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福特政治不正确的尾巴稍不留神就露出来:霍尔登的北军医生回忆自己与南方老军官的友谊时冒出一句“过去并肩打过印第安人”……如果刨除这层争议因素,此片在福特榜中足以位居中上,再考虑到明显不相匹配的知名度,你甚至可以说它是相当之好。 |
|
英字看完 千万别和黄巾骑兵队搞混 |
|
影片拍得有点散,女主角的角色设计有些过于戏剧化。 |
|
公路片模式的战争片,福特的calvary题材里最喜欢的一部 |
|
7。兵马已动,粮草先劫,群众隔阂,大牌表演 |
|
4星半!一直很着迷于约翰.福特对美国骑兵队和内战的演绎,此片对于南北军在群众心中的隔阂,及人物塑造、感情冲突上都相当饱满。有些冷幽默运用地也很好。抛去对战争的态度,把分歧放在一边,两位主人公和女主角公式化的感情变化才是全片的主旨所在。 |
|
“冲突”的安排太精巧了,从大到小,最后又重归和平与团结,质朴又流畅,每一段情节每一个人物都那么丰满可爱,严肃的反思和轻松小幽默相得益彰,场面优秀,细节动人,调度精彩,技术上也出色,是海纳百川的好看大片, 六星,再加一星给军中歌谣迷人的nostalgia, 七星,再加一星给好看的马,综上,八星。 |
|
这是打仗?虽说拍美国内战,稍不留意不是得罪北方,就是得罪南方,但福特把内战的拍的跟行军旅游一样,整场下来死的北军士兵感觉还没日本黑帮一场打群架死得多,各种多愁善感,犹豫不决,这能打仗?就这打个仗还不忘谈恋爱,还是感化式谈恋爱,各种人道主义,家国情怀一锅炖,如果战场真是这群人打仗,估计全部一星期都活不了。 |
|
精彩 |
|
调度有方,回到古代可以为马略服务。 |
|
120.08 |
|
三星半 |
|
[西部][彩色]英字/千万别和《黄巾骑兵队》搞混 |
|
7/10。开场是大反差的斜线构图,骑兵队版画般的剪影行进在明朗辽阔的天空之下,福特着迷于拍摄军队的蓝色制服和骑行姿态,影片关于战争的对话可以被遗忘,但那些稚嫩的军校生列队射击、行军的影像,令观者难以忘却。马洛上校和肯道尔医生、汉娜之间复杂关系的设置,本质上是内战中不同价值体系的根本冲突,南方庄园的女主人汉娜独守空房,但丝毫不怕闯进来的北军,与之热情地打交道以偷听军情,而南部军民分散成小规模的游击战更令上校头疼,当骑兵队打算占领城镇的火车站、拆毁铁路烧物资,沿途镇民一边嚷嚷一边向骑兵队抛沙子,南联邦捍卫家园的热情使得上校无法管理驻地、经常转移,而南方军校生出征一幕,老妇女央求孩子留下,又反映南方人力枯竭的窘境,结尾上校的军医坚持陪护伤员、留在敌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可以表现得和勇敢高尚的军人一样。 |
|
2020.4.19 “We're confederates,but we are not hostile-honest.” |
|
8.2/10,集中內戰,正視種族主題,對應當時的民權運動(戲裡/戲外),Wayne依然鐵漢柔情,Ford依然多愁善感 |
|
6/10 |
|
从电影看双方都彬彬有礼的打了一场内战,其实不然。 |
|
SJBD |
|
《I Left My Love》《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BGM比电影本身更精彩系列。。。 |
|
在这部影片中福特的调度真是太好了,虽然他一向擅长此道,但是感觉此片尤其的出色。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立体丰满的战争片,一方面,三个男女主人公迥异的性格使得他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对抗。另一方面,南方老百姓对北军的怨恨也引发了一场场戏剧冲突。PS本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
|
福特正常发挥吧,足够丰富、立体。女主不大讨人喜 |
|
3.5 |
|
重看。 |
|
是刻意简化,是偷懒规避,还是…本位生计. |
|
福特与韦恩的搭档,正常发挥 |
|
精彩! |
|
影片发展有些对不起片名,中间拦截火车的情节算是战争镜头。骑兵队一直饱受游击队袭扰和追击。 |
|
南北和解的片子,两边都是好人与英雄,遮盖掩饰了内战的残酷。特别是儿童士官生出战的一部分,人力枯竭,战法落后(线列步兵战术几乎落后一百年)。其余很多镜头都很有历史感,军官合影,南军冲锋,黑人教堂,渡河作战,家中聚餐等等。南方不知道为什么拍出来沙俄革命的感觉,只剩左臂的贵族军官和幼年军校生,可想而知实际的惨烈。南方民兵枪击随军的混血黑人女佣,最后帮助北军脱困的又是一个混血黑人传教士士兵。最后的爱情表白太突兀了,女主震惊麻木的反应还比较自然,没有过于狗血的结尾,可见本片处处都在极为小心的处理微妙的关系,让南北双方都能看到自己想要的。 |
|
勉强两分。韦恩带骑兵队深入南军后方执行破袭任务,他不情愿的带了个军医(我不懂他一个军官为何要排斥军医),又在半路拐带了一个南方阵营的姑娘,本片主题很明显建立在几个主角围绕主线任务的立场交锋,但很遗憾的是,整个这次破袭任务都表现的很模糊,倒是有几个不经铺垫就冒出来的遭遇战画面,又炸桥又轰房子,还有接阵对射什么的,演员的动作设计在50年代算比较逼真的了,还有南军迎着北军阵地傻乎乎齐步走的怪奇场面,总之这个孱弱的剧情主线挂不住几位主角的戏,而且主角间的矛盾、争执都丝毫不影响主线剧情,这就已经属于残次品剧本了。更糟的是,职业军人韦恩跟人道医生的贯穿全片的争执都是用重复的桥段设计来表现,两小时的电影,你俩是一点进境都没有啊(那个姑娘的功能跟医生还是重复的),韦恩跟各种龙套角色的无意义对话大大拖慢了节奏 |
|
一直担心韦恩不停砸烂的玻璃会不会割到人…… |
|
约翰·韦恩 / 威廉·霍尔登 |
|
几场战争戏不错,女主角是我最近看的几部韦恩电影里面最get不到颜值的一位了,很喜欢骑兵的戏,特别喜欢他们出征的时候唱着歌的气势 |
|
19/1/16 |
|
福特电影总是有很出色的人物,约翰韦恩是固执的军事主义者,威廉霍登是辛辣的人道主义者,陶尔斯和她的黑奴则是战争的牺牲品。这种战争题材很适合福特人道主义题材的发挥,每幅画面如同油画一样精致,可以说福特的电影就是经典好莱坞时期最美的电影。 |
|
William Holden |