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时代的艰辛 |
|
整个故事就像《桃花源记》的翻转版,找不到妹妹的哥哥,千色万象的城市,聪明的小女孩小男孩也上了天堂。桃花源就像白洞,离开了便再也找不到路进去了;而台北则是黑洞,强大的吸力,要逃走也逃不掉。 |
|
《光陰的故事》裏的阿公“陳博正”(那時他的藝名還是阿西)曾憑借此片拿到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剛好羅大佑有一首同名為《超級市民》的歌曲,於是就因此找來看看。—— 一部笑中帶淚的反諷電影?抱歉,這樣殘酷悲情的生活故事,我沒找到多少笑點。倒是“腐眼看人基”的我於臨近結尾時他與他在火車站笑著四目相對的戲份裡感覺到一絲同志情誼。—— -台北好像不適合我?-兄弟啊,不是台北不適合你,是你不適合台北啦!台北就像是一個大染缸,染成紅的 就是紅的,染成綠的 就是綠的,一掉進去啊,就很難爬得出來。—— 天不得時,日月不明。地不得時,萬物不生。人不得時,運不通人。時也運也命也,非我所能。 |
|
为了《未来的未来》特地去看,但不懂台语应该也错失了一些细节吧,
阿西演的真像啊,李志奇就生硬了很多,一点也不像个为妹妹着急的哥哥,
然后结尾太基情了……
还是主题曲最棒。
20150510 |
|
本片是萬仁的“超級三部曲”第一部,通過一群社會邊緣人的生活,勾勒出80年代中期台北市可悲可嘆的社會面貌。劇情以四線平行發展,展示了一個病態社會下的眾生相,有現實意義,但稍微有點浮光掠影,對主角本身的思想感受亦寫得不夠深刻。 |
|
7.7;都市不適合流浪 |
|
想起伊能靜的一首歌名《流浪的小孩》,哎我很認命的,不適合的就是不適合,換做是我反正不會因為流連大城市的旖旎而勉為其難地苦苦在其中掙扎下去…… |
|
1月16日星影匯戲院看, 似比悲情更悲情,台北真是好冷漠, 幸虧有蘇明明小姐這樣好不單純好做做的妓女存在, 阿西先生堪比李燦深先生, 那身滄桑味入血入骨…… 8/10 |
|
2.5 很多影像很有趣,但是組織能力不足,狗血成分過重。 |
|
告诉我,未来的未来,城市里还有雷哥那样的人,小雄小英可以买到喜欢的玩具,妹妹安居乐业,而我,不必再流浪 |
|
三部曲第一部 |
|
超级市民不超级,算是边缘人,一个外省(台北之外的省份,胡拽!台湾是个国吗?还外省!)人的台北遭遇,看到的都是早年台北的凄惨岁月。还好,现在的台北好多了,当然也肯定现代化得太多了。151231。 |
|
苏明明戏份太少
545 |
|
电影原声比电影本身好一百倍的例子/李寿全《未来的未来》/台北不是我的家/霓虹灯里迷路/黄泉路上不相逢,天也空,地也空,人生茫茫在其中。 |
|
万仁 超级三部曲 |
|
原来苏明明是万仁的妻子,难怪导演的好几部片子都是苏明明演的,这部修复过的清晰版展现了90年代的台北市风貌,有李志奇和陈博正,林秀玲总是出现90年代初期这类影片的学生妹叛逆妹,陈博正凭此片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
|
最後的結尾有些刻意溫暖,但前面很多實景描寫坦誠極了。從街道鬧市再到貧民區,華語世界的共性竟然呼之欲出。電影本身的戲劇張力很強,卻也誠實得不得了。在還沒解禁的年代,勇敢得變成一則無法想像的傳說。 |
|
雨水和车声拥挤在窗口
我在都市的边缘停留
少年的往事在回忆中消失
三十岁我的职业是自由
勤劳的人啊无聊的人啊
还有陌生的我在街头游走
白色的墙柱玻璃的黑幕
藏着改变社会的人物
告诉我世界不会变得太快
告诉我明天不会变得更坏
告诉我告诉我
这未来的未来我等待
是谁在指挥路上的追逐
由谁来裁判游戏的胜负
谁让我爬上高楼的顶端
却看不见昨日的天堂
告诉我人类还没有绝望
告诉我上帝也不曾疯狂
告诉我告诉我
这未来的未来我等待
有人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有人唱台北不是我的家
告诉我都市不适合流浪
告诉我这是我居住的地方
告诉我告诉我
这未来的未来我等待
告诉我世界不会变得太快
告诉我明天不会变得更坏告诉我
告诉我
这未来的未来我等待
《未来的未来·李寿全》 |
|
tw 万生象 |
|
主题思想依然是八十年代台湾电影常用的口吻: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城市的疏离感不仅仅只体现在大厦与棚户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体现在国语与闽南语之间的距离。社会层次的划分,将畸形的形态呈现于影响当中,乡村主人公目睹城市青年男女的种种劣迹,片尾唱出“台北不是我的家”的主题。 |
|
#2628 7.//李志奇年轻的时候好帅啊……跑到台北寻找妹妹的李志奇,见识了这个都市的光怪陆离,和各色人物,大家都在沼泽里折腾,谁比谁好过呢~ |
|
台北都市外来者的尴尬,也是每一个外省人的尴尬 |
|
才知道是万仁的导演。台湾的电影味很重。 |
|
阿西 |
|
里面的场景看起来熟悉又陌生,篇幅虽小,但还是有故事的。 |
|
城市的感觉一直在 很好 但相较首尾两端的一系列空镜集与人群像 其他正片剧情部分的铺展包含人物调度显得多少有点不得其法 |
|
节奏非常非常慢;很生活的一部老电影;台北火车站似曾相识;那时候的李志奇年轻很瘦帅气,浓眉大眼,头发很多;那个在街头指挥交通的大叔,原来曾是台北大学的教授。 |
|
弃市弃民。 |
|
有种朦胧的亲切感。 |
|
万仁的三个超级里故事最平民化的一部,有点像杨德昌,生动的普通人物生活,还有时代民谣 |
|
李寿全 OST |
|
低于预期 |
|
初中的时候很喜欢苏明明~ |
|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
|
一群城市边缘人呐。好心酸 |
|
片尾mv不错 |
|
有深情在。李寿全的歌太好了,那个时代的台北,跟现在很多大陆城市一样,光怪陆离,鱼龙混杂。所以我也相信,可能到2030年大陆很多城市,也可以像2010年代的台北一样美好了 |
|
当年新艺城“流放”吴宇森去台湾拍片,就有这一部,也算是和台湾新电影有交集了。万仁自“苹果的滋味”效应后也开始聚焦底层群体,专注公民三部曲,老胡夫人那段决绝到让我唏嘘。李志奇懵懵懂懂的模样也蛮小白花。 |
|
城市忏悔录 |
|
这未来的未来,我等待。 |
|
用啤酒冲鸡蛋来补身体的老兵,和从南部来台北寻找妹妹的年轻人,都是这座城市正在规训的市民,城市森林的生存法则,接受了留下,受不了离去 |
|
太惨了。
小说集一样的组织。 |
|
香港大佬新艺城的片子 三巨头出品,吴宇森监制。没露几面的苏明明在海报上跟主角一样大 因为她是导演的媳妇。 |
|
有些地方看不懂 |
|
20230217 |
|
新藝城於臺灣投資拍攝電影之一;裡面反映八十年代臺北地下層人民生活艱難一面,巷弄裡面如貧民窟一樣,故事從男主角一開始找未出現過的妹妹,發展出不同層面的社會問題,黃賭毒,老無所依,年輕人苦無出路,而而這問題往往讓未來主人翁遭殃;大染缸的臺北須要各種人去適應和面對。 |
|
看过 |
|
有些电影应该在十几岁时候遇到。 |
|
1986年的台北,很“中国”。 |
|
台北8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