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抹除历史这件事情上 西班牙可他妈算得上是欧洲的天朝了 |
|
转型正义的最大阻碍是独裁者们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
|
晚到15分钟,在门口跟导演要credit的答卷,导演说教授在里面看电影....后来讲座环节才知道是导演....我干了什么.... |
|
个人可以谈宽恕罪责 但政府/国家不能赦免 不应遗忘 否则恶果反噬回落到每一位后世人民身上 我们追寻正义的路途艰难 但绝不应被污名化为复仇 |
|
20191124于 ICA. 伸张正义,着实感人,美学有限。QA 中一个英国人说本国(年轻)人不了解历史,也不参与政治。我想看来这个时代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国家可能更厉害一点。P.S.又突然想到前天跟我说今晚要在伦敦游行的那个伊朗同学,不知道今晚他们伊朗人游行怎样了。哎··· |
|
五星推荐给题材。很多时候都觉得,西班牙和中国在历史进程中是何等相像,有些人类社会对照组一般的巧合。西班牙弗朗哥去世后四十年,西班牙通过了新的法案决心去为四十年来的遗忘找回记忆。四十年前的新人已老,甚至要跨洋前往他国寻求支持。转型期正义和过渡政权之间的种种,确实不是我这种外行能够想透的。 |
|
记录了受害者(家属)在时隔40年之后,对佛朗哥政权40年(1936-1975)里迫害西班牙国民的当权者的艰难追责。两点可贵的启示,第一为什么追诉反人类罪可以是没有时效、没有国界的?第二在遗忘与记忆之间何去何从?假如“遗忘协定”是为了和解并为了向前走,那么还要不要记住惨痛的历史?如何才能将苦难变为“存量资本”,不再重蹈覆辙? |
|
“弹孔使雕塑更完整” |
|
“任他们说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
|
11.29 雕像上的弹孔 |
|
People speak sometimes about the "bestial" cruelty of man, but that is terribly unjust and offensive to beasts, no animal could ever be so cruel as a man, so artfully, so artistically cruel. - Dostoyevsky 总感觉少点什么,好似戛然而止了,很多幸存者离去了,留下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奋斗呢?正义?和平未来?可是随身携带的trauma怎么办,看着幸存者们口述的痛苦和煎熬,不免还是挺心疼的。anyway想去看看留有弹孔的雕像们。 |
|
本是一个中规中矩且能猜到结局的故事,能被导演拍得这么好,配乐+叙事节奏引领了观众的情绪。对雕塑的拍摄实现首尾呼应的效果;尤其逆光中的雕塑镜头,太美了。 |
|
从基本印象上来说,反对佛朗哥独裁及延续的政治迫害是反人类罪伸张正义的基本诉求,影片提供的大赦的辩证观点也应值得尊重,尤其指出佛朗哥去世之后延续他的政策、公众默许的继续遗忘协定和他为抵抗XX主义做出的努力 |
|
看罷本紀錄片後,多多少少明白為何西班牙會是一個較早表現出轉向的歐洲國家了,當中的特赦及遺忘法一直纏繞數十載,關於歷史真相以及公義的論題,如此這般自由民主國家也受著極大困難可想而知這三樣東西在其他國家是如何一個光景?看來只餘下信念及年齡才可與之繼續進行一番爭鬥 |
|
纪录片的好处就是让我等知道不知道的世界。 |
|
2020019 二星还行。 对弗朗哥政权刽子手们的诉讼。 其实受害者的叙述挺少的。 整体偏向新闻。美学一般。具有文献价值。值得放在学校让学生学习历史。反观某国,那年夏天......... |
|
放下和原谅可以是个体选择 一个国家不能替每日尚在等猪飞的千万人遗忘。日光之下无新事 当年见证者那充满画面感的描述 年轻一代的知之甚少中也有太多似曾相识。提起黑暗而疯狂的岁月有些幸存者往往会轻描淡写道“年代不同 当时就是那样” 可有人现在仍能吃着火锅唱着歌 尽享天乐之乐 而有的在六尺之下已经躺了几十年 是啊 我们人类 多不公平 |
|
总有一天,这样的情形会在某朝上演。 |
|
和《平行母亲》反映的是同一个事. |
|
Que toutes les paroles soient entendues. 68th Berlinale Panorama |
|
妙啊,《平行母亲》完全就是阿莫多瓦用自己的方法拍了一遍《沉默正义》!很多镜头和对话甚至是基本保持一致的,换婴和挖坟两条线索并行的结构也原样复制(虐待狂部分被舍弃),只不过前者被以情节剧的方式改造(西班牙人肯定对其指向并不陌生),后者中的DNA认父又被移至到了换婴线索里。纪录片本身算是低配版原一男。 |
|
要了解电影需要对那段历史了解,要了解那段历史仅仅一部电影是完全不可以的,或许电影要传达的通过这些无辜的亡者唤醒人们对那段历史更深入的探究。非常欣赏电影导演和片中那些为正义而奔走的人,但也非常害怕这种引导性的讲述历史的方法。 |
|
對歷史不夠認識所以看得吃力。但正如片中街頭訪問青年人,幾多人對過往堪事清晰知道而且作出反省。move on,不等於忘記。 |
|
他(在位)之後出生的我們並不知道這段歷史,我們在學校學不到,父母也不告訴我們,我們不會告訴我們的子女因為我們本身也不知道。 |
|
片单革命之路 第12部
之“至少我还有扇开着的门” |
|
被遗忘历史 |
|
啥也不说了。 |
|
哽咽着看完,铭记不代表仇恨,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 不该被遗忘,他人的历史也许就是我们的当下 |
|
这几年愈发强烈的感受到华人社会也要经历大变,碰巧在这时看到半岛台播这部有关转型正义的纪录片。用所谓“国家主义“压制公义、个体、真相,其实是不分国界的混账逻辑。【自译】西瓜:https://www.ixigua.com/7207980837650825732?id=7258888902822822419&logTag=f9da409b6477ce7451c1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m4y177PK/?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
|
遺忘不是正義。記住才是。 |
|
在西班牙拍这部纪录片的勇气远超在中国拍温哥 这一部基本就是平行母亲的前传且比平行母亲好看多了 |
|
7/10 |
|
平行母亲的纪录片版
自己看西班牙电影时,很难不去关联弗朗哥时代制造的持续性阴霾。对依然身在其中的人们来说,这是现实不是记忆,是正发生不是历史
从伤心小号曲获悉此段历史后,某种程度上才开始理解西班牙的许多电影 |
|
PBS的P.O.V.系列。西班牙「遺忘法案」。 |
|
对于历史本身的叙述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其中透露出对于“遗忘”和“记忆”的反思,对“正义”和“复仇”的思考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 |
|
新一代不被告知正在杀死历史,但这也是自欺欺人 |
|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只是很多白发苍苍的受害者家属已经等不到正义的到来。 |
|
For pigs to fly…… |
|
“让我特别生气的一件事是当人们说‘不,你只是出于报复心理。’如果你认为寻求正义就是报复,那你就当做我在复仇好了。”
“我当然原谅你,那个做了可怕事情的人,因为你是在为一个折磨我的政权服务,但我要求正义,因为我被非法判刑而你却逍遥法外。”
这个世界的观念从来就不会统一,然烧红烙铁的火同样能燃烧出正义。政客会沉默,但雕塑不会;历史会沉默,但正义不会。这一切有坟墓记得。当看到八旬老太说“这下我可以快乐的死去了”时眼眶彻底沦陷,太多苦涩才换回这一抹笑容。“他们来了/西班牙的孩子们/当一首歌消逝/我已成长”。受害者纪念碑构建出无言对抗,它们身上的弹孔本应打在刽子手们身上。 |
|
正义可能会迟到,就怕你已看不到 |
|
无新意,伤痕文学 |
|
这辆红色列车上的司机们,会不会受到审判? |
|
周末在家补充知识,关于弗朗哥政权 |
|
法律可以构建一种遗忘。但是这个遗忘应该归结到整个社会。当遗忘变得普遍,每一次控诉都是可贵而可敬的。这部纪录片也真实记录了控诉的力量,尤其是口音沙哑的老妇为之奋斗一生,心愿未了但坚毅的眼神让人动容。而那些布满弹孔的受害者雕像,也会永远会屹立在人们心中。 |
|
当街道广场不再以独裁者命名,当被迫害者的骸骨终于从尸堆里重见天日,经年掩埋在地底深处的正义大约才触摸到了声带。海报纪念雕像身上的弹孔,恰如“大赦法”“遗忘条约”留下的烙印。片长与剪辑略有些仓促,阿莫多瓦是制片之一,感觉拍成剧会更立体丰满些。 |
|
以为会详细介绍弗朗哥政府的由来 |
|
虽然影片最后某大会上文化部长提到“关于战争或独裁统治期间的暴力的辩论绝不应局限于私人领域,这必须在民主体制内进行”,但影片本身在表现上却还是局限于这批受迫害家庭漫长的打官司之路,没有去挖掘他们的诉求从开始不被大众了解、不被支持,到最后得到大多数人民支持这个现象背后民众意识和政治体制的变迁。 |
|
为了什么而忘记,为了什么而记得。这一点至关重要,但又不重要,因为社会的记忆你我没有话语权,能做的只是自己记住那些真正的勇士,保证自己的记忆。 |
|
以海外诉讼为轴,反抗一场从国内到国际的选择性遗忘。被偷走的孩子拓展了历史伤痕下的受害者群体。西班牙的伤口从未愈合,记忆和遗忘在争抢未来。 |
|
太阳底下从无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