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这里的一切看作两个人、两类观念、两种形态之间的对抗挣扎与降服,这是个好电影,但如果将这当作同性恋电影来理解,则是个烂片,同性恋不是这样的。 |
|
有人只看到阿兰是同性恋的一面,没看见他是作家的一面,所以,司汗的表现很好,如果胡军再好一点可以五星了。 |
|
性别政治中的权力矛盾是社会政治在私人生活中的反映。福柯在《性史·性反常的根植》里认为,权力机构和公众心理二者具有串通一气的针对个人的窥淫癖。权力机构为了最终剿灭“性反常”(同性恋),首先需要将它暴露,这通过对个人的提审得以实现。听者(权威的持有者)和坦白者在审讯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性兴奋。小史在审问阿兰时喜欢透过镜子、屏风、蚊帐,从背后、窗外等隐秘处观察阿兰,明显具有观淫的意味。而在阿兰的回忆中,所有曾经与阿兰发生过关系的男人与小史都是由同一位演员扮演的,小史成为阿兰幻想中的情人,这体现了弱势者对权力的反控 |
|
这个同性恋的表演一段时间之内很难被超越的~ |
|
在国人肮脏误读同性恋者这点上,张元等人肤浅的镜头语言功不可没。。 |
|
无分性别,权力是最好的催情剂,你要统治我,我就臣服你,我来谄媚你,你就亲近我,人与人的关系,是权力的流动。 |
|
6.12 拍摄地竟是中山公园- -~享受快感等于犯贱,就是这个社会的让人发指的价值判断。看似正常的人又何尝不有无法言说的隐痛,不过只是从未感知到那种难以摆脱的痛苦。这个层面来说,这基本不能算是一个同性恋电影。颠倒错乱的强弱势关系看起来饶有意味。 |
|
是男是女不重要,爱男爱女也不重要,因为我是同性恋,我可以爱任何我喜欢的人,你可以践踏我的一切,只要你允许我爱你。 |
|
往前会让我想到《人·鬼·情》,往后有《蓝宇》,但同时在很多方面又让我觉得本片在内地影史上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存在众多不足,却也算得上是九十年代众多绝响中的一声。最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运镜中强烈的「公园逻辑」,公园分为植物和建筑两部分,两者统一属于公园造景,共同构成这半公半私的猎场,室外永远有隐秘的角落,室内永远向园林敞开,故事里夜夜逼仄,镜头里却并非无风无光。阿兰此人正是酷儿的颠覆性的化身,不只是男同性恋者的夜巡重塑了市政管控下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更是在和民警每一刻的对峙中,以文学的讲述瓦解对方僵化的语言,以戏剧的想象覆盖对方眼中的现实,以爱的宣言冲击对方病理性的诊断,他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个用词,都以柔软、自在的姿态对死守异性恋/男性气质霸权的公权力进行持之以恒的侵略。 |
|
东宫西宫已经摆脱了性趋向的好奇,塌下来作为一种独特的群体隐藏在社会的角落,其特有的姿态虽不能为社会所熟识,但将其作为一个特别的话题加以炒作,借以满足日益刁难的观众猎奇无疑已并非王小波和张元的本意。
东宫西宫借用了所有人类爱恋方式中最为典型的同性恋和同异性爱共有的极端方式虐恋阐述的无非是一个主题:爱情是与痛苦相伴的幸福。
太爱小波了,他的一切作品都喜欢。
施虐的一方无意中扮演了受虐者期待他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原先处于弱势的一方占据了心理战的支配地位。 |
|
有些意象还可以,但还是把王小波的本子糟蹋了,尤其在结尾。不过比那《看上去很美》的糟蹋本子程度还是轻很多呢 |
|
清晰深刻地探讨了真实的人性。 |
|
王小波的文字十分细腻,可惜张元没能用镜头语言表现出来,这使得影片的文本性要大于电影性。其实这个故事很丰富,不光涉及了同性情感,更有施虐与被虐这组关系,暧昧的感觉还是不够。 |
|
如果把司汗换成其他任何不这么丑的人,我也许会给五星 |
|
6/10。沉溺于母乳的童年,压抑爱慕异性的中学时期,从而引发性别心理上的转变,阿兰一直讲述女贼与衙役的寓言诱惑民警,民警用尽手铐、逼迫穿扮口红和易装癖一切暴力掩饰内心动摇,正好满足了阿兰渴望强权虐待,结尾他站在城楼上以胜利姿态俯视民警,场景空间上逆转了阴暗角落(公厕)里活动的边缘地位。 @2017-03-24 21:06:51 |
|
重看后给五颗星。将书里的关系简化,但更加突出了两方在封闭空间里的情欲展现,很喜欢“监视”这一个意象,结尾收得很稳。很多人不肯承认,但这里的同志关系非常切中要害,而且施受关系的隐喻也不止如此。缺点在于镜头语言有种扭曲阴暗的异样感,没有王小波笔下的包容和真诚,不过胡军实在是太帅了。 |
|
我的性癖就是满足伴侣的性癖,短评里有人说他们对同志的理解不对,我也有这种感觉,这不是同性恋,只是一个形变的主奴辩证法,就像穿裘皮的维纳斯 |
|
哈哈哈,当文青0碰上糙汉深柜,太厉害了这片子,大爱小格局电影!比《霸王别姬》可是喜欢很多了。胡军这反应能笑死我。台词好书面啊,美是美的,但谁说话这么说啊,跟中二中学生似的,甭管谁无端碰上这么讲话的成年人脑子都得寻思寻思这丫是不是真有病,但是司汗诠释得太好了!没有一点尴尬,另外这个不叫暴力执法!这是胡军作为恐同深柜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说深柜可能不准确,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倾向的。另外这个0也不单纯,虽然0都有那么点儿m,但父爱缺失见谁爱谁也是绝了。太喜欢了!就是这么做作。 |
|
当下中国再也拍不出这样有诗意的电影了。台词有偷懒,阿兰中间有一段儿直接用了norwegian wood的歌词。 |
|
曾读到过王小波对写剧本的折磨层度,从文字到影像的过渡还是太多的不融洽,张元或许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只是某种边缘群体题材的挖掘,至于对同性恋本身的还是非常概念化的理解。王小波关注的是权力体制、暴力机关对人/性的压制性力量,以及善于用戏谑、嘲弄的方式予以回击,这也正是他笔下诸多“王二”人格的显现,而张元显然并不适用于此。 |
|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充斥着情色 能把警察审问拍成性虐也是非常创举了 尤其是被审的权力下游弱势反将一棋将两人化为性关系中的共谋 反倒让警察成了被审:你丫刚才这么牛逼 骂人贱说人欠揍 现在自己乐在其中 爽得很 膨胀的欲望也控制不住了 已经完全变成你歧视的人了。而处于颐和园内的警察局的布景更是充满了性暗示 如同妓院一般纵容那欲望的生成。闪回描述的段落赵薇的设定蛮有意思 既是主角又似乎不是 可是谁有知道呢? |
|
1.这不是贱,你可以说我贱,但不可以说我的爱贱。
我没病,我的毛病是我爱你。
2.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4.我可以是仙女,也可以是荡妇。我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我可以做任何人。你也可以对我做任何事情。尤其是你。可是你呢,难道你是个死人吗?
5.在这种绝望的处境中,女贼爱上要对自己行刑的刽子手
她之所以爱上他,本不无奸邪之意,但在这故事里,在这一袭白衣之下,一切奸邪、淫荡都被遗忘,只剩下纯洁,和楚楚可怜。
阿兰美得心碎,用细柔的声线,诗意挑拨的语言叙述自己离奇破碎的故事。
原来眼神就可以识别对方是同性恋。从被打到疯狂受虐。魅惑到忘记性别的女装。辱骂审问与好奇追问。自愿被抓与不老实。未断乳的小孩和花心的爱。 |
|
简陋的场景就好比一张在水中侵染过被寒风吹起了皱翘起了角的白纸。小史和阿兰激烈的对话让这些本无生命力的字句蹦跳出各种样式和色彩。各自精妙的神情又为这些字句作着各种注解。充满了悲凉孤独当然还有虐。拍摄角度透露出的SM气息,让这张纸散发着独特的味道。啊,胡军!小史很有味道让人着迷。 |
|
算是个可行的实验,摄影所塑造的张力和氛围和整套解构式的表达,都挺有意思的。两位演员不错,反转拷问形式说服力很强。然而最大的问题是电影中的几个设计非常的符号化,主题显老,也偏了现状,延展性不足,点到为止。 |
|
挺不错的呀。各方面 两个人的戏 靠台词撑着也不让人觉得烦。
最后还让人意外 最后的最后又一个转折又让人意外。
虽然不待见男男同性恋 但是确实有点意思。 |
|
东宫和西宫指的是两处著名的同性恋聚会场所——天安门东西两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内的公厕。高大魁梧的警察与纤细瘦弱的同性恋者,无论是身份还是身材,前者都有着压倒性的强势,然而在阿兰极致的坦白中,小史节节败退,那些虚伪的强大突然消失了,随之而来是对真我的渴望。高声表达自己的爱意竟然可以让一个人产生恐惧,这是多么的荒谬。“你丫就是贱!”小史不断辱骂着阿兰,似乎只有这样评价对方,心里才能好过些,因为自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活过。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阿兰为什么喜欢虐恋?因为某种程度上真正的爱就是把心交到对方手里,命悬一线,最赤裸的最真诚的最原始纯粹甚至最不堪的一面统统都给了你,这种看似脆弱的毫无保留的给予,恰恰是给这虚伪的强权世界最响亮的耳光。见过真的,他们再也无法虚伪的活下去。 |
|
大部分剧情在同一场景/1.戏曲2.白净的肌肤,神态,手上的动作,若隐若现的唱声,暗示3.飘忽的音乐4.回忆交替5.卧槽小哥你特么好文艺233谁受得了6.眼神7.打死他!=口=8.SM9.死囚和刽子手,女贼和衙役(听成牙医- -)10.我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呢11.我的毛病就是爱你12.心里窥探13.戏剧式14.主观 |
|
司汗念词太契合了,明明都不是科班出身却有着温婉百转的诡谲之美。昆剧里死囚衙役的意象是刀锋上的快意,当用于解释虐恋爱欲之上时,又有着解构古典的实验性。虽然不完整的叙事使得阿兰就像是一个心魔,一个纵欲的幽灵或是精神病患一样,然而反倒也增添诡魅感 |
|
喜欢王小波不喜欢张元。
不过他们对同志的理解都是错的 |
|
太压抑了,难怪有人说“在国人肮脏误读同性恋者这点上,张元等人肤浅的镜头语言功不可没”。虽然gay在中国的接受度也不高,虽然用女囚和衙役的故事来描述感情挺特别的,但是gay不代表变态啊!这部片子只让人误会gay如地下的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是因为它自身就非常脏。以及原定的主角人选是谁?20140228 |
|
在这种绝望的处境之中,女贼要爱上对自己行刑的刽子手,之所以爱上他,本不无奸邪之意。但在这故事里,在这一袭白衣之下,一切奸邪、淫荡,都被遗忘。只剩下纯洁,和楚楚可怜。 |
|
一星给王二。丰富的想象力,标志性的社会隐喻,话语权的巨大反叛,注定成为经典,女囚捕快乃是神来之笔。可惜胡军的演技稍显青涩。 |
|
啊。。。胡军比较帅。。但是那个。。就那个了。。。呃。。。 |
|
喜欢小说,因为小说更凄凉.希望张元永远都不要碰《黄金时代》! |
|
特立独行的同志阿兰,不愿承认躬耕体制的小史,很多个瞬间,眼前的司汗,惹人怜爱。抖m的身体承载着压抑的释放和反抗,独白式自述,苏三其解? |
|
我觉得我有时候还是挺理性的,我喜欢王小波但不一定喜欢这部电影,或者说正是因为喜欢王小波的字儿才不喜欢他的电影。 我感觉只有用一两个完整的长镜头才能拍出来书里的内容,而这种文艺范的剪切闪回虽然是王小波自己的作品,但是确实不能达到完美,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贬低了这个故事。 |
|
喜欢王小波,也喜欢张元,不喜欢同性恋,这片子拍摄的气氛也太诡异了,比《蓝宇》差远了 |
|
╮(╯▽╰)╭ 大一时候看过的啦。 |
|
不懂该怎么说,电影太现实确实会让人有不适感 |
|
用警察与犯人之间的角色位置来承载这样一种最不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你有病/我没病,我是同性恋,我爱他/你真贱/这不是贱”是最典型的主次话语的审问,到最后的“你什么都问过我了,怎么不问问你自己呢”,终于在情感上交换了位置。 |
|
平平淡淡,没给我太多感触。→ 据说《东宫西宫》是中国第一部男同性恋电影(1993年的《霸王别姬》竟然不算),就过来豆瓣找找回忆,一看到剧照图片里那张片尾字幕截图就被逗笑了……冒出了一些想重温此片的冲动。-16.09.18 → 忘了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了(好像是由于重看《爸爸去哪儿 第三季》?),久违地重温了一遍这部《东宫西宫》,时间可能是「2017.05.09」(也可能是 2017.09.18)。 |
|
不时响起的昆曲游园-步步桥,总是让我浮现程蝶衣的样子,抄的痕迹太重了。不过,公共汽车赵薇把我雷到了!见字幕! |
|
用光、调度都还挺有意识的,司汗将阿兰演得颇为传神,“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这确实是极具隐喻性的影像,同性恋倒不是最重要的主题了。 |
|
恨張元,糟蹋了可愛的小波,恨死丫的,再把丫恨活過來。 |
|
建议所有还在用剧情制造‘爱能拯救一切’的导演观摩。爱的真实能量是如此咄咄逼人、超越语言、具有摧毁性(EVA:love is destructive)。当小史双眼含泪,却依旧打骂阿兰时,他已经非常明确地知道如果再不坚持这些形式化的外在的东西去伪装自己,他便彻底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任何立场。阿兰真正要的也许并不是爱,也许就是去攻破一个被体制压抑的小碎片而已--非异性恋的追寻:流动的、不确定的、与一切僵硬刻板固定的二元性气质绝缘。开头的公园树丛戏太棒了,摄影机仿佛在用目光抚摸柳条和其中欢乐的人们。小小缺陷:时代所限奇观化不可避免。 |
|
整个电影可以说全无一处情色镜头,但在这一个半小时里的所听所闻所感处处都充满了致命的色情诱惑。比任何一部同志电影都要表现的露骨,毫不隐晦的表现出每一个做0的gay心理最深处的欲望与渴望。简单的叙述,加上欲露欲掩的镜头,在一个严肃的背景和情境下展现出来,挑逗你的极限。 |
|
用了很舞台剧的方式来讲一个老北京BDSM的故事,很有野心,但最后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犹犹豫豫,似乎有很多隐喻却欲说还休,像男同版《穿裘皮的维纳斯》。胡军从那时候就显出了总攻的霸气,难怪后来会被关锦鹏找去拍蓝宇 |
|
极度不喜欢,感觉脏臭。 |
|
“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们。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司汗红唇红衣红鞋装扮着讲出这句话,真像已经完成了变性的全过程。 |
|
我艹,最终他们相爱了。。。司汗本身就是个同性恋吧,不然怎么可以演得这么入神!胡军就差了点。总之太恶心了,最近看了不少同性恋题材,有点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