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点点水的科普类纪录片,经常看科幻类作品的可能觉得无聊在。 |
|
丝毫不怀疑这就是我们的未来,只是能不能看到那一天而已。如果有一天你的所有疾病可以用纳米机器人改变基因达到永生,今日细想一下,应该没有哪个人会不愿意,那如果将肉身摈弃,将意识上传到电脑之中呢?咋一听现在应该没人愿意,可这时又告诉你,上传意识之后你将进入数字世界,那个世界随心所欲,没有痛苦和忧愁,你可以选择去任何地方旅游,体验任何想体验的东西,而你的家人朋友也可以一起,是不是宛如天堂。更为奇观的是,我们以后所有的大脑都可以通过纳米感应器连在一起,不用说话我们就知道全世界几十亿人的思想和能力,高效而又准确。没有错了,科技就是如此,一步步带给人类甜头,却总是隐藏着潜在的危机。最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定义你自己,如何定义新人类,没有肉身的你是人类吗,数字世界那么完美可是真的能代替现实世界吗?未来真的很有意思 |
|
身为人的意义,和个体死亡有关。这样人类才能并发出激情。最大的问题还是社会是否还能进步?人类是否还生出小北鼻。
把意识上传到虚拟世界中无限延误? 把人类的沟通上升到大脑的层面,最终连接成一个群体智慧,也许这就是巴别塔?被无数星环覆盖的星球。巨大的戴森球的能量如何被存储,什么物质能存储?至少等我们能创造出需要超巨大能量的设备,才有可能再造出戴森球。 甚至黑洞是不是一种戴森球?第6集地三分钟,时不时地看看,让我们更能认清当下的世界,地球的暂居地位。如果意识在云端,摆脱了肉身,那么有必要把意识放到终端去宇宙航行吗?还是说把sensor放到飞行器上就行了,意识还在云端?看来前提是超距通信,100G技术。也许搞不定,只能下载一部分到终端。 力场技术让飞行器外壳消失,可以任意形状的飞行器。 |
|
太棒了 |
|
近五年前的纪录片,开看还没开分,一看完就开分,哈。 |
|
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们得以想象这个并不美好但完全陌生的未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印证着想象力始终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而未来的好坏取决于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谦逊的学徒,还是自满的伪神。 |
|
跟黑镜也不知道谁抄的谁啊 |
|
愚蠢的人类,整天幻想被xx毁灭,最可怕的是人类自己好么 |
|
通篇太过简单和乐观,现在的互联网都已经充斥各种吵闹还有固化各自的偏见,满眼都是网络暴民和键盘侠,一旦大家的脑电波能链接在一起,那岂不是地狱?另外,如果人类的思维真的集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的沟通没有障碍的整体,那么就不会再有个性、多元、和隐私,整个世界只是更发达的北韩而已。还有,片中一直吹嘘蜂群思维,集中力量办大事,畅享人类可以像它们一样,或许在遥远的未来解决各种各种终极问题。可是蜜蜂最终还是蜜蜂,它们也没有进化成更高等的生物,理解更高纬度的事物。 |
|
大概当科幻片看 太低估人类的愚蠢了 |
|
一脸懵逼和错愕😟😟 |
|
没人可以预知未来,所以这部片子里的所有内容也只能是幻想,我愿称之为科幻电影桥段大合集。但比起黑镜之类的科幻片,这种纪实的口吻确实会带给人更多的焦虑感。如果看黑镜的时候还能一笑而过,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很难笑出来了。 |
|
目前也无法证实片中的一些观点和概念到底是对还是错,就当科幻来看超级过瘾,关于AI,communicate telepathically,metaverse,Dyson sphere, parallel universes, wormholes等等,非常开脑洞,也引发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环境保护。 至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例如:将大脑拷贝到电脑里,人还成称之为人,这种类似辩题,还是留给时间来论证吧。 |
|
perfect! |
|
Western mental model纯水平式演绎 |
|
劳动人民比我们其实更期待人工智能时代,而非所谓砖家们想象的那样会丢了饭碗。况且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肯定也会有先进的知识植入技术,让人类去做更有创意快感的工作。 所以那些伦理学家真的别瞎担忧了 。
Just give it to algorithm |
|
20170706 |
|
反复改分..最后还是给四星 也许这部完成了它的任务 但它的进步空间也显而易见 |
|
1 数字犯罪 分身被黑 如果自建数据库分布式存储被物理攻击 如何防范硬攻击
2心电感应的隐私分离黑匣子?
3在一个戴森球里进入元域共享云脑永生不老也是够无聊傻逼的未来
4微软总是一副奇点近在咫尺的亚子 小冰又做得那么傻瓜
5请演员 脱口秀 主持人有必要么 一份丧智断电的打扰
6无新 老梗纪录片 探究得又不够深 |
|
了解了后人类和metaverse的概念 |
|
AI,心电感应,基因改造,永生,抛去肉身,自我改造,上传数字域,戴森球,暗物质。科幻跟科普混一起真是头大,不够有趣又不够严谨,所以不值得推荐但还值得一看。 |
|
妥妥的翻译片,翻译科幻片里面的奥秘。特别像看科幻片的时候配上的讲解,画面感强各种生物技术绝绝子! |
|
科幻片一般的纪录片,引人思考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 |
|
with the book |
|
精彩,人生观打开了,我们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漫长进化中的弹指一霎那。所以要活得开心点,不要做不开心的小东西 |
|
完全在畅想数字化意识的方式,优势,发展,后果,道德盲区和黑暗面。有的想法有趣,有的则有些离谱,有的甚至哲学。不过作为纪录片来看,内容太过飘忽,没有跟进目前已有的事实和技术做联想,还有丢丢流水账。喜欢科幻的可以看看,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
|
等待奇点 |
|
制作精良。话题不新,但还是有些具体的讨论。第一集那个艾丽卡好像gakki哈哈哈。 |
|
现在这一切难道不正在发生中吗… |
|
很六 |
|
2021-04-03-周六,从几个方面来讲未来的高科技如何带给人类恐慌和不安,没错就是这么阴阳怪气,表面给你展示未来高科技,其实洗脑让你恐惧拒绝高科技,阴谋集团老手段了,神马5G传播病毒致癌,疫苗改变DNA,不带口罩病毒根本不存在一堆脑残幼稚的洗脑信息,还是从美国国家地理出品出来的,和BBC一个鸟样,对了外加一个NASA |
|
能开拓对未来世界的幻想 |
|
感觉没什么内容的一部纪录片 |
|
无处不在的柯南道雄 |
|
算是给了一个思路吧 |
|
被采访的人说的话质量参差不齐 |
|
未来是积极与消极的结合体,从历史可以看到无形中的上帝在平衡着世界的秩序。文化(思维)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必担心混乱,混乱中自会产生秩序。秩序和谐地平衡着一切。 |
|
去年在上海看的,关于人工智能的那一集很精彩 |
|
数字生命不是万能解药,避免不平等除非维护的都是机器人,那也可能离黑客帝国的情节不远了 |
|
也许我们都是电信号,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只是上载的记忆,虽然这种记忆巨细无遗十分真实,类似《超体》里寡姐打电话和母亲说的,她还记得襁褓中尝到的乳汁味道。这纪录片实际上每一集都是小剧场,有不同主题,包括戴森球、无限寿命、什么时候可以把AI当做人类等等等等,很明显这样天马行空的推测和幻想深得我心。 |
|
水。采访的人也太没credibility了,科幻小说家?喜剧演员??漫威动画师???srs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