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行忍住观影时的泪水没有打出五星。提醒作为纪录片本身有太直白的立场,资料的剪接与选择还不够好,以及当中部分主张并不完全认同。但太难了,真的太难了。“普通百姓要做不普通的事”一句多么简单的话语,需要勇气、力量和信念才能在这个偏离轨道的现实中行进下去。她们的活力、固执与坚持跃过屏幕不停地感染着看客们,也注入了一丝美好的前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一百个人的尝试”;今天的Alexandria会在未来变成千千万万个的Alexandria。 |
|
美国仍然是个有希望的国家。 |
|
这才是公民社会该有的样子,给那些愿意去参与政治,愿意通过努力、宣讲、拉票去改变社会为他人谋福利的人以机会。在这个高校已成为举报重灾区的社会,别说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立场改变社会了,就连社交网络上的不同声音也基本被消灭的只剩下一种,发出不同声音的账号消失无数次直到不再发出声音。一个具有社会议题的事件从发生、报道、处理到善后也都完变成了只有某ZQ的声音才不是“谣言”。就连那些为自己讨公道的上访者,也都以“给ZF摸黑”为由,生活被严密监控出行受限。影片中出现的这些人物要是在这片土地上来个讨论会或演讲一次,那么他们之后将会消失在公共视野里。 |
|
确实只是个AOC传记。。。west virginia矿工女儿那位,感觉比AOC斗志还高,可惜输了。我觉得这片拍的很功利,过分理想主义,民主党还活在这种自我陶醉中 |
|
几度泪目。希望她们都能进白宫。那就太他妈强大了!!!It takes 100 for one to win. It’s time for ordinary people to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
|
立场再偏颇,也很难不被感染。另,AOC真是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人 |
|
This is our government. And all these things (at Washington D.C.); they belong to us. They belong to you. |
|
3.5 最后Joe Crowley卷袖子对应开头aoc说的话真是绝了。 |
|
其实拍得有些空泛,整体的内容单薄得如同一句“美丽”的口号。 |
|
AOC戏份多不奇怪 但其他几个好惨 “For one of us to make it through, a hundred of us have to try.” |
|
非常有时代感的纪录片 见微知著地记录了草根政治的崛起和传统建制派的崩溃。让人不由得感慨 那是一片多么幸运的土地 一个多么幸运的国家 一群多么幸运的人民。 |
|
不论怎么样,AOC真的是个born politician,有charisma,能言会道懂煽情。 |
|
作为政治纪录片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偏袒性太明显了 但是我就是很吃这种故事啊。。最后aoc哭的时候跟着一起哭 |
|
真正的政治生活是迷人的!我们过的是痿的~ |
|
aoc背后的故事比新闻报道的还有意思 看她和每个人真诚交流的样子就想哭 |
|
hat off. 不久之后netflix会上。今天先看bloodroot再看这部,太有感触了,先驱者和后继人,Bloodroot sits there quietly, but it’s there, and will be there for a long time. |
|
女神的背后必然有一个给足安全感的父亲 |
|
美國的政治系統雖然有轉型成寡頭的趨勢,但是仍然存在一個給普通人自下而上改變環境的機會。真百裡挑一的AOC就是一個很漂亮的開始。但願這部紀錄片能激勵更多女性和少數族裔站出來,發出自己的響亮聲音。 |
|
In order for one of us to make through, a hundred of us have to try |
|
一种获得快乐的方式 |
|
Well, AOC不是靠耍嘴皮子提几个激进的主张就赢下初选的。 |
|
基本上是aoc的一个传记了。
内容不是很深,不过也看得出美国政治面临的困境。
还是相当值得一看。 |
|
喜欢Alexandar和其她所有勇敢的女性们!她们身上的勇敢、温柔、自信与坚定太美丽了!泪了。 |
|
长得最美的AOC戏份最多(颜值的重要性呀,这种无意识在这个片里算不算是种政治不正确;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是胜利者啦)。其实是政治宣传片,导向性明显,非常理想化(即使也提到 “For one of us to make it through, a hundred of us have to try.”) |
|
和那部404《对抗Peking的男人:LXB》一块看完。
就一感受,Ta们这些敢说敢做的人才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
|
虽然很inspiring,但是作为纪录片本身主题单一直白,缺乏深度。“It takes 100 of us to get 1 through" 这种前扑后继永不言弃的精神真的鼓舞人心 |
|
纪录片4分+励志指数爆棚。草根POC女性靠实力取胜懒惰的白男,飙泪。It takes 100 for 1 to win. But hopefully now that 1 wins, it becomes easier. |
|
大概是人都看出作为纪录片这部倾向性太过明显,连AOC的对手代理人解释对手为何没有出现的话都全部剪掉,其他三位女候选人其实更言之有物,说服力也更强,由于选区结构性不同,没有AOC好运,但整体该片还是向众人展现了活生生的历史进行曲,至于这歌会唱到何等程度,估计没有人能预测 |
|
@杭州左姑娘放映活动,看到草根政治的崛起之路,最后有失败有成功,但看到了民众参与政治的可能性;每个竞选女性的背后都有让人泪目的故事,好希望她们都能成功啊 |
|
颇受感动。无论如何,她们都已经证明了自己确实是一群有血有肉、特征分明的个体,对于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有别于那些精于计算、面目模糊的职业玩家。过去几年里,民主制度到处都给当事人和旁观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挫折感,这是难以回避的事实。这样一支纪录片或许能证明,民主制度虽然令人百般失望,但希望依然存在。然而,“(民主)政治的难题就在于要调和对于智慧的要求和对于同意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AOC们所要面对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
圣丹斯观众奖,可想而知美国人民又多热衷于竞选投票。当然,纪录片挑选设置的这些鸡蛋碰石头个案,也实在说明民主游戏刺激的体育竞赛般性质,毕竟爆冷门始终是提振人心的,投票者的参与感也绝不亚于看一场周末职业球赛。其实民主党内这次初选的拍摄,无论结果怎样,故事都会好看,草根竞选者全输呈现社会悲观情绪,全赢可能代表民心转向,而仅剩高颜值高情商这位布朗克斯姑娘大胜,也算说明民主变革来之不易吧。 |
|
又要有人说,这都是美国堕落的政治正确的结果。 |
|
女导演,女草根候选人,有倾向性有任何问题吗,没有! |
|
这是一部政治宣传片,非常主观,没有回答任何基本矛盾的解决方法,它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去参与政治,因为要想改变这个僵化的财团政治体系,政治参与是最终的解药。而它确实也感染到了我。 |
|
本片记录了四名女性草根政治素人2018年在各自选区参加民主党初选,在桑德斯系民主党草根组织的协助下,挑战地位稳固多年并接受大企业资助的老牌议员。
这些民主社会主义者充满着浓浓的政治热情,以及对改变不公现状和打造平等未来的勇气。四名候选人带着各自的动力参选,其中一位参选人的女儿因无保险标识、医院拒绝救治而去世,她决心为全民医保努力。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一百个人的尝试”。最终,来自纽约布朗克斯的29岁女服务员AOC战胜傲慢的众议院民主党第四大佬克劳利,走到了最后。 |
|
跑步机上看的,哭了好几次,眼泪汗水混着流。AOC个人魅力真的太大了。 |
|
YAAASSSS QUEEN |
|
I think my biggest takeaway is go to an orthodontist. |
|
虽然纪录片拍摄本身平平无奇,但是旁观四位草根女性从零开始的竞选之路已经足够精彩。正如AOC形容,这并非左派和右派之争,而是上层和底层之争。AOC小姐向连任的老白男议员发起挑战的过程,具象呈现了“底层”走到“上层”面前需要多少步奋力的攀岩,第一场辩论竞选对手甚至都懒得到场。艾米落选后,另一位女性安慰她说:“如果只有1个人的机会赢,那我们中的100个人都要为之奋斗。”对于女性和草根来说,这句话不是鸡汤,是现实,是信条。 |
|
很适合三八妇女节看。有一位女性得到那个位置,需要有100位女性不断努力。 |
|
太了不起了 而且她们都是女性 少数族裔女性 面对既定的权力 她们用身份去撼动 |
|
希望在house里“炉火纯青”最后美国总统大选“登峰造极”,踢掉house的时候才29岁,当上house30岁,日后指日可待啊。纪录片里有场辩论,“老house”不屑于去跟小姑娘做辩论,可能是害怕做辩论,派个黑人老阿姨去,呵呵呵,结果现场很意外啊!选民们从不知道这个姑娘是谁,到最后投票给她,哎,还是人心所向啊! |
|
strong female lead实在是太燃了 看到AOC热情满满 闪着大眼睛说"The power out there is an illusion."就好喜欢。她爸爸说 “This is our government. It belongs to us.”也是非常感慨!真的喜欢Netflix 直接在Youtube上公布这部片 |
|
现实永远比小说电影更加励志。 |
|
我为什么感觉自己只看到了AOC?可能是因为她成功了。后面还有很多人,都直接牺牲掉了。当然这种励志的故事得讲成功的一面,不然拍出来就不鼓舞人心了。 |
|
现在来看片中的这种所谓的公民政治,实乃儿戏,煽情的也太刻意。。民主党真的沦落到了只能唬弄唬弄青少年的地步了。。 |
|
作为纪录片,还在主打情感牌,关于竞选过程本身的深度完全不够。AOC这个人确实很厉害适合从政,公开演讲和辩论气场很足有感染力整个形象和竞选对手差别很大。看了下教育背景,是个聪明人。#别人的29岁# |
|
四个人都很勇敢,但AOC是其中唯一胜利的人而且成了political ⭐️ 的确是有原因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光是masterly,借用Trump的网红词汇,这是真的stable genius,没人写稿也能脱口而出有共鸣有情感力量的话,在Crowley的主场锤爆Crowley,逼的对手露出真面目,飒爆了。
💡Scrappy fighter from Bronx用来形容AOC好笑又贴切,她就是那么浑身战斗细胞三观正到从来不怕挑事的人。看到她无论什么环境一贯自信生长的样子真是羡慕。从小到大的脸都跟现在一模一样(除了从前野蛮奔跑的牙)惊到我了😂
💡虽然美国政治的确连民主党也一样建制化很严重了,但依然能随时爆发出热烈的参政活力,看着他们上街游行还是眼馋,哪怕让我冒一点生命危险我也愿意😭 |
|
Can I just say WHOA |
|
AOC一生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