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Lumière et compagnie (1995)

    最近更新: 2024-01-12 DVD中字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HD/DVDrip

      Lumiere.Et.Compagnie.1995.DVDRip-AVC.AC3.mkv 详情
      Lumiere.Et.Compagnie.1995.DVDRip-AVC.AC3.mk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奥古斯都与路易斯·卢米埃兄弟,是现代电影之父,本片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拍摄的,每位受到邀请的导演,都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你愿意参与拍摄这部影片;为什么你要拍摄电影;电影是否会消亡?每个导演还要用当初卢米埃兄弟制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机拍摄一段52秒钟的短片,而且有三个规则:52秒;不能同步录音;不能重复拍三次以上。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1 IMDB 7.2 高清
      Tempo di viaggio
      1983
      剧情片
      意大利

      雕刻时光

      Tempo di viaggio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直面大师
      • 老塔说话比看他电影靠谱
      • 我看这部的原因之囧。我本来是想看《成事在人 Invictus》,结果阴差阳错的下了这一部。。看到一半多是觉得不太对,重新在豆瓣上查了下才发现下错了。Orz
      • 越看越糊涂的纪录片 来自塔可夫斯基。。。
    • 豆瓣 7.7 IMDB 6.8 正片
      ABC Africa
      2001
      恐怖片
      伊朗

      童心一二三

      ABC Afric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最后村子里只剩下女人了,十几岁到四十四岁的男人全都死光了。一个女人同时是母亲和祖母、外祖母,要独自抚养10几个孩子。还有一个70多岁的妇人,她要照料几十个她的孙辈,看来她的女儿、媳妇也都死了。烂摊子,最后都归女人来收拾。这就是人类社会起源于的非洲大陆。
      • 虽然阿巴斯有耐心,可是拍摄这部片子毕竟时间仓促,所以能展现的东西,也只能流于表面。
      • 停电是史诗级的。虚实难辨的纪录片,他其实一直在提醒观众这点。
      • 2011/4/25 9:00pm Agnes.b cinema 睇到嘔既戲.....
      • 四十分钟开始突起成让赫尔佐格和王兵无地自容的神作。
      • 阿巴斯的非洲旅行VLOG
      • 谁说阿巴斯用DV乱拍东西,其实他的机器很牛呀,绝对不是我们十万块内的设备能拍出来的(黑夜对话直到暴雨来临,这段很精彩)电影日记。从《随风而逝》后不再为电影节拍片后,阿巴斯的电影就象私人的日记一样,远离观众,影像走得更远了。
      • IFC Abbas Kiarostami回顾展,数码转35mm并专业的录音,克服了普通DV拍摄的颗粒感和混音,最神奇的是雷雨夜下闪电的过度和结尾云中闪现的眼睛;对于主题来说,受难者的快乐(对镜头的招手或歌舞的节奏)与苦难并存(疾病、贫穷中迷茫的眼神和被裹起的尸体),才是人道关怀的意义;
      • 这部呼吁大家关注非洲儿童生存状况的影片,连标记为a的tag都有,却还没有一个和非洲,和艾滋病有关的tag.
      • 如果说让影像去接近于生活本身是很可以增强它的生命之力,这一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只有很少的导演能做到,其中侯孝贤是最强的一位,他几乎以还原最复杂的生活情状为本能。但对于大多数导演来说,这一能力是欠缺的,他们只能借助于虚假的强力,从别处来寻求真实。
      • 这长镜头,这场面调度,你告诉我这是纪录片?!中段的黑幕长镜前所未有,直抵艺术电影尖顶。没想到阿巴斯这样震傻我。
      • 阿巴斯的电影喜欢拍儿童,纪录片也喜欢拍儿童
      • 没有艾滋阴霾下的歇斯底里,毕竟生活还有继续,孩子才是未来,镜头的临时抓拍很赞。
      • 只描述了大概的现状。
      • 为什么人家用DV拍一拍就7.7分。看着那些镜头感觉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就是感觉高级。这种结构和结局让人肃然起敬,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非洲土著最终坐上飞翔代表最先进世界的飞机。震撼
      • 兴亡百姓苦,女子孩童尤其苦,援于自救自强,快乐常知足。避孕套、放荡、宗教信仰的纠缠,背后站着的是不宜居、贫困与疾病夹持下的超高死亡率。纸盒死婴,残酷的悲伤;且歌且舞,原始的快乐,恐怖的大停电,才是真的荒野。有孩子被收养,跨越了云层,未来如何…
      • 4.0。
      • 在一些事实面前,人会怀疑叙事根本没有把握现实的能力。
      • 镜头看似简单随意,实则娴熟深沉,作品如人。孩子们穿着破烂的衣服,但充满快乐、好奇和天真。同样生而为人,他们应该得到比现在更多的爱和关心。
      • the presentation of abbas without camera lead me to some bad idea http://www.iqiyi.com/v_19rrh21b7o.html?vfm=2008_aldbd
    • 豆瓣 7.3 IMDB 6.7 正片
      Deux de la Vague
      2010
      纪录片
      法国

      新浪潮双杰

      Deux de la Vagu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戈达尔与特吕弗,他们以及他们的朋友的故事,就是新浪潮的简史。从莫逆之交、互相支持、往来致意到分道扬镳、老死不相来往,这一段故事,让人嘘唏。我个人更喜欢特吕弗,戈达尔固然有性格,但他也太极端了——也许是公子哥出身早就了他的傲慢。
      • 深度欠奉,情绪到位
      • 資料片段珍貴,但全片毫無結構可言,感覺十分混亂。
      • 走马观花,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不过确属练法语听力的好材料。这部纪录片尴尬的地方在于,刚入门的人能看到历史科普,但难以从堆砌的高达与楚浮经典影像片段中体会到迷影情怀,资深影迷能看到满满回忆,却几乎无法找到任何干货。(6.0/10)
      • 看来故事没讲完啊。谁给我发篇特吕弗X戈达尔的同人看下?(咦这顺序?
      • 请把我带回对法国新浪潮最初的感动吧,Jean-Pierre Léaud是新浪潮永远的儿子与面孔!PS台三字幕很纠结。。。
      • 相当好。不是他们的对谈录,而是讲述他们的友谊与分歧、合作与反驳、对新浪潮的态度等的纪录片。有不少八卦。
      • 不喜欢戈达尔
      • 20121104jtl记述了两位法国新浪潮主将自发轫之时,从并肩战斗的莫逆之交,到互相咒骂反目成仇的历时不多的几年。引述了很多他们的电影,对照呼应饶有兴味。阶级分析法有点意思,整体缺乏深度,随便看看。特吕弗[四百下]里的主人公李奥,可以看成是二人的艺术之子,夹在二人中间,在该片中着墨很多。
      • 一对儿举世知名的怨侣!开篇居然是特吕弗去世了,再也没有人保护你了!台词够基。这是什么相识于高中,中年分道扬镳,其实死亡也无法分离他们的男男绝世爱情。一个天主教家庭不待见的私生子,一个医生家庭备受宠爱的小少爷,因为坐同一排看电影热爱电影,有过一段相互扶持的人生!你看第一张合影,特吕弗接近镜头傻白甜一样,戈达尔在背景满脸不高兴,多般配。你拍完四百击,非常理直气壮觉得你得帮助我;你给我写的精疲力竭的剧本,我改了,希望你不要生气!有共同的偶像,会一起为电影资料馆馆长振臂高呼,但两个人处理外部事物的态度,终究不同,也为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我不明白的是为啥日以继夜彻底引爆了戈达尔的情绪,让两人彻底决裂?为啥要抢夺利奥德,他已经情绪受影响到睡不着觉,精神状态不好了,有点儿像夫妻离婚抢夺儿子的戏码,太抓马了
      • 故事都听说过了。结尾Jean-Pierre Léaud为《四百击》试镜的那一段底片很珍贵。
      • 剪辑很神奇的documentary,当作故事片看也刚刚好
      • 2010/04/06 @ agnes b cinema, 熱淚盈眶,杜魯福的電影真是永恆。
      • 大师的青年时代
      • 挺珍贵的资料,挺好的一部纪录片。推荐!
      • 爸妈相识、爸妈恋爱、爸妈结婚、爸妈吵架、爸妈离婚、爸妈争夺儿子抚养权、爸妈互相辱骂老死不相往来。
      • 2010/4/5 6:00pm Agnes.b cinema
      • 利奥德试镜
      • 特吕弗爱的那个戈达尔从来没有存在过
      • 我不知道为什么新浪潮这么吸引我,就像一切都是自由的,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一样
    • 豆瓣 9.0 IMDB 8.4 HD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1929
      剧情片
      俄罗斯

      持摄影机的人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酷!! 单在配乐方面 电子 后摇 军工 噪音 bigband 20时代出现这些元素实在是难以置信
      • 这些历史名片常常很惊艳,不止是历史上说的那点最主要特征。很多亮点和潜能啊,维尔托夫自己就玩起了电影魔术,表明这可以是电影记录现实的手段,后人却整出个真实电影来...音乐很激情,摄影机勇士
      • 狭隘意义上来讲这是一部完全由影像决定的电影,影像是最大的主导也是最深的基底,通过超越时代的剪辑与后期制作和更为凌厉的蒙太奇技来展现这些无序的、非线性的片段。在此,摄像机不再是死物,而是一只好奇的眼睛,摸索、推进、回想,我们透过眼睛看世界,摄像机透过镜头看着我们。
      • 记得第二章镜头突然停下来的那一刻,几幅画面后,摄影师和剪辑师对观众打起招呼,打破第四堵墙的同时再打破第四堵墙(又名打破第十六堵墙),真劲儿的配乐与鼓点,玩叠影玩蒙太奇,在城市交响曲式的叙事之上再加上爱玩的天性,实乃默片时期最酷最现代的炫技之作,纯影像的杰作。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