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评不乏有说没内容的,有说标题党的,有说无聊的,什么时候评价考古纪录片的标准单一到只能用“结果论”来衡量?国家地理这部短小的纪录片真实展现了考古学家的工作模式、思考方式、作业过程,与考古工程必然面对的未知结果,这些都是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又且不论是否了解历史知道亚历山大的坟包至今仍是著名的历史疑云,标题也明确指出了坟包是处于“遗失”状态的,如何标题党了?更名为《亚历山大大帝那还没找到的陵墓》才符合实际观影期许?急功近利的求知欲是考古学最大的禁忌,这不仅是对记录片工作者的不屑,更是对考古学家考与考古精神的极大不敬 |
|
花了23年来挖掘古亚历山大港,找亚历山大的失落陵墓,敬佩这样专注的考古学者。然而这个纪录片做得有点太着急了吧,好歹累积多点素材和发现才放出来啊,14个异常点,只挖了一个就出片了…那后续呢…三年过去了,有新消息不?好吧看得我都哼起范吉利斯的Eternal Alexander了,再去重温一遍斯通的《亚历山大大帝》吧 |
|
开局一个像,后面全靠编 |
|
3.5星。考古学家们虽然斗志昂扬,但是成片之际其实并未找到王陵,所以这就只是一份介绍亚历山大城夏拉拉花园一片古代“神庙”地基遗址的考古挖掘过程的报告,内容包括选址的起因、参考资料、挖掘过程、各种难关,以及过程中陆续找到的帝王石像和其他文物碎片。片末虽然尚有十几个地点可待挖掘,但也提了一句,“神庙”遗址的存在显示,王陵可能已经在后人翻建城市的过程中不存在了。 |
|
不是编故事,所以不必等待高潮和反转,已经很激动人心,留足悬念。 |
|
非常没有内容的讲述了考古这个墓的各种现场、可能与猜想,最大的成就是挖出了那个雕塑,有点失望于没有更多的重大发现,不过这也是现实中考古经常面临的问题,多年以来挖挖挖,很有可能挖不出什么重大的发现。 |
|
Alexander The Great是我以后永远的兴趣点之一。 |
|
钦佩考古学家们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顺便弥补下世界史的相关知识点也不错。 |
|
相比四大文明古国,深感欧洲的历史以及考古学都太欠缺内容了。所以亚历山大大帝的失落陵墓就成了一个难得的重点和亮点。开玩笑的说,在埃及随便一挖,可能就有古墓或者木乃伊。所以反而显得没那么珍惜、没那么金贵。本片是19年的,当时的发掘可谓仅是冰山一角,3年过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新发现。 |
|
敬佩每一个能平和接受失落的人,尤其是付出很多却总是失落多于惊喜的考古者 |
|
我奇怪的是为什么那么多考古学家相信它存在?作为脑残粉的我偏向于相信它不存在,毕竟,看看他死后那混乱的局面。 |
|
去过亚历山爹的墓,有生之年希望也能看到大帝之墓 |
|
或许真实 只能佐饭 |
|
寻找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 |
|
最后就找到了一个雕像 |
|
标题更应该叫做 亚历山大港随便找个地方挖几十米看看有啥 |
|
流于表面,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
|
Alexender the Great. |
|
又是没有结果的纪录片 |
|
历史的宝藏了不是那么容易现身的,努力找寻吧,佩皮 |
|
片子有点着急 |
|
或许过于简单单调。不过开始对亚历山大充满敬佩。 |
|
继续挖,肯定能找到。 |
|
全是废话,没有料,然后也没有找到。 |
|
又一部去年看了忘记标注的纪录片,我深深爱着那尊小小的持矛者亚历山大雕像 |
|
了解了,考古挖掘种种艰辛,考古学家因为亚历山大大帝才考取的考古学,信仰,但最终无功而返,很多古迹在城市泥土下面,无法挖掘, |
|
然而14个异常点,挖了一个就出片,没有结果确实有点失落 |
|
看完之后想转去研究历史,一个挖掘点就要挖12年,考古工作真是艰辛。看影片开头我的确以为亚历山大墓已经找到了,我还纳闷我怎么一点都没听说。但这是科学研究,这么重大的发现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出现,Pepi这位考古学家似乎已经非常接近了。希望谜团早日解开,希望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和遗体没有遭到太多破坏,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知识。 |
|
在一块足球场大的地方挖了12年依然没什么成果,只能敬佩,祝她好运 |
|
有点标题党 |
|
有点无聊 |
|
有所斩获,但距离发现这位少年英主的帝陵,尚需时日。 |
|
国家地理的,标题带lost的,就一定没有结果,大家请记住这一点。 |
|
沉浸式考古纪实 |
|
埃及那边英语好像印度那边的 |
|
剧透:没找到。全片在努力表现考古学家的辛苦,但我全片看下来只想吐槽这个标题。 |
|
说了半天,基本就说了个毛线。。。 |
|
纪录片一般,倒是主角20多年坚持挖掘,精神值得敬佩 |
|
然而并没有什么发现 |
|
戛然而止的挖掘过程,为什么不能等挖完了再出这个纪录片呢 |
|
主要关注点是考古挖掘的现场,而于Alexander the Great遗体及其安置历史较少涉及。或许的确过于“着急”,但是对于考古现场及于其中的发现的展现仍然能令人眼前一亮。 |
|
我认识大帝的过程:宣王粉顺便关注一波丞相,入fgo大坑抽莱妮丝和埃尔梅罗二世,刷番看韦伯最后喜欢上大帝。嗯,Typemoon不愧是你。去了解真实历史上的大帝之后感觉他身上融合了很多非常吸引我的特质,包括“想去看海,去世界的尽头”,包括“他也是亚历山大”,他和赫菲的爱情真的有点像假的,但因为更真,所以更意难平。本来想比喻为马其顿的策瑜,娶了一对姐妹当亲戚啊,非瑜背诺天不假年之类的,但转念一想大帝和赫妃其实是甜的很的,不是说没有遗憾,是遗憾中有完满和释然。考古学家至今仍是我梦想职业中的top3来着,另外两个是博物馆馆长和汉尼拔,能去挖自己爱的人的坟难道不是件很浪漫的事吗!总之离开大陆读书前肯定要去一趟汉魏故城和首阳山(pe:你不要过来啊) |
|
其实挺好的,埃及的考古现场一直都这么恶劣的环境 |
|
考古不易,耗尽一生也未必有结果,每一代考古人能用的技术手段也在变化。考古现场一直被地下水困扰,也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了。 |
|
向考古学家的付出致敬,但在没有获得确凿的证据时,搞标题党是很可耻的。考古学的确有许多惊喜,但更多的仍是沮丧,能踏实深耕才是学人之道呐。 |
|
不知所谓 |
|
剪辑不是很好 |
|
下饭看的 考古蛮有趣的 |
|
我喜欢看考古类的,但一直没看过这么多废话的考古纪录片。一些无关重要的其实是可以一话带过的,把多些篇幅多介绍下这帝王的生平和影响之类还有意义些。看了这几个人挖掘工作,感觉到埃及人很磨洋工的,彩陶带泥随手在水坑擦洗,流程觉得很随意,也许磨洋工导致资金短缺买不起几把刷子吧。 |
|
陵墓呢?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