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兰人在拍摄战争时有像天气一样的冷峻。 |
|
看的是3个小时的版本,战争场面的表现残酷直白,感觉对二战的认识又深了一步,以前就觉得苏联是正义的,后来看了卡廷惨案的电影,现在又看了这部。。。都是为了苏联自己的利益 |
|
为什么人家可以拍出史诗般的电影,我们只能拍死尸般的电影。。 |
|
平淡而冗长,为什么非得剪辑成三个多小时的片长,坚持看完都是种煎熬。 |
|
影20149:“如果冲着你来,它仅仅像是耳语”,前一秒还在你眼前的人,后一秒就是四分五裂。拍的一般。 |
|
冗长,而且战争场面的调度也真是有点差啊…… |
|
看的是剪辑版的两小时(全片五小时),感觉略显枯燥。还不如《血战1944》刺激。整个二战中立场最独特的国家,先是为保卫卡累利阿打退东边的苏俄,再是向盟军妥协击退“盟友”德军,无论何战都充分显示芬兰人坚强和团结的民族精神 |
|
十分钟,像电视剧 |
|
1989年能拍出这种水准的战争片,绝对是神作。很好奇那些T26和伊16是从哪里搞来的,不会是当年的战利品吧? |
|
情节弱,太闷了。 |
|
忒长了,看了3分之2,没看完,具体怎么回事看看文字方面介绍即可。 |
|
拍得很一般 |
|
先只下到了5小时电视版本。战场的效果做得很到位,枪械、飞机、坦克、爆炸,烟火、血肉横飞等都很接近真实。但5小时版本注水太多。相对后来看的3小时版本会好一点。芬兰人民还是有板眼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硬是顶住了贪婪野蛮的俄罗斯。 |
|
堆砌战争的荒唐与绝望并不能使其成为好的战争电影。但听说还有3小时版本,暂时保留评分。给农妇犁地的一段轻松戏份很有趣。 |
|
苏军一个营的兵力向芬兰某岗哨挺进,结果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当苏军的援军赶到了解战况,幸存的士兵汇报:侦查失误,对方有2个人。 |
|
难得有如此写实的战争场面,比拯救大兵瑞恩真实多了。步兵战就是这么枯燥单调的残酷。有人说为什么芬兰不干脆一开始就送上土地算了——得陇望蜀听说过不?同意了,下一步要求总会来,无穷无尽,不彻底吞并是不会罢休的。就是因为抢这片土地死了这么多人,才制止了全面并吞的野心。 |
|
纪录片一样展示了苏芬战争中几个士兵的经历,从农民直接变成了民兵就上了战场。没有什么配乐,没有什么具体战役,只有或远或近的炮火与敌人。极尽写实的伤亡情况与战场日常,将观众完全近距离地带入那场战争。连情绪渲染都没有,可这才是战场真正的样子。一寸土地一片血,大炮或难民都不能拱手相让! |
|
有些太长了,拍两小时足矣了。并非180分钟以上的电影都能被称为史诗片的,虽然这片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仍属上乘之作。 |
|
鹅人好似 |
|
芬蘭傳統愛國主義影片。 |
|
片子本身很一般,纯的流水账。根本不至于拍195分钟。我比较好奇,毛子战术真这么拉胯?这种人海冲锋打一战都费劲吧?回头找点文献看看。 |
|
芬兰人自己的“大决战”电影项目,拍得真无聊。战争场面拍得一股子自我陶醉的英雄主义味道。中途弃。 |
|
苏芬战争中芬兰士兵太惨了,各种供给跟不上,一线战士全部成了炮灰。本片的写实手法足够直接,直面轰炸和残酷。 |
|
2022.12.28
侵略者下地狱去吧! |
|
蚂蚁和大象的搏击;不断地很难看地死人;冗长无主线 |
|
双方的冲锋都是往上堆人,而且密集得可怕,不知道历史是不是真这样。对付薄皮坦克先是短木卡履带,再往里砸燃烧瓶。 |
|
马蒂失踪,怀疑被俘。可是下一秒又出现。我看的是127分钟版本。 |
|
比较朴素的表达,到处是爆炸和残肢断臂。但是人物不突出,战斗场景总那么几个,表现力说不上多好。 |
|
三个小时多的电影,看了2个星期。。(⊙o⊙)…想象一下,比自己多十倍百倍的人迎面端枪来到你面前的那种恐惧……横尸遍野的战场,杀人如麻的双方……当你稍微动了恻隐之心,想着“不该这样对待一个和你一样毫无抵抗能力的人”时,子弹已经穿过胸膛…… |
|
在没有字幕德情况,听着芬兰语,依旧能够懂得着电影的语言,电影无国界 |
|
详见影评! 真实的雪地战争 |
|
芬兰确实体现了自助者天助之;另外曼纳海姆,有点华盛顿和亚瑟王合体的感觉 |
|
写实 |
|
抵抗苏联入侵、保家卫国的芬兰战士纷纷牺牲:伊利看似经验老道不躲避炮弹,带着他木雕小鸟被炮弹击中后脑。英俊的帕沃受伤回家探亲,陪家人祈祷后返回部队,被炮弹炸成碎片,家人抬棺木时听到里面有东西晃动,而马蒂欺骗帕沃家人他是被枪击中的,不忍心告诉他们帕沃是碎成了几段。沾花惹草的阿维总是叼着烟嘴,在给营部送情报时被炸死了,马蒂把烟嘴收藏。桑比不掩护自己尽情扫射被枪击中。戴眼镜的厄基尔从贪生怕死到英勇作战,最后被炸断双腿失血而亡。居希被炮弹炸出了肠子,运送他的马车也被炸飞。苏联人侵略芬兰,炸掉教堂,宣扬共产,想毁掉芬兰人的信仰,以马蒂为首的芬兰士兵们誓死抵抗,最终让苏联人蒙羞的以苏联巨大伤亡换来惨胜的苏芬冬季战争结束。 |
|
好看!!超推荐! 可是bgm实在很水…… 芬兰人拍片肉搏战也太真实...肉块和屠宰场来的一样 黑土地和芬兰桑拿wwww 视觉直观化的苏军改制坦克分发步兵部队真的是蠢炸了 结尾拍得也好随意orz |
|
同题材还有一部《血战1944》,更加质朴冷峻,不废话,没英雄,只还原。 |
|
拍得有点流水账,与其说是战争剧情片不如说是战争vlog,但服化道挺硬核。 |
|
苏芬战争,那段历史更有意思 |
|
小国家拍摄的电影,别有新意。。只是,这里的苏联军队是不是太弱了??②现在是2022年2月5日,看了俄乌战争,发现俄罗斯似乎真的很弱。追加几句哈。 |
|
音乐尤其喜欢很厚重;剧情还不错;立意用一句台词就说明了:战争不是人和人的游戏是枪和炮的游戏。 |
|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就算历史没有改写,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仍然和真实的过去存在着选择性的缺失。所以zz因素造成的刻板印象,zz家们自己打脸就足够了。虽然节奏上拖沓的有些不成样子,但影片全程从普通士兵的视角展示那场战争的残酷。没想到芬兰军服颜色有些像德军。 |
|
雪地会说芬兰语 |
|
拍成傻瓜 |
|
芬兰拉面。。整个队集合就能拍1小时,三小时片长令人昏昏欲睡。。。 |
|
堪称反战片模板,光荣神圣的反侵略卫国战场却成了血肉横飞的人间地狱 |
|
2022年看还有些代入感,可电影的节奏有点不适应,流水账式剧情打打停停,虽然真实但很难看入戏,3小时的电影分了好几天才看完 |
|
老版《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28勇士》还有本片都有共同点:少量步兵+一两门反坦克炮就能干掉一波又一波的步兵+坦克冲锋,在本片里甚至没有设置交叉火力。只能说,冬天加成太恐怖。那段桑拿戏是想告诉观众,咱们芬兰人就是有ball吗 |
|
透露出无奈。 |
|
对照着wiki看比较有趣。最后的大炮击很震撼。 |
|
八十年代末的作品,战争场面挺宏大,战争的残酷展露无遗各种血肉横飞。但是,那时候的电影技术确实不太灵,战争场面太过粗糙,没有表现战术方面就是阵地战一边冲锋另一边防守。从士兵的平日生活到战场表现的很全面,立意也不错,最后的定格在士兵的脸上的表情不是战争结束的轻松,寓意了这场战争还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