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拉斯基导演的半遗作,带着很强的自传色彩,除了他的从影经历,还有一些对其他电影作品的喜好和评论,后半段开始自带彩蛋模式,中间还有其他人疯狂评点他的电影,《着魔》的乱入让小女生暴怒,奇遇这部新片特意翻给喜欢祖拉斯基导演的影迷。他儿子模仿他那种不疯魔不成活的拍法,结果真的就疯魔了,用这样的方式结尾,从故事到现实都是子承父业了,就像电影最后故事和现实也融为一体一样,超级欢乐了。 |
|
Filmoteca导演在场。小祖拉斯基导演的老祖拉斯基的剧本,到处可见父亲的影子。片子质量一般,父亲那种被压制的希望探讨深究的欲望在儿子身上并没有体现出来,虽然疯疯癫癫地表达了内容,但底气不足导致的对观众的刺激不够;父亲片子中出奇的调度不完整地出现在这个片子里,比如同样是人与物之间的交互,那场人和钢琴的戏就弱了太多。比较特别的是在片子里多了一层纪念父亲的意味,而且那几段通过摄影表现的人与人关联的戏是亮点。
摄影和配乐都是与老祖拉斯基合作的人,难怪能感觉到味道还在。
另外,导演说他父亲还留下10多个剧本没拍,不知道儿子还会不会继续。 |
|
沒錯,是祖拉斯基是亲生的。 |
|
内容形式啥的都可以模仿一二,但是祖拉斯基调教演员演戏的那个癫狂状态学不来啊。这里最多到疯。 |
|
酒中,看到一半。我把这部电影看做祖拉斯基最后的作品(事实上也是?)。“我在学校教波兰文学,教电影受到的小说的影响”。不过,这还是二十世纪的拍法吧,二十一世纪在哪儿呢?中国作家在哪儿呢?中国有作家吗?有,但是你不知道。当然所谓前进是种幻觉,所有的一切都是幻觉。所以新冠疫情的2020我关心的实际上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佐杜洛夫斯基(当然不是祖拉斯基了他老已经挂了),我担忧已经91岁的左杜他第三部电影还能不能拍出来。当你思念一个人而首先想到的不是性,不要否认,那就是爱。但爱与永恒毫无关涉,爱是阶段性的。爱也是幻影,就像你我,就像她。不要随意想象其他幻影也是孤独的,这不是事实,而且也不只有孤独者才能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此刻,凌晨3点45分,下雨了。 |
|
我就说这股子中产阶级高度下酸唧唧地魔怔了似的玩儿意识形态怎么有kosmos的调调 完了以后居然是父子啊 (呱唧呱唧👏)果然是拍给知识分子看的内部笑话。东欧历史储备微薄,怕了怕了。 |
|
祖拉斯基的剧本,的确是总结式的自传性质了。儿子还原了父亲那种着魔的电影风格。 |
|
像《着魔》+《黑暗宇宙》,是不是偷偷拍你老爸剧本•̀ᴗ•́癫狂额度用完了,会入迷但很累 |
|
合成器流行很猛,祖拉斯基父子兵,拼贴剧场,表演夸张 |
|
太自恋了。 |
|
最爱导演祖拉斯基!!家族,世界第一 |
|
感觉就像是各维度低调度能力展现的祖拉斯基版本。 |
|
全程就只是在模仿他爹,然真的过犹不及,还不如直接把剧本出版成书。感觉除了《黑暗宇宙》与本片之外,理应还存在第三部“遗作”,无论祖拉斯基先生临终前有没有将那个构想也付诸于实际行动。 |
|
父亲的编剧,儿子的导演,风格上一脉相承,就是疯魔到如此程度已略有些让我接受无能。 |
|
瘋魔了 文學的自由與自我 |
|
看到了《银色星球》的海报果断五星了,“我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将美与善混为一谈” |
|
138.06 |
|
这部只有形式上的癫狂(无论是表面还是洞见隐喻)。挺遗憾的,祖拉斯基的内核并不是暴力,但也类似于活在某种阴影下,一种反叛。 |
|
“还得跟着一个选定的主人公,哪个,最不开心的那个” |
|
美学和导演功力不凡 |
|
看不懂多看两遍 |
|
怪诞,暴力的美学。是非常贡布罗维奇般的波兰艺术的表达方式 |
|
不了解波兰,很多隐喻看不懂.怪我. |
|
言说是真的棒,但拍的就emm............屎糖混杂的感觉!其实小祖同志是深刻的人,不用走老头的疯魔表现形式的啊,结尾已经自暴自弃成波兰宝莱坞了哈! |
|
风格太着魔了 |
|
原来是导演的父亲Andrzej Zulawski编剧的啊,于是看完这部,我就立刻将《着魔》点了“想看”。 |
|
疯魔父子阵 |
|
坟头蹦迪好带感。里面很多波兰历史元素,在朋友的帮助下,理解了很多(但还是看不懂) |
|
新年首标,这种电影真好,让人爱上拍电影 |
|
标记 |
|
是亲生的 |
|
丰富我的人设,看到打字机就莫名来劲,脱口就是托尔斯泰- 我们最大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善和美。 |
|
冲鸭构造改革电影节 #4 |
|
2610 Time:2020-9-7 |
|
标记 |
|
欣赏不能。 |
|
imdb 5.4 |
|
喜欢! |
|
Mowa ptaków |
|
波兰的两个老师,一个被学校开了,一个被一帮法西斯艹了。后来他们两个都疯了,或许没疯,回归正常了… |
|
Mowa ptaków @2020-08-28 11:3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