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这个片子的概念很像盗梦空间,只是当年木有红。。。 |
|
柏拉图说: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假如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虚假的,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会怎样?《异次元骇客》预示了这种诱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影片指出了人类可悲又可怜的心灵状态,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支配者,不惜以操纵别人的生活作为代价。而最明智者也成了最可悲者,当你在同类中走的更远,当你扩大眼光,发现这个世界的局限性与生存的虚假性时,你就成了最可怜的人。生存就是这样荒诞与悲哀,而最大的悲哀在于:了解真相的人太少了。我思故我在。但谁知道呢?也许世俗的幸福,正是来自无知。 |
|
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不要让边界存在,做成循环的结构,往任何方向一直走下去都会回到原点,嗯……就像是地球一样…… |
|
十年前的片子了……很强大……《骇客帝国》《盗梦空间》的前身之一 |
|
这片应该叫《未来谋杀及离婚指南》,有了这种技术以后,都不需要离婚了,看老公不爽了,就虚拟一个好的,然后把现在的老公带进虚拟软件里干掉就OK了。 |
|
开篇即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或许我思考,站在高于普通人的位置上看世界获得的感悟反而成为了最可悲的人,即若得知自己的人生是在别人的手中操纵,生活的虚拟和真是不再容易辨别的出,或许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最快乐的人莫过于少点智慧和思考罢。十几年前的片却超越了现在太多科幻片,比异次元更棒。 |
|
最后那个镜头表达的意义很隐晦。想了会儿才明白过来。有点儿意思 |
|
别一看见层套层的就比作盗梦,看见虚拟世界就黑客帝国,那点见识,设定明明是像X接触好吧,但是人家还有原著,博尔赫斯。女主长得非常复古啊!科幻爱情片在我这儿的起评分还是是很高的。 |
|
你虚拟的人生,就是别人的生活。立意不错,情节浅了。突然发现好多科幻电影都沿袭了这层创意——黑客、盗梦、源代码... |
|
说得深沉一点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神上身,高科技神打…… |
|
我还以为是无限循环。。。 |
|
概念不错。只不过还是简单了一丢丢。蛮好看 |
|
当你扩大眼光,发现这个世界的局限性与生存的虚假性时,你就成了最可怜的人 |
|
故事一般,演技僵硬 |
|
豆瓣上有三部叫这个名字的电影,用的是一张图!
很想知道88年的此片讲的是啥~
如果故事情节很像的话,那编剧可真有想像力!
你确定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确定你不是一段程序或电路? |
|
如果造了这些虚拟世界 真的是挺过瘾的 有点盗梦空间的感觉 |
|
从属于20世纪末的Rubber Reality电影热潮,和[黑客帝国](同年上映)比较近似,但在怀疑论走向上深入得更为彻底。1937年洛杉矶的时代场景(褪色处理)还原很精细。影片还提供了另一种对déjà vu及一见钟情的解释方式。收尾俗套中暗藏新意:完满爱情后的熄屏。风格化和代入感不及[移魂都市]。(8.5/10) |
|
算是很早期的抛出了“似曾相识”的某种假设,同时提出了VR和AI结合的反噬悖论,还非常出彩的展示了VR中AR和数据交界的震撼画面。概念先行,比《黑客帝国》更朋克,比《盗梦空间》更前瞻,比《西部世界》更实际。只是论细节和格局都比这些后者略逊一筹,比如VR世界的时间居然是线性的,使用者居然无法指定某个非年份以外的具体时间节点进入,以及对于哲学思考的部分较少。不过电影所预言的这项真虚拟现实技术在影片设定的2024年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只是不存在替代只是较为真实的程序,拭目以待。 |
|
柏拉图的“理念说”最佳诠释。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自以为正在征服大自然改造世界操纵他人的同时,焉知自己的世界又不过是他人的一道线路一场梦境?8.5( 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移魂都市) |
|
往下 想想我们的游戏世界 细思极恐 如果游戏人物发现他们的世界观的架构完全由上一层级的我们来制定 他们的出生入死只是为了我们的have fun
往上 我们大概也就是上帝的玩物吧 所谓低层级无法理解高层级 反之亦然 高层级也永远无法理解低层级的诉求和疾苦 |
|
故事很有想像力,本可以更精彩一点 |
|
8.0/10 分。2024.07.04,重看,CEE中欧版蓝光。年轻时看的,当时大受震撼。剧情好像年少时我买的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女主角在11年后,出演了美剧《大西洋帝国》里面的老鸨,依然风韵犹存。。。 |
|
看完这部电影,立刻有很多同学开始善待NPC了= = |
|
和黑客帝国同时期的片子,但这部好懂得多了。P.S.原来那句:“在未遇见你之前,我已爱上你。”和阿凡达那个心灵传输都是出自这里啊! |
|
说不清楚,给人一种很low的感觉,并不像一部电影,倒有些像电视,包括布景服饰各个方面,和法斯宾德 [世界旦夕之间] 剧本一致,但不能比,和黑客帝国亦不能并论,后者可以提升到齐泽克鲍德里亚阐释的哲学高度,这部明显不行,一句话概括,貌似(概念)高级实际平庸无比的一部标准化好莱坞流水线产品 |
|
【D】创意尚可,剧本愚蠢,叙事超烂。悬疑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角色应当永远比观众聪明,比观众先一步解开谜团。否则就像在看猴子演戏。 |
|
因为《盗梦空间》看了这个片子,却觉得理念跟《Matrix》更像,是因为计算机模拟人生的关系么?不得不说,十年前有这样的片子,真赞 |
|
最受不了悬疑片最后的爱情烂尾 |
|
和入侵脑细胞一个意思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xMmqCldUjM/ |
|
“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近到窒息…… ”
琼瑶么= =
豆瓣简介真是越来越雷人了…… |
|
场景复原做得挺好 |
|
Cyber Punk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超棒的idea,可惜却是超烂的执行。<黑客帝国>不止借“红色药丸、蓝色药丸”、“虚拟实境”等探讨了“人的存在”议题,还发展出一层社会学意义上反乌托邦的涵义。而此片却把这么牛逼的点子浪费在一个女人杀夫的烂俗故事里。至于演员演得那个磕碜牙酸,就不算减分项了。 |
|
看的时候还是VCD,如果这部电影放在这样一个年代拍摄,会成为一个新的经典,应该不会逊于骇客帝国 |
|
哎咦!这部居然没有标记!喜欢的。 |
|
樂了 |
|
这只是一个DARK CITY+黑客帝国。你以为你能编出什么花招来? |
|
创意不算新鲜了,所以不能忍受将这点内涵撑这么长。而且对谜底的保护不算好,早早猜出来了,还有什么悬疑?最后解开谜底的一刹那,一点震撼都没有,片子确实一般。结局也挺烂的,片子的细节也很多漏洞。这种片子不该成名。 |
|
什么。。。男主角竟然就在温暖的音乐下接受了新生活。。。你面前这个女的就这么把老公以旧换新了你没有不寒而栗吗? |
|
牛片 |
|
三层模拟世界;原来自己也是NPC,是电脑模拟,是一堆集成电路;往自己从未去过的地方一直往前走,会发现世界的尽头,尼玛程序员建了模还没渲染;难怪我们的地球是球形 |
|
作为99年的片子其实这个思路还是不错的。 |
|
i like this city .LA in 1937 |
|
结尾大可不必 |
|
故事有些绕,以为只有1999年、1937年两段时空,最后又跑出一段;实验室有些简陋。 |
|
Matrix的前身~ |
|
爱情戏太腻歪了 |
|
很有料的电影~! |
|
哲学命题 |
|
特别喜欢这个类型片。记得是看的VCD,看完比较震撼和美好的感觉,好的电影就是让你看完抽离、怀疑人生、反思某些和开始珍惜某些。但是剧情都忘记了。特别像98年的Darkcity,但是还是感觉不一样,特别是对37年洛杉矶的刻画,很是美好。90年代很流行这一款类型片,就很吃香,也发展的淋漓尽致,对现实空虚感的反衬的反乌托邦科幻。所以很喜欢九十年代。 那个网格世界成为一个复古电子游戏的象征。重温 (但是看到最后,会想,到底什么是真实的,怀疑起当下的时空来)-- 最后老式电视一样的结束画面略有意味,是不是还有一重天地,前段时间把原著买了,有待看后解读 --书看完了,一种虚脱感,只能用开山的伟大来形容,那个年代就有这样的思维--2021.8.19 |
|
设定相当牛,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我在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