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塑料的故事 The Story of Plastic (2019)

    最近更新: 2024-08-08 HD中字
    • 主演:Tony Hale  /  Deia Schlosberg  /  Brian Wilson  /  Stiv Wilson
    • 导演:Deia Schlosberg
    • 编剧: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美国
    • 年份:2019
    • 更新:08.08
    • TAG:纪录片
    • 别名:Here is Away
    • 片长/单集:95分钟
    • 豆瓣评分 暂无评分
    • IMDB评分 7.9 (340票)
    • TMDB评分 7.40 (热度:2.74)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美国电影《塑料的故事》的免费在线观看,《塑料的故事》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纪录片类型,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We only know the end of the story...and that's just the beginning.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The.Story.of.Plastic.2019.1080p.AMZN.WEBRip.DDP2.0.x264-TEPES[5.09GB] 详情
      The.Story.of.Plastic.2019.1080p.AMZN.WEBRip.DDP2.0.x264-TEPES[5.09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he.Story.of.Plastic.2019.1080p.WEBRip.x264-RARBG[1.68GB] 详情
      The.Story.of.Plastic.2019.1080p.WEBRip.x264-RARBG[1.68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he.Story.of.Plastic.2019.1080p.mkv.torrent 详情
      The.Story.of.Plastic.2019.1080p.mkv.torren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The.Story.Of.Plastic.2020.720p.WEBRip.x264-CAFFEiNE[2.58GB] 详情
      The.Story.Of.Plastic.2020.720p.WEBRip.x264-CAFFEiNE[2.58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字幕1
      The.Story.Of.Plastic.塑料的故事.2020.中英字幕.WEBrip.720P.AD-自由译者联盟.mp4 详情
      The.Story.Of.Plastic.塑料的故事.2020.中英字幕.WEBrip.720P.AD-自由译者联盟.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我们只知道故事的结局…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6 IMDB 7.7 高清
      In Defense of Food
      2015
      纪录片
      美国

      为食物辩护

      In Defense of Foo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吃食物,尽可能多吃蔬菜,不要吃太多 1.把肉当作是调味品或者特殊场合的食物 2.吃植物本身,不要吃经过工厂加工的食物 3.吃五颜六色的食物(营养均衡) 饮食习惯 4.用小的杯子和盘子 5.先吃蔬菜(进食顺序) 6.把水作为你饮料的选择 7.在你感觉到饱之前就不要吃啦 8.像法国人一样吃 法国人怎么吃:💁 ①统一时间吃饭(吃饭时间规律) ②每道菜的份量都很少 ③把吃饭看作是社交活动,并享受食物 ④吃得很慢(吃饭用时:平均每天135min) 9.像煮饭一样那么慢地吃饭 10.不吃你曾祖母不能认出来的东西 11.偶尔打破这些规定 🙋轻松的不带惩罚性的面对食物是很重要的,焦虑地面对食物肯定不利于健康的。 🙋任何东西都要适度,包括适度本身。
      • 吃未深加工的天然食物,多蔬果,莫要吃太多!Pollan大叔确实挺会讲故事的。
      • Eat food mostly plants not too much. keep everything in moderation including moderation.
      • 吃对食物,适量饮食,果蔬为主
      • 加工食品不是food,而是edible food-like substances. "Eat food, not too much, mostly plants."
      • 食物系列纪录片里讲的最有条理的一部了
      • “A single nutrient or a single food are not the magic bullet. The combination of foods t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health.”
      • 工业和温度联系起来的路还很长啊。 "食品加工线上的成品,只不过是可以吃的类食物,它们配不上食物这个优雅的名字" 接地气的"学者" nutritionism的风已经刮到中国来了,随着这个国家中产阶级群体的日益扩大这个基本的社会进程 "返璞归真"
      • 美国的食品工业結構真的是万恶之源,當然,飲食文化與歐洲亞洲相比也是糟糕得一塌糊塗。
      • 食品政治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 办减肥班成名后研发谷物早餐的那位头脑真好,人品真差
      • 可能是因为这类纪录片已经看得审美疲劳的缘故,没有什么很印象深刻的部分。
      • 相对客观,全面。就是以前就在说的用小一些的碗盘这点我依旧疑惑。是的盘小了吃的更少了,但是我还是没吃饱啊,要么再来一盘要么很快就饿了🤤同事都说我是隐性大胃王了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y4y1b7Wr/?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
      • 饮食方面,生长在中国南方省会于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事,加上不吃零食、饮食清淡且少的父母,我的成长大多围绕着蔬果鱼蛋奶,成年后对糖脂混合物及油炸煎炒食物不爱。
      • 跟流行的营养学观点一致的纪录片
      • 建议跟vitamania一起看 这类纪录片核心宗旨就是:more wholefood vegetable based foods less meat & processed food-like substitutes, always keep it at a moderate proportion.
      • Eat food, not too much, mostly plants~
      • nutritionism 果然naturism是当前最受欢迎的观念
      • Moral of the day: Eat sensibly, and don't put your entire faith in no governence scienticians.
    • 豆瓣 8.2 IMDB 6.9 高清
      Planet of the Humans
      2020
      纪录片
      美国

      人类星球 生肉版

      Planet of the Human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不是Michael Moor自己导的少了许多个人特色,剪辑较乱,虽然说某种程度确实引人一定程度的思考,尤其是Bioergy,蠢得令人发指,但最后把责任归于人类过载和资本过于片面,骂了一通所有的能源方式,最终也没有结论那哪种到底可用,唯一稍显清洁的核能只字未提。想要保护环境的究极方法还是人类灭绝,人类发展和环境本身就是相悖的话题。
      • 因为没对外联络需要了,也就太久没看gmail,难得打开一下,其中一封来自电影节发行PR,The 2050 Group,说是迈克尔摩尔出品新作,免费油管看片+在线交流。坚强的VPN撑了90分钟断了,往后论据加结论,也没必要知晓,已经够清楚了。素材主要来自导演对清洁能源组织和团体的访问,以及戈尔、布隆伯格等支持可再生能源大人物的媒体曝光演说。进而通过地理、环境科学、能源理论和翻账目等论据,控诉主要来自木屑的所谓清洁能源,压根不是可再生的,至少不是短期内能再生,而不过是在商业资本利益驱动下,以一种新的破坏性经济去替代石油化工经济。至于症结,还是归咎于近200年来全球人口的百倍增长。控诉(举报)材料的组织、声讨的情感能量、典型性故事的应用,都非常一般。好就好在有了难得一次对清洁能源的质疑。
      • 没有可持续的人口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这片在我看来主要是想揭穿 green growth 的假象,但发力点不对,用力过猛而且还打偏了。
      • 作为一个研究清洁能源的人,我觉得这个片子给了很多重要的值得思考的例子。但是技术本身不需质疑,该思考的是怎么更有好地使用技术。
      • 最近被环保组织抗议,争议很大的纪录片。看完后去搜了两边人的辩论,首先毋庸置疑片子里的talking-point都是保守派惯用的,而且采访的专家和提供的新能源信息都已经过时了,不过对于提到的人类繁衍增长的速度和破坏性确实把我震惊到了... 以及在谈论更换新能源时,是应该多考虑下其衍生出的额外能源需求,i mean,最有力的论据点应该就是看到Mike Bloomberg的名字和绿色能源捆绑在一起啊,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
      • Youtube上免费,都去看一下吧
      • 所以到头来,声称充满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神话其实是一场荒谬的庞氏骗局,最最讽刺的是,原本试图减缓人类死亡速度的所谓环保运动,实际上沦为了加速人类消亡的利器,以绿色替代能源为借口进行变本加厉的资源掠夺和消耗。在资本与权力的操控下,人类沉浸于科技幻梦的自我欺骗中,妄图依靠工业文明的技术去修补千疮百孔的工业文明本身。看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保纪录片不免会生出一丝感伤,但我还是坚信人类消亡之后,地球可以过得更好,哪怕需要几十亿年的疗养期。与其渲染悲情试图自我忏悔救赎,不如坦然走向生灵涂炭。整个工业体系的文明不解体,则谈环保无任何意义,也许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在于为改良型环保运动画上一个句号。至此导演可以回去过自己的可持续生活,不必在俗世里痛声疾呼了,人类灭亡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来说绝对是皆大欢喜值得庆贺之事
      • 环保喊了这么多年,现在这个样子,即使不看不去了解也能感觉到有问题。但是“the big crisis is our mind have been mainpulated to give power to illusion.”无论是环保 还是女拳 变成一种趋势后,一种口号之后,就是营销的天然利器。最后变成资本的走狗。21世纪 最好的生意是造梦
      • 看来只有改变生活和消费习惯才能干死那些资本家拯救地球了
      • 论点很震撼。电影制作水平可以再提高。
      • 看得心情很沉重 - "The merger between capitalism and environmentalism is complete, maybe it has always been."
      • 6.9环保纪录片
      • 人类进入理性年代,即陷入马克思韦伯的“铁笼”。用科技去解决逻辑的问题、用金钱去解决道德的问题,无一不是妄图用工具理性去全盘代替价值理性,背后是人类对“理性”界域外的深刻恐惧和“生”对“死”的无限否认。
      • 所有地球人都该看看这部影片。马克吐温说过:“愚弄大众远比让大众明白他们正在被愚弄要简单得多。”清洁能源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其产业背后消耗的能源还是需要大量的煤炭,biomass和biofuel甚至需要破坏大量的动植物,清洁能源完全不是renewable,才知道原来其背后还有洛克菲勒这种石油大亨的支持,真的ridiculous,只不过环保主义是一个很好的资本故事罢了。真的很佩服导演的勇气。要改变人类这种危如累卵的现状,真正的方向不是绞尽脑汁去榨干各种所谓的alternative energy,而是改变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需求。
      • 虽然看完大为欣喜地感慨终于有人给天天空喊要绿色能源的西方人泼冷水了,但是隐约还是会觉得毕竟是一个持有自身观点的人拍摄制作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是带有一定选择和煽动性的,所以为了让自己保持这一份立场上的“距离感”不会给5星。本身制作的voice-over太多了,是我不喜欢的类型,但暴露西方被大资本掌控观点谋利的愚蠢行为还是意义重大,只是我很好奇,看过这个片子的人到底要怎么接受自己那些很白的行为(比如很骄傲地说自己是素食主义),大家都知道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做法就是减少人类,那再怎么挣扎、吃不吃素用不用电都一样对地球有罪……也许他们还是会觉得电影是电影?
      • Read an article about the censorship around Planet of the Humans. Watched it instantly after YouTube put it back. Was shocked by the painful fact of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States and the green illusion of environmentalist campaigns. It was such a hook for corporate strategy. SY
      • 倾向性、煽动性很强,严密性、权威性不足
      • 导演敢对抗整个做着所谓“清洁能源”的既得利益集团(们)我是佩服的,可惜影片也因此下架了。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清洁能源抱有很大的期望。但现在的清洁能源都快和可降解塑料一样虚假了——本质只是换了个名字,资源还在持续高速消耗,而污染又有谁能说减少了呢? 我很认同导演的观点,摆在我们面前的核心问题就是重新定义我们的目标,即,重新定义“发展”。
      • 最支持绿色能源的反而是搞石化燃料的资本家
      • 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面前,是应着手制定并筛选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应寻找并歼灭不停制造问题的源头?
    • IMDB 6.8 超清720P
      Coded Bias
      2020
      纪录片
      美国

      编码歧视

      Coded Bia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HIFF 人脸识别技术隐含的种族与性别歧视,及其广泛使用造成的各行业人权侵犯问题。人不能被算法反控制。而在大洋彼岸某个大国,所有的公民已经接受了时刻被监控,还为支付宝人脸识别功能的便捷而感到骄傲……部分观点还是局限,这种议题哪里缺席讨论就哪里误会加深,有什么办法呢哎……
      • 此片充分展现了美英自由主义进步政治、多元化、国内种族正义斗争,与他者化中国/中国人的并行并举。从刻意的无厘头中文翻译(只为表明这是“中国”),到对中国制度的想当然,到采访这唯一一个惊世骇俗的奇葩中国人(号称要感谢信用积分帮助她有效择友)——纪录片最后,美国英雄说,他们和全球反监视斗士站在一起,胜利属于他们。这就很清楚了,“中国”对于这个纪录片的主体而言,一开始就在这场斗争之外。一开始就是他者。一开始就没有相应的人性。是反乌托邦的平行宇宙。用来侧目,用来酝酿,用来自我鞭策。这其实也都无所谓——如果中国不是一个真实的地方,中美关系不是真实的地缘政治,中国人不是血肉的行在这个地球的人。
      • 提出了值得探索的观点,以及适当的话题兴趣,尚可一看。但短短时间内,受访者与镜头开始不断飘摇,别国、AI、数据隐私、新闻事件...一篮子装,就想法太多角度太乱;这些提出最终没有归拢到问题本身,比较可惜,也值得更多挖掘。
      • 信息时代本具有的特征即直接反馈,以快速直接/新闻方式定点传播给民众,我们都是无时不刻被算法影响,人工智能带来的“妨碍”数字化并非祸首,背后垄断话语权的科技公司才是!
      • 比较讲究的纪录片。“我们都在被脸部识别监控;唯一区别就是,钟果对这件事是透明的,而霉果不是。” 大实话给五星!
      • 看完后我得出判断,我国将在数字基础设施上不断甩开西方
      • 算法系统对少数/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应该被认识到和怎样解决。今年看到的好几部纪录片都在探讨技术的道德漏洞。这是有必要的,可惜这部片拍得有点乱。
      • “Intelligence without ethics is not intelligence at all”
      • 觉得讨论还是流于表面,稍显杂乱。
      • 3.5
      • 有讲到big bro is watching you 然后用了一些泥岗去年下半年的footage 很update了 然而字幕打出来 还是难以避免后面跟着逗号柴纳 忍不住想泥岗观众如果见到又该不开心了吧
      • 在没接触相关的学术探讨之前可能会觉得这部片子角度新颖,现在会觉得只是记录了几个主人公为发声作出的努力,在引导大众重新审视“人脸识别”/AI/算法技术上没有推进。我在想,也许目前传统纪录片形式并不适合去表达这个话题,因为观众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激发辩证思考,形式创新尤为重要。比如互动纪录片Do Not Track,multimedia project Stealing UR Feelings就用更简短的篇幅和互动形式让观众自发地意识到目前算法技术的问题。
      • 请问这是加长版ted吗
      • 科幻片中的世界已经到来,只是尚未平均地实现在所有人身上。而更糟糕的是,现实是反着来的,更以效率而非道德为准的算法,会先作用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将你分级分类。而这以科技发展为名的趋势,目前却毫无对其有力监管监督的机构...
      • 刚好学校和校际有看的机会,再加上明天要和同事给学生准备一个这个纪录片的讨论空间,就和家属一起看了。内容是不错,有点浅,但也没办法,倒是里面有采访的对象在Twitter上的分享更有意义(比如:https://twitter.com/rajiinio/status/1375957284061376516?s=21)data ethics和algorithm bias在不久的今后肯定会进入统计和数据科学的教学内容和空间,所以我等也需要多进行自我教育努力思考形成观点…
      • 整部片子建立在对于算法歧视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上,但在探讨的深度和可行性上仍然不够全面。兔子国国民莫名被cue了一整部电影,估计好些人又要不开心了。
      • 73/100
      • 无法评分。一方面是跟我感兴趣的话题很相关的讨论,一方面觉得导演也只是生产了一个纪录片流水线产物,只不过perspective比较有意思。看片高潮在看完片之后,which is when danah boyd is answering my questionnn!!! 我追到星了!(暴言)
      • 一个个鲜活的人被算法赋予价值,连AI都学会了歧视,直到今天2020.09.05 依然没有出台任何关于限制人脸识别的算法。以及有点讽刺的是 我边喝着靠着人脸识别支付的奶茶边看着大屏幕上打出一行“San Francisco became the first city to ban the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 两个国家全然两个极端
      • 3.5
    • 豆瓣 6.5 IMDB 7.1 正片
      We Hold The Line
      2020
      纪录片
      德国

      菲律宾的杀人执照

      We Hold The Lin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民选政府法外处刑“想做实事必须军管独裁”垄断犯罪毒品线,爱国小将网络死亡威胁电话摸底人肉普通异见市民逼迫搬家,反对派阵营席次归零议员办公室反火箭炮冲击波窗帘,官方雇佣刺客夫妻和连环杀人狂“去数杀了多少人会有碍工作发挥”“我们为了国家的和平而杀人”现场蒙面采访,主编老阿姨遭到无数次国安搜查逮捕牢房过夜大总统亲自放话“我还整不死你”……新闻业说是要为人民把持住公义底线,人民却更倾向“站在胜利者一边”崇拜威权,支持“不惜一切代价繁荣富强”,不愿听到所有站在“代价”角度说话的刺耳声音,如何是好?
      • 你要禁毒,手段就要强硬。本来毒品在菲律宾就根深蒂固,就应该采用这种极端首都来处理。杀鸡儆猴,该杀就一定要杀。强硬的手段,自然也会激起相对应的社会舆论。同时,强硬手段之下问题也随之存在。存不存在错杀?存不存在利用这种制度的买凶杀人?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总统是否牵连其中?牵扯了太多其他社会性问题,根本就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要治毒,我举得独裁算是最合适的政体了,有的时候人多了,嘴也多了,牵扯也多了。
      • 果然任何亲中的 都会被西方放上没有人权的罪名
      • 菲律宾需要杜特尔特
      • 海报冷不丁一看,居然神似维尼。 其实也不奇怪,相由心生嘛,作为大佬的马仔,路线要保持一致,手法可以更加简单粗暴
      • 一边是平定、秩序与发展,一边是人权、民主和自由。不要去嘲笑,只求衣食无忧的大多数,更不要去打击,为了自由而奔走呼号的极少数。毕竟,这个世界值得更美好。
      • 别矫情了!这种行政能力差的小国想要禁毒,就是要把吸毒的都关起来,把贩毒的都毙了。中国凭借对毒贩广泛使用死刑疗法,已经使得集中新型毒品的合成工艺在中国彻底失传,因为玩这个的都毙了。90年代末的时候多少小姑娘在酒吧里被人下药,动不动就见到赤身裸体从酒吧里冲出来的,后面一群痞子笑着走出来。给毒贩人权,就等于不给被毒品祸害的人人权。
      • 题材是绝好的,但挖得真的是太浅了。所有的素材和言辞,全都停留在表面。菲律宾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只回答了一半。至于怎么发生的和为什么会发生,这两个更重要的问题从头到尾就没有提出来过。
      • 新闻自由
      • 3.5。
      • 自以为是,比杜猩猩都差远了
      • 7/10
      • 就纪录片本身来说 制作粗制滥造 其次内容东一榔锤西一棒槌 前面讲杀人 采访全是口说无凭 后面却是网络暴力 maria ressa被捕 民主被破坏 不让新闻发声 起这么一个博眼球的名字 却没有深入切实挖到杜特蒂到底杀了什么无辜的人 只是采访有人说家人被杀 有所谓杀手说自己接杀人活 全是虚的 无法让人信服 全程专注于塑造一个民主斗士maria ressa 她之前是CNN特派员 上时代杂志封面 去美国参会 参加国际联合委员会大数据隐私及民主观察会 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 她有没有勾结外部势力 仅从这部黑杜特蒂的片子里也能看出蛛丝马迹 她被菲律宾安全部门怀疑也不奇怪 而且没有全黑杜特蒂哦 还找了人夸他 是个杀手哦 哈哈 这就是西方最擅长的客观把戏 总之记住一个真理 小孩子才分对错 成年人只讲利益
      • 足以解释Mendoza近几年为何一再拍黑警。评论区的分化也是有当下了。
      • 菲律宾还能有这些个独立自营新闻媒体的存在,真值得确幸.
      • 8.1
      • 别以为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溃败,那要看看你如何评定什么是西方了。当然川普政府是属于西方的!
      • 记者发布会现场总统喷开普勒新闻机构是假新闻,感觉和建国很像,不过杜特尔特更生猛,当着媒体记者直接喷女记者,说你们都该死,你个臭biao子。。。让警察和杀手每晚去杀人,因为对方是或可能是毒贩。杜很不以为然,因为他当选前说过会很血腥,只是说到做到而已
      • 女记者是cnn的人哦,她跑到美国演讲说菲律宾总统民粹,独裁也就算了,还说歧视女性,厌女???全世界就你一个女人吧!听到说厌女基本可以说这人满嘴谎言。禁毒打击确实违反民主那一套,这些妓者们站在高地当然可以张嘴就喷。只要搞强力禁毒就一定会被诟病。总统儿子这个你们妓者可以深挖。问题当然可以提,别一上来就西方那一套扣帽子
      • 我不支持杜特蒂也不支持片中的“正义”人士,只是看问题的角度高度不同,都是有其道理。杀人是不好的,贩毒也是不好的,那么,根治贩毒有没有好办法呢?答案很简单,没有!以暴制暴最彻底,最直接,为何不两全其害取其轻?别跟我说毒贩也有人权,丫贩毒害了多少家庭,被它所害之人的人权你咋不他妈去维护,操。也别说吸毒人的人权,你要么戒毒,天下太平,要么你就只能害人害己,还不如死了。
    • 豆瓣 7.7 IMDB 7.8 正片
      The Dissident
      2020
      纪录片
      美国

      异见者

      The Dissiden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能够轻易让异见者消失已经很骇人,谁又能想到网络时代的未来竟然是可以直接让异见消失。
      • 事件本身确实是很遗憾,但是配上了传统西方的freedom of speech就变得完全不感冒。对沙特没有sanction这件事,只要想想这个国家控制了世界一半的石油就知道个人的权力在国家的巨大利益前是多么渺小...i mean what do you even expect other nations to do??
      • 题材很好,关于卡舒吉,详细介绍了事件始末,但拍的还是太浅,除了挖了事件相关的信息之外,就没有其他看点了
      • 曾经打通地域阶级壁垒的网络,还是落入权擘之手,成了固化观念、操纵是非的神灯。对于宣战的个人,私情永远是最大的弱点。猫咪跳进怀里时老头儿的笑容和空荡新房里的按摩椅一直萦绕在脑海。
      • 影片拍摄得很专业(商业),故事也讲得很不错。特朗普总统的出现,绝对是亮点。4星推荐
      • 卡舒吉事件始末,如既往新闻报道所述,提供录音成为揭露真相的关键证据,在影片中卡及其他的对沙特意见人士被定义为反独裁的发言人,谋杀只归咎为王子所奉行的统治而淡化了对沙特的批评
      • 被邀请看英国线上preview+QnA 关于震惊世界的2018沙特驻伊斯坦布尔使馆谋杀记者案,对于前因后果说得还是很清晰的。有一些细节很值得信息和媒体业人关注,比如“苍蝇与蜜蜂推特水军战”和沙特链接诱饵发送监控软件
      • 8.3
      • 延续《伊卡洛斯》的“虎”选材和大胆话题,然而读到电影节后卖片阶段遭遇各大流媒体的冷落和顾虑的报道,也差不多感受到这个故事所有想要表达的困境和牵连了,就很生动。Jamal Khashoggi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整片最大的作用其实不在于分享更多秘辛,或是做出更多有观点的评论;它最终也归位于对一位勇士的致敬。感觉这种力量上的掌控,显得不够出挑。录音段落的攫取和当年从报章了解到的“有哮喘…不要捂住我的嘴”同样让人不寒而栗,情绪调动有效,但更进一步的触及也终是缺席了。
      • 9/10。 可惜了,一手好牌没打好。
      • 「JerusalemFF2020」recognisable and relatable. 那麼大大方方還diplomatic身份入境和對錄音毫無遮掩大概就可以看出沙特並沒有要隱藏或否認的打算。就是i did it, so what? 也確實,目前為止so what了呢?只能但願其他人安全吧… #وش_تعرف_عن_النحل
      • 导演对男对女采访/剪辑的角度简直让人拍额,花式特辑太烦人了。请问不从已故者最亲近的人开始说起,而是网路上的人,是什么缘故?故事其实已经知道结局了,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反观Assassins,同样是个独裁国家,讲到了事件本身之外的各种问题。
      • 纪录片节奏有点慢,而且只挖掘了事件的始末。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时就被这明目张胆的杀人行径所震惊,但是没想到沙特内部对于言论的控制如此极端。还有最后那行字:President trump exercised his veto power 真憨憨满脑子都是“只要我不承认,别人就不能说我什么“
      • 这么高的评分让人觉得大部分观众是不是不懂政治。这事件里能挖的多了,对卡舒吉自家的背景,土耳其在里面的角色,土耳其与美国的角力,美国的否认三连,都语焉不详,当它是个西媒官方视频吧
      • 难啊
      • 看卡舒吉之死的纪录片≪异见者≫。本来预期是凶悍残忍的把活人大卸八块的恐怖片,结果看着米国皇家的老朋友沙特皇家宫斗剧≪阿剌伯大情妇≫生生看成了喜剧,然后沙特皇家宫廷里还出现了这个小丑 #2021迄今最佳喜剧 -------------------------------- 收回前面的hashtag,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现在也还在演
      • 国际政治的利益考量和无所作为与未婚妻个人坚持不懈的寻求正义形成令人讽刺的对比。
      • 片子里有一些奇怪的视觉效果非常没必要,比如一些镜头里的夸张虚化,一些片段里想是跳帧卡带一样的效果,还有对网络空间的视觉化,关于flies vs bees的那段,尴尬到死,不像是一个真正理解网络空间的人所做的。后半段关于录音证据的呈现很不错,也算是整个剧情的情感高峰。在我看来只是一个crime documentary,虽然对khoshoggi建立了足够的情感链接,但是看完电影以后觉得自己对khoshoggi的了解还是太少了。特别是kim wall案子之后,对true crime genre有了质疑。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真相需要正义,但是反复的强调案子本身,似乎把受害者精彩的一生都用ta最后一段最痛苦的经历概括了。这对ta是不公平的
      • 沙特王国。
      • 这种纪录片的存在本身就值得被鼓励。
    • 豆瓣 8.3 IMDB 7.5 HD
      Wasted! The Story of Food Waste
      2017
      纪录片
      美国

      食物浪费的故事

      Wasted! The Story of Food Was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在不浪费食物这一方面自认为做的尚可 但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呐,片子拍的比较正向积极,很喜欢
      • Waste Food再利用: 1⃣Feed People 2⃣Feed Livestock 3⃣Produce Energy 4⃣Compost 5⃣Go to landfill (worst) 相比最近的那位只会口出狂言的瑞典少女,这群人才是为环保做实事的群体。
      • 这是一部有科普有生活有鼓励镜头也很好看的电影。最近比较牵挂环保,但是局限于塑料袋和塑料制品。看这部电影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触目惊心的现实,以及令人感动的努力和改变。在环保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有可以做的小事
      • Anthony fucking bourdain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