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鬼,看半小时弃了。三星全给美丽的风景……为什么我只打了两星?剧本他喵的就是一坨屎,不知所云、逻辑混乱、台词枯燥、演员尴尬,这是中学生写的剧本么?扣一星都算少了,浪费了那么美的风景真是暴殄天物…… |
|
老年小清新。希望关于老奶奶的电影多一些,再多一些。 |
|
二十多岁的我活的不如一个八十多岁的英国老奶奶系列。尤其是自从知道83岁的演员真的爬了这座山 |
|
有些事情,只要想去做,永远不怕晚 |
|
看完这部片子很有信心。男人老得慢又怎么样,女人活得长呀。结婚后可以出墙,老公去世后可以出门耍。纵然世界是男权的,然而生命一直在女性手中。 |
|
3.5 我几乎以为老太太不是一位演员而是真正的登山者!几时都唔会迟,去做吧。 |
|
83岁也有勇气逃离常规生活,逃离女儿的管控,去一个陌生城市,结识新的伙伴,爬一座高海拔山。而最好的地方在于,伊蒂只是伊蒂,不是伊蒂奶奶也不是伊蒂婆婆。 |
|
不舍得结束的片子,有多少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又郁郁寡欢?为了生活婚姻委屈求全压抑了自己,回首看去才发现和伊蒂一样“我活了一辈子,大部分都想改变”。诚然,生活的问题或许总有不得已,但至少,我们可以登顶心中的那座山峰。演员演绎非常出色,多场戏都在诠释要不要放弃的挣扎,以及徒步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喜悦,摄影优秀且用心的户外片。 |
|
比较小众的治愈系电影,83岁老奶奶伊蒂在收拾房间时发现一张萨尔文山照片,丈夫去世后,被女儿送进养老院,由于无法忍受养老院生活,被女儿接回来,女儿收拾房间时意外发现伊蒂日记本里关于伊蒂丈夫的抱怨,于是,母女心生隔阂,伊蒂决定去攀登萨尔文山,在攀登萨尔文山之前认识了露营店销售员约翰尼,约翰尼一开始帮伊蒂只是为了钱,随着与伊蒂深入接触,开始帮助伊蒂登顶成功 |
|
一切都不迟 |
|
苏格兰高地的户外资源真是得天独厚,一个海拔700米的小山包,还没北京后河高,拍出来跟3000米似的。另外店主给老太太的如果是金字塔,就不至于在半夜搭不起来被风吹跑了,这种交叉杆帐篷在大风里就是一个人很难搭起来。我很奇怪的是放着茅台、rab、ME、贝豪斯不穿,为啥穿一身北极狐。另外我看的版本,字幕把气罐翻译成了汽油,分明是PRIMUS的汽炉ETA SOLO。 |
|
《老人与山》(出发吧,趁现在!我来到这世上,为了看太阳。)
这也是《出走的决心》(可是女人,爱是她的灵魂。我是个安分的乡村女孩。) |
|
勇敢的照顾好自己 |
|
人生如此壮阔,世界如此美丽,最难的是勇敢的面对看似毫无意义的人生。好想独处一片与世无争的美景,哪怕船桨只有一片,夜里狂风暴雨,只要内心能够片刻平静。 |
|
即使再老,也不能失去梦想和目标!早点行动,去实现它。这就是人生的意义。20200112 |
|
很显然,我仍然在逃避自己。 |
|
除了劇情,一直看著老去的奶奶。啊,衰老。枯枝一般地立在風中。 |
|
那一部分的我,不会放弃。我不要自己一辈子不开心,也不要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更不会为了家庭和孩子忘了自己是谁。有些激动,但没有流泪,这一部分的我,为Edie 喝彩~去看风景吧~ |
|
今天2020.12.9 14点零7分电影频道播放这。看介绍会想到德国电影《最后一次奔跑》。敬佩坚强的毅力。第214个标记看过的人 |
|
《伊蒂》
老妇聊发少女狂,抛家别儿步荒凉。
帅哥导游伴长路,忘年互动暖斜阳。
一生蹉跎困家务,苍颜立誓把愿偿。
壮阔风光苏格兰,朝花夕拾亦凄怆。 |
|
漫长婚姻把女性打磨得只剩妻性和母性,恭喜83岁的伊蒂在登山旅途中捡回女儿性🎉 |
|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Never too late |
|
人们习惯于在开阔的山中渐渐纾困狭隘的心结,将跨过的山峰当作对生活发起的挑战以及过往创伤的决绝告别。方方面都很像“英国高龄版《走出荒野》”,两部片分享着近乎雷同的发展;除了这里因为添加同行的小伙儿来作为笑料调剂。当然拍摄时已经八十多岁的Sheila Hancock,真正去尝试攀登这件事本身已经十分不易;这或许并非Edie的角色旅程,而是她的真实人生。 |
|
没劲 |
|
自行车和我的挺像的 |
|
鸡汤味略浓 |
|
两星半。老太太的自我征途苏格兰登山之旅,主要阻碍是山区小镇mean年轻人的闲言碎语,让这个角色似乎可以换成任何一个相对弱势的社会个体。 |
|
老年登山版⛰️《给黛西小姐开车》让你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老少配版登山CP. |
|
女主很容易让我想起之前的苏敏阿姨。任劳任怨地照顾不爱的丈夫,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困在婚姻家庭的枷锁里,她没有人可以倾诉,只能写下日记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和委屈,然后女主选择去登山,就像苏敏阿姨开车远行远一样,只为了能呼吸一点自由的空气。 |
|
故事很好,结构很拉。过长的前戏挤压了伊蒂真正登山的情节,毫无必要的男主和女友的冲突桥段又进一步破坏主线连贯性,使得高龄奶奶艰苦卓绝的远足看上去像逛早市一样容易。片名叫“伊蒂”,登山90%的路程是伊蒂独自完成的,实在没必要让男主占这么多的戏份。 |
|
在飞机上看了一半《伊迪》,醒来把另一半看了。看的时候,绝不是为了猎奇,而是纯粹因为山的缘故。说到山,未免想起我的外公外婆。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走出他们眼前的那片大山。他们有时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发觉已经走不动了。其实,“老媪聊发少女狂”,在这些方面,很多人已经说得很好。有时看电影,未免是用来印证自己的人生,故有几点小启发。首先,你要做的事情,趁早做,不然到了八十多岁你还得想着去做。其次,尽管人生太短,我还是想到了时间的恩惠,却又徒劳地在生活的琐屑里挣扎。然后,人的一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遗憾,有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有些是我们可以动动就能改变的——关键是如何战胜自己。 |
|
电影内容太过于苍白,人物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莫名其妙。 |
|
北极狐的超长广告片 |
|
女人在婚姻中的苦,只有,那山,那人,这电影,懂你。(84岁的女演员,谢拉·汉考克,出演:伊蒂) |
|
never too late as long as you're alive |
|
結尾就那樣了? |
|
因弗内斯,休尔文山 |
|
6.5 生活在别处 |
|
整体还行,但中间有些地方还是可以but没必要 |
|
丈夫死了才能有时间去登山,没爱过他又不离婚,看那女儿的态度也离不了婚。那山顶风光看起来很不错。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译制。 |
|
一个老太太的最后“疯狂”,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忘年交。老太太认为自己虚度了一生,因此想趁晚年达成自己的梦想,登上苏格兰的高峰。年轻人在帮助她的同时,其实也领悟了人生。这种老人题材影片,只要导演没有其他想法,注重细节,怎么拍都会很动人。 |
|
83岁的老奶奶本色出演,老年励志电影。 |
|
老奶奶和小帅哥之间的互动太刻意了,有些尴尬。还有在公路上突然下车就开始徒步是认真的嘛;那么大一个帐篷加一个大号收音机是怎样放她登山包里的;山脊明明能看到路,为啥从没路的山坡上去;傍晚才上顶,那么陡怎么下来。。。 |
|
活着总得做点什么吧,给无意义的人生找一点寄托。让我想起《给黛西小姐开车》,其实那部电影内容是什么已经忘了,只记得这个名字了 |
|
片中有几处都是伊蒂放大的一张脸的特写镜头,尤其湖边露营时,拉开帐篷看到星空时,她的眼里在那一刻真得发光,她是真得快乐,不用说出来,看到的人也会感到快乐 |
|
北极狐广告片 |
|
徒步这件事总是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感悟。 |
|
社会对老年人有着某种刻薄的善意。伊蒂并不是那种从年轻时就一直强悍到老的老年人,反而是被压抑和苛待的,当她满怀热情穿着红裙去约会,到觉得自取其辱地擦掉红唇,突然想要摆脱人生的捉弄,哪怕一次。是不是独立到达并没那么重要,只不过我们都需要在迷茫或落魄时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路标,可以抛到身后的路标。 |
|
从电影的角度看本片确实乏善可陈,但确实在文本上完成了对户外运动无论是形式还是精神上的展示。可能不会有人看完本片真的爱上远足,但对于户外爱好者而言,一定会有些瞬间产生真切的共鸣。 |
|
2021-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