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贝壳与僧侣 La coquille et le clergyman (1933)

    最近更新: 2025-06-08 高清
    • 主演: Alex Allin (Alex Allin) /  吉妮卡·阿萨纳修 (Lucien Bataille) /  Lucien Bataille (Genica Athanasiou)
    • 导演:谢尔曼·杜拉克 (Germaine Dulac)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法国
    • 年份:1933
    • 更新:06.08
    • TAG:奇幻,短片
    • 别名:The Seashell and the Clergyman
    • 片长/单集:41分钟
    • 豆瓣评分 7.9 (3196票)
    • IMDB评分 7 (2,330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法国电影《贝壳与僧侣》的免费在线观看,《贝壳与僧侣》是由导演:谢尔曼·杜拉克执导,由 Alex Allin , 吉妮卡·阿萨纳修 , Lucien Bataille等领衔主演,本片(剧)于1933上映,对白语言为其它,属于类型,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影评信息及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Obsessed with a general's woman, a clergyman has strange visions of death and lust, struggling against his own eroticism.  本片以超现实的手法刻画一个迷上将军妻子的牧师,身负神圣的职责却挣扎于对性的欲望,而产生奇异的幻想。因有损神职形象和反宗教崇拜倾向,被禁止公映。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在线播放或下载

    • 剧情简介

    • 报错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𝒔𝒉𝒐𝒕 𝒇𝒊𝒍𝒎 100个精彩瞬间 带你看完 实验短片TOP100 午后的迷惘 一条安达鲁狗 贝壳与僧侣 月球旅行记 堤 福尔摩斯二世

    作者:百年不见开口跪

    Obsessed with a general's woman, a clergyman has strange visions of death and lust, struggling against his own eroticism.   本片以超现实的手法刻画一个迷上将军妻子的牧师,身负神圣的职责却挣扎于对性的欲望,而产生奇异的幻想。因有损神职形象和反宗教崇拜倾向,被禁止公映。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8 IMDB 7.8 超清
      Meshes of the Afternoon
      1943
      剧情片
      美国

      午后的迷惘

      Meshes of the Afterno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前半预知梦及梦的解析 掉钥匙一段令人拍案 用古典叙事手法 将隐含的危险描绘得淋漓尽致 钥匙等同于刀 是因为开启即伤害 而门本身便有性爱的隐喻在 无脸男的最初影像原型 大概就是此处 脸上的镜子反映自身的欲望 花是贞操象征 全片无非在焦虑贞操的献出者 模糊到具体 最后死于焦虑本身 日氏配乐亦有增彩
      • 8/10。镜面黑衣人代表男性的诱惑与伪装,阳具象化为鲜花,女主角午休时将鲜花放在阴部接受诱惑,钥匙掉落表明恋爱中女人甘受支配,女人回家发现台阶插着刀,床边鲜花消失变为刀子暴露男性侵犯的意图,女人行走中前脚落在沙滩后脚踏着草地象征探索自我的艰难,打碎镜面人的同时自己也被男性秩序所扼杀。
      • 现代影像的神样之一。八卦:David Lynch用Lost Highway向这部电影致敬;Godflesh用了片中的一张著名剧照做为94年EP《Merciless》的封套,Primal Scream于86年发行的单曲《Crystal Crescent》也如法炮制。
      • 人脸是一面镜子的想法忒牛了!要是能拍下女主角和镜子脸面对面的正反打镜头就更诡异了。
      • 7.0 很先锋的影像表义,我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女性对性的思想纠缠与自缢过程。导演在室内和室外空间开了个虫洞,女性在自己的意识(房子)里翻滚跌落,男人只是个带着花的闯入者。女人打碎玻璃的同时打碎了男权崇拜。
      • 先锋而奇诡。限制性视角与开放式构图。梦境的套层与反复,瞬间让我想到[恐怖游轮]。无音效对白+零配乐的可怖静默——我们的梦有声音吗?似挣扎求索又似诱惑舞动的动作&倾斜翻转的摄影机。钥匙与刀的一体两面,斗篷镜面人的创意令人叹服。精神分析语境下的花。囚禁之女与自戕欲望。(9.5/10)
      • 梦。
      • 无尽的噩梦。
      • 日本能乐/花朵>性/影子与实体>自我与他者/同人多体>对自我多面性的质疑/无尽套层梦境似「恐怖游轮」/镜面人意指丈夫,钥匙与刀都喻女人对丈夫感情的态度,而随着梦中梦的展开,爱意渐冷钥匙亦逐渐化成了刀;梦与思想死亡交叉,女性迷惘而徒劳的与男权抗争,由此也可见导演意图。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pYXBkL5puc/
      • 这个应该是影响了林奇了,特别是Lost Highway
      • 午后迷惘,似梦非梦。鲜花与刀,只在一念。720P,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AYtjhRexZpGP_Xma-3HBg 密码:ovwm
      • 人格分裂。梦境和现实环环相套,分不清彼此。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女主角被自己折磨的不行,而后自杀。这个过程是在梦中完成的,还是现实中梦后自杀,估计导演自己也不知道。
      • 我亦陷入梦境中......
      • 瑪雅黛倫標誌性的蒙太奇剪輯,視覺上尤其前衛,大量使用心理學象徵符號;十餘年後日本配樂師伊藤貞司的作曲為影片增添了一股恰到好處的神秘感;聲音的加入使這部充滿思考的先鋒實驗作品擁有更強表現力
      • 脸是一张镜子。而精神如同夢遊被分裂 ,切換著時空并交替著神秘感
      • 电影是只要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就好还是要有人读懂才行?即便不知道刀子钥匙花楼梯这些符号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些玄机,而了解了这些符号以后,有了更多想法,或者过度阐释了之后也自己砸吧嘴儿觉得嚼的够味儿,哪一层都有看的开心的理由。我觉得拍的聪明。
      • Freud's dream: flower, knife, mirror, ring, insanity, key and door, man and woman, sex and death...
      • MUBI Teiji Ito的配乐很有意思
    • 豆瓣 8.2 IMDB 7.6 正片
      Un chien andalou
      1929
      剧情片
      法国

      一条安达鲁狗

      Un chien andalou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不知所云的梦魇式默片,象征手法,镜头切换,这些技术用的太他妈好了,一开头的割眼睛,还真把我震了一下,29年的技术啊。布努埃尔真是无敌了。
      • 真逼不是装得出来的 电影史意义大于大于电影本身
      •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鼻祖,剧本由达利和布努埃尔的两个梦境改编而成。看不懂是正常的,无论用弗洛伊德理论还是电影语言分析,都不可能完全达到所谓的真相,因为此片展示的正是非理性的、潜意识与梦境的世界。切割眼球与云遮月的蒙太奇、蚂蚁从掌心破洞中爬出是两大经典段落,对后世影响极大。(8.5/10)
      • 无数蚂蚁带来的恶心感,对身体的部分,手的侵入。在法语中是“手中有蚂蚁”意指手麻痹失去知觉。将文字转化成影像的转意手法。ルイス・ブニュエル。
      • 这部影片的创作目的是给社会带来一场革命,让人们为之震惊。评论家阿杜·基鲁曾写道:“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导演不但不试图取悦每一位潜在的观众,反而竭力激起他们的敌意。”他说的是当时的情况。在今天,这部电影的技巧已被充分吸收,甚至进入了主流,其震撼力反而淡化了。
      • 布努埃尔和达利合作的超现实主义短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观众最好的武器。片名和电影无关。没有故事脉络,没有人物塑造,场景和意象之间的连接也没有逻辑可循。从梦境、潜意识或是泛性论的角度来解读都无所谓,只要沉浸在影像之中,它就能变成你的记忆,最终在某个生命时刻复苏并自我揭示其含义。
      • 世影史:是为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影片无任何情节,只有一组组无逻辑无理性的镜头,以及奇特怪诞形象的不谐调接合。影片画面有迷幻的效果,有些颇有诗意,有些隐含着情色和幽默。片内还充斥了大量视觉隐喻,其中切割眼球的超现实镜头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影史经典画面。
      • 神经病流、撒癔症流、犯恶心流三大门派的开山鼻祖。
      • 被瓦格纳的配乐分神了。
      • 发现自己对这种“影史性作品”有越来越准确的样貌预设,而最终决定喜恶的也越来越纯粹,就是观感:好不好我管不了了,反正我觉得你这十六分钟太好看了。实验欲从来就没值钱过,有魅力的实验才会绽放先锋性与革命意义。常常被问和自问到底什么是大师,此刻的我想,是理性的大胆,与意识的不妄为。
      • 西班牙谚语说:“一条安达鲁狗在叫,噩梦即将来临。”
      • 实在看不进去不好评分。不评了。靠。
      • 本片来源自布努埃尔和达利的两个梦境。整个电影也像是一个纯粹的梦幻
      • 俨然已经是不看此片不算电影人的地步
      • 这才是真正超脱于电影语言、令传统评价体系汗颜的作品,戏里戏外的人都无法解释发生了什么,让我想起了自己诸多奇怪的梦境,很多想必都和这部短片类似,这和一般的难以解读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不允许解读,所以我还在这写什么,我也不知道,拖钢琴那段超神,节奏再慢点会更佳。
      • 《一条安达鲁狗》中,逻辑是从来不存在的,或者说整个短片就是梦境,真正的叙述在于多重隐喻诸如蚂蚁、手、月亮无疑指向性与死亡。响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它使用恐怖而不安的象征探讨性本论以及男女在生活中的性压抑与基督教传统对人的异化
      • 太贱了。。。
      • 教授说了You'll get frustrated if you try to make sense of it...完全不知道这电影在干嘛实在没分可打...
      • 450 闻名已久,今天看完发觉并没有那么晦涩,这种电影如果想找叙事逻辑或者想完全看懂简直就是太傻了,很多象征意义,梦境与现实的交叉,剪辑也是一大亮点。
      • 布努埃尔和达利诠释了真正的逼格不是装出来的,无需附庸风雅故作高深的气氛渲染,相反很多情节是如此的生活化而富有趣味。两位超现实主义大师的跨界合作革新了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以隐喻和意象拼接的手法具化了梦境和潜意识。未可名状,却又言之有物,值得一帧一帧去反复思量。
    • 豆瓣 7.9 IMDB 6.7 正片
      Ballet mécanique
      1924
      剧情片
      美国

      机械芭蕾

      Ballet mécaniqu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1.主题不在于故事和人物,在于物体及其运动节奏的解析,以及影片和观众的关系; 2.否定传统故事形式:像坐在秋千上的姑娘一样,头脚颠倒; 3.棱镜把单一平面分割成多重平面,符合立体派画家的要求; 4.影片有目的地重复同一个动作,由此暂时中断通常叙述中不断安排新事物的期待。
      • 这是一种变态的美学概念,它纯粹是靠剪辑和音乐的节奏感来构架,凌乱的拼凑,只能说是对传统电影叙事手法和传统美学的颠覆,所以相较而言,里面的音乐,对于激进的热血青年,反而更有号召力和吸引力。
      • 不知道如何打分,打低了怕别人看见觉得我没品,打高了又真的没看懂http://www.youtube.com/watch?v=9SgsqmQJAq0
      • 达达主义。重形式轻叙事,我不好这口。
      • 立体主义 纯电影 取消叙事和表演 直接用造型运动的节奏产生情绪。
      • 1924,法国电影先锋派,费尔南德·莱热——三角形、正方形、女人的嘴唇……Fin。这是一部实验作品,说他是实验作品,是因为人们那时候还不知道电影是个什么玩儿,而这部作品就是在探索电影的时空问题。“上楼梯大妈”那段重复蒙太奇。
      • 本片是法国先锋电影运动中立体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正如片名所显示的那样,是一部表现物体和齿轮舞蹈的影片,这些物体和齿轮,是用动作的节奏或形状的类似联结在一起的。它不是一部抽象的影片,片中物体几乎都是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影片十分注重表现视觉的节奏感。
      • 变奏立体主义乐高卓别林头速度旋转要义重复节奏远近空间立镜屋复眼鹦鹉偷窥数字笼俯仰反转迎面秋千倒行木马球漏勺螺旋锅钟摆悬腿控草帽游艇交替渐近超现实主义变脸振动音叉三角圆红唇流波万花镜机械芯速度点线面巨型打蛋器滚轴齿轮四缸木马石阶莞尔西西弗斯女×7 +Michael Nyman作曲配乐
      • 这种片儿也就看一遍吧,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刺激,真敢上恐怖片了,音乐极其诡异,老祖宗早就那么先锋啦,我们是越来越保守了。备注 荡秋千的女人 圆形和三角形 酒瓶子 草帽 女人的眼睛的开合 嘴唇笑起来的样子特别诡异 老妇人扛东西怎么也上不来 零的排列组合 结尾女人闻花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572571/?from=search&seid=8357722414855778489
      • 一切都被拆解颠倒复制拼贴,交织形状,在棱镜中投影出不可言说的光,令人晕眩。被打碎的舞蹈,以恒常机械运动的形态出现在眼前,诡异而神秘。
      • 机械-复制-物运动 三角和圆圈蒙太奇 秋千上的女孩 静态图像蒙太奇 万花筒叠印 格尔尼卡式碎片化的动画卓别林
      • 【先锋派—纯电影】导演为法国立体主义画家,这是一部表现物体和齿轮舞蹈的影片。物体和齿轮用动作的节奏或形状的类似连接在一起。导演说他拍摄本片的目的是想“创造出常见的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节奏,表现出它们的造型的美”。
      • 被颠倒,分割和放大的局部,银幕上可见的钟摆或旋转运动与其背后放映机的转动共同完成了对舞蹈的解构,挑衅着观众对于美的定义。一部必须以电影形式存在的电影。
      • 纯电影视觉节奏实验,即莱谢尔“看得见的音乐”。配乐几经更替,几乎与电影具有同等开创性。【胖女人上楼梯让我想起了蓝蓝路跟容嬷嬷= =
      • 反复重复的肩扛重物上楼梯的妇女的影像片段(让我想起杜尚的下楼的裸女)与机器的机械重复穿插出现。面部器官的局部特写,重复的几何图形,纯粹的物。最后一段跳芭蕾的机械。
      • 除却影像看符号时 自然会联想到诺曼麦克拉伦 但若牵扯整体 则远胜于麦克拉伦的实验动画 重复闪动的剪辑配合安泰尔带强节奏感的音乐 180度旋转的默剧人头(自然会想到石榴的颜色)舞者 演者的功能性隐喻 不断逼近 拉远 特写 局部的拼贴 解构…结合年代看 似乎无一不在控诉“达达主义并未土崩瓦解”推荐
      • #纪录片# 达达派艺术家费尔兰德·莱谢尔唯一电影作品,突出形式感和运动感,立体派绘画的构图,未来主义对机器表现的热衷,达达艺术毫无逻辑的剪辑和拼贴,运动节奏、视觉节奏与声音节奏交互。
      • 机械运动的解构与重构,以探讨影像自身的节奏与音乐性。
      • 配乐冷调 幽深 本身带有机械般的节奏感;提琴和竖琴的拨弦都是"instruments"最锋利最容易作为零件切片的元素。至于镜头画面 规则运动的、立体的,不带怨言的西绪弗美学。(重看后为配乐加为五星 @2020-01-09 20:17:25
    • 豆瓣 7.6 IMDB 6.6 正片
      La Souriante Madame Beudet
      1923
      剧情片
      法国

      微笑的布迪夫人

      La Souriante Madame Beude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杜拉克拍剧情片也不错嘛。她后来搞先锋派也很牛逼。三幕戏剧,女性主义,大概是最早的“家庭主妇无名痛”?结尾翻得甚好。片中有大量描述心理的镜头。
      • 那个反复出现的开枪自杀镜头印象深刻
      • 6。无聊的女权
      • 洞澈人的虛無與可悲
      • 6/10。有超现实主义的初始形态了,重抒情而非叙事的完整,表现出粗暴的婚姻关系中布迪夫人的潜意识,为了强调夫人制裁家暴的欲望和春心荡漾,采用叠印和慢镜头,拍摄夫人幻想报纸上年亲强健的网球手活过来,用球击打和拖走丈夫。丈夫发怒后出现土耳其贵族训斥下女,暗示夫人的家庭地位与封建时期的下女别无二致,继续看报时出现玩具汽车开在云的绘景上,代表追求自由的渴望。上锁的钢琴,向空中伸出的手臂迎接丈夫的可怕笑脸,象征丈夫处处压抑夫人的自由,她再也忍受不了压抑,决定给经常开自杀玩笑的丈夫枪里装上子弹,结果丈夫意外射向了她,象征婚姻生活中的受挫与爆发,射出真子弹的丈夫被吓坏,突然关心起妻子,两人在乡下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这样的结尾可能是夫人的自我欺骗,象征与现实的妥协。
      • 梦境里欲望的花朵
      • 技法娴熟
      • superimposition和对人物的部分突出
      • 正在读报的妻子,报纸中的网球手入侵“现实情境”中去打布迪先生(被打击的布迪先生同样以类似“灵魂出窍”的淡化影像出现,强调幻想性质)。摇晃的钟摆与铃铛等物件传达焦躁不安的心理。布迪夫人同时面向三面镜子象征着精神或人格分裂。女人-易碎的玩偶。
      • 1923,女性主义,poetic/impressionist film,Germaine Dulac 法影史第二位女导演,非叙事,德彪西钢琴曲,因浮士德演出而生的幻想--土耳其贵族训斥、报纸上的网球运动员-----将内在情感外化。
      • 有一些表现幻想的叠印画面;没完没了的圈镜头;还有一个变形的主观镜头。
      • http://f.xunlei.com/130549237/folder#6c937152-f4d4-4ff6-a7a2-38922529e081
      • 印象主义叙事代表作
      • 运用电影技巧反映人物心理的印象主义电影。
      • 法国印象派代表人物 杜拉克。
      • 三面镜中女人焦虑的美丽侧影。
      • 人物虚实,弧光镜产生的扭曲影像,视觉设计。 doll/woman both r fragile
      • 没能死成的包法利夫人。
      • 陷入无爱婚姻的女性,本片是探讨妇女权利的最早的影片之一。法国印象派,主观性——梦境和幻影,成为整部影片的基础 。
      • 还是跟德吕克有差距啊
    • 豆瓣 8.1 IMDB 7.2 HD国语
      Zéro de conduite: Jeunes diables au collège
      1933
      喜剧片
      法国

      操行零分

      Zéro de conduite: Jeunes diables au collèg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气球、烟雾、仰拍、默剧表演形式;动画;羽毛、升格、诗意;儿童片却带有较强成人色彩。
      • 好似超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又好似现实主义的超现实主义黑色儿童幽默 羽绒飞舞那段经典 40分钟的片长正好 十大法语佳片
      • 重看@中华艺术宫;是20世纪60年代轰轰烈烈社会运动的先声,是启发无数四百击们的先驱;当孩子们爬上屋顶举起大旗,向制度和权威发起挑战,已然不是隐喻,而是吹响革命的号角;开头音效接近默片感觉;教师形象奔溃千里,讽刺十足;枕头大战酣畅淋漓,影史经典场景之一。
      • #亨利•朗格鲁瓦上海回顾展# 关于大人之恶(及其反讽)与孩子的反叛。校长的声音效果,仿卓别林的青年舍监及几段音乐皆是妙笔。枕头羽毛戏太精彩。DCP效果大赞!1.37:1的画幅构图超美(如今也只有Xavier Dolan能熟练用近乎1:1的构图了吧)。(来回艺术宫近1小时,看41分钟电影也值了)
    • 豆瓣 7.9 IMDB 7 HD中字
      L'étoile de mer
      1928
      剧情片
      法国

      海星

      L'étoile de m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最高明的在于将很抽象诗意的语言转化为镜头语言。所追求的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遥远之物,只有始终隔着一层玻璃把玩那个瓶中的世界,才有能力不断在脑中幻想放大获得快感 当一切打碎,柔软的纠缠冷却僵硬,内心便空无一物
      • 9.2;觀山盟海誓,雕花容月貌
      • 1、以压花玻璃滤镜的失焦效果营造朦胧的油画质感。2、风信子(fleur de verre)象征虚幻的意识;海星(fleur de chair)象征潜意识中的肉欲;火焰(fleur de feu)象征欲念的反噬。3、海星-水草-水波,逐层推进的意象延展。4、玻璃作为一种隐喻:易碎的花、盛放海星的标本瓶、破裂的镜子,或为法斯宾德的灵感起源。5、“太阳,一只脚在马镫上,用绉纱遮住夜莺。”6、持刀者的性别转换,既已改变的所指。7、Robert Desnos的文本提供诗意,与曼·雷的流动影像互为依托。
      • 6。无法诠释诗
      • 7.5 / 海星的意象很迷幻,它出现在瓶子里、楼梯上、报纸上......似乎是隐喻着性与两性之间的某种关系。片子由超现实主义诗人Robert Desnos的一首诗串联,诗由Robert在前往古巴的海上所作,他将海星视为“遗失的爱”。
      • 教主还活着么
      • 这迷人的玻璃造成的恍如印象派绘画版的“笔触”啊~
      • "L'Étoile de mer" is a classic piece of Surrealist cinema from the 1920's starring the adorable and timeless Kiki of Montparnasse, and also featuring the divine Robert Desnos. A lovely Surrealist poem written by Desnos accompanies the film, eloquently juxtaposing the images.
      • 命题电影,看诗拍片,我没看出什么隐喻,只知道这视频对视力不好。
      • 影像诗鼻祖。
      • 镜头前仿佛放了一块没有擦干净的玻璃,让谈情说爱的画面,都多了几份朦胧虚幻和暧昧,几近完美地阐释了诗人的诗作!丝袜小腿和黑色小高跟鞋,也太好看了!kiki真是肉欲坦荡和好性感的结合,20年代的缩影。活动的海星,我密恐犯了,麻了!踏在摊开书籍上脚和腿,爱了爱了!曼雷的画面,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带给人新鲜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0.5,1920年代年代十佳。
      • 短片很美,镜头前有一块很糙的玻璃,让大多数的镜头带着水一样的波纹,我很喜欢影片前面的那个镜头,女人带着男人走进房间,来到窗前,脱下衣物。整个配乐和影片很揉合很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PQvkYYikU
      • Man_Ray ,1928,关于爱情与性的诗,女人在毛玻璃后洗浴。
      • 镜头前置一块凹凸不平的玻璃
      • 瓶中海(幻)星(梦),美人如“玻璃·血肉·火焰之花”隔滤镜,内封闭结构的伪·“外向化”追求;4x3分屏旋转;女神idol-摘下面具,散落报纸-遗失海星-玻璃滤镜碎裂。从门的开合联想到海星的步带沟&口,大概是过于私人化的见解了。
      • 歇菜
      • 毛玻璃的朦胧模糊效果真美啊。有点克尔凯郭尔《诱惑者日记》的味道...十分怀疑玛雅黛伦拍《午后的迷惘》前看过曼雷的这部片。
      • 如印象派的风格,但因为缺乏对原诗的了解,也只能在缺乏语境的前提下感受印象
      • 人物的抽象线条 透明玻璃 小海星 床上的女人和街边的梦 同名诗改编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