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姨真的太。可。爱。了。这条路线就是集数有点少,要是能多两集就好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路人是那个要封路的中国富婆,真是又典型又让人生气。 |
|
不错,怪不得乔安娜58岁还能在性感榜上排第一 |
|
惊喜不断的小片子。同学们直接在B站上搜吧。 |
|
乔安娜三连: fabulous,fantastic,gorgeous
第一集的中国太过蜻蜓点水了。
毛子真的好刚,突然明白了villanelle性格的地域性
记得很深的一点是,乔安娜说蒙古的铁轨在凌晨发出婉转又忧郁的声音,好似唱歌。
乔安娜还是很可爱的,实在是看不出来她68了 |
|
想追完老太太的游记系列了 |
|
俄罗斯西伯利亚我是很喜欢的了,也一直想尝试乘坐北京到莫斯科的这趟长途火车。纪录片从中国香港出发,途径北京,穿越蒙古国,沿着西伯利亚一路到莫斯科。国内那段看得太尴尬了,我觉得选材不好,高级黑。蒙古的好淳朴,之前倒是没怎么了解过它,那个巨大的成吉思汗像简直震惊。俄罗斯依然是大爱,而且主持人好适合俄罗斯。 |
|
其实是一路铁路旅行过去,有点像Michael Portillo的惯用风格了,当然少不了各种阶层人物的人生百态,从精英到牧民,从小贩到富商,从小管理员到寡头,却往往是底层人朴实热情,有一点点权力的耀武扬威,中上层至顶层远见好客,当然少不了女主持人一贯的幽默风格,尤其在火车上扮演007大反派女老大的桥段和口音太好玩了,还不忘记把沿途招呼过他的人也加入戏,看起来一如既往的轻松有趣 |
|
和老爷爷一起走野长城那段给五星 |
|
2020.2.25想看,2020.2.26看1:从香港出发。这集中忽略刘夫人(个人看过的此系列第三部)第三集中芭蕾舞学校真不容易 |
|
这两天和妈一起看完。昨天刚发现16年就标记想看了😅 当时还想看完坐火车呢 |
|
能让大家花一英镑看到Boris Godunov和芭蕾,苏联的精神文明从来没断过 |
|
走马观花,并不太深刻。但是想到这也是火车旅行的一种魅力吧。想坐K3已经十年了,查了一下已经暂停运营了,哎。 |
|
真看不出拍摄此片时女主持已经68岁了。 |
|
阿姨最近的丝绸之路那个游记为什么到中国边上了,就是拿不到许可入境呢?看看这个西伯利亚特辑就知道了。我现在已是她忠粉。 |
|
太有趣了,完全看不出她已经70岁了! |
|
旅行,總是帶來切面,不管是橫還是縱,會讓人們對一些熟悉或陌生的事件,產生不同的觀感,不過依然有點走馬觀花,尤其是俄羅斯部。p.s. 尤其對同長城腳下的學者的那段荒郊野嶺的觀看印象尤為深刻,雖然並非此程主題。 |
|
好看。比较真实的捕捉到了一些看人
动用特权的东西。
能买得起劳斯莱斯的人,却像从来没
见过世面的人对老外这里拍拍,那里
拍拍,还要人提醒自己注意开车安全,
怎么这么睿智?有人再有钱又怎么样,
不一样的没见过世面就是没见过世面的。 |
|
好想坐火车穿过西伯利亚! |
|
啊啊啊啊想去。契科夫,叶尼塞河,日瓦戈医生,静静的顿河。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备受欺凌的人们》,
《群魔》。
看这个自然环境,才真的能理解俄罗斯文学的基调。
以前也说过,某种意义上真的非常土冥,带着厚重的意味。
有生之年! |
|
中国的部分展现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分裂,蒙古的部分浪漫化和美化,俄罗斯的部分不知道如何评价。如果有中国小清新因为这篇而决定去蒙古旅行,应该会死的很惨。 |
|
这位女士15年已经68了。。保养的太好 |
|
从香港出发,到北京、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精彩。 |
|
香港过关后从深圳搭G80到北京西 然后K3次列车驶向莫斯科 对于终点的期待也会被沿途的隐藏惊喜所吸引(中国议题有成见也有值得批判思考之处 腾讯依旧删除了敏感画面及言论 现在G80可以直达西九龙站 深圳北也被取消了) |
|
1. 香港 - 深圳 - 北京 - 大同 - 蒙古草原;2. 乌兰巴托 - Ulan Ude乌兰乌德 - 伊尔库茨克;3. 贝加尔湖 -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 叶卡特琳堡 - 彼尔姆 - 弗拉基米尔 - 莫斯科 |
|
北京的part也太惨淡了,一个不能上台面的刘女士+妃嫔侍寝丑文秀上厕所的故事 |
|
太好看了 女主太有魅力了.....中国那段有点尴尬😅 沿途风景太美了... |
|
第一集讲中国,第二集讲蒙古,小部分进入俄国,第三集涵盖西伯利亚到莫斯科。同为俄国纪录片,Jonathan Dimbleby到了彼尔姆拍的是举世闻名的劳改营,从未听过这座城市的Joanna Lumley拍的是业界闻名的芭蕾舞学校。前者在伊尔库茨克拍吸毒者,后者拍摇滚敲钟人和交谊舞者。Reggie Yates片子的话题集中。 |
|
感觉有点水,就是trans Siberian railway 卧铺 review |
|
第一集天朝,东西方价值观差异表现较硕大,那种采访思维交汇时的尴尬感,显得内容比较奇葩;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就再熟悉不过啦,没有钱肿么活?是啊,没有钱就像只被扒光的没有奢侈品的老母鸡叫它们肿么活呀~~~啊哈哈哈哈 |
|
英国人拍的,能对中国和俄罗斯有什么好印象么.......不过开车玩儿手机的人也大有人在...... |
|
第一集里的中国刻板印象 让我非常不适,在北京很久也不知道还有那么一个餐厅,然后在广场上用多年前的事件和现在对比,说广场应该是天堂却放着当年的视频片段,故宫也好,大同也好,满满的刻板印象,需要挣钱不能写诗,开着劳斯莱斯连手机壳都是金色的女士,曾经不好看的妃子的故事,很经典的国人课堂,看上去毫无精气神可言,又进一步加深了西方人眼中的眼中的印象,赤裸裸的尊贵感体现无遗 |
|
黑中国就真的是够了 |
|
好想体验一次坐火车到莫斯科 暂时实现不了就靠纪录片云旅游了 片中一头一尾相呼应 用现在的眼睛回望过去稚气懵懂的自己和早已沧海桑田的世界 情怀和完整性都做得挺好 此外野长城那段取材很独特很优秀 (奶奶一张口老posh人了 用她的话说可能就是fabulously posh |
|
依然有意思。但什么时候不那么政治正确了就更有意思了。 |
|
2021.10.10 WX 11A A HK |
|
大无语,乔安娜在中国期间的全部内容都让我不适,看出了BBC对我们的满满恶意:) |
|
俄罗斯这个感觉纯粹是为了要去远东地区以便去日本顺便做出来的。不太像旅行纪录片,更像一个历史纪录片。 |
|
very stereotype …… |
|
跟去年几乎同一时间看的囧妈几乎是同一路线,主角也是几乎同龄的老阿姨…当然乔阿姨这里对着渔村/天朝、蒙古、毛子是三种截然不同的也非常代表西方中心主流的态度,影响的因子大约在于经济和文化联系的亲疏 |
|
5。看了一集半。她来了中国,却还是不了解中国。可以了解一下对中国的刻板形象。 |
|
难怪丝绸之路这一集天朝不让你再入境了,好好一个纪录片非要参杂政治色彩 |
|
英国人讲起故事来冷战情结还是不少的 |
|
68岁¯\_(ツ)_/¯ |
|
极棒 |
|
真的很精彩的旅行,只不过在火车上坐那么长时间想一想都很累了 |
|
beautiful |
|
有意思欸,林莉女士其他纪录片我也来补一补~在中国那段看得我乐呵了,一来翻评论,果然lol |
|
看到这位阿姨在广场上悲天悯人感慨只是中国版的西藏时就忍不住翻白眼。采访的时候抛出一堆自己心里已经有stereotype的问题,不过是在加深刻板印象罢了,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真是恶意满满。看到bbc出品一切了然。推己及人,毕竟刀扎在自己身上才疼,西伯利亚的部分或许也只是加深了大家对于俄罗斯的偏见。 |
|
游程设计颇具巧思,云冈石窟&随威廉·林赛爬长城点赞。at ABC 2017.1.10 |
|
有点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