各样的人。受压迫太久的人类早已习惯于受到压迫,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活命。女主人手札、编号和结尾处对美国的极大讽刺都非常有趣。 |
|
少了妮可·基德曼,换成布莱丝,片子立马下降了一个档次。而且上一部明明已经让受到现实教训和社会毒打的大小姐回到真实人间了,这部却又强行让她退回从前的幼稚价值观,说实在的有点做作了。而且女主角那一副白左特有的高傲神情和自以为是的做派真令人讨厌。强行改变别人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不就是白左美国经常干的吗?这就让观众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女主的改造曼德勒计划。所以最后女主角改造失败反被软禁恼羞成怒简直大快人心。说到底毕竟只是一个小女孩罢了,那些小情绪,还有对于强壮男子的性幻想,都太少女了。仅凭一腔热血就妄图改变社会还是太异想天开了。最后夸一句:这种简单布景更能体现小镇的原始风貌,而且没有花哨的场面和浮夸的特效,也能最大限度减少给观众带来的干扰,让观众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人物和剧本上。7分。 |
|
14/4/2006 3:00pm Cultural Centre |
|
一直超级喜欢他的作品。 |
|
对美式民主与奴隶制的刻划过于苍白了些,另外,对舞台化的风格也失去了新鲜感。 |
|
幽默啊 |
|
以前在人人看的,像舞台剧 |
|
喜欢摄影剪辑片尾,在如今的时代语境下看此片,似乎更有那么一份深思后的预见 |
|
2006/04/14 HKIFF 導演的美國幾部曲 |
|
特里尔后期的作品强多了 |
|
比狗镇好太多 但两部连着想 总觉得导演对女子气概的理解怪怪的…民主的前提是民生 曼德拉的理想形态不就是我们的农村合作社… |
|
美国三部曲之二 |
|
制度 |
|
黑人问题,有趣的场景。 |
|
难怪没有第三部了,这种极端的舞台剧形式,可一不可再。但是不管咋说,曼德勒还是蛮优秀的 |
|
不如狗镇 |
|
In Manderlay,we slaves eat supper at 7,when do people eat when they are free? |
|
重点虽然是黑人,但拉斯还是把更多的终点放在了关于人性的愚昧,自我挣扎以及由人性出发的政治制度的关系 |
|
曼德勒没有民主,民主是相互理解,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并非种族间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他们受教育程度决定其自身素质,素质又决定他们是否真的懂自由,懂民主,懂怎样做一个人而不是奴隶.教育的难点在于填充新东西容易,却很难改变其固有的思想,奴隶之所以为奴隶是因为他们已经被奴化,格莉丝失败了 |
|
舞台化的表演方式,使之更像寓言故事。但是所叙述的问题和残酷的小集体无不告诉我们现实离这不遥远。这部电影嘲讽了我们对于美国价值观的一些非理性的认识。 |
|
摸清楚辣丝冯蹄儿方法之后看这部感觉淡淡的...... |
|
看不懂 |
|
看过狗镇,这一部真的没啥感觉了,一切都可预料 |
|
發現年輕時脾氣咋那麼大呢...因為換演員了當時居然就廢標啊 想想這可是格蕾絲從狗鎮逃出生天 泥洹重生后作的第一次政治實踐 舉措之意義不亞於林肯 上次她愛上個牧師 這次是黑奴╮(╯▽╰)╭ |
|
自由意志在反殖民中成为殖民者,而民主根本行不通的一场死局。感觉姐醒着写的,很有活力很健康的味道。 |
|
话剧 |
|
跟<狗镇>一块看,很久没这么狡黠地思辨了
|
|
“You made us.” |
|
如果她被抓住了,只不过又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狗镇轮回了。所以,别说什么阶级。就是性别。以及,天天说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黑人残害起黄种人毫不手软。疯提尔整体来讲是人世的厌弃者。甚至有可能他连自己的性别都是很厌弃(但不是跨) |
|
将镜头对准主义更迭下个人与集体的阵痛。人性如蛆,对自由的向往也只是民主制度下的被洗脑,部分人的本能或许是永远守住那一滩旧屎 |
|
同样的实验风 呈现效果远不如《狗镇》 |
|
比狗镇多了些病态的幽默感,更像古早的欧洲讽喻小说。拉疯对女性萨德的痴迷真是数十年如一日,其女主角本质都是朱斯蒂娜&朱莉爱特两姐妹的变调,良心三部曲是自毁的圣愚,忧郁三部曲是原欲至上的渎神妓女,前者的人生是逃亡,后者则是战斗。美国三部曲的格蕾斯身处两者之间,是尼采奴隶道德与主人道德的一体两面。如同敌基督和女性瘾者中母亲寻欢作乐疏于照看孩子酿成悲剧(逃脱母职叙事的惩罚),格蕾斯的情欲表达也充满贬抑和负罪的意味,但更加复杂暧昧,因为除了身为女人,她还自诩为曼德勒的拯救者,重建秩序者,更是以武力凌驾于他们的上位者,一个黑人世界里的白人。这一切属性的堆积使得她对蒂莫西的欲望充满”不正当性“,成为对她自认为的高尚意图的嘲讽,最后的背叛也来得愈发痛苦沉重,她由此从受虐的朱斯蒂娜变为施虐的朱莉爱特。 |
|
这电影要讲的内容枯燥,整体情节表演节奏方方面面表现的也枯燥,闷到让人犯困,比狗镇可差太远了。 |
|
拉斯冯提尔有一种炸裂的帅。 |
|
脸不像 |
|
画风有点奇特! |
|
美国三部曲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