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退去后只有倦怠,生活像夜一样沉重而冗长。当绝望地说出我不爱你了一如我死去,原来感情的消亡是可预见的,早前的文章唤起濒死的残喘,那是夜的尽头。 |
|
多年后只记得那场突如其来的夜雨,广场上跳舞的人像饺子一样纷纷扎入夏天的游泳池,亮闪闪黑油油的雨夜,他在停电的大厅穿过人群找她芳香的背影;她在他的车里穿过黑暗的路灯愉快交谈,这么大的雨,全然是稠密的帘子,隔开了他们漂移目光。在这个雨夜,他没有想她的去向,她也不在意他的离开。 |
|
竟然是评分最高的一部,看来确实豆瓣友邻千千万,伤感文青占一半。安东尼奥尼模式,是持续地通过情感关系刻画来表述个人批判性话语,其批判话语从本质而言并不深奥,较之费里尼、伯格曼、基耶等人,简直可以说是小清新。能够标记其地位的,可能更多是叙述过程中那股慵懒颓废的恍惚,充满形而上的优雅。 |
|
【北京电影节展映】睡了三分之一。也没觉得错过什么。连续几部安东尼奥尼爱情黑白片看下来,已经有些厌倦了其中一些一贯设定:上流社会灯红酒绿、花心极品男、彷徨迷惘女、喧嚣后的落寞、懦弱与坚强。冗长拖沓,无病呻吟。结尾绝对能无缝对接《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两星半 |
|
在影片结尾,爱情枯竭后肉身的挣扎,只可能更加凸显欲望本身的贫乏性与无能性。在传统社会(男权)这其实就是男性的无能,而在现代社会,这其实是一种欲望最大化后的性无能。 |
|
特别喜欢结尾部分,昔日的爱语只能复述,不能重来。 |
|
在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中,有一份隔阂横亘在人与人之间,要么沉默着,要么追寻却心意不通。沟通不是爱的开始或推动,而是爱的结束。 |
|
四星半。当他终于忘了曾经写过的信,说过的话,才明白一切真的结束了。让娜·莫罗的话真是字字血泪。 |
|
不戴茶花茶花女,心之全蚀。旷地一带伤心碧,雨涨泳池 |
|
我觉得自己就像那只猫,呆站在草地上看那个雕像看了一整天。 |
|
安东尼奥尼爱情三部曲之二,获柏林金熊奖。1.以24小时内的琐碎生活展现中产阶级的疏离孤独和爱情的幻灭。2.高楼升降机视角俯瞰城市起首,公园重温昔日情书结尾,至为动人。3.深焦镜,倾斜与不平衡构图,多用俯视角,对话少用正反打。4.雨夜驱车的光影流动,玻璃透视及反射的维蒂掷盒子场景+1。(9.0/10) |
|
这是真正属于电影艺术的电影,用视听语言来无损伤地传递情感与思想,或许可称之为“状态电影”,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情节,但故事很完整,发生在一天一夜之间,死亡是个关键词,停掉的钟表、不断丧失的情调(包括不限于爱情)、百无聊赖的空虚感。某种角度来说是费里尼的反面,狂欢虚无,太伟大了。 |
|
@中间影院:片前讲解员说,安东尼奥尼在2007年去世,今年刚好是他逝世十周年,北影节因而举办纪念影展。而后,他提到2007年有个逝世导演(我以为他要说杨德昌→想看最近香港电影节弄了杨德昌纪念影展,朋友率先说出是伯格曼)伯格曼评价安东尼奥尼两部「无聊但又有意思?」的作品就是《放大》和《夜》。 |
|
#电影资料馆#让娜莫罗很棒,演出了风流文人的平凡妻子境遇,朴素思想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总被误解为没有思想。相比聪明漂亮女孩灵魂中不断消磨着面孔的精致空虚,她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更真挚动人。习惯受伤、哀悼、原谅,以后就不会痛苦吗?他依然会什么都忘记。 |
|
天渐渐亮了起来,吉奥瓦尼和丽迪亚在草地上穿行,丽迪亚告诉吉奥瓦尼她已不再爱他了,吉奥瓦尼不相信,丽迪亚拿出一张信纸,向吉奥瓦尼念了起来,信念完后,吉奥瓦尼问丽迪亚是谁写的,丽迪亚告诉他是他多年前写给她的情书,在赤裸裸的事实面前,吉奥瓦尼粗鲁的抱着妻子,不愿放开。丽迪亚闭上眼睛,任他抚爱,这是过去有过的,但已不会再有的那一切追忆。 |
|
婚性困境之下,莫罗与维蒂两位女主显然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前者拒绝外遇,后者拒当小三;主要男角之中,勤奋工作的病危好友具有真挚情感,宴会主人工业家具有主动强烈的企业文化意识。唯一的“反面角色”就是男主人公!直到最后似乎都无觉醒迹象,“谁写的?”……感觉安东尼奥尼并非故意要创造一种新型电影叙事。戛纳等访谈中他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当今这个世界,科技没有毛病,出了问题落伍于时代的是人!那么如何才能将所信奉这一理念准确付诸于电影表达呢?采用传统类型故事叙述肯定不行,因为它们总在讲述一个正向弧变逆势崛起的成功人士!安东需要截然相反的主人公们,他必须改变影片形式节奏与氛围,并使角色统统表现为冷漠消极机械(但要优雅漂亮),其周遭的环境,特别科技主宰下的以现代主义城市建筑为核心的生存环境,反而异样和谐优美。 |
|
女人又在游荡,男人又在出轨,顺带狠狠黑了黑知识分子。最后三人室内戏的镜头调度太精彩了。人物不再枝蔓,情节被减到很少,甚至觉得可以被视为安东尼奥里的元叙事之一,关于爱的不可持续性。 |
|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是多么地爱你。感情是那么强烈,让我热泪盈眶。”一封过期的情书,一桩失效的婚姻,一颗死去的心灵,我们之间土崩瓦解。 |
|
普通平常的一天,只言片语的交谈,仿佛什么都没说,却又感觉什么都说尽了。 |
|
关于爱情,安东尼奥尼的态度实在太绝望了。或者说,观众根本还没勇气直面爱情的真相。——是的,直到今天,大多数导演也没能像他一样,把血淋淋的名为虚无的伤口一而再地撕裂。爱无法在生活中作为一种洁净的存在,只不过心底仍有炽烈的情欲纠缠。在至深的夜,神智恍惚、正大光明的背叛,天亮以后,依然无法得到解脱。今天终于把三部曲补完了,都属于初看极难受,越品越有余味的佳作,如火般幽微又灼痛。 |
|
构图充满了疏离感,米兰被切割成块块空间,所有的调情都如雨夜幻影,勾勒出中产爱情消亡的形状。感受到了安东尼奥尼的疲倦。 |
|
知识分子就是以丧为标志的,活得痛苦,纠结,没什么勇气、力量、资源,就算是你的思想被权力、被商业接纳,需要漫长的等待,而你不过是始作俑者,过程中权利、商业的投入,跟你关系也不大。这还不算,知识分子还要跃入另一个混沌场中,爱情,也搞得疲惫不堪。女人裙装、发型、鞋子所有种类基本都在这。 |
|
赶紧把签证续了去意大利才是正经事 |
|
在拥挤人群和矗立都市的影像包围之中,人会陷入到一种无所依的困扰状态中。安东尼奥尼的空间是充满扩张性和侵蚀性的,犹如现代社会情境试图将人的情感剥离出去,琳琅满目的现代生活,是将物质享受发展到极致,而只剩下内心的荒芜。这种灵与肉的脱离,外部空间对于内心世界的排挤、压迫,形成人物一种极其矛盾的状态。安东尼奥尼的人物总在寻找着什么,虽然结果大多一无所获,但是这种寻找的情绪却始终蔓延在电影中。答案是不存在的,一如《奇遇》中失踪的女友,再如《等待戈多》中的戈多,都是现代人走不出的困境。 |
|
CC封面和最后屋内三人不稳定的站位切换,光构图和台词就够学习电影的研究了,还有表演。迷离的夜需要一场催情的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都很性感,但又都是性冷淡呐。北影节资料馆修复版。 |
|
安东尼奥尼逝世14周年纪念日观影。1.已对欢宴这种情节深感疲倦。相比后一半,前一小时有趣很多。尤其是莉迪亚的伟大行走。在与男主这个典型知识分子的婚姻里,她已只有独自漫游的余地。在城市中,在宴会上。没有目的。她只是执着地观看,却也始终无法逃脱被观看的命运。就像有好几场戏的前景,都放置了鸟笼。“你还不懂岁月的沉重,一切都是徒劳。”2.当然男主也筋疲力尽。知识分子固然虚伪自私,但总还是有同情心讲一点可怜的自尊。而这个阶层正无可挽回地只能沦为资本的门客。3. 结尾莉迪亚对男主求欢行为绝望的拒绝,为前半段女主求欢不成的情节括上右括弧。她为他读信,而他已忘记,这是他写给她的。一《夜》过去,该《蚀》的时刻了。前后两部曲无缝接续。4.老塔说,男女主最后的拥抱,像两个将溺死的人的拥抱。5.诺奖作家是夸西莫多哦 |
|
“我对他的爱如此厌烦,却让你心满意足。” 夜太美,令人憔悴。“今晚你们两个让我累极了”莫名笑场。 |
|
不爱之后,他人的追求变成消遣。结尾她念起曾经的情书,他问“谁写的”,她说,你。热情褪去之后,爱情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因这种消亡的挑逗,两人又短暂燃起了爱欲。婚姻濒死前的回光返照。周围全是草坪,他们为什么要在沙地里求欢?周围全是可以燃起短暂激情的人,他们为什么还攀着彼此像溺水的人? |
|
那么美,那么独特。在夜晚,爱情,显得如此迷离。第二遍:如此迷人,深深沉潜,安东尼奥尼描摹现代人的爱情是最棒的。又看了一遍,夏天和夜晚,迷离的爱情被描摹得如此美,安东尼奥尼让人上瘾。 |
|
海明威说了,看我这枪中的,你们一定是嫉妒我婚姻幸福、子孙满堂吧? |
|
一封过期的情书,男女主曾经那么相爱过,可情他们的婚姻失效了。 |
|
工业文明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侵蚀这一暗线主题贯穿始终,反复出现的飞机声、放火箭、建筑景观、火车、电等一系列工业元素合理的安置在影片的各角落。女主从大面积的白墙边走过,处于画面边缘位置这样的设计是由内而外的。在视听隐喻方面安东尼奥尼实在厉害,一切都由内而外的反映内心与精神,大妙!94分 |
|
枷锁与坟墓,大雨中狂欢的哀伤,爱情燃尽时的挣扎,构图与气氛。终于开始感受到安东尼奥尼的好,但也开始觉得肯定不会喜欢上他。 |
|
3.5。1.大师的摄影机位变幻莫测,有斜下45度照人物行走的,也有斜上各角度机位照对话特写的,还灵活运用建筑空间视角交错构图,通过玻璃,外墙,楼梯等虚实转换。2.人物各路鬼魂游走,男人一有机会就是硬上,女人一时不爽回头就走,这谈的算哪门子狗血恋爱,文艺青年天天学这一套可是越来越没救了。 |
|
不是电影不够五星,而是中年人的爱的垂死挣扎太压抑了。最后几分钟丽迪亚读的信我以为是普鲁斯特写的。前半部有医院、工厂这些地方,还有开阔感,后来到庄园部分就全是压抑,压抑! |
|
对这部的喜爱多于《奇遇》,安东尼奥尼50年前对爱情的探讨放在现在看依然适用,看似美满幸福光鲜亮丽的婚姻生活实则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描绘的真实、精确且可怖;让娜·莫罗在同时期《祖与占》中俏皮可爱的形象全然不见,反而多了几分沉稳和忧郁气质,然而这也恰恰是我对这个角色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
|
爱情如深夜的混浊不清,他与她在黑夜里走失,没有谁可以找到谁,背向而行。爱情在两个人的相处中淡化消失。两个人,需要有一个人鼓起勇气来面对和戳穿事实。爱情的真相就是没有永恒。 |
|
#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心理活动和状态如下:节奏好慢啊,有点困,在干什么呀?被什么动静吓醒了,被火箭吓醒了,party人好多呀,什么时候结束啊?他出轨了,还有多长时间啊?她没有出轨,party散了该完了吧,怎么还有啊?这个镜头适合ending,还演啊?最终对话主题来了,撕巴起来了,婚内强奸!终于结束了。 |
|
1961年的电影,对relationship 进行了现代视角的剖析,看45years, 5x2, 我的国王,之类的觉得都在它影响范畴里... 且里面的吊带裙现在也仍是时髦儿的..... |
|
《夜》实是安氏六十年代三部曲中(相对而言)最枯燥的一部.垂死气氛中开场的前半部分展示了女性的观看――无疑来自罗西里尼-褒曼作品的探索:我们一再地看到Lidia游走,凝望,但影片却较少提供她的主观视点,重点乃是"她在看"以及"我们看着正在看的她";什么吸引了她的目光?事实上是世界的世界性(worldness of the world)――深焦镜头强烈地提示着这一点:同时极度清晰的前后景是绝对违反视觉规律的,但世界竟如此存在于影像中,它"太多"、"过分真实"了,以致触发了主人公的惊惧和探索.遗憾的是影片终究为这检视和呼告安排了一个可见的传统解释:Giovanni被塑造为与《奇遇》中的Sandro类似的人物,但探索者Lidia并不具备Claudia的力量,像她那样说出"我不认识你",然后推开他. |
|
重看。雨中跳游泳池,情书用作告别,大致道理是一样的,疯狂与哀伤之间的距离没有长过一夜。爱情的开始早已无从追溯,而结束也不过如此一夜。 |
|
#SIFF Viva Italia! #安东尼奥尼#1 没想到黑白片能有这么漂亮的光影流动。漫长一夜,瓢泼大雨,现代生活中虚空的灵魂在狂欢。一夜过去,昔日的情书变作爱情的悼词。好喜欢雨夜驱车的镜头,人影略带模糊的雨夜真实感,很美。女主的独行戏原来是影史经典镜头啊,来自60年代的珍贵的女性视角。SIFF Uptown |
|
8.3分 第一次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观看过程中认为影片非常无聊。但是看到影迷们精彩评论后发现自己很喜欢这部电影。一对夫妻的感情即将破裂,他们内心或许都已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对象,只不过一个已死另一个只是一时冲动或许并不适合自己。在女主说出已不爱男主时,那封情书以及拥吻能否挽救这份感情 |
|
4.0 感情的消亡來得死氣沉沉。一個無法再相處下去的夜晚,妻子作出了最後的嘗試,直到清晨才認清確認了自己的內心。女主在片中不斷移動在不同的空間裡,不斷轉身逃走,好像是漫無目的,其實只是一次次體驗「離開」 |
|
全片的气氛都沉闷、低迷,一如百无聊赖的长夜。直到最后我们才明白,所有不可控制的与他人的亲密,所有你在我身边我却觉得无聊的时光,所有再次念起却不知出自何处的情书,都是因为我不再爱你了。这是一种怎样无能为力的绝望。即使你坐在我身旁,或是粗鲁的亲吻我,可这份消失的爱情将又进入下一个夜。 |
|
疏離的遊移,雨夜的撕裂,貌合神離的愛情。言說和文字在整個影片中的角色,是不必要乃至無法互通的,知識分子在上流社會的五光十色中迷失,創作者個人生存價值的诘問引向沒有出口的解答,就連愛的能力也隨之遠去,誰知一個最擅長使用文字的人,面具下的靈魂早已四分五裂。作家忘記曾寫下最肺腑的告白,情書變成只能裝點形式的外衣。最終,只留最原始的激情將兩人無助又憎恨般地蜷成一團,彷彿無形中接受了現代社會必然加諸於他們身上的命運——只要表面上看上去相安無事,誰都不會捅破這層窗紙。影片中的工業化場景,同時伴隨著轟隆隆的現代化進程噪聲,這個時代的愛情,不過是空虛的自說自話、自私的各取所需,抱著一根薄薄的木板,在現代文明這片荒涼的大海中獨自飄蕩。 |
|
看了一圈安東尼奧尼下來,還是先入為主覺得這部最雅。奇遇也很棒,但觀感仍比不得——非要說,還是馬塞洛的功勞。如果他是御用男主,安導的各種片我都可以加半星到一星。所以總的來說,我還是不很買安東尼奧尼的帳⋯⋯(刻意歐化漢語X1 |
|
安东尼奥尼,你的欧洲阳痿老公,不是大美利坚那种瘫进沙发大腹便便的下岗职工,而是无病呻吟垮脸痛哭的无业文青,会因为你买了一台网红游戏机就大骂你已被机器与资本异化!然后又跪在脚边问你爱不爱他并自问自答你不爱他他也不爱你。总而言之白垃圾的两个款型。(狠狠代了! |
|
“我感觉如同行尸走肉,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而你也不爱我了。” 多么迷人又丧气的电影...... #4K |
|
它包含着我的一生,我的未来,甚至我和你相遇以前,我一步一步向你走近的那些年代。这当中最奇幻的一幕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你从来就是属于我的;这一个夜晚将永无尽头,将无限地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