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是今年金熊最佳纪录片。非干涉模式 关于电影的复兴 影迷看真的是很感动 几个非洲知识分子老头每到深夜就在天台闲聊开玩笑 稀疏平常地谈着过去政治的迫害 曾经痛苦再大但想起电影初心不改 “爱森斯坦是你同学呢 但我要提醒你那家伙49年就去世了” 我想如果知识和电影教会了人什么 那就是永不磨灭的理想主义和无比包容淡然的胸襟。确实 如政府所言 电影藏着秘密 Be it film or anything else. 它无所不能。(昆汀请给苏丹老爷爷们一点援助 以及爷爷们Django的d不发音哦) |
|
2019SIFF。谈论树是被禁止的,因为它被隐喻为「受压迫者的沉默」,电影放映是被禁止的,因为在电影院里会聚集太多不安因素。苏丹的今天会是我们的明天吗? |
|
他们要我们提供材料以便核查;我们不能不放了,不然他们会问,你们为什么不放了;我们也不能等着,那样我们就要一直租着场地,他们会问你哪来的钱,境外势力吗? |
|
3.5 “当我们谈论树时,我们在讨论犯罪。”好故事、好细节、摄制者亦有好的纪录片审美,但组合起来莫名地温吞。。 |
|
平凡而高贵,真正的英雄。大概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停下脚步,因此失败就并不是失败,而是不灭的荣光。毕竟我们作为个体都是微不足道颗粒而已,燃烧成火焰让人看见才能被赋予意义。 |
|
3.5/5 标题出自布莱希特《致后代》的一句“啊,这是怎样的年代! / 这时与树交谈几乎是一种罪行, / 因为它也是对不义的沉默!”(原文是Ein Gespräch über Bäume,即一次关于树的对话)树映射对于那么多恐惧的缄默不语,电影院里“藏着的秘密”,真是又好笑又心酸。 |
|
带着迷影属性的那种纪录片,苏丹电影俱乐部的四个老头太棒了,一言不合就演上一段,是几个老电影人的日常。在一个连在电影院放电影都是政治犯罪的国家,因为政府禁止拍片,他们的一生就这么被耽误了,现实很艰难,但片子的气质反而很轻松,能怎么办呢,只能像这样偷偷地拍着,一不小心还能拿个金熊奖,老家伙们太可爱了。有时候会想,身为影迷老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有很多人想像他们一样吧。生活再南,还是要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 |
|
#22ndSIFF#13 |
|
加一星共情分,我还偷偷掉了两滴眼泪,纪录对象的情怀威力不输《拯救布林顿》。说到“境外组织”的时候观众都笑了,极权的话术复杂又单一,太监和太监的性生活都是相似的,我国状况离苏丹也不过一步之遥。其实对苏丹影史、苏丹影人、苏丹社会环境和审查体系的哪一部分呈现得都不算完整深入,但几位老人的执着和乐观实在动人。另一个角度,他们选择的影片是《被解救的姜戈》,加上足球少年们对英语类型片的兴趣,即便不谈本国政治因素,也足够说明边缘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资本市场的夹缝中是多么弱小(或在这个案例中,根本不存在了)。几个月前苏丹又发生了军事政变,执政三十年的巴希尔走了,那电影回来了吗?文化可真惨,扼杀只需朝夕,重生则无比漫长,从苏丹人走进影院到苏丹人看到苏丹电影又要多久呢? |
|
“有时候失望是如此伟大,让希望都得以壮大。”
“我们是最乐观的人,因为我们的痛苦经历过最绝望的洗礼。”
当权者懦弱,才会想到让国度变成文化沙漠来统治人民,但即使这样,总有一些人不放弃的栽种绿植。 |
|
电影带给我们不老的理想不灭的希望 即使在文化的荒漠 依然闪耀着光芒 即使这光芒再微弱 也一直在
等到属于我的生日蛋糕上插着三根蜡烛 每根蜡烛代表二十二又三分之一岁的时候 愿我仍旧热爱电影 热爱生活 |
|
【上海电影节展映】题材独特的纪录片。“苏丹电影俱乐部”的四个老电影人,试图在这个已经自独裁者上台以来20多年没有人拍电影、放映电影的国度,租下废弃电影院给大众放映一部电影。然而自始至终困难重重。相信任何组织过电影放映活动的朋友都能感同身受。看到“电影放映审批困难”“总统压倒性高票连任”桥段忍不住发出苦笑。在迷影、聊天与幽默中讽刺当局。八声道立体声清真寺喇叭亮了 |
|
要让民间在喀土穆完成一次公众放映,难度堪比我们曾经的民间组织影展。几个带着过去来自德国、苏联电影学习荣光的老爷子,在日常的组织工作和深夜聊天中,带出了短暂而短命的苏丹电影史。没在前法属殖民地体系内,也就保障不了他们持续制作民族电影,甚至艳羡着隔壁更穷的毛里塔尼亚。在电力都成问题的首都,复兴电影也就成了奢谈。最终他们期待展示给观众的姜戈倒是被解放了,而租下的“革命影院”却在没希望的手续报批和六座清真寺的宣礼声中,没有了未来。幸好,那位“苏归”找回了自己在莫斯科的毕业作品,在笑谈“爱森斯坦的同学”苦中作乐里,继续过着庸常晚年,继续谈论着布莱希特的树。 |
|
“有时候失望是如此伟大,让希望得以壮大”/“他得到的选票比总选票数还多”/死去的英雄是因为遭遇叛徒。某种意义上太过熟悉了,几乎是兔死狐悲的切肤感。SIFF能上映这样一部纪录片真是厉害了。@UA梅陇镇 |
|
可算明白为啥妖灵妖老师盛情推荐本片了,因为感同身受啊!几个苏丹电影小组老成员铁了心要在社区影院放映被解放的姜戈,历经种种困难、重重复杂各部门审批流程,最终还失败了的故事,外表是笃悠悠的、幽默风趣的迷影片,内里其实是不动声色掷地有声的政讽片,片名取得好有匠心看过片就知道个中典故,居然真的出现了爱森斯坦的同学【大雾】的毕业作品,结尾很妙又有趣又酸楚,机智呼应了姜戈,以及“我们都是乐观的人,都经历过绝望挣扎的洗礼”呜呜感动 |
|
不徐不疾的速度,相当坚韧而温柔。 |
|
正如开篇的诉说,苏丹电影的死是非正常死亡,伴随着革命的死亡。那个尘封的“革命电影院”成为了“革命”和“电影院”不断发生象征交换的空间,革命停止了电影化,电影也停止了作为革命的社会角色,在这个国家的后89情境中,革命和电影同时缺位了。几个携带社会主义时期电影技能老人试图放映电影的努力,也是记忆和革命-电影院的“再地域化”的过程,但它是如此困难,不但被专断的权力所钳制,也被更多的汽车(发达国家的二手车),更密集的宣礼塔(巴希尔的伊斯兰主义),倾销的印度盗版电影所干扰。也是意识到这点,主演们多次“扮演”,让纪录片有了非自然主义的超媒介素质。很想看看去年政变后是什么情况,只看到一条有关的新闻说,年轻导演开始重新拍电影了。想起片名布莱希特诗的下半阙:当人终于可以帮助人的时代来临,请带着宽容想起我们。 |
|
“这是什么样的年代,当谈论树几乎构成犯罪?因为它隐藏着无数可怕的沉默。”拍的何止是苏丹?又何止是没有电影的电影院? |
|
推己及人。某种意义上来说拍摄和storytelling并没有特别出色,但想到它所影射和拼命呈现的东西却又会让人觉得haunting like a ghost, 特别是在这片土地上,当我们谈论大象的时候,当大象席地而坐的时候。 |
|
中国电影人和苏丹电影人在这点上倒是可以惺惺相惜了。“一次关于树的谈话也几乎是一种犯罪,因为它暗示对许多恐怖保持沉默”——布莱希特 |
|
【4】同样是《被解救的姜戈》,想想我们曾遭遇的,想想现在正经历的。 |
|
才华真是挡不住。几个人非常风趣幽默,而且有智慧。能够在苏丹这样的国家看到这样的智者本该是周围人的福气。 |
|
同样是《被解救的姜戈》,想想我们曾遭遇的,想想现在正经历的。 |
|
3.5。“我们更聪明,但他们更强大。”去年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外语纪录片,不止《美国工厂》。 |
|
“可怜的胶片 沉重又昂贵”//当一件事属于正常范围而被禁止时 人是会有愤怒情绪的 这种愤怒还很可能转化为恰当的动力//为什么不可以 其实也是我的日常思考题//电影人总要与电影为伴吧 无论以何种方式 反正人生也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再多加点挑战罢了//“哦,哈利,你看不出来吗?如果她能做一件事绝对保证学校里每个人都会读采访你的那篇文章,那就是禁止它!” |
|
影2032:强大的野蛮和聪明的文明 |
|
忘记当初为什么标记想看这部了,但直到今年打开这部纪录片,现实中的苏丹已经再次开始了战乱,无法想象那里是否还有电影。 |
|
We are smarter. They are stronger. 悲剧是共通的,一如热爱。 |
|
做不成比做成更有意思。理想主义者活下来的意义不是梦想破布破灭而是自己觉得有事要做。西西弗每一次上山都是开心的,他在用自己的努力去化解无聊。去你的吧。没有电影的电影院,被解救的是姜戈或者是被解救的我 |
|
片名翻得随便了吧。。。主题选的挺妙,甚至还挺符合netflix的口味。事件驱动型纪录片的结构逻辑清晰是必要条件,巧妙穿插着电影的追忆、友谊的干杯、宗教的调侃,结尾临近1/3开始努力拉伸主题,直到最后反问“所以他们承认了是政治的原因?”,导演终于把想说的说完了。还是得说片子中的影像元素有点讨好西方电影人了额。 |
|
#2019SIFF# 苏丹可看的片子比我们还多。 |
|
希望再過二十年,我和片中這些老傢伙們一樣,對電影充滿熱愛,還有這無畏的勇氣和幹勁。 |
|
老人们在那样的环境里依然保持可爱,保有希冀,有所坚持,非常动人。他们为未来成片的树林播种,也是刮过树叶发出簌簌声响的风。看完一姑娘和同伴感叹“毕竟我们还有电影院”,心一酸。 |
|
这么简单,却这么人类。 |
|
半部蘇丹現代史,一部沒有電影的蘇丹“電影史”。"
在這樣的時代
‘談論樹也幾乎是罪,
因為它影射人們對無數惡行的沉默'"
他們知道這個世界原本有多美,
因此,他們想打開電影這扇天窗。毒菜賊的醜逼嘴臉都一樣哈哈哈哈哈 |
|
電影面世不久後發生了什麽事,大家應該依稀記得。片中的四個老坑知己真的從容不迫,樂天而又優雅。這種片是會讓影迷痛惜,而且恨不得融入其中爲他們獻計獻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前VGIK學生打電話去莫斯科,想知道自己的畢業作品還是否有留底,生怕成爲lost film。 |
|
上影节是如何搞定敏感的审核上映这样一部纪录片的 |
|
四位老人太乐观了,即使放映很艰难,电影梦很遥远,但是还能活得那么自在。不过确实电影很容易变成政治工具。 |
|
623@UA Such passion, such humor, such hopes brewed from totalitarian despair |
|
这部影片放在当下来看显得耐人寻味,会让国内从事电影行业的人士有切肤之痛。金句不少,引用一句,大意是:关闭电影院不是行政管理的,而是政治的决定。据说,苏丹军政府的独裁统治在这部纪录片上映后没多久就倒台了。希望苏丹人民现在可以重新回到电影院享受观影乐趣吧! |
|
坐在影院里看着四位老电影人争取观看影院的权利觉得无比唏嘘。一些悲伤往事和被浪费的时光在语调轻松幽默的聊天里慢慢揭露。希望政变成功后的苏丹人民终于能在影院一起看Django Unchained |
|
前半有些节奏不是很好,但越到后面越有趣,特别是可以和内地的环境对比下来看 ★★★☆ |
|
放在中国语境中仍然是非常符合现实的反动影片。 |
|
60年代的苏丹电影真的好神奇,跳接剪辑很新浪潮,枪的那里让我想起戈达尔。好久没看这么诚恳的纪录片还有这么诚恳有趣的人。不要去非洲的森林,那里有老虎猛兽还有大鳄鱼。 |
|
谈论一棵树都是禁忌的时候还有多远 |
|
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禁止电影和音乐30年是什么情况。但是好像有电影院的___地方情好不到哪去? |
|
有种近乎凝窒的悲哀,就像在泥泞的路上跋涉,每走一步都向下陷得更深。在我看来,如果大家都愿意做梦,有梦可做,就是好的时代。梦想会让精神强大起来,只有邪恶的人才会惧怕这样的力量。 |
|
独特的片名来源于布莱希特的名言:“在这个时代,谈论树几乎也是犯罪,因为他影射人们对无数恶行的沉默。”娄公子说:“不要害怕电影,电影没那么可怕。”而事实上害怕电影的国度还真的不少,天朝还不是最胆小的。看看世界电影版图上这许多空白的地点,看看苏丹,自巴希尔上台以来将近30年,不但禁止拍摄电影,甚至连放映电影都是非法的。所以尽管影片基调看上去是轻松自如的,并没有太多的苦大仇深,但实际上拍摄团队经受着多大的压力,看客们可能也难以想象。 |
|
我不仅要谈论树,我还要变成树,请来把我连根拔了。 |
|
在这样的时代谈论树也是一种罪,因为它影射人们对无数恶行的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