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诗人的寻根之旅,根是她的父亲,也是她的血缘,导演用动画表现不同语言的诗歌,表现伊朗的文化、哲学、历史和习俗,天空中飞舞的彩色线条就是每天清真寺里传来的祷告声,这是动画的长处,最后将诗歌和寻根融合到一起,主题厚重,想象力丰富。如果没有生活经验和真情实感,不可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故事。 |
|
I was expecting, well maybe there's something more - but there isn't. 其實是一個也許會有點意思的故事,可是這敘事,也嫌太幼稚了一些,把可能有意思並且可以展開往縱深發展的部分都消解掉了。 |
|
6/10。诗歌与历史,在伊朗的寻根之旅。风格独特,不喜欢其中政治和父爱的表达方式。 |
|
有种说不出的微妙感,主线故事虽然简单也还算可爱吧。时不时牵扯到的一些还是会有些别扭,两伊战争还可以理解毕竟推动发展,突然看到窝巢不可说运动就肥肠刺激了… 对人物形象设定也有些不太能get到。既然自己都说了“诗人”发表了立场就变成了“政客”,那影片就不要太暗搓搓的带政治倾向嘛。 |
|
看到是「艾伦·佩吉」参与配音的动画作品便想看看,结果她配音的角色不仅戏份少得可怜,人物形象也不好看,而整部电影的画风也不太喜欢。 |
|
夹缝中的身份,说不清到不明的思绪与生命体验,诗歌是个人的情感抒发,也是集体历史的最后见证。创造力,情感链接,一切都强烈而丰富。十分惊艳的动画作品。 |
|
画风清奇,为什么只有主人公是线型的?故事整体还行,但编剧大约对朦胧诗有点误解。 |
|
天马行空了,但是:诗人当自强这是谁翻译的题目啊?! |
|
偏爱动画片。。。 |
|
设定有点意思的动画:一位有波斯+中国血统的加拿大女孩去伊朗参加独立诗歌节,并意外收获了家族秘密+多元文化的冲击。在诗歌节段落里我体会到了诗性的幽默,整体美术手法多元,但全片看下来还是有点乏味。NFB出品的这部长片依旧具有实验精神,然而对伊朗和中国历史指手画脚这态度有点傲慢。导演是中国魔术大师郎德山的曾孙女。 |
|
立意是好的,也算是很有新意,但是欣赏不来。 |
|
风格满分 |
|
身份认知 |
|
画风很喜欢,但……..我还试图搜了下那位中国诗人的伤痕文学诗,没搜到。中国人还特意找了个说中式英文的来讲。而且这中国男的过于🪂了。wiki中写到,作者车祸手受伤只能画“tiny little gestures”,并且说,stick girl has two slanted black lines for eyes, reflecting Fleming‘s Asian heritage。我认为这是wiki的误读,如果是作者本意的话,那我只能说有些stereotype真的跟初代华人带出去的一些认识脱不开关系。 |
|
女诗人的寻根之旅,有很多隐喻和历史政治的反思,但是前四十分钟的叙事有点难懂.....中国诗人算个惊喜。本片迟早被和谐。 |
|
太强了先这么说。 |
|
Sandra离开格蕾后的配音作品。 |
|
台上会诗,台下认父,有唱有泣有聚,但没有一支新的好诗。不如只看哈菲兹的浮雕:把你的葡萄酒倒在我手上吧;不,请把我倒进你的手心里。 |
|
简单的线条,绚丽缤纷的色彩,梦幻多姿的画风。中国和波斯混血的加拿大女孩,无意中走上寻父诗歌之旅。女主角的线条状身躯很像我小时候在电视卖场看到的一个电视演示片里诡异的小人。为何片里的华人都是一条线的小眼睛?眯眯眼刻板印象吗??!结尾留有点遗憾。 |
|
又是一部早晚会和谐掉的电影…部分内容不可描述… |
|
风格朴实有想象力,故事让同为异乡的陌生人的我意外感同身受,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遇见至亲 |
|
3.5,2020.05.26 |
|
前三十分钟都很boring |
|
标题的翻译有些一言难尽。想法很好,落脚点有些轻了。 |
|
故事虽然有点老套 但还算有趣 画风多变 难以捉摸 挺喜欢讲伊朗诗人那一段的风格 配乐相当棒 |
|
主题沉重、画风独特、欣赏无力 |
|
三星半。导演自己也历经多文化洗礼,这部作品走的还是半自传性质。画风多变,音乐对味,文学梗6。Beautiful story, beautifully told. 只是看到一半的时候还猜测女主的身子会随着身份认同的明晰而渐丰满起来2333 NFB实力依旧不可小觑。#The Poetic Persian Epiphany of Rosie Ming |
|
不是特别动画 是部正经的片儿。降低了我的爱。质量当然是没得说。 |
|
用很轻的动画去承载沉重的话题,这种搭配十分成功,有着足够的空间让人回味反思。三星半。 |
|
英语不好也没有字幕,半猜半懵的看完了,大致情节能看懂,也很简单,基本上也猜对了。就主角参加诗歌节听别人说起记恨已久的父亲的经历,然后理解,相见的故事。我觉得看完倒是想去找一下伊朗的诗歌来看一下了。小收获,吟唱外国人听不懂的诗歌可以把妹子,神了。 |
|
线条活泼生动,色彩饱满明丽,设拉子的历史文化建筑音乐表现得挺出彩,出现的当代伊朗人也不算ooc,看得出主创为异国故事背景颇下过一番功夫,只是故事的为多元化主题而多元化的狗血撒得太过简单粗暴#HKIFF2017# |
|
比想象中好看 |
|
中国波斯加拿大,向往巴黎的混血少女一次意外的文化之旅,最终成为了寻根之旅。诗歌朗诵会重续被阻断的父女,诗情连接亲情。 |
|
试图将家庭寻根、自我成长、伊朗历史政治文化融在一个直白浅显的故事中。也正是由于导游式的介绍和插话式的讲述,一切都轻轻掠过,没能真正深入和打动人。 |
|
#是也乎,( ̄▽ ̄)
诗人当自强 这个译名更加吻合内心了...
疯狂的风格化,
针对不同场景, 使用了不同动画技术,
简直是炫技...
不过, 故事就过于文艺了...
看看就好. |
|
1、家在哪里?根在哪里?
2、画风很喜欢。 |
|
剧情很简单,但非常可爱。在罗西寻根的途中,将伊朗生活与诗歌文化糅合表现,让人明白诗歌之美,父女时隔多年的见面让人感动。不过片中政治隐喻的尺度很大,尤其中国,emmmmm…… |
|
诗人浪漫的幻想 |
|
The more you understand others, the more you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
|
挺浪漫 |
|
还挺喜欢这个故事结构,人物性格倒是太刻板了,故事的走向没有什么惊喜,结束得也有点突然 |
|
其实女主的身上有非常多的东西可以挖掘,中国和波斯任意一个血统都有无限的文化背景可以深入探讨,加上诗歌本身也是一个可以深入的题材,可惜片里全部浅尝辄止,最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寻亲故事。 |
|
轻巧的画风之下的寻根故事,我这种不懂诗的人居然察觉到诗的有趣与深情。最后我很确定,动画是诗的最好视觉呈现形式,因为二者都有着极强的包容性。 |
|
不错哦 三星结束 |
|
Di Di 好正 |
|
评分这么低还是有点诧异,没有那么好,不过有一部分很有意思的。特别是诗歌的表现还有包容。不是特别懂伊朗,但是中国确实很重视根。(小小吐槽一下怎么这么多动画讲伊朗……) |
|
还行吧,加拿大华裔业余诗人伊朗寻亲记。故事还行,但是叙事有点水,也没表现出多少作者性 |
|
从诗歌到父女重聚 很有流动性 色彩画面主题都蛮有创意的 |
|
好诡异的画风,欣赏不来。
诗歌会为主题寻父之旅埋伏笔,大篇幅的诉说伊朗诗文化,或许是我对诗歌不感兴趣,真的好沉闷!影片后半部分才真正进入主题。直到第65分钟我才提起兴趣。
影片太小众,学美术、动画的,及文艺青年,也许能get到。但普通观影者,如果耐不住性子,就从65分钟开始看吧。 |
|
画风和色彩很讨喜,一开始以为是奇遇类的题材,最后还是逐渐归到亲情和身份认同,中间穿插宗教政治一类的话题。想讲的太多,倒不知道讲什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