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说是越南版的“霸王别姬”,倒不如对标“月光男孩”,都是在成年人的身体里住着童年的记忆,灯光和摄影很有王家卫的神韵。改良剧文化的主线是完整的,同性情愫相对来说就被冲淡了,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两天两夜,很难迸发激情火花,但至少一个男人让另一个男人重启了自己的人生,如果这都不算爱... |
|
越南的同志电影都这么不赖了啊,那种无法言明的情感拿捏尺度真的很不错,摄影、调度也都有可取之处,impressive! |
|
老家离越南太近了,代入感巨奇,感觉在自己玩小霸王的时代,邻里闯入两个被感情闯入的男人。热带小城,墙壁被高温与潮湿剥出裂痕,地上铺着凉席,天台是衷情诉起的舞台,本土戏剧唱不完的古典情感,套到现实再演一遍,没有丝竹水袖,但梦过一场,破了都不知如何啼哭,那乐器被译作双郎,真是说不尽的寂寥。宗教里果报的因缘,敌不过现世的惨淡,那一刀捅得如此拿捏,善恶都成了讽刺。多希望马戏团唯一的大象找到了同类,耳边摇满成串亮片风铃般的脆响。(话说,老想着越南版张震……话说戏院那么大的动静,没人告诉他咩) |
|
越南作为早期社会主义的门徒,错过了黄金发展的三十年。巧的是我看过的几部越南影片也都呈现出同样的一种昏黄交织着青绿水气弥漫的色调,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对于感情在我看来最高级别的描述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是心灵的契合与陪伴 ——无论是哪一种感情。剧作上其实是很工整的套路,不是贬义,因为无论是书中划线的句子还是两次上台的表演的对比,以及最后台上和剧场外的蒙太奇,都用得不那么像近期某些国内导演那样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很自然。五星只是我的偏爱,创作和表演上缺点也有很多,但我太久没有看到这样描绘同性感情的电影了,可能有点清水,但人家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标明是“同性”电影的。另外俩男主可以想象为白宇×陈晓吧,而且这个所谓的改良剧差不多就是越南版的粤剧? |
|
#BJIFF09注目未来06#3.5。男主简直越南小张震,80年代的越南,美术质感极佳,摄影也不错。打游戏,吃面,轧马路,唱歌,聊天……到底是那一夜真的那么漫长,还是因为情太长。“悲歌一击”后,戏文和现实相交融,又一场大雨,让所有的痕迹都被冲淡,只剩下回忆。 |
|
说它是同志电影,但是从头到尾两个主角都发乎情止乎礼,镜头干净的完全可以给小朋友们看。说它不是同志电影,里面的台词,演员们的表情,剧情无不在暗示两个男人之间发生了刻骨铭心的感情。感情表现的真好。两个主演也耐看。以前不懂越南戏,看完此片,对越南改良剧也产生了好奇,竟然,挺好听的,虽然服装道具是如此的简陋,戏却是很好看。最后剧场外,被爱柔软了的讨债帅哥被走投无路的人刺死,献血被雨冲刷,里面唱戏的那个和戏里的爱人生离死别,走出剧场,外面已经干净 的如同没发生过命案,短暂的依恋,又各自恢复孤独。拍的真好。 |
|
#9th BJIFF# 第一次看越南戏曲片也是妙极,几段改良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声音做得着实棒,导演确实也从王家卫那边学了不少东西(春光乍泄-花样年华),两个小哥哥一块打电动实在好笑(这段等价床戏啦,“perfect gay romance”,哈哈哈)。那一个改变人生的夜晚真的好漫长。选角也好棒,越南张震+越南张国荣…… |
|
移居美国的帅气讲话好听的导演映后谈:1. 越南是佛教国家,虽然在性取向等方面民众并未受到足够的正规教育,但在生活中LGBTQ不受歧视,gay pride游行与民间事实缔结的同性婚姻都是有的,艺术审查也较宽松;2. 在越南艺术审查的点在于历史与政治,这方面没法自由表达;3. 他认为太多的LGBTQ电影driven by sex,所以想在自己作品中摆脱这种模式,单纯表现两个男人相知产生感情的过程,着重的是两个灵魂的契合。以下我的观感:本片摄影和美术突出,光线色调构图赏心悦目,剧作问题挺大的,双男主一夜间的相知相契,各种套路桥段简直像一篇言情文,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但其实这些对今天温暖春日午后的我并不重要,我依然被这部影片所打动,两个耐看的男主,新奇的越南改良剧,同性情愫在唯美含蓄的东方氛围中被温柔书写,这就是属于我的电影节。 |
|
有黑色电影元素和相当微妙的民族历史隐喻(国有剧团与天主教),改良剧很有趣(名字好像文明戏),两位男主很帅,戏中戏的交融有些都合但十分巧妙,导演认为“对两人而言都不是悲剧” |
|
看到两个男人都能跨越到另一个更好的自己,男人之间互相短暂交汇完成的时间旅行,达到互相洗礼,成就自己,成就对方,这种短暂,才是答案,这种转化最炙热了!点到为止!一切都刚刚好!又克制!又炙热! |
|
我躺在戏院外的石板路血流成壑,你在戏台上别人的油彩角色里哀悼伤心。如泣如诉,双郎薄命。 |
|
第一段超长的戏曲注水不要太明显,人物动机与情感逻辑的缺失也是一类通病了。不得不承认,东南亚风情还是加分的…………#9thBJIFF# |
|
喜欢这个故事,喜欢那个夜晚:打架,游戏,停电,宵夜,看月亮,谈心,唱戏。。。一桩桩一件件过于完美,注定下面要往悲了走。看结局那场戏中戏时心里一直慌,猜到了讨债的会死,难过唱戏的要怎么演。结果还是老天爷够狠,一场雨把血冲的干净,什么都不给人留下。。。据说是位男导演,片子拍的又虐又纯也是难得。之前没看过越南的改良剧,竟然觉得很好看,让我想起乌布的黎弓舞和甘美兰,同样昏黄的夜,潮湿又闷热,鼓点和琴声循环往复,有始无终,一个男人站在舞台一侧唱着歌,声音哀伤。。。正如片子里唱戏人的说法,他就是我的时光机器。 |
|
3.5,最后气氛到位的,戏里戏外,空间内外、生死内外的多重间隔,虽然设计得也挺刻意吧。全片最厉害的其实是把两位主角一晚上的相处拍出了至少30分钟的戏,漫长而恍如隔世的一夜,也是缱绻的最后一夜。 |
|
暧昧让人受尽委屈,自古以来浪子回头注定是悲情收场,而遗憾又何尝不是一种宿命?并不想说它是越南版的《霸王别姬》,毕竟格局无法相提并论,但个人命运背后隐藏的对整个社会的悲悯之心,再配以戏曲的背景和两个男人欲言又止的情感,也确实会让我不断想起这部。剧本、摄影和导演都很出色,有很多迷人的镜头,最后十几分钟实在惊艳。用王家卫的手法,拍了个陈凯歌的故事,最后是杜琪峰的结尾,实在有趣。是在西贡拍的,但除了大教堂,其它我都没有认出来,男主某些角度好像耿乐啊。 |
|
最近连着看了两部相关题材的越南电影,《再见妈妈》胜在故事,《双郎》胜在韵味儿;纠结之下给一样的四星推荐。故事虽然糙,但台词和细节很用心,喜欢导演克制住的情欲以及完全扔掉sex的手法;夜长又短,刚刚够完成对过去的告别,至于爱情,欲说还休,不过临别前道明的“初次见面”几乎等同于表白了吧。结尾意料之中,却还是有点意难平。P.S.不是所有戏剧题材都要与《霸王别姬》做对比。 |
|
再没那么长的夜晚,历尽一生情爱;只剩这么短的结局,耗光全部运气。买来上翘象牙,换来遇见你的福运;亵渎耶稣神像,遭逢爱不得的宿命。不过是改良戏里眉朱与夫君的生离,却成为戏院外伶人与霹雳的死别。你我本是前世的双銮,并非今生戏院收债时初遇。从此你是爱人,是旧物,是故地,是我的时光穿越。 |
|
越南小朋友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可爱死了 |
|
“双郎”二字,颇有文化共通的韵味,街头霸王和戏剧小生相逢拉扯,曲调起,余情便难了,只是这情,更浓墨重彩在母亲的勾连,刚燃起些许爱情微光,都被稀释了。一夜相处,拍出点王家卫电影的感觉,天台大灯箱,深夜骑车游荡,逼仄房间里曲声附和,昏黄街头的失落人生。今年看过的两部越南同性题材影片,光情感之细腻,性向的犹豫展示,东亚家庭代际牵绊,就开始往前慢跑了起来。男二的长发太有八九十年代港星味道了,温润斯文版郑伊健。 |
|
画面、色调十分美丽,故事平实、凄苦,男孩们玩任天堂太真实了,很欢乐;有些戏曲真的很抓得住我的耳朵。那些红歌,电视里的影像,楼顶巨大的广告字,是上个世纪国产剧同期的 feel,那个烟可以按根买的年代。他弹他唱那段真的太赞了。“生一个人的气,就说明你还牵挂着。”对于可恨的人我很快就忘了,真的是因为大脑有它值得的事情要记得。最后他没有拿到钥匙,他没有拿到项链,太短暂的陪伴,在年代里暗暗发光,却也不能改变什么。 |
|
埃及SAFF比赛的第三部故事长片。很久没看过越南电影了,对比过去,进步很大。写两个在传统戏曲人生里命运相撞的男青年的故事,叙事氛围不错,演员、摄影、美术设置、音乐都专业到位。只是剧作上缺陷较大,把人物转变放到偶遇的一夜之中,过于简单,无变化层次,造成虎头蛇尾之状,可惜了。一些情节、细部叙述不清,其它评委猜测是否受“审查”之困?也未可知。有观众说其相似《霸王别姬》,天差地别! |
|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越南电影。自陈英雄以后,越南电影似乎陷入了一个低潮。在黎光之前我已经很久没看到越南电影在世界影坛上有所反响。本片拿了些许大奖,足以自证他的优秀。和陈英雄的片子不一样,他与港片更为相像,在影视美学上他与王家卫的风格极其相似,有《花样年华》《春光乍泄》的影子,并非是单纯的越南风情。天台戏应该是整片最为优秀的段落,在如何处理人与情的的问题上,导演更为温情也带有着残忍的决绝。主题的叙事目的和《霸王别姬》不同,不应该拿来相比较。黎光有才,改良剧在片中铺垫的作用并不太明显,但好歹是民族特色,要是完全舍弃了就太糟糕了,可是场次的重点需要导演做更多的减法,现在成片效果看并不好,拖沓造成的情绪脱节无法挽回。目前黎光还没有拍出自己的影视风格,虽然很喜欢这部片,但是也得承认他还不太行。 |
|
男主角张震长了一张很高级的电影脸,导演花了一夜时间讲两个男人的浪漫,情感处理的含蓄暗涌,简直就是我们国家流行的花美男腐剧,杀伤力十足,结尾还继承韩剧式那种突如其来的悲剧,太讨厌了,强行悲剧了一把,倒是那段蒙太奇处理的很妙,把戏和生活融为一体,情绪上处理的很成功。美学上有王家卫和《霸王别姬》的影子,但也有点《修女艾达》,很不错的观影体验,只是还听不惯越南语的诡异发音,特别是还在唱歌仔戏。 |
|
摄影、美术和越南改良剧是亮点,但导演实在是太“无情”了。 |
|
1.啥?就因为同样是戏曲题材、有同性情谊,就被冠以越南版《霸王别姬》的头衔?可看了《双郎》后个人感觉两部电影故事差别太大了。2.怀疑拍摄两人玩《魂斗罗》时使用30命S子弹版,而且通关段落两人都死到只剩最后一命?不过中间有部分游戏画面玩的应该是3命普通版。3.不要留恋过去,留恋过去会让你悲伤。已经发生的事,你无法改变,只要把今天的事完成就好,学着享受当下。 |
|
越南语比泰语好听,讲诉的是童年,布景真的很有特色,就是结局让我有点无语,为什么be了 |
|
越南张震配越南郑元畅,弘扬戏曲文化 |
|
摄影不错。故事线偏简单 |
|
不知道是不是意识深处有对越南“小”的偏见,所以看越南电影,总觉得影调过于温吞,像是资金不足,摄影、表演、场景、灯光、后期调色等都降低了要求后的产物。 |
|
因为我是那只孤独的小象。
好电影,扎实在剧本、表演、摄影、音乐每一个细节。那些以为腐文化没有大脑只需要撒狗血和糖的东西终将反噬他们自己。
双男主都是帅哥,一个阴郁冷酷又有孩童的可爱,一个眉目如画是天生的古装脸。 |
|
其一男主长得像徐克;其二魂斗罗游戏以及[友谊地久天长]西方音乐的不和谐使用显得越南文化不自信;其三剧作叙事比较散;其四戏曲特色展示如蜻蜓点水;最后,十分明显无法对标[霸王别姬]。 |
|
生一个人的气,说明你还牵挂着。一人弹阮一人清唱那段不错,唱得很有水平,婉转有情。越南戏剧宣传片?此生缘断,但愿天上再相逢。 |
|
拍的很好 光影很美 越南真的是受大中华文化深刻印象的 最后的那一幕在舞台上看到留流了真实鲜红的血液让我立马想起了星愿那首歌的mv 有一说一 星愿那首歌的mv加上歌曲的加成都比这个还深刻 不过这也可以了 俩因艺术走到一起相爱的俩人 最后一句话说不必留恋过去 要享受当下 |
|
王家卫的美学风格,戏里戏外的改良剧之恋。虽然还原的是八十年代的越南风情,但是却丝毫不觉陌生,因为这个改良剧实在是太像粤剧唱大戏了,就是配器除了传统的民族乐器,居然还有电吉他这些现代西方元素,曲调也是有些诡异。题材好像大多是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有一种比较文学般的观影乐趣。 |
|
男主长得性感!故事有点套路,想成为越南的霸王别姬,两个人的身世一个催债一个唱戏,从设定上来说太单薄了,不够丰富。男主的床戏该露还是要露。 |
|
越南戏剧唱腔部分占了很大部分,影片用一种极其缓慢的步调,配合镜头语言,加戏剧情节暗示,结合成长环境穿插,把背景和人物性格一一交代,演绎了一个关于暴力与柔弱、善与恶、新与旧、救赎与新生的故事,在婉转唱腔里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或者一切都可原谅、可以善、可以觉醒、可以重新追求人生的意义,只是梦醒突然愣在当场,余音仍在却不知如何啼哭。
很久没有看过笔调如此缓慢悠然的电影了,不紧不慢、不温不火、文火慢炖、精工细磨,有些味道真的只有经过沉淀积累发酵才能品尝到。 |
|
3.5星吧,结局过于悲凉和心塞啊 |
|
只有风情和情绪,没有故事没有人物。缺乏所有合理化的人物动机,一切都只能考观众感受。 |
|
讨拨得心有阮,还泪珠不意兵马乱。p.s.:其实几乎算不上gay片。3.5 |
|
「你每次遇到一個人,或是到一個地方,或者看到一樣東西,那瞬間的記憶都會帶你回到過去,你就完成了一次時空旅行」 |
|
很喜欢海报。也就是两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吧。讨债大哥容像一个随波逐流的水瓶子,水把他带到哪儿他就习惯哪里,但是又有一些还未硬化的地方让他沉默地放手。戏曲和现实的对照不得不想起《霸王别姬》,但是相比之下要私人化一点;结局有点《美国丽人》,又有点《夜间飞行》。悲剧结尾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给戏剧的镜头感觉稍微多了点,还是雨中血花比较打动我。停电的夜晚月亮如此清晰,不信神的教堂只能安慰自己,意识到之前已经经历了时光旅行,真实的伤痛又增加了一笔。一种类似浓茶甘苦交织但温和抑制的感觉。| “睡前我们再玩一局游戏吧。” |
|
后来我知道,那晚突如其来的心悸是为什么了;后来我知道,那夜的倾盆而至的大雨夹杂着怎样的血色,一如戏中的我的血泪,一如戏外的我的疮痍的心;后来我知道,你来了,你一直就在,在我心里,在那串我的钥匙里,在那份我尚未交付你手的礼物里;后来我会想,我是不是又一次加害了我爱的人,我想听到你的回答,所以请你回到我的身边,亲口告诉我… |
|
安静昏暗潮湿破旧的小巷,传统的越南戏曲,场景,画面摄影色调都很传统高级,男主某些角度真像张震,这电影完全没必要贴个LGBT的标签… |
|
很像八九十年代的东南亚情节剧,摄影、调度很好,剧本还是差些。 |
|
小时候每当停电之际,月亮就会格外明亮……当你对一个人心存爱意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回到童年的记忆,整个世界就像湖水般温柔荡漾开来。男人之间欲言又止的爱与戏曲点到为止的默契形成某种别有意味的互文。东方戏曲根植于朴素的乡土伦理与爱憎分明的道德观,当台下的观众沉浸在台上男女主人公生死悲欢之际,却浑然不知扮演异性恋角色的男主已与内心暗许的同性爱人天人相隔。这是一种暗示,亦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深刻到骨子里的悲哀。 |
|
在塞尔维亚Merlinka同志电影节看的,英文字幕有点快,看不过来。最后导演搞了有奖问答,就是男主两人第一次见是什么时候,有观众答对了,说是flash back的时候,但是这一部分我似乎没有看懂。男主背着乐器准备去剧场的那一幕我就隐约感觉这结局要悲剧了。。。 |
|
#9thBJIFF# 注目未来第二场,画面确实挺美的,但这个故事真的太套路了,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新鲜的东西,也让我有点难进入。 |
|
3/5 啰嗦且刻意。大段当地戏曲直接看晕,求精简。 |
|
可能就是这部电影,让我第一次做了和可能的同性的梦 |
|
故事简单,结局草率;当是在画面审美上是一流的,对于越南改良戏的展示也很精彩。虽然完成度不够,但是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一种南洋风味的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