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漫漫回家路 Rabbit-Proof Fence (2002)

    最近更新: 2024-08-10 正片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一条狗的回家路》漫漫回家路,诠释狗狗与主人的羁绊

    作者:大叔影视剧

    5岁男孩意外走丢,25年后才找到漫漫回家路,真实事件改编电影

    作者:柚李聊世界

    澳洲政府还干过这事儿?超乎想象的土著孩子的《漫漫回家路》

    作者:大地科普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Bluray/蓝光

      Rabbit-Proof.Fence.2002.1080p.BluRay.x265-RARBG[1.45 GB] 详情
      Rabbit-Proof.Fence.2002.1080p.BluRay.x265-RARBG[1.45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080P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BluRay H264 AAC-RARBG[1.79GB ] 详情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BluRay H264 AAC-RARBG[1.79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BluRay REMUX AVC DTS-HD MA 5.1-FGT[20.13GB ] 详情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BluRay REMUX AVC DTS-HD MA 5.1-FGT[20.13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BluRay x264-SPOOKS[6.56GB ] 详情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BluRay x264-SPOOKS[6.56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WEBRip 2.0 x264-NTb[8.71GB ] 详情
      Rabbit-Proof Fence 2002 1080p WEBRip 2.0 x264-NTb[8.71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abbit-proof.fence.2002.1080p.mkv.torrent 详情
      rabbit-proof.fence.2002.1080p.mkv.torren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Rabbit-Proof Fence 2002 720p BluRay x264-SPOOKS[4.37GB ] 详情
      Rabbit-Proof Fence 2002 720p BluRay x264-SPOOKS[4.3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abbit-Proof Fence 2002 720p BluRay H264 AAC-RARBG[1.14GB ] 详情
      Rabbit-Proof Fence 2002 720p BluRay H264 AAC-RARBG[1.14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abbit Proof Fence 2002 720p WEB-DL DD5.1 H264-FGT[2.83GB ] 详情
      Rabbit Proof Fence 2002 720p WEB-DL DD5.1 H264-FGT[2.83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期,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实行一项残酷的计划,他们强行将白人与当地土著所生的混血孩子们从亲人身边带走,编入摩尔河营地,通过训练和教化将他们变为廉价劳动力,更妄图用包办婚姻来改变他们那所谓的“低贱血统”。   14岁的莫利(Everlyn Sampi 饰)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无法忍受营地里的痛苦生活,勇敢的她决定出逃。和莫利一起逃跑的还有黛西(Tianna Sansbury 饰)和格雷西(Laura Monaghan 饰),三个女孩将要面对的是一千五百英里的漫漫路途和在她们身后穷追不舍的木都(大卫·古皮利 David Gulpilil 饰)。三个孩子能够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吗?在那里,又会有着怎样的生活在等待着她们呢?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9 IMDB 7.4 HD中字
      Good Night
      2005
      动作片
      日/法国/美国/英国

      晚安,好运

      Good Nigh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爱德华和他的同事,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 對於政府來説,民衆越蠢就越有利。
      • 纪录片电影
      • 首先是回归了传统经典的学院派,其次美工很到位啊。剪辑还有复位做的也很好,ost极佳,冷感黑白摄影除调不是悬疑片有一股noir的味道,台词故事演员的表情,眼神到位,就连花瓶都是如此的闷骚有质感。看看人家50年代的新闻媒体,再看看咱的媒体新闻,一阵唏嘘啊!
      • 今天的媒体到底对公众是什么作用?!
      • 全内景,黑白摄影很有张力和年代感,据说主要是为了使用麦卡锡的影像资料。“群像”的处理不甚成功,以演员阵容之强,倒是拿下了这个题材。比起《The Front》,此片直接与麦卡锡交锋并战而胜之,这便是局内人和局外人的不同了。此片针对的是后911的再一轮“恐惧”,顺手讨论了电视媒介
      • 四星往上,真好看啊。除了我觉得应该把电视台的各个人物关系介绍得更清楚一些以外,其他都是相当好。尤其音乐,绝了哎!一次重要的媒体历史事件,由CBS的节目掀翻参议员的故事。当然需要做一些背景资料的了解为好。王老五真是逼到极致啊。。直接上黑白!当然,我喜欢!
      • 政治片,黑白色调很带感
      • 富有时代特色,媒体若能当好监督角色,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 展现新闻媒体的正义!很棒的片子
      • 相当不错
      • 第一遍看,60年前的历史背景,较快的英语语速,超大的信息量,分量极重的talking,都给我造成力不从心的感觉。只是被蒙洛的演说,黑白画面以及影片的紧张感震撼了。看到1个小时之后大脑因为高速运转而疲惫……但是看完之后兴奋了很久……隔天要再拿来研究下,加开导演字幕。
      • 对那段历史不熟悉
      • 影片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大相径庭的心理状态,丝毫不比悬念电影逊色
      • 好帅的运镜和剪辑
      •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 A Civic Lesson. Decent, Elegant, Powerful.
      • 剧情稍微点单薄,但我很喜欢这种历史的,政治的电影
      • 媒体舆论从来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只可惜在天朝不是
      • 今天刚看了柴静新书《看见》的发布会,回过头来看这个片,特别有感触...新闻和媒体的独立和力量,理应如此!
    • 豆瓣 7.7 IMDB 7.9 HD中字
      Matewan
      1987
      剧情片
      美国

      怒火战线

      Matewa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前半段工人阶级的现实困境和自身局限性比社会主义国家那些片面呈现历史的政治宣传片要真实,不过后半部分对阶级矛盾的根源与解决方式没有更深入的去探讨,而是逐渐过渡到了西部片模式,成了一场“正邪大战”,让原本的左翼主题好似只是成了一场大枪战的起因背景,虽然结局放弃武器的工会领导人的死亡有一定拉回正题的作用,表明美式个人以暴制暴的狭隘价值观对阶级团结的国际主义是一种抽断,但这种压抑的结局也无疑是一种对美国左翼运动的消极绝望态度。再说如果美国工人阶级都能拥有枪支的话,是否资方还感如此片里表现的那样肆意剥削施暴,对历史还原的准确度就有些存疑了,毕竟霸权本质就是靠绝对的暴力优势才能维持的
      • 20年代西弗州煤矿小镇的罢工事件,最开始和其他看过的工会主题的电影一样,小青年来到需要组成工会的小镇游说,启发民智,但这毕竟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是真事...)最终竟演变成以暴制暴血流遍野的惨剧,太令人难受了... 除了中间的女性角色写得略浮夸,整体不错,尤其还有帅叔们年轻时
      • 很像意大利左翼电影但在1987年的美国制作一部共产党领导工会斗争团结本来内耗的本土红脖意裔移民和外来黑人劳工就蛮惊人的,Sayles专攻的群像戏,初次与御用Chris Cooper(我太喜欢他的脸了...)合作。可惜情节设置本身还挺脸谱挺程序化的反派特别狗腿子斗争过程么也挺眼熟,一个特点是强烈反对暴力对抗末尾西部片式的枪战在这个语境里应该是算是一种失败。优点在于环境气氛表达上佳,摄影极其优美黑夜烛光等等颇具当年马利克电影的范儿。听着很20年代的乡村福音歌曲跟抗议民谣居然都是作曲家现写的,老年女歌手Hazel Dickens嗲。片中作为革命传人的红脖小弟居然是那个唱作人Will Oldham,原来他是童星出身?!
      • 2017.09.17 劳工们的阶级情谊很感人,镇长和警长的忠于职守也很感人,但伟光正的主角有点倒胃口(而且Chris Cooper的长相在我看来只适合演奸角)。
      • They got you fightin' white against colored, native against foreign, hollow against hollow, when you know there ain't but two sides in this world - them that work and them that don't. You work, they don't. That's all you got to know about the enemy.
      • 求高分啊!
      • ==1==HDRip-TLF 无字幕。。工会,罢工,内奸,火拼。。。
      • 作為一個紀錄片看不錯,可惜沒有太多資金,畫面和音效做得不太好。 但是影片確實表現了工人和工會組織者的幾個問題,一個老工人的經驗和團結力比工會人要強,而層出不窮的工賊和挑撥離間手段,也使得組織者的領導作用至為重要。 然而,組織者有了大工會才能有新社會的想法,沒法滿足要求再進一步的工人。無論是改良者還是斯巴達克團,都充當了限制革命,最後喪於反動勢力手中的結局。
      • 场景之间的衔接很妙,喜欢这种“没有废话”式的写法,比如遭受枪袭后,下一个场景是女人们在河里洗浸染了血的衣服。整个电影充满人文关怀,弱化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群体的力量。女人之间由于语言文化不通带来的矛盾通过食物的分享化解,很暖;男孩几次端起枪但最后选择放生,让整个片子充满了光,这才是好人和小人的区别。
      • 因为真实所以感人,片子中所有戏剧性的情节都是真实发生的。资本主义本质上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而压榨工人就不可避免。导演从小在工会的环境下长大,所以这样一个真实的公会斗争故事自然就打动了导演。斗争中暴力不可避免,但是导演加入了Joe这个代表非暴力和平的角色,让整个斗争过程更加有层次了。除此之外,中间那段捉叛徒的戏也拍的很棒。
      • 应有的扎实-05/20/20
      • You know a union is? We join the union they shoot us,We no join the union you shoot us...
      • 戏剧前提下尽量靠近现实,必须沉得住气,历史大背景下表现个体,实在非常适合独立路线的塞尔斯
      • 凤毛麟角的美国左翼电影良心。Solidarity Forever!
      • 55555555 这种题材真是看不下去哦paper只有乱编了
      • Sociology课上看的 作为历史片还不算差
      • Come all you good workers. Good news to you I'll tell. Of how the good old union. Has come in here to dwell. Which side are you on. Which side are you on.
      • 先夸夸维克斯勒的摄影,带有绿色滤镜的镜头把弗吉尼亚的山区拍的很柔美,大片的夜景戏也很有层次感。服装布景表演也都很有年代和身份的质感。有几场戏的紧张感呈现的很好,尤以刺杀和布道的交叉剪辑那场戏最为突出。
      • 有长处但短板也很明显………前面铺垫冗长但也没有侧重点,感觉浮于表面。3.5
      • 美国工人现在也是西方最惨的
    • 豆瓣 8.8 IMDB 7.7 BD中德双语字幕
      Good Bye Lenin!
      2003
      剧情片
      德国

      再见列宁

      Good Bye Leni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
      • 民主德国在15平米的空间里延续
      • 要说拍得有多好倒未见得,其实就是个情节剧的路数,但我真的好喜欢故事里那种浪漫化。让时间和光阴就这样定格在一个房间里,当母亲走出房间,与天空中直升机吊着的列宁头像擦肩而过,那一刻真是太诗意了。前进达瓦希里就缺这种浪漫,缅怀革命年代却没有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三观不正了。
      • 好棒的创意,里面那个小胡子播报员太可爱了,也圆了做导演的梦呢。抛去政治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个片子已经很温和了),这其实大概说的就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可以再造一个世界”吧。这种时代逝去的无力感真是让人动容啊
      • 就像有一集《我爱我家》,宋丹丹失忆了,贾志国一家一夜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
      • 一个时代的逝去...列宁雕象的那个镜头真是经典啊...
      • 再见列宁,再见爸爸,再见童年,再见理想。
      •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信,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地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与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 我太沮丧了,我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来!
      • 最后母亲已经知道了,除了儿子以外的家人也都知道母亲知道了,儿子还在全力为母亲营造假相。母亲笑而不说破,女友和姐姐也笑而不说破,反倒成了大家合力成全他的善良,我觉得说软弱更恰当。“再见”有再见和不再见两重意思,《再见列宁》是不再见,但母亲见到半空中的半截列宁是再见,经典已极的镜头。
      • 《美丽人生》后,又一个因为爱而撒谎的故事。可惜的是,对德国历史不甚了解的我,在看这部电影之时,难免有些关于政治上的困惑。即使如此,我依然挺喜欢的。—— 2014.04.15 @北电-标放:阿历克斯还真是厉害,能把这个如此复杂的善意的谎言伪装得如此之巧妙,那个模仿《2001太空漫游》的镜头太好笑了。
      •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几个小时里,就有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进东德,许多人想留在东德,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哭了,这段台词就是男主和不少左派心中理想的社会主义吧,没有996和奋斗逼,可惜只存在于幻想中。
      • 我最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一次。我知道只需要看一次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 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前进,可是掉队的人自有其缅怀的理由。这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也是关于时代轰隆碾过的印记。能把一个谎言如此的自圆其说,剧本功不可没。内什么,Daniel Brühl明明很帅哪里像老鼠了(我好像穿越到“极速风流”了...) o(>﹏<)o
      • 真想给五星啊!讨巧地用亲情遮掩了政治、历史和创伤记忆。可以接受对这个电影任何意义上的批评,唯独不能接受“这是胜利者宣示胜利和战利品的电影”这种有立场、没内容的空洞表述。因为这么说的学者,往往处处言说历史,也处处遗忘历史,他们没有遗忘的,只是自己的立场罢了~你们知道我说的是谁~
      • 非常感人的一部片子,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西方话语,是温暖的、甚至颠覆性的。核心是儿子编造的一个延续社会主义的谎言 从而让母亲不至于受刺激能够多活一段时间 但其通过电影媒介的双重映射之后完成了自我的双重否定,在片子里受骗(不论母亲是否早已知道是儿子善意的谎言)的是东德的母亲,而电影在影院里指向的确实现实中的西方或者成为-西方的观众,它变成了一面镜子:究竟谁是骗子?谁才被骗?儿子看似愚蠢滑稽的行为和母亲看似沉浸于过去的表象仅仅是这个巨大parable的一面 其另一面落在了冷战后的这个资本主义胜利的世界。你以为列宁像真的被拆除了,由直升机悬挂着穿越柏林像是在与这个曾经的东方世界挥手告别,其实恰恰是列宁像的去身幽灵化,像不在了,而这个幽灵将永远在这,它将不断返回来招资本主义的魂。就这样 本片超越了自己
      • 柏林墙主题作品中最冷静的一作
      • 想吃德国酸黄瓜
      • 我们终归无法抵达梦一般的理想国度,此刻却可以用爱的谎言编织一段臆想的未来。 母亲注视列宁的雕像从半空迁走,太经典的一个镜头。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一个时代的谢幕,一场集体的梦碎,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 影片最令人动容与心碎的地方在于,儿子拼尽全力为母亲还原过去、创造未来,他满心欢喜以为自己成全了母亲心中的理想,但是母亲望向儿子的眼神却已不言而喻,充满慈爱与寄托的眼神令人不禁恻然。她已知悉一切,却在成全他彼时的善良、欢欣与努力。或许这便是深沉而伟岸的爱。
    • 豆瓣 6.5 IMDB 6.5 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High Ground
      2020
      动作片
      澳大利亚

      高地行动

      High Groun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3.5星。土澳VS白英。
      • #70th Berlinale#官方展映。特别标准的西部片,不过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故事。影片讲述澳大利亚原住民家族部落被屠杀,幸存的少年在定居点生活12年后,又被坚持抵抗的叔叔感召,进行复仇的故事。影片换成印第安人完全成立,各类人物形象——同情原住民的白人,传教士,为传教服务的女子,粗暴的士兵/警察,主张妥协的原住民、主张战斗的原住民、原住民女战士等等应有尽有。连情节和台词都几乎不用改的……拍得比较高清电视感,放在“NATIve”单元被取消的今年,也算是“first nation”这个题材的不错的作品了。
      • 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相爱相杀。
      • 6.1
      • 柏林第11场特别展映。
      • 比同是聚焦殖民史主题,(也都活跃在电影节的)本土制作《夜莺》或《甜蜜国度》更为类型化的升级。相较于试图以“纪录/修正”的角度来进入历史故事,却完全选用了复仇射杀渲染角色们在这里的对峙和遭遇的伤害。片中大多数的摄影都充满着美感或是明色掉,和未曾需要被抹去的恶行暴力衬托得刺眼却印象深刻。
      • 澳大利亚“国家道歉日”的由来
      • 电影比较深刻,但是也确实拍的很一般
      • UUU
      • 1919年时,特拉维斯作为狙击手参加了一战,后来他是澳大利亚北部广阔空旷的地方的一名警察,他在一次行动中失去了控制,导致了对一个土著部落的屠杀。上级坚持要掩盖真相后,特拉维斯厌恶地离开了,却在12年后被迫回来追捕Baywara,一个对新移民进行攻击的土著战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当特拉维斯招募了唯一一个已知的大屠杀幸存者Gutjuk作为他的向导时,过去的真相被揭开了,特拉维斯成了被追捕的对象
      • 白人血债累累
      • 外景很棒
      • 广阔的澳洲草原很少成现在银萍上,算是一部探索之做吧。有点美国西部感觉,但是这不像印第安更像非洲原著,查了下原来是澳洲原住民故事。屠杀的场面比较真实,演员有点业务,死了还喘气呢。自然景观拍的真好,广阔而美丽。开荒者兼职猎人,也屠杀原著民,各种野生动物捕杀技巧也挺真实。这个题材确实不太了解,给个高分吧,给他的真实。
      • 2020年12月看,澳大利亚真是个 罪犯的国度
      • 对比同样涉及土著的《澳洲乱世情》,本片没有那种史诗壮丽,却更写实细腻,也更深入人心,谴责殖民主义的同时,正邪不是那么刻板分明,恐怕反映的是十几年来大环境变化。另外,难怪土著斗争失败,可不仅仅是科技落后的缘故……
      • 极左脑残、自残的典型片子。拍这种片子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
      • 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不存在电影里长老期待的balance,“这片土地不能有两个国家”,原住民被白人屠杀是历史的必然。被强权欺侮的时候,唯一的出路是团结起来不计代价的反抗,可惜原住民千百年的分散而居各自为营,并不存来活下来的机会。电影结尾,两个把小男孩教养大的白人叫了他的原住民本名,很浪漫主义的尊重了男孩的原生文化认同。而历史的事实是,烧了一座基督教教堂的代价是被杀死一个部落的人。异文化能被尊重,要么是力量相近不敢冒犯,要么是胜利者知道对方毫无胜算,表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已。when you’ve got the high ground, you control everything
      • 3.5
      • 电影中规中矩。贵在观影体验,和原住民一起在草地上观看,不算太硬的草地,夜晚的星空,银幕上偶尔掠过熟悉面孔时周围的一阵哄闹……
      • imdb 5.7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